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鸟,从动物园练起吧

光影玩家 杨海宁

<h3>打鸟,是每个摄影人都会经历的一个拍摄题材,有人接触之后就对它深深着迷,从此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有人接触之后,则对它毫无感觉,玩两天就再也不去了</h3> <h3>对它感兴趣,大多是源于拍出了一张让自己满意的照片,拿出来炫耀,广获好评,对自己摄影的信心倍增。相较于其他题材,打鸟不确定性更高,出片几率更小,能被模仿的可能性相对难于其他题材,所以一但拍好一张,那种成就感真是爆棚了</h3> <h3>对它不感兴趣,是因为一旦你选择开始打鸟,就要耐得住性子,受得了辛苦(往往一等好几天都拍不出一张好片子,还要每天拿着十来斤的设备走来走去),承受不了这些,就打不到鸟,兴趣自然就小了</h3> <h3>而且,打鸟对于新手来说确实有一定的技术门槛,需要摄影师非常清晰的能知道自己想要拍什么样的照片,又对拍摄设备有较高的要求(至少需要有长焦镜头,还得要有三角架)所以很多新手很难在短期内跨过器材和技术的门槛,于是想对它感兴趣,就有点难了</h3> <h3>实际上,要我说,打鸟应该是每一位摄影师或者摄影爱好者都应该没事就练练的拍摄题材</h3><h3>因为打鸟对于提高我们的摄影水平帮助非常大</h3> <h3>具体有哪些帮助呢?</h3><h3>1.能帮我们磨练性子,打鸟是一个耐心的活,你得能忍得住等不到鸟的寂寞,也得能忍得住一等几个小时的焦躁,还得忍得住不受其他干扰</h3><h3>事实上,摄影本身就是比拼耐心的事</h3><h3>要拍好一张照片往往都是摄影师耐心观察寻找(在此过程中要屏蔽外界其他有意思的元素对我们的干扰),精心等待设计(在大脑中提前构思想要拍摄照片的样子),通过预判,把握关键瞬间(练习预判能力,在机会来临的那一刻能提前预判清晰捕捉下来)</h3><h3>而所有的这些,都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下:你得有耐心,能忍耐和等待</h3><h3>这种对心性的磨练对于未来想拍出好片子,至关重要,甚至强过对技术练习的重要性</h3> <h3>2.帮你练习光圈快门配合的曝光控制基本功</h3><h3>在什么情况下用大光圈?</h3><h3>在什么情况下用慢快门?</h3><h3>如何把背景拍干净?</h3><h3>ISO怎么控制?</h3><h3>这些都是打鸟前就要思考,拍完马上回看,快速总结调整的东西,拍的越多,对光圈快门的配合会越有心得</h3> <h3>3.非常锻炼你的瞬间构图和寻找焦点的反应能力</h3><h3>打鸟最难的就是你凭经验也很难准确预判鸟的动作和运动轨迹,更难在极短时间内准确捕捉到焦点,安排好合理的构图,因为鸟的动作太快了</h3><h3>但是如果你能把鸟拍好,其他一切活物在你眼中动作都会放慢,你都会有充足的反应时间拍好他们了,不进能拍的准,还能抬手就取好构图</h3> <h3>所以我说,打鸟应该常练,既练技术,又练心性,对中老年人来说,还锻炼眼力,一举多得</h3> <h3>不过很多人对于打鸟从哪开始都会有习惯性的误区,一听说哪有鸟就都跑过去</h3><h3>殊不知,如果你对鸟的习性毫无了解,或者在刚开始拍的时候,选择拍小鸟(比如小翠一类),本身拍摄目标就小,找起来就困难,还经常不容易等到,等到了动作又快,不容易拍到,久而久之,你是会很容易因为拍不到好的照片而失去打鸟的兴趣的,一旦没了兴趣,你就更不可能拍好了,这是个可怕的恶性循环</h3> <h3>打鸟应该如何开始呢?</h3><h3>我的建议是:</h3><h3>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h3><h3>2.