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有人说,云南是梦开始的地方</h3><h3>那么,西藏便是灵魂信仰的归处</h3><h3>2017年自驾川西,始于云南,从此,便有了梦</h3><h3>那么,灵魂信仰的归处呢?</h3><h3>此生不去西藏,心不安!</h3> <h3><br></h3><h3>心心念念了两年多的西藏行是时候兑现了,沿途风景美得不像话,美得就像画。</h3> <h3>2019.7.26到达拉萨,没有高反,没有不适,只有一颗激动的心。朋友阿远早帮定好酒店,来到宫悦别院,阿远带上酒店小妹来迎接我们,给我们送上洁白的哈达。</h3><h3>藏茶喝上了<br></h3><h3>林芝西瓜吃上了<br></h3><h3>牦牛肉干也吃上了</h3><h3>小院的经幡随风摆动</h3><h3>庭院鲜花盛开,优雅别致。<br></h3><h3>傍晚,早约好的同伴们陆续到达。晚上八点,我们<br></h3><h3>晚餐吃香喝辣,举杯照是必须滴。干杯,为我们的西藏行终于实现而干了!</h3><h3><br></h3> <h3>日光之城”拉萨是多少人心灵的家园,在3700多米的海拔上,浓厚的宗教氛围和悠久的历史遗迹让人激动得眩晕。</h3><h3>2019年7月27日,到拉萨的第二天,上午下雨,趁机睡到自然醒。中午,出发去逛八廓街。</h3><h3>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h3><h3>八廓是拉萨最古老的街道,也是现如今拉萨最具有藏族风情的街市。</h3><h3>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h3> <h3>沿街一家三口朝拜的信仰者。</h3> <h3>八廓也是品尝传统藏式佳肴的好地方。大大小小的藏式餐厅、小吃摊、茶馆任你挑选!</h3><h3>阿远带我们到邦达仓喝正宗的酥油茶,吃地道的酸奶。</h3> <h3>28日上午,我们开始参观大昭寺。</h3><h3>相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率部迁徙到拉萨后,首先建造的就是大昭寺。</h3><h3>都说先有大昭寺,后有了拉萨,如果到拉萨,却没到大昭寺看看虔诚的藏民,为了心中的那份信仰,在转经道上磕着长头,那可谓是白来了。</h3> <h3>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的中心,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h3><h3>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经历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宏伟规模。 </h3><h3>大昭寺不仅仅是一座供奉众多佛像、圣物以使信徒们膜拜的殿堂,它还是佛教中关于宇宙的理想模式――坛城(曼陀罗)这一密宗义理立体而真实的再现。</h3><h3>大昭寺始建于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寺建筑面积达25100余平方米。有20多个殿堂。主殿高4层,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特色。</h3> <h3>拉萨最显眼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布达拉宫了。来到西藏,布达拉宫是必须要去的。</h3><h3>布达拉宫是雪域高原上最神圣的宫殿,在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最具传奇色彩的宫殿里,珍藏着藏族文化的精髓。</h3> <h3>布达拉宫(藏文:པོ་ཏ་ལ)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h3> <h3>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h3><h3>白宫、红宫以及黄宫,三种颜色的宫宇合成一个整体,其中又以红宫为中心。</h3><h3>走进布宫如同进入迷宫,数不清的庙殿,房间里套着房间,走不完的回廊,陡峭的木楼梯,巨幅厚重的帷幕,悠长且隐秘的甬道,还有就是一扇扇沉重的木门。</h3><h3>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h3><h3>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h3><h3>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其为世界文化遗产。