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也逐渐的减退,一天到晚总是喜欢遗忘,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对小时候的事记忆犹新,虽然岁月已经变迁,大部分事物都是物是人非了,但那些记忆深刻的事却总是难以忘怀…… </h3><h3> 尘世事变换中可以说人与树木、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的,这应该是一个文化与文明的永恒话题。可每每有人谈起阚西村的疤麻树(<font color="#167efb">小叶朴树或黑檀树</font>),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小的时候老人们对我说过胡家村那棵古老的疤麻树,它曾经记载着胡家村的沧桑和过往……</h3> <h3> 这是《高密古树名木》收录的高密市范围内现存的古树,其中就有阚西村疤麻树(<font color="#167efb">小叶朴树</font>)两棵</h3> <h3><font color="#167efb">现在阚西村西岭的两棵黑檀树(小叶朴)俗称:疤麻树</font></h3> <h3> 胡家村的疤麻树(<font color="#167efb">小叶朴树也称黑檀树</font>)在村东岭的李氏墓田里(<font color="#167efb">这墓田现已成耕地</font>)。当年不知是哪位李家先人在此择地开穴时种下了它,或者是哪只鸟雀衔食带来树种,使其生根发芽,这疤麻树年轻力壮英姿勃发的漫长悠久岁月里,曾为当时这个几十户人家胡家村带来诗意和葱茏,一年四季庇佑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人……</h3><h3> 一茬接一茬的村民犹如一季又一季的庄稼,成熟,衰老,最终隐匿了身影,回归了泥土……</h3> 而这棵巴麻树却岿然不动,季节轮回里枯荣,壮大,挺起不屈的脊梁,书写不败的传奇,彰显生命的亢奋,成为村庄几百年岁月里不离不弃的忠诚陪伴者。 <h3> 在农村乡间,老树的树龄往往是一个难解的谜,问来问去,连村里年岁最高的老人也说不清楚。</h3><h3> 有的老人说,打他记事起,这棵树就是这个样子。还有的说,听他爷爷说过,他小的时候就有这棵树……</h3><h3> 胡家村的这棵疤麻树,树龄谁也说不准,但多数村民都认可在大约四五百年左右……</h3> <h3><font color="#167efb">(这是光绪二十二年的高密县坊岭乡界图,那时的胡家村属于坊岭乡……)</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这是八十年代初村民在胡家村东北角胡家坟区域挖沟时,村民挖到崇宁通宝、皇宋通宝…北宋时期的钱币,可以看出胡家村是比较古老的自然村)</font></h3> <h3> 这棵疤麻树老本主干高两米六左右,基围接近两米,冠幅三十多平方米,几乎遮蔽多半亩地。其茎干粗壮,弯曲前伸,树形奇特,悬根露爪,各枝杈蜿蜒交错,古态盎然。枝杈密集,其中最粗大的干枝向东北方向弯曲斜伸,各小干枝斜出弯曲盘旋往上……树叶茂密,叶片油绿光亮,那饱经风霜的树皮,那沧桑的树干,那绿里泛青的枝叶,烘托出正棵树的坚毅与沉着,树冠硕大呈现出悲怆的坡丘状历史造型。(<font color="#167efb">据了解,疤麻树(黑檀树)本主要生长于热带地区,性喜热畏寒,能在北方的胡家村大地历经几百余年风霜雨雪而不倒,铁干虬枝,华盖如伞,十分难得。</font>)</h3> <h3> 那硕大的树冠好比是一个悬浮在空中的坐标,远远望去就是一座绿丘,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胡家村的这棵疤麻树,在那个时候是远近闻名的树王,十里八乡没有不知道的。本村的村民也对这棵老树怀有很深的感情,几乎把它当成树神,十分敬畏它。</h3> <h3> 站立在这棵老树下,仰望着这棵古树它由里到外散发出的深邃和沧桑,使人油然心生虔诚和感恩。 </h3><h3> 这棵疤麻老树是先人的树,也是见证人间冷暖的亲情的树,它是有灵气的。这棵老树几百年时间里见证的故事,或是荡气回肠,或是凄婉缠绵,或是委婉幽长,它无言地诉说着村里人们的悲欢离合……</h3> <h3> 几百年里,这棵老树自己独立的姿态矗立在那里,舒枝展叶,安静安宁,风里雨里,不改其色,为苦闷的乡村生活带来一点清凉的慰藉。