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在这个洋紫荆绚烂的季节,我们相聚于肇院,情系于二班,五天前,我们处在陌生与未知的边缘,此刻我们在肇庆学院王子瑫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肇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阅江楼进行文化考察。</p>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踏上了去阅江楼的路,在路上我们谈笑风生,相聚甚欢,互相交流五天来的培训感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阅江楼,我们来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阅江楼是广东四大名楼之一,阅江楼南临西江,楼台高耸,飞阁流丹,滔滔西江横亘在阅江楼之下,绵绵青山交相映入我们眼帘,在我们眼中阅江楼的魅力不只在于它的宏伟,还在于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见证。1925年叶挺独立团在阅江楼成立,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阅江楼被辟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展馆里陈列着叶挺独立团的一些生活用品,通过观看历史照片、文物,我们重温了叶挺独立团从成立、发展以及壮大到担任北伐战争的先锋、为中国民主革命立下汉马功劳的过程。</font></h3> 看到这里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仿佛看到了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他们不远万里、长途跋涉,风餐露宿,冲破重重险阻,最后将胜利的大旗插在了中国的星星燎原之上。<br><br> 看到这里让我们想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观“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时发出的感慨:“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个又ー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被革命先烈们的勇于担当、不畏艰险的“铁军”精神所鼓舞。看到这里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胜利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英雄艰苦奋斗、浴血奋战而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面对外来侵略勇于抵抗,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愈强,千锤百炼而意志愈刚。<br> 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过程中,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深受启迪,这次文化考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教育教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要以身作则,立足本职岗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做好学生的楷模,我们坚信自己会成为一名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br>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带着不舍之情离开了阅江楼,踏上去包公祠的路途,包公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包青天——包拯, 包拯与肇庆的缘分开始于他任端州(今肇庆)知军州事的三年……</font></h3> 关于包公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加上《七侠五义》、《包公案》等这些民间小说风靡,让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包青天家喻户晓。接下来我们一起领略底蕴深厚的包公文化……<br> <h3><font color="#010101">在包拯出任端州的三年里,他勤政爱民、忠孝节义、排沥屯田、建仓修驿,逐渐形成了以民为本、廉洁奉公的为政理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包拯立朝英明、不畏强权、铁面无私,果敢刚毅,敢于替百姓申不平,鸣冤情,故有“包青天”之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端州的端砚历来是文人雅士追求的珍品,包拯出知端州时不仅革除了端州地方官以“贡砚”为由来贪赃枉法、贿赂权贵的流弊,而且在任满离去时“不持一砚归”。</font></h3> 包拯的廉洁奉公和忠孝节义也体现在他的家训中,包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至今,肇庆依旧完整的保留着包公祠、包公楼等包公文化遗迹。肇庆浓厚的包公文化就成为其廉政文化的宝贵财富。<br> <p> 通过今天的文化考察,我们认为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我们就应该不辞辛苦,脚踏实地,我们坚信“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坚信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我们终能成为新时代的教师楷模。我们坚信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我们已经找准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们已经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绝不做井底之蛙,绝不故步自封,我们要在新型教育观的引领之下,坚持以唯物史观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br></p> <p>【附录】第6天培训第1组培训心得:</p><p>齐建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们除了教会学生知识以外,更多的还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优秀品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今天的培训主题是爱国教育,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担当感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榜样。