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曜奎大师的一生(一)

点墨成泽

<h3>朱曜奎:1932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其父朱士杰为我国近现代油画事业先行者,早期美术教育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史称"沧浪三杰"(朱士杰、颜文梁、胡粹中)三人创办了中国近现代最早的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专",并一生践行"美育救国、爱国"的理想。对我国早期美术教育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在推动中国美学教育的过程中也与徐悲鸿、蒋兆和等大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为新中国培养了如:董希文、杨之光、罗尔纯、卢沉、周正、王克庆…等一大批美术中坚力量。</h3> <h3>在家庭环境的影响、熏陶下,朱曜奎于1947年进入苏州美专学习油画,师从其父朱士杰、颜文梁、刘海粟等大师,195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后苏州美专并入南京艺术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朱曜奎除擅长油画、漆画、壁画、雕塑外,于书法、陶艺、纤维艺术、插画、素描、连环画、艺术设计、动漫等领域均有造诣,并且勤于钻研中外艺术遗产,探求艺术规律,勤于探索、勇于创新。</h3><h3>目前,朱曜奎多领域的艺术作品遍布全国多个博物馆、机场、火车站、公园、纪念馆等公共场所。并曾多次受邀参与创作中国现代壁画艺术,漆画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数次在海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在日本、美国、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区广受好评,在台北展出时作品全部被台湾著名藏家收购。</h3><h3>朱 曜 奎 艺 术 历 程:</h3> <h3>五十年代:毕业后被分配到人民卫生出版社,从事绘制卫生书籍挂图工作,绘制出版《外科手术图》、《人体医用解剖》等书籍。建国后最早的一些医用解剖挂图等都是他们画的。</h3><h3>随后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调走创建中央民族学院(文艺系),即现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音乐、舞蹈学院前身),以适应全国民族地区文化发展需要,朱曜奎作为创建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是杰出的民族美术教育家,是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h3> <h3>七十年代:受李先念副主席授意,恢复筹建"中央工艺美院"特艺系(清华美院前身),当时正值"文革"大多主干力量被隔离审查或打成"右派",教学陷于瘫痪,朱曜奎得到授意,提名、重组、恢复美院主干力量。随后以张仃、袁运甫、朱曜奎等为代表的发展"大美术"教育,掀起全国壁画潮,并发展漆画、雕塑、动漫、装饰、纤维艺术等公共艺术,曾获教委颁发的教育成果一等奖,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奖励。在"中央工艺美院"尽心竭力工作二十余年,硕果累累,直到90年代初退休;</h3><h3> </h3><h3>九</h3> <h3>九十年代:一九九三年,退休后的朱曜奎并没有把时间留给自己,而是"秉承父志"怀着突破中国旧的美术教育机制的决心,自筹资金创建了北京建设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中国最早民办艺术设计学院),当时资金紧张,朱曜奎用出售父亲和自己油画收入的几百万,补贴办学经费,为教学购买设施,为老师发工资,资助贫困学生,自己却三年半不取工资,尽心竭力,直到2005年再次退休,无偿的将用自己资金购置的全部资产捐给学院。在此期间朱曜奎为国家培养了2000多名社会急需的艺术设计人才,被誉为中国民办艺术设计教育的开拓者;</h3> <h3>结束建大的工作是朱曜奎第二次退休,之后,为使中国的教学趋向全球化发展,去美国、台湾考察,曾去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夏威夷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文大学等世界名校交流、学习,放弃美国高薪、别墅的挽留,坚持回国为"大美术"教育继续发挥余热。</h3> <h3>朱曜奎始终坚守默默无闻的"草木人生"奉献精神,秉承父志,将艺术追求和教育事业完美结合长达七十年,在艺术多个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开拓性创新。将大多的时间都奉献给了社会和他的学生们,为国家培养了如:陈逸飞、丁绍光、王怀庆、张弘一、田卫平、克里木那斯尔丁、赵萌、李富一、孙家英等为代表的逾三千名社会所需优秀艺术人才。</h3> <h3>备 注:一九九二年清华美院退休后的十几年,</h3><h3>(1993年~2005年,后又去国外学术交流几年)这段时间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几年,朱曜奎完全可以把时间留给自己,结合市场经济,办画展,宣传自己,让自己的名利双收!</h3><h3>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一条默默无闻"草木人生"的奉献之路,身体力行,出资出力创办艺术设计学院,此期间为国家又培养了两千多名社会所需艺术人才!</h3><h3>但这条路也让朱曜奎与市场经济下的书画市场脱轨,让早在艺术圈"扬名立万"的他突然"消失了",他把太多时间都奉献给了社会和他的学生们。</h3><h3>直到近些年,朱曜奎才把时间留给自己,继续发挥余热,宣扬"大美术"理念,向社会传播他的艺术和正能量!</h3><h3>不改耄耋志,美酒愈存香!</h3><h3>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