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朱家林,筑梦新田园——卧龙学校北校区师生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研学纪实

沂南县第二中学西校区初中部

<h3><b>谷子熟了,柿子红了,丰收的季节到了。香甜的瓜果摘回来,幸福的秧歌扭起来。祖国大地到处洋溢着农民丰收的喜悦。9月24日,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卧龙学校北校区师生376名师生便踏上了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研学之旅。</b></h3> <h3><b>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根据2016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2017年,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为强化实践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研学教育理论、研学教育课程开发、研学教育实施三个维度立体构建研学教育体系,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思考探究社会,从与自然、历史和社会方方面面接触中获得更真实的自我体验,从而建立起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b></h3> “行走”的课堂 二十四节气广场上的地理课 <h3><b>“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流传广泛、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就是卧龙学校北校区师生朱家林研学的第一站——“24节气广场”的主角。</b></h3><h3><b> 在二十四节气广场,耸立着24根代表着二十四个节气的石柱。每一根柱子代表着一个节气。</b></h3> <h3><b>  同学们驻足广场,地理老师为大家讲解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蕴含的伟大智慧。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它是古代民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求索、认知、总结的智慧结晶,是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晚在西汉初年,24个节气就已经全部出现了。汉武帝时将其纳入历法,从此,节气就成为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b><br></h3><h3><b>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已有千年历史的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b></h3> <h3><b>  二十四节气将时间的流转直接与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相关联,这突出体现在24个节气名称上。其中,有8个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有4个反映了物候的变化,即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有5个反映了温度的变化,即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和大寒;有7个反映了气候的变化,即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b></h3> “十六”园里的绿色生态农业 <h3><b>  同学们离开24节气广场,到达栽种满园石榴的“十六”庄园。在这里,同学们除了看到满园待采摘的石榴,还通过老师和园区工作人员介绍,知道了石榴树喜干燥,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高,与朱家林的土壤环境比较契合。此外,其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也备受青睐。石榴,在中国栽培有2000多年的历史,深受欢迎。石榴不仅酸甜可口,而且美容养颜,同时可以制作成石榴饮品、盆栽等产品。</b></h3><h3><b> 十六庄园在建设过程中没有改变山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并对地块内的原有地堑做了美化修复,规划利用田间原有的杂草以草制草,做到草的重复利用创造价值,实现石榴与杂草的共生,坚决杜绝除草对土壤及石榴的污染。这样的设计规划管理,让学生很容易的就理解了地理课本中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而且课本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学生体会到了上学时课本知识的学习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指导作用,而不是用来应付考试。</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石榴园研学求知的同学们还收获了小礼物</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收获”在研学的路上……</b></h3> <h3><b>走出石榴园,正在收获花生的农民大伯大婶热情的邀请研学的同学们品尝刚采摘的花生。</b></h3> <h3><b>在文学家眼中, “秋”是一个伤时感怀的季节。 在地理老师看来, 它却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能量总动员。 能量驱动着风云流散、草木变色, 驱动着田地间硕果累累。</b></h3><h3><b>秋分时节,真正的丰收季节。</b></h3><h3><b>孩子们对粮食、对田园、对大自然规律的了解,大约都离不开秋收。丰衣足食,阖家团圆,秋天在孩子们眼中并不凄凉沧桑。