<h3> 丹桂飘香,风清气爽,在这渐浓的秋意中,学府街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来到新东街小学,参加东城区一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活动。</h3> <h3> 此次同课异构的内容为一年级上册《i u ü》一课(部编版)。课前,参与同课异构的两位老师进行了充足的准备。精美的课件、流畅的环节吸引了听课的所有人员,课堂上,两位老师针对同一课题,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做了深入诠释。</h3> <h3> 第一节课由来自学府街小学的刘真真老师进行展示。刘真真老师教态自然、语言灵动,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把学生带入到课本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h3> <h3> 在认读i u ü的教学环节中,通过领读歌谣、小老师带读、开小火车读、学生评价等多种形式,老师指导学生读清、读准每一个拼音。</h3> <h3> 本堂课最具“亮点”的地方,当属刘老师别出心裁设计的“拼音卡片游戏”。老师随机出示拼音卡片请学生读,读对了不仅可以获得这张卡片,还可以站在讲台上代表声调排队。</h3><h3> 这个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纷纷举手参与、积极思考,课堂氛围越来越活跃。</h3> <h3> 接着,老师请学生观察i u ü的特点一起书空后,并没有直接在黑板上范写,而是请所有同学当小老师,在小老师们的“指导”下完成范写。</h3><h3> “竖、点、竖右弯……”成为小老师后,每一位同学都变得更加认真,用整齐划一的声音指导着刘老师的书写。</h3> <h3> 以这种不寻常的方式范写后,老师请同学们描红并书写,在书写的同时,不忘提醒大家注意书写姿势。同学们书写,老师指导,最后老师统一做了点评。</h3> <h3> 第二节课由来自文峰路小学的李菲老师展示。李菲老师教学风格亲切,语言自然,“同学们,今天和老师一起坐着这辆红色的小汽车到乡村去玩好吗?”“滴滴,我们到了!”李菲老师创设情景,将学生们引入课堂中来,并通过发放五角星、表扬等形式鼓励孩子们踊跃回答问题。</h3> <h3> 李菲老师在拼音认读中,设计了用手势比拼音、同桌合作等环节,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h3> <h3> 在认读四声时,李老师利用小汽车上坡、下坡的形式,帮助孩子们学习一到四声,形式新颖,便于记忆。</h3> <h3> 在i u ü的书写中,李老师对竖折和竖右弯着重做了区分,强调了拼音书写的规范性。</h3> <h3> 最后,李老师给表现不错的同学发放了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整个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h3> <h3> 在评课阶段,大家积极讨论,热烈交流,就两节课的成功之处与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展开了积极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两位教师虽然执教的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但在构思设计课的理念,结构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策略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成功展示了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体现了老师们较高的教学素养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大家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让在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h3> <h3> 最后,赵蕾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总结点评。赵老师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优点,也分别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赵老师交流了自己的经验。她同时强调,教无定法,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只要教学效果好,就是好的方法。教师的智慧来自于一次次课堂实践,来自于一次次虚心学习,在肯定青年教师实力的同时,赵蕾老师也对在场所有青年教师提出了新的期望。</h3> <h3> 本次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东区小学语文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了教学的艺术,交流了彼此的经验,共享了成功的喜悦。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大家的教学教研水平,相信在今后的不断进取中,东区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