先从大鸟开始</h3><h3>3.先学着拍静态的鸟</h3><h3>4.有意识的练习拍动态的鸟</h3><h3>5.尝试拍体型小一些的鸟</h3><h3>6.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门进行拍摄创作</h3> <h3>先说前期准备工作:</h3><h3>关于着装:很多人很容易忽略这点,实际上非常重要!穿不对,不仅拍不到鸟,还容易被人骂回来</h3><h3>穿深色衣服,忌穿红色黄色白色这种明亮艳丽颜色的衣服,颜色以深绿,迷彩,深棕,黑色,深蓝为宜</h3><h3>红色这类鲜艳颜色的衣服很容易把鸟吓跑,别人等了好几个小时,因为你的衣服把鸟吓跑了,不骂你才怪!</h3><h3>器材方面,看你要去哪拍了,初学者我建议去动物园练习,后面说为什么</h3><h3>在动物园水禽湖拍,一般400mm的头足够了,200略短,如果连200都没有,建议还是配一只长焦,长焦用途非常广,除了打鸟,人像,风光都适用</h3><h3>但也并不是说,你没有长焦就一定拍不了,我拍的这一组海鸥都适用24-105这只镜头拍的,都是105端拍摄</h3><h3>但是这比较靠运气,当天是刚下过雨,这只海鸥落在水禽湖中间的桥上,距离我一米多远,因为在动物园见人久了不怕人,所以给我留出了充足的拍摄时间</h3><h3>除了镜头,三角架也是必备的,其实拍的时候用的不多,更多的是不拍的时候,有三脚架帮你支撑镜头,你会轻松一些</h3><h3>我自己用适马150-600S版的头,6斤重,加上机身8-9斤,让我一直端着,5分钟就抬不起胳膊了,所以三角架非常必要</h3><h3>除了穿着和基础器材,还有一些其他的杂物是你最好也带上的,包括:</h3><h3>小椅子,拍鸟时间很长,没事有个椅子坐很舒服的</h3><h3>热水,这个就不说了</h3><h3>零食,自己吃,偶尔也能喂鸟(这个不鼓励)</h3> <h3>从大鸟开始:</h3><h3>拍鸟,千万别一上来就给自己设定一个高难度目标</h3><h3>现在打鸟的群挺多,那些总发片,一看拍的都不错的大师们,哪个都是拍了几年,练了几年的,咱一刚开始拍的小菜鸟千万别和人比,人拍的废片都比你几年拍的片子多</h3><h3>所以,欣赏学习就好,练习还是从最基础的来,先拍大一点的鸟</h3><h3>这类鸟体型大,你找起来好找,拍起来方便</h3><h3>在这里我推荐新手们可以先去动物园水禽湖练习,好处如下:</h3><h3>1.鸟多,不用担心拍不到鸟</h3><h3>2.那的鸟天天看人,都看习惯了,你来它不跑,能让你慢慢拍,你出片的机会会大增</h3><h3>3.水禽湖就那么大的地方,这些鸟飞来飞去也就围着这些地方转,而且鸟要飞的时候,有明显特征,容易预判</h3><h3>4.在水禽湖拍鸟的人很多,大爷们都挺热情,你要有不懂不会的就问,没人会藏私</h3><h3>综上所述,动物园水禽湖是一个适合新手练习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拍的都是新手,这里的老爷子们哪个手里都有点大片存货,拍好了,这也一样能出片</h3> <h3>拍鸟不用急着一上来就要拍飞翔的鸟,我承认,鸟飞起来拍到一张展翅翱翔的非常开心,不过,咱还是新手呢,那种照片拍起来有难度,还是踏踏实实先从静态的鸟开始拍比较好。</h3><h3>千万别小看拍静态鸟,你想拍好了还真不容易,试着把鸟当成人去看待,寻找干净合适的背景突出你要拍的鸟,等待它们摆出独特的造型,等待合适的光线,静态也能拍出好看的作品</h3><h3>下面给大家放几张我拍的静态的鸟</h3> <h3>这是两张我拍的天鹅,拍这种照片练习的时候,鸟不会大动,你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你的曝光参数来控制曝光量</h3><h3>拍的时候不用着急,根据你的拍摄对象,想一想该怎么拍</h3><h3>这个时候会影响曝光的主要有几个因素:</h3><h3>1.