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楹联自由讲第106~109讲——孙幼明撰著

冬日和风

<h1><b> 编 前 语</b></h1><h3></h3><h3><br></h3><h1> 孙幼明先生为中国楹联学会多届常务理事,广东楹联学会副会长,广东楹联书画院常务副院长,获评“广东省楹联名家”,是广州市书协会员,广州市美协会员,广州市作协理事,原羊城工报社总编辑,著有《孙幼明诗联集》、《孙幼明散文集》、孙幼明《微楹联一百讲》等著作,连续12年为广州迎春花市牌楼撰写对联入选,善画牡丹花鸟。</h1><h1> 孙幼明副会长为传扬中国楹联文化,去年精心编撰并出版发行的《微楹联一百讲》,给楹友们提供了可圈可点的学习与提升楹联水平的范本,大受欢迎!从4月下旬起又执笔编撰姊妹篇《微楹联自由讲》,与日俱增,逐讲推出。捧读获益匪浅,为之敬服!为方便楹友学习和传扬楹联文化,本人再自告奋勇,敢以露拙,特把孙副会长不断推出的自由讲编成《美篇》,以飨楹友。第一、二、三、四辑共105讲,本辑为第五辑,从第106讲起编。不足之处,敬请不吝指正!致谢!</h1><h1> 编者 广东楹联学会理事</h1><h1> 广东楹联书画院副院长</h1><h1>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h1><h1> 刘 冬 和</h1><h1> 于2019年9月25日</h1><h3><br></h3><h1>(下图孙幼明副会长与编者合照)</h1> <h1><i><br></i></h1><h1><i>微楹联自由讲之一0六:</i></h1><h1><b> 为 某 高 炮 师 撰 联</b></h1><h3><br></h3><h1> 广东楹联书画院将组织部份书画家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到某驻军高炮师开展书画进军营,军民共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活动,用实际行动慰问人民子弟兵,促进军民团结军民融合,宏扬拥军爱民的好传统。并由我写一副联赠给高炮师。</h1> <h1>  这副联如何写,我展开了构思,一,我们慰问的是高炮师,要体现出这个特点。二是大庆在即,要体现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时间节点。三要体现党、国家和军队的关系。四是有新意、新特色。有了一个基本构思,对联就好写了。最后写成的对联只是六字联,联为:</h1><h1><b> 高炮轰来礼炮,</b></h1><h1> 仄仄平平仄仄,</h1><h1><b> 国旗飘自军旗。</b></h1><h1> 平平仄仄平平。</h1> <h1>  上联直接引入高炮发射礼炮的模式。70年前的开国大典也正是用了108尊山炮发射了礼炮28响,寓意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后即取得了最后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暗寓胜利即礼炮必须用高炮即武装力量来取得,是同位重字法,上联用了两个炮字。下联也必须用两个名词与炮字相对应。我想到了旗字,旗有三种即党旗、军旗、国旗。其关系先有党旗,再有军旗,最后才有五星红旗。这样下联就自然形成了,用两个旗字并讲清前后关系,先有军旗才有国旗,讲明了一个道理,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共和国,人民的江山是打出来的。于是“国旗飘自军旗”就自然创作出来了。而且平白自然,没有故意雕琢,全联十二字,把我们到高炮师慰问人民子弟兵共庆国庆佳节的特点刻划了出来,并富有新意。</h1> <h1><i><br></i></h1><h1><i>微楹联自由讲之一0七:</i></h1><h1><b> 长街腾万马 主帅敬三旗</b></h1><h3><br></h3><h1> 在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和盛大的阅兵式,最高统帅座敞篷车检阅了受阅部队。其中有一个情节特别令人感动和令人难忘。就是最高统帅的车队来到三军仪仗队的方队前,车辆突然停了下来,最高统帅转过身来向仪仗兵手执的三面红旗,恭敬地行注目礼,这三面红旗是党旗、国旗和军旗。这是在历次阅兵中从来没有的,体现出对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怀念和对用鲜血染红这三面旗的无数先烈的崇敬。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这细微的改动打动了亿万军民,有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中央和领导人,中国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h1> <h1>  笔者为此撰写了一副五字联,联为:</h1><h1><b> 长街腾万马,</b></h1><h1> 平平平仄仄,</h1><h1><b> 主帅敬三旗。</b></h1><h1> 仄仄仄平平。</h1><h1> 上联长街腾万马是说,阅兵式上1万5千将士,15个方队和近600台武器装备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万马指千军万马,腾即腾飞。主帅指主将、统帅,与长街都是偏正结构名词,腾与敬都是动词,万马对三旗也是数量名词,三旗即党旗、国旗、军旗,有了党旗才有军旗,有了党和人民军队的浴血奋战才有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才有五星红旗的飘扬。</h1><h1> 对联不在长短,关键能讲清问题写出新意就行。