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我们一行52人在锦绣山河领队山河、收队大漠孤烟的带领下,穿越了我国三大砂岩(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地貌之一的嶂石岩地貌。</h3><h3> 2019、9、21日早5.40时出发,原计划13时左右就应该到达河北赞皇县嶂石岩景区,但由于堵车严重,15.30时我们才到达方脑村,走一段水泥路,过阳坡地,才到达登山口。我们走的是穿越路线,是从后山爬的九女峰。</h3><h3> 九女峰是嶂石岩景区的标志性山峰。</h3><h3>嶂石岩国家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境内,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之一,也是嶂石岩地貌的命名地,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分为纸糊套景区、冻凌背景区、圆通寺景区和九女峰景区。最高海拔1797.4米。山势层峦叠嶂,悬崖峭壁,素有“百里赤壁”、“万丈红陵”之称。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大天然回音壁座落于此。</h3> <h3> 九女峰为红色石英砂岩山脊11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柱高低错落,排立于石墙之上,常年云雾缭绕,如九天仙女下凡,故名九女峰。山体由紫红色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构成,年龄约17亿年左右,为嶂石岩景区的标志性山峰。</h3> <h3>九女峰后山登山口</h3> <h3> 大金门垭,也叫一米墙,海拔1330米,宽度大约两米左右,垂直高度百余米,可谓壁立千仞,惊险无限。</h3> <h3> 清晨,站在住宿农家的屋顶上,遥看金色的阳光洒在嶂石岩景区的三层山梁上。</h3> <h3>嶂石岩三叠陡壁——“万丈红凌”。</h3> <h3> 圆通寺景区位于嶂石岩景区西南部,因景区内有圆通寺遗址而得名。景区内有雄伟壮观的三叠陡壁——“万丈红凌”;有峭拔秀丽的西天一柱、馒头山、独秀峰;有险峻难攀的一线天、小天梯、大天梯;有彩屏、试剑石、山龟乞露等奇崖怪石........。</h3> <h3>小天梯</h3> <h3>大天梯</h3> <h3> 黄庵脑又名“花庵脑”,位于山西昔阳境内,距大寨30公里,距昔阳县城35公里,海拔1774米,是嶂石岩景区的最高峰。为昔阳八景——皋落奇峰的主景区。古有“黄庵振旺”的雅颂。</h3><h3> 明代吏部尚书乔宇游此作诗:</h3><h3> 踏尽林峦千万重, 日斜溪事响疏钟。</h3><h3> 旧游返笑入山浅, 佳兴菲缘对酒浓。</h3><h3> 天搂太行多爽气, 云开皋落见奇峰。</h3><h3> 嶂岩巨壁高万丈, 欲究鴻濛鬼斧踪。</h3> <h3>东峰,海拔1774米。山西昔阳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郭凤莲题写。</h3> <h3>黄庵脑主峰,</h3> <h3>天井,</h3> <h3>站在黄庵脑看九女峰</h3> <h3> 馒头峰在距南200米崖前构造破碎带,石英砂岩沿节理发育的典型塔峰,又因顶圆似馒头而得名。此峰拔地而起,四周壁立万仞,目前尚无路可登此山。</h3> <h3> 彩屏,该石纹理呈垂直状,由于雨水在不同成分的石头上长期流淌,使原来粉红色的砂岩石变成了红、黄、白、黑等颜色,犹如孔雀开屏。</h3> <h3>一线天</h3> <h3> 纸糊套景区山势层峦叠嶂,非常陡峭,分布着千姿百态的地质地貌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半圆嶂谷、台栈、崖廊等、世界最大的回音壁就坐落于此,也是嶂石岩地貌的命名地。</h3> <h3>槐汇寺</h3> <h3> 回音壁为半圆形嶂石岩石谷,崖高103米,弧长310米,弧度250度,规模巨大,回音效果极佳。1997年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嶂石岩九套之一,嶂石岩地貌五大特征之一,亦是嶂石岩标志性景观。</h3> <h3> 鱼石画屏,这块紫红色砂岩形如罗非鱼,状如斧劈。层面上留有成岩之初海水波浪留下的痕迹及泥裂痕迹。这些纹理构成了似孔雀、鸟、龟、牛头、螳螂等多种动物图像。</h3> <h3>槐泉,槐水的源头。</h3> <h3>漆树林</h3> <h3>名称:北太行嶂石岩景区</h3><h3>组织:锦绣山河户外</h3><h3>领队:山河</h3><h3>收队:大漠孤烟、远影</h3><h3>撰稿:农夫</h3><h3>摄影:农夫及部分驴友</h3><h3>时间:2019、9、21——2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