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黄义根:我的生活你可懂?

驻村那些事

你懂我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不懂我,就如我不懂你。<br>真正懂一个人,很难。<br>黄义根,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做的事,不被很多人懂,很多人也不愿意去懂。<br>作为帮扶联系干部的我,是否真正懂他,也未必。但我试着在懂他。<br>认识两年来,我跟他讲过政策、喝过酒、聊过天。如果说这样就能懂他?那估计谁都不相信,我自己也不相信。在这里,我谨通过日常交往的一些片段,来反映他的想法、他的生活,把我们这段共同生活的事记下来。<br>老黄的过去。老黄是肢体残疾人,三级。早年在煤矿干活,不幸被塌伤。赔的钱具体多少,由于时间久远,老黄已记不清楚具体数目了,大概也就是一两万元。赔偿的钱很快花完了,甚至都不知道用在哪些方面了,但被塌伤的一条腿,随着时光变换,越来越瘦弱了。有一次恰逢下雨天,我入户与他聊天。他说,这条腿不舒服,经常下雨就疼,一边说一边把裤管撸起来给我看。以前从没看过,只知道他是残疾,走路一瘸一拐,但没想到这条腿已经严重变形到这种地步:小腿肌肉枯瘪、颜色蜡黄,和另一只腿比起来明显细小。我有些担心的问他,那怎么办?看过医生没?他回道,看过,我准备有时间再看下。说这话时候,我发现他的神情有些黯然,眼神里透露出些许无奈、悲伤。好的是,国家对残疾人有政策,他被评定为残疾后,国家每月会发放残疾补助金,对其生活予以补助。 老黄很勤劳。村内的人评价老黄,第一句就是很勤劳,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无论天晴下雨,他都在忙活。他发展了3亩魔芋,由于自己没有合适的土地,他就租别人的山林,硬是砍出了3亩林地。他喂养了5头牛,从去年10月到目前,已出售3头,还有茁壮的2头小牛仔,到明年也能赚钱;他养了5头猪,杀了或出售3头,还有两头,在年底估计也能出栏,今年猪价猛涨,像他养的农村土猪,应该能卖个好价钱。除此外,他还种有玉米、土豆,养有鸡。对以农业为主的农村人来说,看一个家庭、一户是不是勤劳,最主要的指标就是到他的猪圈、鸡圈等养殖圈舍看看,到他的田间地头走走,看看、走走后,你就会得出最真实的结论。黄义根户,就是这样的勤劳户。<br>老黄的勤劳,我见的比较多。他养的牛、猪,圈舍都是定期用水冲,一般都很干净。他喂牛、猪的草,都是从山上一把把扯回来、一刀刀割出来的,并且用切刀切碎,再投放到牛槽或猪槽。除了日常种植、养殖外,通过协调,他还是村上的公益岗,负责部分道路的保洁。所以,他的一天,是繁忙的一天。站在公里这边远望,如果他的老房子门开着,走过去,常会发现他在忙碌着给牲口准备吃的。即使是在雨天,也很忙碌,因为也要到山上给牛、猪打草,经常看到他一身湿。 但村内的人评价老黄,第一句就是很勤劳,还有第二句。第二句话是什么话?我概括了一下,大概都说的是这个意思:老黄人很勤快,看到他啥时都在做(活),啥时都在忙,但就是没效果。有人说,你看老黄喂猪,别人都赚钱,但是他的猪,到年底了一杀,帐一算,还不够本。也有人说,你看老黄养牛,小牛养成大牛,大牛换成母牛,搞来搞去,赚钱生意让他弄成了赔本买卖……说老黄的人,有一大部分还是对他比较关注、关心的,一小部分是持幸灾乐祸态度的。第一句话是大家都公认的,那么这第二句话呢?对老黄的评价到底对不对呢?<br>如果要中肯的来评价第二句话,也就是中肯的评价老黄,那就得谈谈老黄这个人,得看老黄在生活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br>老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与他交往了两年时间,虽不能说深交,但也自认为对他有大概的认识。老黄是一个人。单位领导有次问他处对象的事,他笑着说,去年池河有一个女的,让他去上门,他想了想,还是在家里好,不愿意去。后来那个女的还到这来过一次,最后还是算了。后来,我也问过他几次,并说如果遇到合适的,把我喊着一起,给他把把关。他笑着说,可以啊。但是后来都没了音讯。前段时间,单位领导入户走访时又问起了他的事,他笑笑说搞不成。其实,看得出来,老黄还是想成一个家的。话又说回来,谁又不想成个家呢?!<br>不过,老黄虽然是单身,但他对生活的态度还是很热情的。这一点,在他待客上体现很明显。