</b> </h3> 研学物候莓林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研学师生来到物候莓林园采摘植物标本</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同学们正在制作自己的草本画作</b></h3> 走进都市村庄生态谷体验现代农业 <h3><b>  位于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中的都市村庄生态谷项目,是一个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地。由于不使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浇灌来栽培作物,所以被称为无土栽培。</b></h3> <h3><b>  生态谷无土栽培蔬菜生产基地的负责人李玲女士,用一个个问题来引导同学们认识了解无土栽培技术。一个个探究性的小问题调动了同学们对无土栽培技术的好奇心。蔬菜没有土壤怎么生长?这里的蔬菜口味和地里长出来的一样吗?无土栽培技术有什么优点?……一个个问题从同学们脑海里跳出来,急切着寻找着答案。</b></h3> <h3><b>通过研学,同学们知道了无土栽培的优点:</b></h3><h3><b>一.节省土地,不受土地限制</b></h3><h3><b>无土栽培技术不受土壤的限制,可以在几乎所有的环境下生产,还能通过多层栽培,架空,等方式更充分的利用更多的空间。</b></h3><h3><b>二.产量高,品质好</b></h3><h3><b>无土栽培通过控制环境,光照,养分,温度等因素,为作物提供了优秀的生长环境,使得作物长得更好,品质更高。</b></h3><h3><b>三.病害少,没有连作障碍</b></h3><h3><b>传统土培如果连续多茬种植,就会导致土壤肥力不足,可以通过轮耕进行改善,不过还是会造成土传病危害。反观无土栽培,由于栽培不接触土壤,只要种子,营养液,基质,器械等经过消毒就可避免病害的发生。</b></h3><h3><b>四.省水省肥、干净</b></h3><h3><b>无土栽培技术不需要使用传统的有机肥,使用科学配比的营养液提供充足的养分,并且还可以回收再利用。并且传统土培耕作方式养分流失严重,无土栽培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节水效果显著。</b></h3><h3><b>五.农业现代化,减少人工成本,管理更方便</b></h3><h3><b>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使作物可以按照人的想法进行生产,并且还不需要耕地,除草等繁重的体力活,省去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并且管理方便。</b></h3> 探究中华医药 寻宝天河本草园 <h3><b>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中,家后面的百草园,是一片充满无限趣味的乐园:“这里有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像人形的何首乌,有时还会意外收获好吃的覆盆子……” 这片乐园引起了很多人的向往。</b></h3><h3><b> 在朱家林,也有了大家心目中的“百草园”——天河本草园!那些一般生长在田野、山林里的中草药,纷纷种了进来,漫步其中,可识百草、知药性,增长知识,乐趣无穷!</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生物老师带领同学们认识本草源中的草药植被。</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生物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各种草药的功效及栽种技术</b></h3> 杏林医馆研学 <h3><b>  杏林医馆是“天河本草园”项目投资建设的一处中医养生体验馆,是一处集中医药文化展示、养生保健体验、健康养生学术交流的体验式医馆。整个医馆采用榆木原色,纯木结构设计。</b></h3> <h3><b>  医馆的工作人员为同学们介绍各种中医草药及功效。经过介绍,同学们知道了在本草园中很多草药植物经过加工,就变成了中药盒里的各种草药。</b></h3> 体验非遗文化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乡村老茶馆</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体验乡村民间各类手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b></h3> <h3><b>  在创意核心区,同学们可以观察朱家林建筑风格特点:如美学馆、民宿、茅草顶,团瓢屋、青青石板路、石头干插墙等,同时可以了解居民建筑的变迁,领略沂蒙山特色建筑风格。</b></h3> 走进乡村美学馆探寻朱家林的变迁 <h3><b>  走进乡村美学馆,通过观看一幅幅老照片和聆听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朱家林小山村曾经落后艰苦的环境中,父一辈子一辈艰辛劳作的生活方式。通过观看以宋娜老师为代表的归乡大学生扎根农村,改变农村的创业故事,让学生内心升腾起浓浓的故乡情结。</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家长代表与同学们分享研学体验</b></h3> <h3><b>  本次研学活动以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为载体,引导学生了解朱家林综合体的规划建设给沂蒙山区里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朱家林带来的巨大变迁,让学生了解过去与现在农村生活方式的不同。</b></h3><h3><b> 通过此次研学活动,不但帮助学生拓展了知识,增加学习的探究性、体验性、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学习,也让他们心中的家乡情怀和家国情感越来越浓厚,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国家的热情。</b></h3>

研学

无土栽培

朱家

同学

二十四节气

节气

石榴

医馆

学生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