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运河古阁光岳楼 . 遊 ″江北水城″ .

智者仁心

<h3>秋,是大自然的恩赐,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留住美好,记录时光。</h3><h3>2019 年 9 月21.22 日,秋分将至,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我登上运河古阁光岳楼。高楼凌空,巍峨壮丽,气势非凡。古阁通高33米,为四重檐十字脊过街式楼阁,需攀登112级台阶直达楼顶。</h3> <h3>聊城,京抗大运河穿境而过,南水北调,引黄河水孕育滋润着这片大地。市区内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h3><h3>东昌湖面逾5平方公里,烟波浩淼。(杭洲西湖面积6.38平方公里) 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誉为″江北水城"。</h3><h3>登古楼,遊水城,不虚此行。</h3> <h3>光岳楼,亦称“余木楼”、“鼓楼”、“东昌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中国名楼》站台票纪念册中,光岳楼与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太白楼、滕王阁、蓬莱阁、镇江楼、甲秀楼、大观楼共同组成中国十大名楼。</h3> <h3>东昌湖与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并称“全国三支市内名湖”,素有“南有西湖,北有东昌”之称,是江北水城的一颗璀璨明珠。</h3> <h3>光岳楼为中国既古老又雄伟的木构楼阁,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h3> <h3>走近光岳楼,高楼凌空,巍峨壮丽,气势非风。楼由墩台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高9米,四层主楼筑于墩台上,高24米。光岳楼的通高和底边长者是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在中国古代九是阳数之极,寓意它的高度不可超越。600多年来,光岳楼也一直是中国最雄伟最高大的建筑之一。</h3> <h3>在光岳楼门的右侧有一块两三米高的石碑,上面刻着乾隆题写的'天下第一楼'五个大字。</h3> <h3>一楼大厅,神龛里供奉一尊神像,就是木匠的祖师爺 鲁班。</h3> <h3>光岳楼与岳阳楼和黄鹤楼当时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楼。</h3> <h3>光岳楼,″ 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意思就是说这个楼阁靠近东岳的泰山,是受泰山神光的庇佑,所以取名光岳,一直沿用至今。</h3> <h3>南面檐下悬有:“神光钟暎”匾,为清康熙皇帝所题,边缘装饰有龙纹、玉玺,蓝底金字。北檐下悬有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为纪念光岳楼落成600周年而于1974年题写的“光岳楼”匾,白底黑字,气势磅礴。东面檐下悬“太平楼阁”匾,为清康熙六十年(1721)“字压天下”的聊城籍状元邓钟岳所题。在西檐下,悬有“就日瞻云”匾,白底黑字,为清代史学家解岗题。</h3> <h3>第二层楼过去为供“文昌帝君”之用,故名文昌阁。据说,乾隆皇帝7次下江南,6次东巡,9次过东昌府,5次登光岳楼。并多次住在文昌阁内,曾先后为光岳楼赋诗13首。因此文昌阁也名“乾隆行宫”。据说乾隆皇帝最后一次登天岳楼,已八十高龄。</h3> <h3>登上天岳楼顶层,仰望藻井,全木结构,倒悬的荷花、荷叶,鲜艳、精美绝倫。頂天立地的立柱,支撐着楼脊。</h3> <h3>登楼顶,四楼最顶层,南 . 北 . 東 . 西 有四个嘹望口。极目远眺,环顾四週一览聊城古城全景。近观东昌府古城区,南北、东西 長千米,一平方公里,天岳楼正据城中心。</h3><h3>远眺望,東昌湖水圍城,极目处高楼大厦林立,新城古城浑为一体。</h3> <h3>古城墙城楼外面,瓮城殘留的城砖</h3> <h3>夕阳西下,夜幕下灯火🔥辉煌,流光溢彩。</h3> <h3>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h3> <h3>众多功能不同的室内和室外露天温泉湯池</h3> <h3>温泉泳池</h3> <h3>畅游千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