</h3> <h3>下午,美丽而雄伟的布达拉宫,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辉煌,它是藏族人民最神圣的地方,承载的是历史变革之中的柔情。</h3><h3>布达拉宫巍峨庄重的屹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像神庙一般聆听来自虔诚信徒们的礼拜。</h3> <h3>双手放在这两边的墙体上,链接的就是1000年的跨度。</h3><h3>红宫的达赖喇嘛灵塔殿,存放着五世至十三世达赖喇嘛法体的八座灵塔均安放在这里,布达拉宫红宫顶部闪亮耀眼的金顶,就是这八位达赖喇嘛的灵塔。八座灵塔金碧辉煌,塔上嵌有无数黄金珍宝和彩色壁画,富丽堂皇,价值连城,这些灵塔前摆放着哈达和各种贡品。<br></h3><h3>在这八座灵塔中,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却不在其中。......“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首美丽的情诗就出自仓央嘉措。布达拉宫红宫最高处的建筑叫萨松朗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就在这里居住。六世达赖作为西藏历史上最浪漫的诗人,是西藏宗教文化历史上最具有人情味的"神"。<br></h3><h3>仓央喜措在藏南宁玛教一一红教(容许喇嘛结婚生子)的环境中,自由生长了15载,由一转世灵童成长为翩翩少年。这个多才多艺的少年突然一朝被推至黄教(格鲁派)的至尊——达赖。黄教是严禁僧侣接近女色,更不能结婚成家。 对于种种清规戒律繁文缛节,仓央嘉措难以适应。聪慧他很快就明白了,他只是一个傀儡。<br></h3><h3>“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生活上遭到禁锢,政治上受人摆布,仓央嘉措内心抑郁,索性纵情声色,这既出于他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也是他对强加的戒律和权谋的故意反叛。<br></h3><h3>仓央嘉措,尽管他是一个不成功的活佛,但300年来,他那沉静而略带忧郁的吟唱,不知感染了多少人。布达拉宫虽然没有他的灵塔,但他的灵性却附着在布达拉宫,使这座宫殿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和飞扬的诗意:<br></h3><h3>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h3><h3>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一一仓央嘉措</h3> <h3>有人问阿里是什么?阿里是西藏以西的西藏,是高原以上的高原,是神秘中的神秘,是遥远之后的遥远,这里有面对浩瀚天空的苍茫大地,有映照洁白神山的蔚蓝圣湖,有翱翔的雄鹰和奔跑的羚羊,更有默默伫立的远古文明遗迹......</h3><h3>有人说,不阿里,无西藏!</h3><h3>它不是一条平凡的路</h3><h3>它是一条朝圣之路</h3><h3>阿里大北线从来都是勇者才敢挑战的征程,不是所用人都有机会看到这条路上最恢弘的风景。</h3><h3>7月29日,到拉萨的第三天,在拉萨租两部车,加上队长从南宁开来的一部车,三车15人,我们的阿里大北线自驾游正式开始。</h3><h3><br></h3> <h3>从拉萨出发不久,看到路边山上有座寺庙,决定去看看。</h3><h3>这里的寺庙是不允许照相的。这寺叫夏珠林寺,建于公元17世纪初期,它的著名就是供奉着吉祥天母的肉身,这可是一座千年不腐的少女肉身。</h3><h3>在这里,我们有幸参观了藏经阁!</h3><h3>庙前是雅鲁藏布江,别样的风景。</h3><h3>庙前田园风光无限好。</h3> <h3>不久,到达雅江河谷。</h3><h3>从日喀则到拉萨之间的雅鲁藏布江冲出大山形成状阔的峡谷。在湛蓝的天空下,气势恢宏浩瀚,展现独特的绝美景色。</h3><h3><br></h3> <h3>往上不远就到这次行程的第一个措~羊卓雍措了。羊卓雍措(YamdrokTso),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h3><h3>羊卓雍错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h3><h3>羊卓雍措面积6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从拉萨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h3> <h3>走近羊湖,近距离接触。羊湖旁油菜花开正灿烂,深深地吸引了我。</h3> <h3>午饭后,奔赴日喀则,途经卡若拉冰川。</h3><h3>有人问我,这山上白色的是什么?这是沿途雪山上的积雪。