通过参观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感受到前辈们在当时那个时代里艰苦奋斗的作风,他们的光辉历程永远值得后人们敬仰。参观包公文化园,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具备和包公一样清心自勉、热爱学生、两袖清风,廉洁自律的品质。<br><br>王蓉:今天我们在肇庆学院王子瑫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肇庆阅江楼、包公祠进行文化考察,在我眼中阅江楼的魅力不止于她的宏伟,而在于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见证。通过观看历史照片、文物,重温了叶挺独立团从成立、发展以及壮大到担任北伐先锋、为中国民主革命立下汉马功劳的过程,我被革命先烈们的勇于担当、不畏艰险的“铁军”精神所鼓舞。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过程中,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深受启迪,我们认为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要以身作则,立足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做好学生的楷模,我们坚信自己会成为一名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通过今天的文化考察。我坚信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我已经找准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已经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br><br>吴洁清:今天是比较轻松的一天,王老师带领我们去肇庆阅江楼和包公文化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到包拯毕生的勤政爱民、廉洁公正,看到叶挺独立团在肇庆的建立和发展的历程,感受叶挺独立团的光辉战斗历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向他们学习。<br><br>陈妍璇:培训已经过半,在每天的学习与反思中,更加体会到身为一名教师的不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锤炼自己的品格,努力提升专业技能,用自己的能量奉献祖国,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br><br>许晓如:今天在祖国70周年来临前,有幸到肇庆阅江楼一游,走进阅江楼的大门,一幅巨大的北伐战争墙雕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威武的叶将军带领着独立团的将士们一路向北地与敌人搏斗,那些年的烽火岁月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在二楼的展柜里展现了很多叶将军和独立团战士的生活品,有一个展柜上罗列的是一本摘记,一支左轮手枪,一双草鞋以及一个漱口杯和牙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双草鞋。我和同伴第一眼看到草鞋就惊叹:“这草鞋该怎么穿啊? ”我们的鞋柜里装满的都是Nike,adidas,FILA和PUMA之类的,而独立团的将士们当年是要穿着草鞋从广东到甘肃,一路向北地披荆斩棘,征服地下万里路,留下了不屈不挠的历史印记,这不禁让人黯然失色。此行不仅使我对肇庆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对中国的优秀革命传统肃然起敬。<br><br>蔡斐帆:培训已经逐渐接近尾声,今天参观了肇庆阅江楼和包公祠。除了日常教育和学习之外,在重视历史文化的发展和人物事迹不断被传颂发扬的现今,我想作为教师可能还需要多将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来之不易这样的思想通过不同的方式跟学生讲,同时,自己要坚持以身作则,立身持正,做一个正直无愧于人的教育者。</p><p><br></p><p>王烁绚:秋风习习,阳光明媚,我们踏上爱国主义文化之旅。阅江楼上阅江流,江水滔尽万古愁。望着美景,领略叶挺独立团的英雄事迹,感慨今日和平稳定之不易,需倍加珍惜。参观包公祠时,在偌大的展厅内,包公的二十四孝图,披云鹤戾都在眼前,可更多的是包公为老百姓做贡献的事情。他的为人品质也在一件件故事中流露出来……他为官刚正廉明、不畏权贵、执法公正,铁面无私,惩恶扬善,打击罪恶,作风优良。我辈教师,亦当廉洁执教,教会学生公平与正义。</p><p><br></p><p>苏理丹:阅江楼是依托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红色资源而建成的“初心堂”新时代讲习所,在这里,不仅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铭刻着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革命历史。让我们知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叶挺独立团地不断奋斗,不仅打开了中国革命新的一页,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为肇庆人民带来生机和活力。“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在包公身上,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清正廉洁”的精神。而这次肇庆包公祠的参观,还让我知道了包“青天”作为一个领导者工作上的智慧。</p><p><br></p><p>曾令阳:今日游览阅江楼,最让我受感动的是其作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当中的团长宿舍和干部宿舍,宿舍内陈设简单、条件朴素,就寝的床极为窄小,私以为这也许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先辈们当时的条件艰苦,另一方面则是军人为保持警觉性,不让自己睡得太舒服。作为教师,我们断不敢忘传承先辈们的精神,要能吃得了苦,也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能让自己陷入过于舒服而没有进步的状态中。<br></p> <h3><font color="#010101">2班一组成员:齐建文(组长)、邵晓雪、蔡斐帆、吴洁清、王烁绚、苏理丹、王蓉、曾令阳、许晓如、陈妍璇</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