它就是乡亲们的一个伙伴,可亲,可敬,可以依靠,累了,倦了,来古树下坐一坐,喝一瓢苦涩的乡茶,抽一袋劲头十足的旱烟,人就有了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古树确实又是具有灵气的!它以不急不躁的处世哲学把乡亲们的心灵滋养得舒缓从容……</h3> <h3> 这超过60公分的粗树杈的枝干向东北方向茂盛伸展生长,是有说处的,村里年纪大人都听老一辈人说这疤麻树下有座坟,坟的主人的一个重要的亲戚是蔡家站铁路北的沂塘村,沂塘村正好在胡家村东北方向。老一辈人都说这是墓主人活着时心里一直惦记着沂塘村这家亲人,大概死了以后也是念念不忘……所以这棵长在坟上的疤麻树就顺着墓主人的心思,它一个劲的不停的向东北方向长,似乎想把这枝干伸到沂塘村,看来这树是具有灵性的……按常理说树枝应该向有阳光的南面地方长,可这棵疤麻树却没按常理来,所以村里人都相信这树有灵性的很,是棵神树,没人敢砍它的树杈或折它的枝条,因为老一辈人都说折断枝条,折断处就会流出血来……村里没人敢去试试,都十分的忌讳这事。</h3> <h3> 春去秋来,在胡家村东岭这块土地上那棵古的老疤麻树,巍然地耸立了几百年,枝叶越来越茂盛,树冠逐渐高大起来,不知道给多少迷路的人指引过方向。村子里有的人迁走了,院落沉寂了,无论他们走到哪里,这棵老树的根扎进他们心里了,成了他们的乡愁。古树在家乡就在,乡愁的记忆里就永远是一片葱茏。那些远在天涯海角的游子们心中的牵挂和骄傲的,就是村子里这棵几百年的古树。在外的游子们一定都愿意滔滔不绝地向外面的人讲述关于这老棵树的故事……</h3><h3><br></h3><h3> </h3> <h3> 在有疤麻树的墓田的南面有一条自然沟(<font color="#167efb">现在村东的岔路口桥的那条沟</font>),这沟当时弯曲有肚,有肚的地方(<font color="#167efb">宽的地方</font>),水清清的,岸边有光滑的石头,村里妇女常来洗衣服,夏天更是男孩子的乐园,他们光着屁股没完没了的洗澡,从光滑的石头上跳进水里,玩够了水,就偷偷爬到这棵老疤麻树上吃果子,小果成熟时兰黑色,近球形,直径6-8毫米,他们吃在嘴里甜甜的,嘴角留下黑黑的汁色痕迹,回到家大人就知道洗完澡去摘疤麻树籽吃了,免不了一顿揍,因为大人们觉得这树不能随便去上去摘果,这是对树的大不敬!这些孩子们只是贪图吃,那管这些讲究,挨了揍也不长记性,过后照样去偷摘,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孩子是缺吃少穿的,也不怪他们嘴馋。</h3> <h3>(<font color="#167efb">现在的岔路口桥</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一边放牛一边洗澡的孩子</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那时岔路口沟宽,水也清</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现在的岔路口沟</font>)和以前比已是面目全非了……</h3> <h3><font color="#167efb">妇女洗衣服的石头</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光滑的石头现在早已埋在村前水泥硬化路下了</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巴麻树的籽</font></h3> <h3> 人有记忆,树也有记忆,那一圈圈缄默无声的年轮,宛如一册册经年的典籍,承载了如晦的风雨和厚重的岁月,记录了风刀霜剑电击雷劈寒暑旱涝,以及曾经的苦难和辉煌。</h3><h3> 这棵古树是胡家村历史的延伸,这棵古树经历了朝代的更替,见证过血与火的战争,但它却没有躲过文革中的浩劫……</h3> <h3> 上世纪五八年的大跃进、六六年的破四旧,全国有多少庙宇、古树、坟冢被毁,胡家村的这棵疤麻老树也随着一声闷响,苍劲葱翠的老树歪倒在地……</h3><h3><br></h3><h3> 在上级部门的指挥下高密十五中的老师、学生们上百号人随即上前,手执着镐头、利斧、刀锯,粗暴地切断了盘根错节的粗大根系,削掉了亭亭如盖的硕大树冠,经历一天多锯割斧剁一棵翠绿古老的疤麻树不复存在,唯留光秃秃的硕大树干和一地残枝败叶……</h3><h3> 随即这些树干被一段段截开,装车运走,再之后它们或许被割成一块块大木板作为他用或许做成其他家什……</h3> <h3> 受尽风雨沧桑的老疤麻树,是村庄生生不息的灵魂,是村民们的老亲旧眷,是一株生长在血脉中的庄稼。失去老树的村庄,如同一叶漂泊如寄的浮萍……没有老树的村庄,还能称之为村庄吗?