</h3><h3><br></h3><h3><br></h3><h3><br></h3> <h3>早上十点出发,边走边玩,走走停停。</h3><h3>晚上九点到达日喀则,宿日喀则。九点的日喀则天未全黑,这里和内地至少有两个小时的时差。</h3> <h3>7月30日早上清晨,从日喀则出发,前往珠峰自然保护区。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石碑前打个卡。</h3><h3>队长把宣言写在车上:不到阿里不洗车。事实是后来老天帮洗车了~下雨了!</h3> <h3>来趟珠峰真不容易,这里的山路何止九曲十八弯,赛72拐了,绕到人头晕。</h3><h3><br></h3><h3>从观景台往下看,甚是壮观,柏油公路随着山势盘曲而上,这,就是有名的珠峰公路。</h3><h3><br></h3> <h3>这110公里的盘山路,是现代文明的标记。绕不完的盘山路,望不到边际。惊叹祖国的大好河山,雄浑壮阔,更惊叹高原修路人的毅力。珠峰公路是前往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北坡登山大本营的唯一公路。公路沿途能看到珠穆朗玛、卓奥友、马卡鲁、洛子和希夏邦马等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壮美景色,因此被一些旅行者称为世界之巅的景观大道。</h3> <h3>哟,公路穿山而过,颇有穿越的感觉。</h3><h3>304公里开了九个小时,路过喜马拉雅山脉,上两个5000米的垭口。由于天色已晚,于是决定在珠峰脚下住下,第二天再去珠峰观日出。</h3><h3>借藏民家的厨房,晚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h3> <h3>为了到珠峰观日出,7月31日早上六点起来,六点半出发珠穆朗玛峰山脚下停车场,然后乘景区大巴车前往珠峰大本营。珠峰大本营石碑前拍照留念。</h3><h3>运气超好,别人等了几天都看不上,(这几天都下雨)我们才等一个小时左右就出太阳了。</h3><h3>在这里您可以面对面一睹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雄姿。</h3><h3><br></h3><h3>云雾缭绕的珠穆朗玛峰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面对神山,肃然起敬!</h3><h3>面对面目睹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雄姿,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一直是人类想要证明攀登能力的圣地。自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登珠峰成功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许多登山者在珠峰顶上留下脚印。珠穆朗玛峰,成就了多少人的辉煌,也有多少人留下了遗憾,甚至葬身于此。</h3> <h3>在珠峰大本营逗留了五个多小时,乘车下山,回到藏民家,午餐后出发下一站~萨嘎。</h3><h3>在5198米的加吾拉山口偶遇一群藏原羚,高原上的野生动物根本不怕人。</h3> <h3>这里,最不缺的就是蓝蓝的天白白的云。</h3><h3>车子开上沙丘,领略更美的风景。</h3><h3>远远望见美丽的佩枯措,这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然后驱车前往佩古措。这个措大约300多平方公里。她有三个特点,一是海拔高(4590米),二,她是一个纯天然湖泊,地势偏僻,所以周围寂静无人,纯净如天堂。三,她是半咸水湖,但她不是如死海般沉寂,她湖中的鱼的种类繁多,她湖岸的野生动物更是频繁出没。</h3><h3></h3><h3>在佩枯措边,静静地坐着,如此,甚好!白云很低,好像伸手就能触碰到。你看湖中那圣洁的白浪在周围湛蓝蓝的天与雪白的山峰的映衬下,她竟是如此动人。这里没有虚伪,没有欺骗,只有纯真与美妙,这里没有花言巧语与阿谀奉承,只有专注与庄严。在西藏每个湖泊身旁都会有座神山,低调的佩枯措肯定也不会例外,你可知道与它相伴的那座山却十分的厉害-希夏邦马峰,这山峰海拔8000米以上,试问,中国境内超过8000的有几座?历历可数,所以说她厉害!</h3><h3>如果到了西藏,不妨去佩枯措看看,也许地图上找不到她的名字,但她真的很美,那湛蓝的湖面,那水中畅游的水鸟,那湖边奔跑的牛羊,湖水随意的掀起波浪,你那寂静的心儿是否也开始荡漾了?这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啊!</h3> <h3>从珠峰下来,路过岗嘎、希夏邦马峰、佩枯错,今天行程369公里,晚上8点到达萨嘎县。</h3><h3>小县城的藏民生活真安逸,饭后男女老少在广场围成圆圈跳舞,幸福祥和。