</h1> <h1><i><br></i></h1><h1><i>微楹联自由讲之一0八:</i></h1><h1><b> 试对“观音山上观山水”</b></h1><h3><br></h3><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观音山上观山水”是2014年在东莞观音山首届全国书画论坛上,由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广东楹联学会会长、广东楹联书画院院长邹继海提出的对句,让与会者对,无想到由于其难度大,机关多,没人能对出,后发展成全国全球征联,奖金也从五千升至七万,应征者也是刹羽而归。近日该联的应征奖金已暴增至70万,可说是空前绝后的征联奖金额。从这个角度讲,邹继海先生已是中国楹联界第一牛人。</span><br></h3> <h1>  笔者一直是此征联发展的见证者和评委之一。由于是总评委之一,我从无参加过征联,也无投过作品。近日试着写了一副,并非冲着70万而去,因该联很大程度上已成绝对,志在参与,增加人气。</h1><h1><b> 观音山上观山水 </b>的平仄是:</h1><h1> 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三字是可平可仄。我对的下联是:</h1><h1><b> 舍利子前舍子孙。</b></h1><h1> 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可平可仄。舍利是名词,佛教语言,指佛教高僧大德圆寂后的身体总称。舍利子也是名词即佛祖和高僧的舍利经火化后的灵骨和结晶体。舍子孙的舍是动词,子与孙也是名词,而且是并列词组。佛教是主张出家人不婚不娶不生不灭,和尚尼姑之类出家人是没有生育没有后代,即没有子孙的,要出家修行,就要舍去子孙,与观山水是相符的。</h1> <h1>  具体分析如下:</h1><h1> 1,在观音山上观山水,对的是在舍利子前舍子孙。</h1><h1> 2,观音在观音山上观山水,对舍利化成舍利子而舍子孙。</h1><h1> 3,两个观字,一个名词观音,一个动词观赏,两个舍字,一个名词舍利,一个动词舍弃。</h1><h1> 4,两个山字,均作名词,其中一个是并列名词山水,下联两个子字,其中一个子孙也是并列。</h1><h1> 5,观音是梵文的译音,并无实际意义,属佛教专有名词,舍利也是梵文译音,佛教专有名词。</h1><h1> 以上各点,上下联均对得上。至于有人说舍子孙,不吉利。在佛教中主张修行的僧众不能婚娶不能生育,舍弃小我普度众生,一心弘法,舍子孙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正是修行人作出牺牲的高尚行为,在道理上能自圆其说,并无不吉利之说。佛家与俗家在认知上是不同的。</h1><h1> 问题是目前观音山没有舍利塔。根据规定,如果对联合适,没的景点也可以建造,因我一向是作为评委,从来无想过投稿。现在出重奖非要搞出下联不可,那我也就试写一联,仅供参考,尽尽微力,并无朝向七十万大奖之妄念。阿弥陀佛。</h1> <h3><i style="font-size: 20px;"><br></i></h3><h3><i style="font-size: 20px;">微楹联自由讲之一0九:</i><br></h3><h1><b> 为 北 极 小 学 撰 联</b></h1><h3><b><br></b></h3><h1> 最近广东楹联学会接到了为阳江市海陵岛的部份中小学创作对联的任务,因为海陵岛要创建广东楹联文化之乡和中国楹联文化之乡,这是必经程序。我分到的任务是为北极小学撰校联。以往撰联很喜欢用鹤顶格来写,这次我决定不用,而是在字面上看不到这两字,但在字内意思有这两字,即像猜谜一样,寓义于文。</h1> <h1>  要求是写成九字联,九字联一般是五四式,或四五式,我写的是四五式,又因是小学,要符合小学的特点,有勉励小学生向上的意义。最后写成的对联是这样的:</h1><h1><b> 心有明星,高台因垒土,</b></h1><h1>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h1><h1><b> 道连海角,细足可登峰。</b></h1><h1>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h1><h1> 头一句受二锅头广告词的启发“每个人,心有都有一颗明星”,但这星我告诉小孩子们不是去追那些娱乐圈的明星,而是指引我们健康成长的指路明星,是北斗星、北极星,两弹一星的星。并引用典故,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高的台也是用土一坯一坯堆垒起来的,心有明星暗藏一个北字。</h1> <h1>  下联道连海角,海陵岛而在海边属天涯海角之地,并有大角湾的地名,称海角也适合,但意思是人生的道路很遥远,会走到天涯海角那么远,这点要有思想准备,现在你们还是小学生,但只要你们有志气有雄心,从心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抱负,那么迈动你们幼嫩的双脚勇敢地的向上登攀,总有一天一定能登上人生成功的巅峰。这副联重在引导小学生树起人生的目标,鼓起奋斗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下联暗藏极字,海角当然是大陆之极地即边缘也。</h1> <h1>  最近赴海陵岛参加第五届海陵岛和保利合办的艺术邀请展开幕式,遇到阳江市诗联学会的领导叶植众先生,他告诉我,你写的对联已掛在北极小学的校园了,写得很好,有图有真相。我听了很高兴,写得好不好实在是见仁见智,但有一点肯定的是写这副联绞动了脑汁倒是真的。</h1> <h1><br></h1><h1><br></h1><h1>(微楹联自由讲第110讲待续。2019.11.15)</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