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9月12日,我们到了德国之行的最后一站——柏林。</h1> <h1>提起德国,就想到二次世界大战。而且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挑起的。1914年,德国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投降,无条件接受了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当时德国许多城市,满目疮痍,经济衰退不堪,不得不割让德国西部、北部和东部的土地,以抵换战争的赔款。</h1><h1>1933年,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1939年又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势凶猛,横扫一切,在很短的时间里,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法西斯军队的铁蹄踏遍欧洲的许多国家,屠杀了数百万无辜的人民,4000多万人民死于战火。</h1> <h1>而当盟军展开反攻时,德国军队节节败退,直至柏林在地毯式轰炸和猛烈炮火下被攻克。在这次大战中,许多城市被夷为平地,3000多座铁路桥梁被炸毁,交通陷于瘫痪。战后重建时,德国有4亿立方米的瓦砾。如今看到的城市、建筑和交通桥梁,其实都是在废墟上建造起来的。</h1> <h1>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8月2日,英、美、苏三国元首齐聚波茨坦,他们商定的波茨坦公告将德国划为四大块,分别由苏、美、英、法占领,并负责战后重建。德国西部由西方三国占领,东部由苏联占领。德国正式被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h1> <h1>东德,西德属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长期以来,处于冷战和对抗状态。随着西柏林逐渐繁荣,许多东柏林居民来到西面。从1945年到1955年,逃离东柏林的人数多达250万。</h1> <h1><div><span style="font-size: 20px;"><b>柏林墙</b></span></div></h1> <h1>1961年8月13日凌晨,两万多东德士兵创造了一个奇迹,仅用6个小时,就在东、西柏林间竖立起一道3米多高、,46公里长,用铁网和水泥板做的临时屏障,阻止东德人逃往西德。</h1><h1>柏林墙称“反法西斯防御墙”。官方宣称是阻止西方“法西斯“进入东德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h1><h1><br></h1> <h1>柏林墙将千千万万的德国家庭分隔开来,亲人们只能遥遥相望,许多居住在东部的德国人无法再去西部上班。</h1><h3><br></h3><h3><br></h3><h3><br></h3><h3> </h3> <h1>柏林墙高3.5米。两道围墙之间是几十米宽的空旷地带,被称为死亡地带。围墙外还有一条施普雷河。</h1><h1>隔离墙的空间地带,每隔几百米,竖一个瞭望台,有军人把守,哨兵、军犬巡逻。,一旦见人翻越,格杀勿论。所以要翻过两道墙且通过空旷地带,逃往西柏林的难度极大。</h1><h1><br></h1> <h1>“这是世界上第一道不是用于抵御外敌而是用于对付自己百姓的墙。”事实上,再高再坚的墙也无法阻止东德人离开。</h1><h1>人们挖地道、研制热气球、把自己塞在汽车引擎盖下的缝隙里等实施了极有创造性的举动。更多的东德人滞留在匈牙利,等到匈牙利政府开放边境,为6万东德人提供一条经过奥地利通往西德的通道。</h1><h1>从隔离墙的建立到隔离墙的推翻,一共是28年零3个月。共有6043人成功逃走,3221人被捕,2603人受伤,239人丧生。<br></h1> <h1>1989年,东欧国家民众掀起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政权的总抗议。</h1><h1>1989年11月9日深夜,民德被迫宣布开放柏林墙。</h1> <h1>百度:柏林墙是最著名的近代遗迹。只是这个1961年建成的155公里长的柏林墙,1989年被推倒,到1990年几乎拆光。只因为有些小商贩背靠着柏林墙做生意,那一段的真墙无意中被保住了。现在,大部分的柏林墙都是后来在原址新造的假墙,却更受欢迎,因为新墙上能画最新最美的涂鸦。其中的“柏林墙之吻”还因此成了柏林墙的象征,吸引着众多游客打听找寻“两个男人接吻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柏林墙之吻”,经常有人模仿着热吻。</h1><h1>两个相吻在一起男人是 :前民德共中央书记昂纳克 ,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h1><h3><br></h3> <h1><b>勃兰登门和巴黎广场</b></h1><h1>巴黎广场位于勃兰登门内,自18世纪就深受游客欢迎,战争夷平了巴黎广场大部分,只有勃兰登门幸免于难。勃兰登门原是柏林城墙的一个城门。</h1> <h1>1961年11月19日,勃兰登堡门被半圆形的柏林墙围住。这座曾被视为德国统一象征的历史建筑从此成了德国分裂的标志。</h1> <h1>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迫开放。</h1><h1>1990年10月3日东德领土正式并入西德。</h1><h1>1991年3月15日,四个占领国正式放弃对其的占领权。</h1><h1>1994年3月10日,柏林重新成为德国的首都。</h1> <h1><b>国会大厦</b></h1> <h1>德国国会大厦,它体现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多种建筑风格。国会大厦是战争的见证者,它承载了太多的政治、军事与战争的故事。</h1><h1><br></h1><h1><br></h1> <h1>二战开始,国会大厦被希特勒当成军事工事,四座角楼中有二座被改造成高射炮掩体。大厦的窗户被砌死,整个变成一座大碉堡,地下室充作战地医院。</h1><h1>国会大厦是希特勒垂死挣扎的顽固堡垒。</h1> <h1>攻打国会大厦的战斗,非常激烈。</h1><h1>1945年4月28日,德军与外界联系中断,苏军对国会大厦进行强攻。红军战士通过被炮弹轰开的缺口冲进国会大厦,与德军逐层、逐屋地展开争夺战。于4月30日下午2时半,将红旗插上国会大厦。就在此刻,希特勒用手枪结束了罪恶的一生。</h1><h1>5月8日,德国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资料来源:《百度 德国国会大厦百科》)</h1> <h1><b>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b></h1> <h1>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位于柏林市中心,占地1.9万平方米,是由2711块大小不一的长方体水泥碑石组成的碑林。碑林下方是一个地下档案展览馆,展示欧洲犹太人当年惨遭纳粹德国迫害和屠杀的历史资料。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始建于2003年春,2004年底最后一块碑石安装完毕,于2005年5月12日起对外开放。</h1> <h1>这一纪念碑不是为幸存下来的犹太人而修建的,而是为德国人、为自己集体的记忆而修建的,展现出德国人直面历史的勇气,也给人以沉默的压抑和震撼。</h1><h3></h3><h3><br></h3><h1><br></h1> <h1> 希特勒给德意志带来的耻辱,让这个民族在二战以后变得更沉默低调,他们吸取教训,以一丝不苟的顽强毅力重建德国。他们在勃兰登堡门和国会之间建立二战种族大屠杀纪念雕像,就是要人们永远不要忘记这场给世界和自己国家人民带来惨重后果的战争,永远铭记希特勒法西斯发动灭绝人性的战争的惨痛教训。</h1><h1>在这一点上,德国人不同于日本人,他们是有自知之明的,德国政府和首脑认为1945年5月8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地区胜利结束,纳粹德国被彻底击败、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德国最终从纳粹恐怖统治中解放出来。因此被德国政府命名为解放日。</h1><h1>德国的一位总统曾下跪向受害的国家和人民赔罪。</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