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感谢园领导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出来培训。2019年9月20号早上我来临夏鸿瑞酒店报到,20号下午我们参加了“临夏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开班典礼”。会议有陕师大远程师范教育学院院长薛东前和临夏州中学政治高级教师王国平等人主持。薛教授和王老师都对我们参训学员提出了宝贵的要求:努力学习,彼此学习,积极交流。珍惜机遇,学以致用。</h3> <h3>20号下午由陕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克礼先生给我们做了报告:《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反思》。朴实,慈祥,优雅,学识渊博,这是他给我的第一感受。他一开始在小学教,后来到中学教,再到高中教,最后他去陕师大教学,一直到现在他退休了还出来给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做培训。一切源于感恩,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颗对教育事业充满着爱和希望的心,还充满着责任和担当。他说“我敬畏我的事业,一生之中没有迟到过一次。我敬畏我的生命,一生之中没有拖过一次堂”。深深地被眼前这位老人所感动,心里默默地送去对他最美好的祝福。 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平凡的事情默默地做,那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从传统文化视角看教育,立德树人是根本。回归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主导,以孩子为主体。教什么?给谁教?谁来教?这就是教育的本意和目标。教育是一项充满慈爱的人类活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以育人为目的、集严厉与慈爱为一体的崇高事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类的后代,能够像“人”一样尊严、和善、幸福地生活。我突然感受到如果让我再次回到小学的语文课堂,我终于不再那么茫然,因为我知道孩子需要培养怎样的能力,我该做的准备是什么。</h3><h3><br></h3><h3><br></h3><h3><br></h3> <h3>20号晚上由陕师大远程培训中心负责人闫洋洋给我们讲了《培训平台功能讲解及操作》。</h3> <h3><b>21号早上由陕西省特级教师廖蔚芬给我们做了报告《启以达德,教以礼义》。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学习者内在自我的过程。当今的教育要坚持“五育”并举,坚持德育为先,注重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一个好老师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学生产生“共情”,那可能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在想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该与孩子产生怎样的“共情”?它的操作性在哪里?我思来想去,还是用陶行知的《教师歌》来总结。 </b>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发现你的小孩。</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发现了你的小孩。</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了解你的小孩。</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了解了你的小孩。</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解放你的小孩。</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解放了你的小孩。</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信仰你的小孩。</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信仰了你的小孩。</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变成一个小孩。</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这样的感受,有一颗童心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固步自封,不去做,懒得去做,这也是导致了你的教育生涯成长缓慢或者就是原地踏步的根本原因。但是我们很多次也会惊喜的发现,只要你尝试去做,努力去做了,虽然做的没那么完美,但是在那个过程中你享受到的那种快乐和得到的那种自信就是你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回忆。我们的一生都该伴随着学习,师德也要与时俱进。 今天廖老师的话也确实震撼我:小手背背后,小脚并起来。甚至小朋友举手都要要求同一种姿势……这是一种多么卑微和可怜的理论。为什么震撼我,因为我们大家都在这样要求,都在这样去做。我们是要培养孩子守规矩,讲文明的好习惯。但是我们也要求孩子有个性的发展,而我们却对幼苗这样用复制的方式去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去反省,需要去在实践中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我很庆幸今天能听她的理论讲述,谢谢她给的指导和阳光,至少现在懂得还不晚…… </h3> <h3>21号下午由王国平局长给我们做了《坚守师德底线,弘扬优良师风》的报告。老师的角色要由“演员”变成“导演”,这对我们的授课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要变,方式要变。如果一个老师能同时处理和领导,同事,孩子,家长之间的关系,那他一定是一位很棒的老师。他还开玩笑说如果一个女人能把和婆婆的关系处理的妥妥的,那她可能真的是一个很聪明又明事理的人。大家都笑了,很幽默却又富有哲理。但是静下心来想想,真的是这样的。起码应该有着一颗包容和感恩的心来接受别人,让更多善意的举动让对方也来接受,包容我们。 爱生命,爱孩子。教育的文化要有厚度,知识要有高度,情感要有温度,环境要有力度,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全面的。做不到的不要说,说过的就要努力去做。文化需要感悟,就像幸福感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发展的时候,我们才能更深地去体验。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它不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更是教师群体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充满正能量。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当了老师,与其整天怨天尤人的在抱怨,还不如脚踏实地地去干好平凡的每一件事。就像别人说的快乐也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还不如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当我们的行为不再受制度约束的时候,我们无需别人来提醒而又能主动地完成每一项工作的时候,我们的管理已经进入到了文化层面,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师德师风,我们单位的风气就是纯洁的,积极的。就不会再出现讽刺,阴暗,嘲笑和冷漠。抛开师德师风不说,作为一个人,拥有宽阔的胸怀,拥有对生活,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而有担当的活着,那么即使在我们老去的时候也会是一位优雅的老太太,而不是一个怨妇。心灵需要文学去养,我们有时候也需要一些贵族的精神。不要去嘲笑别人的煽情和语言,请坚信语言和文字背后是思维和情怀。</h3> <h3>21号晚上由陕师大教授杨泳做了报告《教育工作者责任担当》,报告从7点到10点多才结束,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大家掌声不断,笑声不断。那是由衷的佩服和认同,还有真心的感谢。 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的自我修养。其实只要我们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简单的人就是师德。语言不伤人,语气让人感到舒服,做孩子的好朋友,伸出双手用爱去拥抱。我真心感觉不管是作为教师的角色还是作为母亲的角色,我都深深地从内心深处感谢这次培训,感谢教育路上有如此灿烂阳光的指引。 感恩成长,让我们用新师德去收获梦想。</h3> <h3>刚刚结束的讲座是由甘肃教育培训中心项目首席专家王孝军的报告《聆听教育故事,厚植立德树人》。一个教师的精神世界就是一个孩子的心灵世界。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具备“五气”:底气,活气,灵气,豪气,骨气。闫桂珍老师说:感恩我们伟大的时代,感恩美好遇见。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遇到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教育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定期“充电”是老而不朽的法宝。 让我们在微笑中享受教书育人的快乐,让我们在追求师德的路上携手前行。我决心在未来的教育路上让遇到我的每一个孩子都快乐地成长。但愿我们每个人都会是仰望星空的思考者,脚踏实地的践行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