<br></h3><h3><br></h3><h3><br></h3> <h3>8月1日上午,从萨嘎出发前往普兰县。经过一个海拔4797米的叫普藏拉的山坳。在一片湿地草原偶遇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一路上不时见到黑颈鹤,在水中站成了一道优美的风景。</h3><h3><br></h3><h3><br></h3> <h3>谁能想到在西藏这块圣洁的土地上,除了有我们熟知的神山圣湖,其实也是有沙漠的,触手可及的云、神秘的沙响。</h3><h3>剧烈的反差带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单就风景来说,这里的确是难得一见的绝美。太阳升起时,冷暖色浑为一体,沙漠如五彩地毯,神奇壮观。<br></h3><h3>多少年来,这片沙漠养在深闺无人识,却保持了最美的容颜。偶尔有旅人闯入这里,它从未辜负任何一个遇见它的人。<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藏西秘境,天上阿里。到了这,打卡是必须滴。</h3> <h3>伴着风雨一路狂奔。</h3><h3>前面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玛旁雍措。</h3><h3>玛旁雍措虽然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与羊卓雍措和纳木措相比,玛旁雍措地处偏远的阿里,声名不显,所以游人知道的较少。</h3><h3>藏大大小小的湖泊上千个,被称为圣湖也就三个。玛旁雍措是藏民心中真正的圣湖,湖的旁边有座寺庙,听说每年还有不少信徒转湖。</h3><h3>在湖边岸上,又见尼玛石堆,每块石头上都刻着六字真言。呼呼的风吹得鲜艳的经幡飒飒作响。</h3><h3>从小山坡观景台下来,经玛旁雍措湿地自然保护区。</h3><h3>飘飘经幡随风舞动,成了玛旁雍措旁边一道独特的风景。</h3><h3><br></h3> <h3>继续赶路,西藏的措就是多,眨眼又一措~拉昂措,又叫鬼湖。</h3><h3>拉昂错湖,人称鬼湖,(Lhanag-tso,又名Rakshas),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海拔4574米,与淡水的圣湖一路相隔,为微咸水湖,拉昂错湖水呈深蓝色,相当咸。因此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这大概便是“鬼湖”之名的由来。<br></h3><h3>漫步鬼湖,看它清澈的湖水,感知它沉寂的心情,千百年前,你可曾就是今日的容颜?如不是,我想穿越时空,看一看往昔的你。<br></h3><h3>鬼湖无风三尺浪,是不是有些莫名的惊悚?<br></h3><h3>对面的雪山冈仁波齐,藏于白云之间,这就是传说中的神灵山,仙风道骨中似乎满载着畅然。<br></h3><h3>夕阳下的鬼湖,有种阴沉死寂的感觉,那夕阳如火,不甘没于暗中。<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已是晚上九点半,暂别鬼湖,往普兰县城赶,明天再来细细看看鬼湖究竟有名鬼。</h3><h3>今天大雨中狂奔仲巴湿地草原、五彩沙漠,马攸木拉山5211米,一路行驶在平均海拔4800左右。经圣湖、鬼湖,全程550公里。</h3><h3>于晚上10点到达阿里的普兰县城,夕阳把入城的路照得金碧辉煌。</h3><h3>普兰县又名孔雀古城。阿里地区的一个小县城,和印度、尼泊尔相邻,进城必经神山圣湖,小城很宁静。</h3><h3>普兰胜境,果然名不虚传!</h3> <h3>普兰圣境太美,雪山太吸引人,符总决定今天爬山,于是,8月2日,我们在普兰再逗留一天。符总和墨菲整装待发,向前面的雪山进发,誓要征服这神山,和山上冰雪合照作证。我们拭目以待。</h3> <h3>目送他们走远,我们下山继续游昨天的两个措。</h3><h3>有人说,不到阿里不叫到西藏。阿里之所以受到许多人的追棒,是有原因的,它的美,不到过不足以表述。<br></h3><h3>听说,二千年初,这还没修路,外地人想到阿里,需十万元人民币租一部车带司机,有三部车以上,藏司机才肯带路进阿里。现在我们轻松到这玩了两天,是不是赚大了?<br></h3><h3>我们先到离得远的玛旁雍措。<br></h3><h3>玛旁雍错在阿里普兰县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泊和第二大蓄水量天然淡水湖。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藏语意为“不败、胜利”,有“神湖”之称。</h3><h3>远远望去湖水是极深的宝蓝色,走近观看则呈现出深蓝、亮蓝、浅蓝、淡绿等不同的色彩。<br></h3><h3>高原的风很大,靠近岸边的湖面上有水鸟。<br></h3><h3>呼呼的风,感觉倒没昨天那么冷,可能是因为今天天气好,出太阳的缘故吧。