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的荣誉(原创)

向阳花开

<h3>一枚奖章,建国七十周年纪念奖章,是2019年9月国家颁发给这位老兵的荣誉。黄铜镀金材质。</h3><h3>捧在手里,有些分量;亮闪闪的,有些晃眼。</h3> <h3>百度搜索,建国七十周年奖章的候选人,</h3><h3>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战士也位列其中——那些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前仆后继,为共和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老兵。</h3><h3><br></h3> <h3>和名人巨匠相比,老兵显得太平凡、太普通。</h3><h3></h3><h3><br></h3> <h3>拿着几千元的退休工资,没有任何生活补贴,没有任何医药补贴,就像国家最普通的劳动者一样。</h3><h3>他说:那么多战友命都没了,能活着,很知足……</h3><h3>他说:拿到这枚奖章,枪没白扛,国家记着我们呢,很知足……</h3> <h3>眼前的这枚奖章,勾起一段战火硝烟中的尘封往事:</h3><h3>1947年,18岁的他应征入伍,成为解放军华北军区机炮连的一名战士,从此戎马倥偬,九死一生:</h3><h3>炮弹炸飞背包,人震昏但性命无恙;子弹打穿帽沿,军帽飞离的瞬间以为命也飞走了;埋伏在地主家房顶,架好重机枪,被炮弹炸伤飞落地上,白洋淀养伤两个月,左耳终身耳聋。重机枪,当时是我军的重武器,也是敌军狙击手、炮弹重点攻击目标……</h3><h3>为抢阵地,整夜急行军,和敌人汽车轮子赛跑,跑吐了血;刚刚趴进工事,敌兵已开始冲锋,嘴里喊着缴枪不杀,这在影视剧里都是我军喊的……</h3><h3>战友站在路边小解,半天一动不动,父亲拍下肩膀,轰然倒地——原来已中流弹牺牲 ——生命最后,定格成站立的身姿(最初听到,以为不可能,以为医学上讲不通)……整整一个排的战友牺牲……遍野的死尸……吃死尸吃红眼的野狗……</h3><h3>军马上摔下来,摔断肩胛骨……立功受奖,火线入党……"大清河呀大清河,大清河边苦难多”的歌声……</h3> <h3>从小听到大的,我们觉得是故事,听多了有时候还会不耐烦。</h3><h3></h3><h3>从小听到大的,我们以为的故事,其实是老兵挥之不去的记忆,是镌刻在战争幸存者生命里的血雨腥风。</h3><h3>1947年,年仅十八岁的他,如果生于现在,还是无忧无虑的高中生。</h3><h3>面对战争,面对流血和牺牲,除了为国家人民而战、为牺牲战友报仇的血气方刚、青春激情,他的心底,应该也会有眼泪,有恐惧吧?</h3> <h3>不是吗?虽然经历过战争,但后来的他怕血,即便在医院输液,输液管回血,他也会紧张的不行。他也很少看战争片,最初我们还以为他打过仗,会喜欢(反复看过几遍《潜伏》《亮剑》)。他也害怕失败,即便体育频道播的会以失败收场的球赛,他也会换台……也许在他的记忆里,失败就意味着流血牺牲!</h3><h3>战争,给亲历者的人生留下怎样的记忆,涂抹下怎样的生命底色呀?</h3> <h3>细思之下,泪水模糊了眼睛……</h3><h3><br></h3> <h3>愿岁月静好,愿世界永远和平安宁……</h3> <h3>一枚奖章,一枚颁发给老兵的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奖章……</h3><h3>一位老兵,一个儿孙们敬爱的父亲、爷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