环境的亮度和颜色(主要是水面颜色)</h3><h3>2.被摄主体的亮度和颜色</h3><h3>千万别忽略水面颜色和亮度,水是会反光的,以天鹅为例,天鹅是白色的,高反光,在画面中对天鹅进行测光,如果它正好游入水中的树影中,你拍出的画面就是天鹅雪白,四周漆黑的感觉,很容易塑造神秘圣洁的感觉,就如我的这两张照片</h3><h3>而如果天鹅正好游入水面中比较亮的区域(多为反射天光的区域),这个时候整个环境都会亮起来,不是说这样的照片不好,主要是水禽湖其实挺脏挺乱的,如果环境都亮起来,有时候画面会显得乱,不能更好的突出主体</h3><h3>在光圈与快门的配合上,这类照片我一般都会选择最大光圈进行拍摄,目的除了要压缩景深虚化背景突出主体外,也为了保障快门速度更快一些,更容易捕捉到一个完全静止的瞬间(通常光圈为F5-6.3,我镜头的最大光圈,快门速度一般维持在1/1000秒上下)</h3><h3>ISO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晴天一大早(7点半刚开门时候)ISO放200,还是为了保速度,等9点左右,ISO就降到100</h3><h3>如果是阴天环境,ISO我习惯放到400,这样能保证速度始终够快,不会拍糊掉</h3><h3>对焦模式,因为我是佳能相机,拍鸟时候我都是用AISERVO,连续自动对焦(尼康,索尼是AF-C),在这里有人可能会说用AI更好,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动物园的鸟运动相对规律,所以个人感觉AISERVO这档对焦更快</h3><h3>不管如何吧,别用ONESHOT这档就好,用这档基本都拍糊了</h3><h3>其他的参数,曝光补偿部分,我一般习惯减0.7-1档,如果是手动档拍,也会看标尺始终压着点拍</h3> <h3>有人会说拍鸟要用速度优先模式比较好,我的观点是用哪档都行,我的这些照片全是光圈优先档和手动档拍的,用光圈优先档用熟了,就懒得改了</h3><h3>并不是说光圈优先档不能拍鸟,实际上你只要能深刻体会光圈快门的关系,用哪个档就都无所谓了</h3><h3>通常情况都是光圈大一点,快门速度就能快一点,</h3><h3>用到快门优先模式就是快门速度快一点,光圈也会相应的开的更大</h3><h3>都是一个意思,不用在这事上特别较真</h3><h3>以光圈优先为例,想拍静态的就尽可能开大光圈,觉得速度不够加点感光度不就好了?</h3><h3>想拍慢门,缩小光圈,快门速度自然就慢了</h3> <h3>这几张鹈鹕的照片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拍摄的,但更注重光线的角度</h3><h3>相比那两张天鹅用顺光拍摄,这几张鹈鹕都选择了换个位置,寻找侧光位拍摄,侧光更容易把鸟的羽毛的立体感表现出来所以在这几张照片中你会觉得鹈鹕羽毛的细致纹理都非常清晰,这完全是对光源位置变化的捕捉产生的结果</h3><h3>所以,即使是拍摄静态的鸟,也需要耐心的考虑,用什么样的光圈快门组合,配合什么样的光线进行拍摄</h3><h3>实际上,换个角度考虑,把你要拍的鸟当成人来看,想象着你是在给一个少女拍肖像,需要拍出她细腻的肌肤质感,你就知道该怎么拍了,而且会拍的很有感觉</h3><h3>至于构图上,如果鸟拍的很满,就需要把羽毛的质感表现的更加突出,不然的话,不如多放开一些环境,将鸟融入环境中更好,不过环境一定要简洁,乱的背景不管你拍什么主题都是不好的</h3> <h3>在这里补充一点</h3><h3>用长焦的时候,镜头最中心位置的锐度最好,越靠近边缘锐度越差,越长焦端这种状况越明显,而且使用长焦时,景深非