<br></h3><h3>在湖边徘徊,倾听圣湖的心声。<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我也一本正经地围着尼玛石堆转了一圈,想象着仓央嘉措美得想哭的诗: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h3><h3>奈何我等俗人一个,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一圈下来,只觉得:这个尼玛石堆有点大!</h3> <h3><br></h3><h3>离开圣湖,转向离它不远的拉昂措,昨晚匆匆忙忙来了又走了,今天有空闲时间,得看看它究竟有多鬼?</h3><h3></h3><h3>与“世界的中心”圣湖玛旁雍措仅是一路之隔。前往普兰县城的公路就从这一“圣”一“鬼”两湖之间穿过。风光同样美丽,湖水同样是蓝得心醉,可却被扣上“鬼湖”的恶命,被打入另册。其实“圣湖”“鬼湖”原本同为一湖,由于气候变化,湖泊退缩,水面下降,才由一条狭长的小山丘把它俩分开。</h3><h3>之所以将拉昂错称为“鬼湖”,很有可能是因为它是一个咸水湖。湖周围没有植物,没有牛羊,甚至除了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拉昂措周边甚至没有当地的居民,没有生机,一片死气沉沉。而与它紧紧相连的“圣湖”玛旁雍措却是一个充满了生机的淡水湖。</h3><h3>藏地小说《藏地密码》中,作者将圣湖和鬼湖的命名归咎于了一场决定西藏历史的战争。一千多年前,神山冈仁波齐脚下,圣湖与鬼湖之间,象雄与吐蕃,这两个当时西藏高原上最大的实力在此决一死战。那是生命的奔跑,那是死亡的竞赛,神山为之抖动,圣湖为此巨浪滔天。待到硝烟散去,雄鹰折翼,狼尸横陈,吐蕃阵中人与獒的组合打败了象雄王国狼与大金鹏的组合,跟着再横扫象雄十万大军,光照之下,再无敌手。那一战惊天动地,终于为藏王松赞干布一统高原扫清了最后的障碍。为了纪念不败的光军,圣湖被命名玛旁雍错,意为不败的湖,而象雄一端的拉昂错湖,十万士兵阴魂所聚,久久不离,怨气凝为阴风,行人路过,四野哀号,成为了鬼湖。这就是传说的圣湖和鬼湖的名字来源。</h3><h3>尽管传说太吓人,但今天天气实在太好,阳光灿烂,我们忍不住面对鬼湖摆拍一番。</h3><h3><br></h3> <h3>在普兰休整了两天,8月3日这天目的地是扎达土林。</h3><h3>这里的路就是美,广阔大地上,又长又直的路使人迷醉。</h3><h3>中途休息,忍不住在路上摆拍,这还是这次行程的第一次。</h3><h3>摆拍完毕,继续赶路。这里的山很特别,远看那星星点点,有密集恐怖症者慎看哈。</h3><h3>接近土林,到一观景台拍像丹霞地貌的美景,风太大,匆匆用手机拍了几张,速速跑上车。</h3><div><br></div><h3>车子继续在美景中穿行,尤如车在画中游。</h3> <h3>过了好长一段这样的路,眼前豁然开朗。</h3><h3>原来我们到达西藏扎达土林国家公园了,这公园免费开放的。</h3><h3>新藏线拐入扎达,扎达土林绝对是阿里南线重头戏,用手机根本拍摄不出震撼的照片。</h3><h3>扎达土林是远古受造山运动影响,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并逐渐风化剥蚀,从而形成的特殊地貌。</h3><h3>站在高高的山上望去,但见高平的山顶都被纵向切割侵蚀成一条条深深的沟壑,群山连成巨大的土林耸立其间。</h3><h3>在这,可以深深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更为它的造化所震撼。这是一种艺术,一种大地的艺术,就好像是大自然特意造出来、专门是为了向人类展示其魅力似的。</h3> <h3><br></h3><h3>很快到达札达县城,它位于西藏的最西部,与传说中的“土林环城”──一模一样。这是一个让人看一眼就再难忘却的地方。</h3><h3>县城街道的树很整齐,可奇怪的是每棵树梢都是光秃秃的,这是因为这里常年风大干冷的原因吧?</h3><h3>晚上九点,扎达县城里的佛塔在夕阳下熠熠生辉。</h3> <h3>来扎达土林一定会到古格王朝遗址走一遭。8月4日,我们开着车来到距札达县城十八公里远的札布让。</h3> <h3>古格王朝为曾经拥有百万之众的金戈铁马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偏居此地700余年,传承20余代国王,距今有1300年的历史,于十七世纪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神秘诡异的气息一路围绕我们,指引我们。