村民们木然地站在不远处,看着伤痕累累的老树绝尘而去,心如刀绞,却无能为力。</h3><h3> 一棵老树被砍伐,许多村民感到的是一个家园被连根拔起,整个村庄似乎被洗劫一空了……<br></h3> <h3><font color="#167efb">这是在村民家发现灶台边风羨(风箱)的盖板,就是当年的疤麻树一块枝杈割成的板……</font></h3> <h3> 古老的疤麻树消失约六十年左右的时光了,也许这是这棵古树留在世间的唯一的一块木板……从木板上疤痕和树皮的褶皱可以触摸到它曾经饱受的沧桑和苦难……</h3> <h3> 这场灾难怨不得老师学生,因为那个时候是一场政治运动,不是那个人能左右的。其实回顾我们人类历史,我们总是在不断干着愚蠢的事情,过度采伐、盲目开采,现在的违章建筑、不合实际的拆迁……</h3><h3> 这棵古树何尝不像一面旗帜,它以自己独特的姿态替村庄代言,并把根须深深扎进了村民和每一个远行游子的心里。远的暂且不说,就是我们这一代人中,估计有好多人已说不清这些古树的具体位置,遑论更年轻的后来者?砍倒了这棵古树,便把他乡与故乡之间唯一的一点牵念也斩断了,以致于在外的游子觉得故乡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淡化,最终不知自己来自何方,归于何处!</h3> <h3> 古树是乡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一棵古树能支持起乡村的厚重的人文底蕴与壮美自然风光。</h3> <h3> 多少繁华落尽,多少旧事前尘,纠缠在岁月的最深处,和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滴下屋檐,落入心里,点点滴滴,是谁的思绪在飞扬,打湿了身上的衣衫,也濡湿了回忆一片……</h3> <h3> 一棵古树,可以诠释人世间最美的真情。一村庄,也因为一棵古树而名扬乡邑。无论是席慕容笔下那棵开花的树,还是张艺谋镜头下那魂牵梦绕的那棵山楂树,都曾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记忆。古往今来,那些动人的故事,那些割舍不下的亲情、爱情和友情,都曾经在一棵大树下,得以尽情地释放。多少年过去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但我们胡家村很多人还记得那棵疤麻老树,常常想起它,就像想起我们的一个老朋友……</h3> <h3> 如今,世事沧桑,荏苒时光,我们为生活奔波忙碌。在闲余的空隙,你是否会凝望我村那棵老疤麻树存在的地方?看秋风萧瑟落叶飘零,你又是否会忆起那个陪我们祖辈守望村庄原野的那棵老树……</h3> <h3> 在这扰扰攘攘的红尘里,忙忙碌碌的人生中,我们都被生活打磨得越来越坚硬,可在心底深处一定有一个最柔软的角落珍藏着我们曾经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总会在沧桑流年的间隙,眼中忽然掠过一缕黯然,想起那些青涩的动心的故事,那棵苍老的疤麻树!岁月的尘垢好似永远不会沾染它翠绿色的华冠……我们总会在似曾相识的风景前,心头蓦然升起一段无名的惆怅,怅惘那些已成追忆的往事片段,那棵已经不知道消失到哪里的老树。但是,令我们惆怅惦记的真的全是那棵老树吗?也许,我们惆怅的并不只是那棵树,而更多是那逝去的青春华年,我们不能忘记的也不是哪一个故事,而是我们自己曾经有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过往……</h3> <h3> 生命,总有繁华落尽的时候。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总要试着将其拓宽,不能局限于那一段光阴的美丑和失落……当记忆变成回忆,当往事成为往昔,时光的轨道不免得留下几道忧伤,我们在岁月的长河旁独自徘徊思索的时候,终于在繁华落尽之时懂得了,岁月永远不会满足谁,时光永远不会善待谁,人要想活得精彩一点,首先要学会爱自己,爱别人,善待一切事物。也许,这才是生活的原味,不繁华,不落寞。</h3> <h3> 时光,绕指渐行,悲空了岁月的风华,撰写了年轮的沧桑。眼眸的风景,耳畔的风声,还有湖边渐行渐远的帆舟,都一一跌入流年的光影里。花絮零落,夜梦搁浅,心底的思念,总是婉婉轻徊,恍如昨日重现,若清风盈袖……</h3> <h3> 几许年华,静守深情,一席相思眷恋云雾,浮华世事,一月清辉弥漫心间,浅浅的夜色,深深的眷恋,莫名的忧伤,沧桑的路途,蜿蜒遥远,往事成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