常浅,轻微的角度变化都可能让焦点跑到景深外,通俗的说,就是你稍微扭一点镜头,都会让原来清晰的地方变模糊,所以,用长焦,就把你要拍的对象放到镜头最中心,怕构图不好,减少一点焦段,放开点环境回去裁切,别为了构图移动相机角度,拍糊了就白拍了</h3> <h3>如果你拍静态的鸟有一定心得了,不妨试试拍飞翔的鸟</h3><h3>拍飞版的鸟有两种拍法,一种是用高速快门进行拍摄,捕捉鸟儿飞翔的瞬间</h3><h3>一种是用慢速快门,把鸟儿飞翔的动感表现出来</h3><h3>个人建议,先从高速快门练起,相对简单一些</h3><h3>这种拍摄方法,最重点的就两件事:</h3><h3>保持快门速度够快;保证对焦能对准</h3> <h3>先说怎么保持快门速度够快,多少算快?</h3><h3>这主要看你拍什么鸟了</h3><h3>天鹅一般飞的时候,1/1000-1/1600秒个人感觉比较合适,保险点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或手动档拍摄,提前设好快门速度</h3><h3>用手动档最好每隔15-20分钟试一下光,随着时间变化,你最初调好的曝光参数可能过一会就过曝了</h3><h3>然后一定要用高速连拍模式</h3><h3>我有学员怕拍的太多回去挑着麻烦,可不爱用连拍,事实上,你不用连拍,妄想一下拍到合适的瞬间,我觉得,你要能拍到,你真的可以买彩票了,这都是撞大运才能赶上的,高速连拍是保障能拍到最合适动作的基础,所以别省着快门,按吧</h3><h3>我都是从天鹅起步的头两下就开始按快门,一直按到它入水,这样都不一定能保障有合适的片子出来</h3> <h3>给大家一个实用的小提示,拍静态的片子可以用raw格式拍,后期调整空间大,拍这类高速连拍的片子,别用raw格式拍,我吃了好几次亏</h3><h3>我自己5D3,高速SD卡(CF卡丢了还没配),一梭子快门下去5张停了……问题是鸟还在飞,机器一直闪提示读卡呢,快门按不下去,等鸟都落了,快门还没好呢,这是大亏,大家别烦同类错误</h3><h3>当然不同相机,连拍的最高数量也不同,大家拍之前可以了解一下自己的相机,以便心中有数</h3> <h3>关于对焦</h3><h3>飞版的话,对焦一定在鸟头,能把眼神光拍出来是最好,那就是极品了,不过真挺难的,但至少要保证鸟头不糊</h3><h3>翅膀糊了还能说要的就是慢门效果,鸟头糊了就真是相当于你拍姑娘把姑娘脸拍虚了</h3><h3>我的这些照片中至少还没把鸟拍虚,眼神光,有几张有</h3> <h3>这类照片在构图方面,鸟飞行的方向尽量留出点空间比较好,堵上的话会有撞墙的感觉</h3><h3>然后,翅膀要全,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要全,别截肢</h3><h3>背景上,还是老规矩,越简洁越好,往虚了说,那叫留白,有意境</h3> <h3>说点拍飞翔的天鹅的要点</h3><h3>动物园的天鹅挺懒的,飞得不多,一般都一大早飞两下</h3><h3>天冷的时候飞得多,一般都是从南向北飞,也看当时的风向,有风飞得几率高一些</h3><h3>然后,起飞前,一般会频繁点头,前方路径上100米内没障碍物,飞得几率较高,所以一般到水禽湖南岸,就是有一个小瀑布的岛那里,它一频繁点头,前面还一片空就有戏要飞了</h3><h3>如果你把握不好时机,看周围那帮大爷们,一拿起相机,就意味着有可能要飞了</h3><h3>当然大爷们也未必靠谱,有时候他们一聊上也常忘了看天鹅飞</h3><h3>哦对了,天鹅飞之前有时候爱叫唤几声</h3> <h3>这是赤麻鸭,其实这小家伙拍好了比天鹅好看,毕竟色彩丰富,而且爱飞,动物园的天鹅懒得真的无力吐槽</h3> <h3>拍飞版的鸟另外一种拍法就是这几张照片的样子了</h3><h3>用慢门拍摄</h3><h3>这种拍摄方法相对来说更难一点</h3><h3>要点有3个</h3><h3>1.