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戏说 “西游记”

阿生

<h3>  有联曰:“鸟囚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生在世,必八戒更须悟空”。</h3><h3> ……</h3> <h3>  年少时喜欢😊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为开篇之师,一发而不可收,碧血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李四娘……</h3><h3> 也曾想如《镜花缘》中的主人一样,仰天仗剑游历山川,无须看人脸色喜怒皆依;</h3><h3> 也曾想似《三国演义》中的关羽那样,忠肝义胆敢爱敢恨知恩必报,虽败走麦城也青史留芳;</h3><h3> ……</h3><h3> 世界纷烦忧扰,是非黑白真假美丑…太多时候,谁能第一时间知性知情啊。</h3> <h3>  人到中年,</h3><h3> 似乎可以读懂出身世族的薛宝钗温良恭让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林黛玉两人迥然不同的必然;</h3><h3> 或者可以接受逼上梁山的及时雨宋江与南方“悍将”方腊两人截然相反的区别;</h3><h3> 那还是看看“西游”诸位吧!</h3> <h3>  先说傻子“八戒”:</h3><h3> 知足接地气,不管面对怎样的困境,乐天知命摆正自己,虽常有唠叨退缩却也不曾真正放弃,不管任“天篷元帅”威风八面还是“猪身妖胎”遭人笑柄,或者取回“真经”时迦叶、南哆的“索贿”刁难,猪哥都如凡胎俗子般可爱。</h3> <h3>  再说“沙和尚”:</h3><h3> 流沙河里大战两位“师兄”的神勇和挫败“白龙马”的轻松令人不能小觑;</h3><h3> 取经路上木讷憨厚得时时让人忽视的本份更让人忘了曾经的“卷帘大将”…</h3><h3> 也许,磨难本就是一本真经啊!</h3><h3>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h3> <h3>  戏说“十万八千里”和“九九八十一难”,此处蕴藏“十万八千周”的人生历程与命途多舛的必然规律:不经磨难,不足以成真金。</h3> <h3>  “孙猴🐵子”悟空此处不说了。</h3><h3> 最后说说“御弟哥哥”唐三藏:</h3><h3> 唐僧肉体凡胎,走得比谁都艰难,不仅要面对崇山峻岭、大河大漠,还要遭受魑魅魍魉、妖魔鬼怪的觊觎。</h3><h3> 但是,哪一回你见到了他的仓惶?即便要被架在火上烹制,也只是口念阿弥。</h3><h3> 女儿国里,三藏法师挥剑斩情丝,徒留下女王在夕阳里的怅然若失。</h3><h3> 与其说唐僧凭借坚定的信念西行,不如说其保持一颗清净心对待世界。</h3><h3> 你的心安静了,你的世界就宽广了。</h3> <h3>  结语还是用南海观世音菩萨劝唐僧西天取经的话吧:“此法只是小乘之法,欲取大乘之法,必去十万八千里外的雷音寺如来佛祖处才可求得。”</h3><h3> 小乘之法渡己,</h3><h3> 大乘之法渡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