</h3><h3>古格王国遗址占地约18万平方米, 从山麓到山顶高300余米,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达600余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h3><h3>古格王国遗址被众土林远远近近地环抱其中,因其是用取自周围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筑而成,所以古老城堡的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使人难以分辨究竟何为城堡、何为土林。阳光下,古格遗址在土林的映衬下透射出一种残缺美、悲壮美。</h3><h3>古格王朝整座城堡建筑在黄土坡上,地势险峻,洞穴、佛塔、碉楼、庙宇、王宫有序布局,自下而上,依山迭砌,直逼长空,气势恢弘壮观。这些洞穴多为居室,密密麻麻遍布山坡。</h3><h3>有这样陡峭的山壁作为屏障,要爬上山顶很吃力。那么古格人自己又是如何上山的呢?原来聪明的古格人在山体内修筑了许多暗道,暗道中某些类似窗户的洞,既为了采光又可以用来防御。这些暗道迂回曲折,拾阶而上可直达山顶王宫。</h3><h3><br></h3> <h3>回想当年,雄伟的城垣和宫殿傲然屹立,该是何等雄伟的一副画面?</h3><h3>和所有颠覆王朝的故事结局一样,古格王朝在一场残酷的战争过后,终于走向了灭亡。<br></h3><h3>古格王朝之所以神秘,并不是因终结带来的扼腕叹息;更重要的是,一个盛大的王国,为何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杳无踪迹。<br></h3> <h3>它为什么会消失得这样突然?当年的十万之众为什么会无影无踪?到现在还是一个谜。</h3><h3>通过王朝留下的大量遗迹,人类展开了追溯千年的猜想和分析,可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理想的答案。所以古格王朝不仅是战争与艺术溶为一体的精华,更成了充满了悬念叠升的典范。</h3><h3>大气的开场,闭目倾听铁马兵戈的喧嚣;磅礴的渲染,让神秘的遗迹跃然于耳旁。千年的疑问,从娓娓道来中闪亮登场;恍如隔世,那消失的王朝乘着歌声的翅膀在梦中飞翔;历史的长河,是追溯还是忧伤?千年如梦,解不开那梦中的幻相。薄暮中,我们祈福,回首,却发现,往事如风,一切在不言中不曾淡忘。</h3> <h3>更如迷一样的存在是古格都城遗址北面600多米远的 “干尸洞”。据说干尸洞内的尸体是古格与拉达克争战时,古格国王不忍眼看着自己的百姓受累,于是与拉达克人达成城下之盟:同意投降,但不得伤害百姓!当古格国王和战士们放下武器之后,背信弃义的拉达克人却将他们全部押解至干尸洞前处以极刑,抛尸于洞内,并把所有被俘的古格子民掠往拉达克,将古格残酷灭国。当然还有些别的解释,比如祭祀典礼等,但都已无从考证,这个神秘又略带些恐怖的地方如今依旧吸引着很多人带着好奇心前往探险。</h3><h3><br></h3> <h3><br></h3><h3>参观古格王朝遗址后,回扎达县城吃午饭,饭后前往阿里县城。</h3><h3>当我们驾车旅行在路上,心念的往往是那个旅程的目的地。</h3><h3>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有更好的美景不容错过。</h3><h3>在公路摆拍是我最喜欢的,这么美的路,不摆拍一番就太对不起这条路了。</h3><h3>停下车来——醉美风景在路上。</h3><h3><br></h3><h3><br></h3> <h3>这里的藏野驴特别多,一路上起码看到近千只。它们可不大怕人,但永远和人类保持20、30米的距离。</h3><h3>以下图片单反拍摄的野驴群,拖儿带女的,莫非它们也去旅游?</h3><h3>偶尔还可见藏原羚,之前误认为是藏羚羊。它们奔跑极快,看到的数量不算多,白屁股是它们的标志。</h3> <h3>晚上九点到达阿里县城,夜宿阿里。</h3> <h3>阿里大北线行程已过大半,8月5日将前往改则县。</h3><h3>远远看到聂尔措,很美,可惜没合适的路前往,只能航拍一个。</h3> <h3>今天路过七八个记不起名字的措,都很美。北线就是这样,让你一错再错。</h3><h3>一路上我们看云卷云舒,听风唱风吟。<br></h3><h3>接近县城,远远看到达绕措,水有两种颜色,很惊艳,来到湖边反倒看不出了。湖里生长着一种比较特殊的生物:钩虾。<br></h3><h3>湖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美得不可方物。<br></h3><h3>呼吸着稀薄而纯净的空气,漫步湖边,闲适自在,是那么惬意。<br></h3><h3>措很安静,让灵魂的心翼滑过天际,措的纯美空灵,使世俗的烦恼随风飘散。<br></h3><h3>轻轻地,走进这湖光山色中的梦里天堂,我——醉了。<br></h3><h3>我们在这航拍,三个小孩甚至爬上了车顶,美景岂可辜负?!<br></h3><h3>告别达绕措,一路高歌,到达改则,晚宿改则县城。<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