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语文学科“师带徒”课堂教学评比及展示</h3><h3> 活动圆满结束</h3> <h3> 菁菁校园,万物吐绿;</h3><h3> 春和景明,赛课美季。</h3><h3>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而青年教师更是学校的生力军,他们潜能的发掘与发展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未来,是学校之希望所在。为夯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3月19日–22日,我校举行了“师生课堂行为规范样板课暨‘师带徒’课堂教学评比”。</h3><h3> 这些青年教师去年12月份成为学校的一员,9位领导进入课堂听课调研,查摆问题;1月份召开青蓝工程拜师结对子,明确具体的常规业务;2月末推门听课,再次调研;3月中旬开展此次活动。活动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把此次活动视为提升自身素质的契机,认真研读教材,积极探索教法,精心设计教学,历经四天,20位年轻的语文老师分别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h3> <h3> 氤氲着三月的芳菲,3月27日上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师带徒”赛课展示活动在我校多功能厅拉开了序幕。</h3> <h3> 李思老师执教的《树和喜鹊》重识写,注童趣,夯基础。李老师课堂语言清新活泼,教态自然大方。整堂课围绕“字词句”这一训练主线展开,引导学生由识字到学词再到句子表达。以读促识,识读并进。</h3><h3>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贯穿李老师的课堂。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孤单”的意思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学习这一段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等关键词语,让学生反复诵读感悟,从而体会树和喜鹊真的很孤单。之后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孤单的时候,心情怎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受孤单的情感。这样,从语义和情感两个层面对“孤单”进行了理解,与树和喜鹊产生了共鸣,真正做到了用课文教语文。</h3> <h3> 李娜老师执教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堂设计巧妙,条理清晰,语言文字学习扎实有效。整堂课以“宋庆龄和游客们对樟树的感情”这一情感线贯穿教学始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h3><h3> 在“初识樟树”环节,引导学生抓住写樟树三个方面“枝干”“树叶”“生命力”的关键词句“粗壮”“伸得远远的”“稠密”“无论......总是......”等品读樟树的蓬蓬勃勃。在“走进樟树”环节,真奔第五段的重点句并引导学生思考:本身有香气,又能永久保持,为什么还要写石榴?让学生抓住“本身”“即使......仍然......”“只要......就......”进行对比朗读,体会樟树与生俱来的可贵香气。之后将课内延伸到课外,链接宋庆龄的资料,引导学生把樟树的可贵和宋庆龄的高贵自然地联系起来,不露声色,悄然无声地让学生在幽幽的樟树里,品味出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赞美樟树其实就是在赞美宋庆龄,水到渠成地引出“借物喻人”的写法。</h3> <h3> 刘军老师执教的《三打白骨精》力求营造新型的语文课堂,张扬个性,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刘老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是本课最亮丽的风景线。</h3><h3> 在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后,刘老师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角度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在悟中体情。精心选择教学切入点,抓住“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责”从大处着眼文本,使长文短教。先是抓住文章2到7段画出表现白骨精特点的词句,“眼珠子一转”“摇身一变”“径直”等体会其阴险狡诈。之后由扶到放,把课堂还给学生。学法迁移,引导学生分别抓住刻画孙悟空、唐僧形象的句子体会其形象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创造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儿。</h3> <h3> 杜红娟老师执教的《莫泊桑拜师》收放自如,师生间平等互动,语境生动贴切,教学环节流畅又富有节奏,创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令听课者身心愉悦。</h3><h3> 整堂课以“福楼拜对莫泊桑的三次指导”为主线,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与作者对话。上课伊始,杜老师巧妙抓住题目中隐藏的线索:文章的人物–莫泊桑,事件–拜师,从而顺势引出这里的老师–福楼拜,之后教师出示福楼拜的“人物卡片”,并让学生用一句话把他的写作特点概括出来,无形之中为深入解读文本做好了铺垫。在学习福楼拜指导莫泊桑写作的第一个秘诀–“观察”时,杜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第7小节的9个问句,并通过与陈述句的对比朗读,体会问句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同时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之后教师创设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不不不,怎么能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这一句式,描述站在校门口看同学们上学的场景,并通过师生对答的方式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令听课老师不由得露出了赞容。</h3> <h3> 有一种指导,叫做入微;</h3><h3> 有一种关爱,叫做鼓励;</h3><h3> 徒弟们精彩的课堂,</h3><h3> 离不开师傅们耐心细致地指导;</h3><h3> 向师傅们致敬!</h3> <h3> 一花独放不是春,</h3><h3> 百花齐放春满园;</h3><h3> 青年教师的进步,</h3><h3> 离不开年级教研组全体成员的默默帮助;</h3><h3> 向“团队教研”致敬!</h3> <h3> 宝剑锋从磨砺出,</h3><h3> 梅花香自苦寒来,</h3><h3> 青年教师的进步,</h3><h3> 更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努力!</h3> <h3> 比赛见证成长,活动积累经验。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在实小这片沃土上,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追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