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路人的美篇

过路人

<h3> 随笔</h3><h3> 今天上午,叶显发教授在东十二教学楼602给我们上了一堂意义深刻的课——校本研修的洞察与展望。他将校本研修比喻为学校教育的后厨。现在回味起来,叶教授的课给了我两点重要启示:尊重理解学生,正确处理学生人格与学业的关系;如何启动学校的校本研修。</h3><h3> 尊重理解学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建和谐的教学生态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之一。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难免会有学习困惑和阻碍,学生的人格认识差别对问题的解决和继续努力学习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自卑的学生极易放弃钻研和学习,而自信的学生会迎难而上,积极思考参与,努力寻找方法和帮助,最终解决问题,同时也会获得成就感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然而自卑与自信这两种人格系统的形成更多时候取决于老师评价方式的选择。叶教授说:“老师要有思维,要看得远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鼓励学生前行,给学生的发展和自己日后工作留下后手”,同时用一段视频生动地展示了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处理方法。“孩子是不会向自己不喜欢的人学习的(kids don't learn from people they don't like)”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做个真诚的老师,尊重理解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合理地鼓励引导使学生信其道,助力学生前进。这点其实每个老师都明白,可是现在的教育由于某些原因而太过于功利化,我们处于功利化的工作生态中真正能做到尊重理解学生的有多少呢?究竟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没有真正尊重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果我们能够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我想除了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能够更多地收获学生的认可和信任;学生除了收获成就感外,还培养了自信,保持了继续学习的热情。可见,尊重理解学生对学生人格完善和学业成长是多么的重要。</h3><h3> 以前谈到校本研修,感觉好像就是研究课堂教学,最后找到上好每堂课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如何启动校本研修要么形式肤浅单一,乏味;要么就显得茫然无策。听了叶教授的讲座,发现以前的认知水平太低,面太窄。学校工作的任何认知冲突都可以形成一个具体的问题,是问题就值得研究,研究的过程就是校本研修。因此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是开启校本研修的钥匙。</h3><h3> 很多学校认为校本研修就是上几节公开课。公开课如果没有研修主题就是展示课了,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校本研修。叶教授结合实例告诉我们:学校工作中任何困惑都可以形成校本研修主题。有了认知冲突,校本研修才能进行下去,如:怎样写一份学生喜欢的评语,小组学习交流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学校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困惑等待我们去发现,去解决,都可以形成校本研修。当听到此处时,我茅塞顿开,校本研修可以先从关注小事做起,逐步解决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中的问题少了,学校就发展了,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老师们的工作能力和研修能力,促进了团队合作,增进了友谊,也构建了和谐校园。</h3><h3> 叶教授站位高,理论深,由于我才疏学浅,感悟深刻的就是以上两点。激动不已时胡语一翻,望同行、专家斧正。</h3> <h3>叶教授激情讲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