他招待客人很大方,常常家里有一些朋友吃饭,他也经常在来村里卖菜的车上买菜,或是到集镇上去买菜。我在老黄那也吃过几次饭,经常入户时遇到他在做饭或吃饭,他就留我吃饭,我告诉他,我刚吃或不饿,他说我不撇脱(我们白河话,叫做这人很讲理),但肚子装不下没办法,大多数时候没有吃。老黄喜欢喝酒,我也在他那喝过,但他腿脚不方便,所以我往往喝一点就不喝了,不敢和他练酒量,所以至今不知道他到底能喝多少。但入户时,常常看到他的脸有点红,一看就是喝酒了。此外,在他吃饭的桌子底,时常摆着啤酒、白酒。若不是爱酒的人,不止于此。为何我知道,因为我也算是一个爱酒的,走进超市,如果看到比较新奇的酒瓶,我都会去看看。<br> <p>有一次,从村民那里听说,老黄和另一邻居一人杀一只鸡,都吃了。话传过来后,有人说老黄不会过日子,说他们浪费。也有人说他们生活潇洒的。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站在老黄的角度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一是这些都是自己养的,本来就是吃的;二是老黄的胃口比较好,能吃是个好事,在农村不是有一个说法叫做“能吃是福”嘛。不过,站在比较中肯的角度来说,确实有些浪费。我也说过,少喝点酒,能节俭的节俭一些。他回道,你们倒是为我着想哦,不过,我酒喝得不多。</p><p>又有一次,我入户时,老黄正在和几个人一起吃饭喝酒。我一进去,就把我留下来。我由于刚吃饭且正在上班时间,说不能喝酒,不过他还是倒了一点酒。坐了一会,有些酒劲的老黄音调比平时调高了一度,望着我说,我听有人说,驻村工作队里有人说我是扶不起的猪大肠,我一直想到村上去问问是不是有这回事,正好你来了,我就问问你,看谁是不是说过。在他讲这段话时,其他几个人也望着我。他们也想知道,是不是有人说过这句话。我平静的听后,明确的给与了回答:我们工作队没有任何人这么说,我们也不会这么说,如果说你,也会当面对你说,但不会是这句话。我对他说,就如我不也当你面多次说让你要少喝酒,不要喝烂酒,出了事不得了;也说过你很勤劳,但就是有点不勤俭,要节约点、再把账算细点,不能劳劳碌碌一整年,到了年底手上又没啥钱。他听我这样说后,他笑着说,你们都说的对,都是为了我好,我晓得。<br></p> 关于老黄,我也在思考。有一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说是“钱花出去才是自己的”。想了想,这句话有其负面作用,但说的也有一点小道理。人生在世,多不过100年,大多数人也就7、8十年,就如曹操在《短歌行》中所写“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很多人为了钱财、名利,一辈子苦苦奔走,即使有钱财万贯、名利双收,最后也是死不带走。而大多数人,即使使劲了浑身解数,也没有腰缠万贯;即使学富五车,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享有名声。那么这大多数人一辈子到底图了什么呢?在国家法纪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双手,做好自己的事,过好当下的生活,估计,这是一个最好的也是最明智的选择!<br>我想,老黄应就是这样的人。他一个人,除了享受国家政策规定的低保、残疾补助等政策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他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得到的。在繁忙之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享受生活倒也无可厚非。只是,这种做法,在这个勤俭传家的山村,是不被很多人认可的,勤俭节约精神已深深地根植于每一个人心中。不过我还是希望,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老黄在享受依靠双手得来的生活时,要再节约节省一点!这也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br>我懂了老黄吗?仍不敢说全懂。不过,懂或不懂又何妨?通过这几年的共同努力,本就勤劳的老黄脱贫各项标准已达标,各方面变化也已很大。老黄正以良好的面貌,昂首挺胸行进在更加美好的生活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