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佛教育,从娃娃抓起 (日本印象之三)

如一

<h3>奈良国立博物馆里,设有一个绘画台,方便大人们参观时,小孩子在这里画画等候。</h3><h3>我的小孙子也画了一幅,并立刻发表在墙上,与之合影,很有成就感。</h3> <h3>博物馆提供给小孩的画样很有些特殊,我拍了几幅,展示在这里。</h3><h3>总题目:神佛世界里的动物园</h3> <h3>第一幅:猜一猜!大威德明王坐在什么动物上?</h3> <h3>第二幅:猜一猜,在“十二神将立像” 头上坐着两手抱膝的动物是以下哪个动物呢?</h3> <h3>第三幅:在“佛涅槃图” 中有很多动物哟!仔细看一看哪个动物没有出现?</h3> <h3>第四幅:在“火焰宝珠形舍利容器” 上藏着一个动物。看一看那个动物是以下哪个动物呢</h3><h3>......</h3><h3><br></h3><h3> 这真是:神佛教育,从娃娃抓起啊!</h3><h3>当国人正在处心积虑向娃娃猛灌科学知识的时候,日本人却在想方设法教娃娃认菩萨,这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h3> <h3>事实上,日本人有很浓厚的宗教意识,他们从生下来,就离不开宗教。“只有在30天左右被抱到神社参拜以后,婴儿的灵魂才算是牢牢地附体,可以安全地抱着出门了。“(《菊与刀》))</h3><h3>此后的考试、升学、结婚、求职,以及心里有了不痛快的事都要去参拜,在神前诉说一番。</h3><h3>&nbsp;</h3><h3>参拜的仪式很简单:洗手,鞠躬,拍手(呼唤神灵),合掌闭目祈祷,再鞠躬。</h3><h3>也要交香资。司机告诉我,那是日本硬币中面值最小一种:五丹。因为它的发音与“缘”相同,表示与神结缘。我算了一下,大约相当于人民帀2角5分钱。</h3> <h3>日本,这个科技先进的发达国家,竟然如此之“迷信”,这实在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h3><h3>而更让我意外的是,这种“迷信”的氛围竟然是拜“明治维新”所赐。</h3><h3>&nbsp;</h3><h3>众所周知,19世纪60年代的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弱变强的转折点,它全盘西化,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h3><h3>而这一次我才知道,明治维新的另一面,是强烈的宗教化,它采取了许多重要的举措,将日本打造成一个全民信教的宗教国家。</h3><h3>&nbsp;</h3><h3>首先,它将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升格为“国家神道教”。</h3><h3>如《菊与刀》所列以下几条:</h3><h3>“要求所有公民都信奉神道教”——所有公民!</h3><h3>“日本可以在学校里教授国家神道教而不怕西方社会的质疑”——学校教授!</h3><h3>“ 有关神职人员、祭祀仪式和神社的开支都由国家负责”——开支国家负责!</h3> <h3>而对于其余各种宗教, 也给予充分的自由。《菊与刀》里写道:</h3><h3>“解禁了基督教。”</h3><h3>“佛教依然拥有广大信徒,旗下众多教派各有各的教义和始祖。各教派都非常活跃,几乎无处不在。”</h3><h3>“即使是神道教也拥有国家神道教之外的众多支派”</h3><h3>“广受欢迎的祭日也大部分在国家神道教之外。”</h3><h3>&nbsp;</h3><h3>就这样,明治维新以国家神道教的确立,带动了各种宗教的发展,造就了持久的宗教繁荣。</h3><h3>宗教繁荣造就了强大的精神力量。</h3> <h3>虽然,国家神道教曾被军国主义所利用,将日本人民绑上了战车,但日本人民却始终怀着对“刀”的强烈的仇恨。</h3><h3>靖国神社供奉着250万亡灵。</h3><h3>&nbsp;250万个儿子和丈夫抛尸异国它乡,这是多少母亲和妻子的血泪啊!</h3><h3>&nbsp;</h3><h3>二战结束,日本人民毅然决然地唾弃了“刀”,而以极大的宗教热忱让“菊”的芬芳弥漫开来,成为广泛的美德。</h3><h3>最近,刘应杰先生率团赴日考察,回来写了一篇文章。</h3><h3>文中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形容日本的社会风貌;</h3><h3>用“讲礼节,重信用,严格自律,团结精神” 来形容日本的国民素质;</h3><h3>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啊!</h3><h3>&nbsp;</h3><h3>而刘应杰先生的身份是: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h3><h3>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中央高层智囊:深刻认识中国与日本发展的差距。</h3><h3>文章来源于2019年7月2日《政商文摘》。</h3> <h3>高层智囊看到了我们与日本在精神风貌上的巨大差距。</h3><h3>我认为,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对待宗教的不同态度。</h3><h3>明治维新宗教兴邦,而我们在文化大革命中却将宗教作为“四旧”加以破除打倒。</h3><h3>&nbsp;</h3><h3>宗教是什么?宗教信仰与其说是迷信,不如说是精神的家园。</h3><h3>精神有了归宿,人心才会感到安宁,社会才会有序。</h3><h3>精神失去了家园,人心就会感到迷茫,社会也会变得无序。</h3><h3>文化大革命中,我们把宗教当作迷信加以破除,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精神损失。</h3><h3>&nbsp;</h3><h3>明治维新不仅是科技兴邦,而且是宗教兴邦。</h3><h3>值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面临经济腾飞与道德滑坡的矛盾局面,明治维新的经验尤其值得汲取。</h3> <h3>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h3><h3>&nbsp;</h3><h3>我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奉《道德经》为教典。</h3><h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h3><h3>《道德经》遵偱自然之道,以“官箴”——对官员的告诫为切入点,直指人性之恶,消弥贪婪与争斗,以人性的升华为标的,赐于人类真正的和平与幸福。</h3><h3>&nbsp;</h3><h3>其立意之高,气势之宏,思辨之真,文辞之美,令世上有识之士无不为之倾倒。</h3><h3>就连享誉世界的西方哲学家尼采也由衷赞叹:“《道德经》犹如一口深井,放下水桶,必有所得。”</h3><h3>&nbsp;</h3><h3>就宗教领域而言,除道教外,我们还拥有世界各大宗教的经典,“万法归宗,引人向善”,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h3><h3>我们相信,只要上下齐心,发奋图强,中华精神文明的复兴,不久即将来临。</h3><h3>&nbsp;</h3><h3>高层智囊的考察报吿,体现出虚怀若谷与高度求真务实的精神,让我们信心倍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