保证快门速度够慢(慢到鸟的动作虚了,周围的环境虚了,但是鸟头不太虚)</h3><h3>2.焦点还是要保证准确(鸟头依然是焦点所在,哪都能虚,头不能虚)</h3><h3>3.学会追焦,简单的说,就是得会跟着鸟飞得方向甩镜头</h3><h3>咱们一个一个说</h3> <h3>首先是快门速度多慢合适?</h3><h3>这真得看鸟飞的快还是慢了,如果鸟飞的速度很快,你的快门速度1/60秒,1/80秒都可以</h3><h3>如果鸟本来飞得就不快,比如动物园的胖天鹅,那就得降低快门速度了,比如1/10秒,1/25秒这样子</h3><h3>我拍天鹅的经验是1/25秒效果最好,别问为啥,片子拍多了,总结出来的</h3><h3>但是快门速度慢下来,这种片子又都需要手持来拍,还要再拍的过程中让镜头追着鸟跑,所以其实你拍出来的照片基本都是虚的,只是鸟的某些部分相对不虚罢了</h3><h3>所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个小经验,拍天鹅的时候,放三角架上拍,或者用独脚架拍,松开球轴,开到最松,这样镜头移动更灵活,别往上举相机,让相机的重量坠在三脚架上,我们只做横向摇摆,效果会相对好一些,拍一些飞得快的鸟的时候,快门速度稍微快一点点(1/60左右,镜头别追焦,让鸟在镜头中自己滑翔,效果更好,还不是特别虚)</h3> <h3>焦点始终在鸟头上,还是那句话,哪都能虚,头不能虚(相对的)</h3><h3>总之你要尽全力保障,即使快门速度慢了,头也尽量别虚就是了</h3><h3>为了达到这效果,没事多练练上肢力量吧……</h3> <h3>第三点最重要,要会追焦</h3><h3>啥是追焦?就是你的镜头要跟着你拍摄的物体一起动,一个方向动,一个速度动</h3><h3>这就说出了这一要点的几个注意事项:</h3><h3>1.保持一个方向,别乱晃,比如鸟往画面左边飞,你的镜头就往左转,别上下晃</h3><h3>2.速度要保持匀速,和鸟飞的速度一致,具体做法就是让鸟头始终保持在画面最中间就对了,它飞多快你转多快,始终保持着和它飞翔速度同步</h3><h3>这东西,没窍决,就是练,练多了你就有灵性了</h3> <h3>说到这,我想起昨天遇到的一个逗事,俩月前给媳妇买了一缸食虫植物,养了没几天,要死了,赶紧送回店里,让老板娘大姐帮忙养活,昨天去看,活过来了,取走时候问大姐怎么浇水,大姐说,你浇水得有灵性,你感觉它要干了就得浇水,感觉差不多了,就别浇了,要有灵性,用你的灵性去感受!</h3><h3>我一脸懵逼</h3><h3>对,追焦这件事,怎么追,追多快,你得有灵性!用你的灵性去感受!</h3><h3>开个玩笑,记住鸟头一直在画面最中间,保持住这个速度,就对了</h3><h3>多练,练多了自然就有感觉了</h3> <h3>以上这些,是一些最基本的拍鸟的方法,但是却需要大家花大量的时间练习</h3><h3>不过这种练习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巨大,不管是基本功的练习,还是心态的练习,还是境界的练习都很有帮助</h3><h3>希望通过这个分享能帮到喜欢打鸟的初学摄影爱好者们,如果对你们有帮助,我就没白做这个美篇</h3><h3>如果您喜欢这个内容,麻烦您分享到朋友圈,让您的朋友看到他,顺便加个关注</h3><h3>虽然我每次更新时间不固定,不过我会尽我所能把我会的擅长的,都不藏私的分享给大家</h3><h3>喜欢你的点个赞并且分享哈</h3><h3>同时我也长期教中老年摄影爱好者摄影的一些基础课程,也会组织外拍活动,感兴趣可以约起来一起拍一起照</h3><h3>最后放几张我拍的鸟,大家欣赏一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