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罗布人是古楼兰(鄯善)人的后裔。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马可波罗行传》中记载在罗布泊地区曾有座罗布大城,是古丝绸路上重要的节点城镇,罗布人讲的是突厥语,遵循默罕默德的法律,属于阿拉伯人逊尼派。通常商人们在这里修整一周,然后再进入罗布泊,在沙漠中走一个月才能穿越到瓜州(敦煌)。西方探险家斯文·赫定、普尔热瓦尔斯基、斯坦因也探险考察过罗布泊,认为罗布人是蒙古人种,是竞争汗位大战中落败的一方为了躲避追杀才来到这里的,后来发现了几批古楼兰人的遗体,研究结果是既有蒙古人种,也有伏尔加河下游高加索地区的古欧罗巴人种。1600年以后,鄯善古国神秘消失了,沙漠中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最后的罗布人”,有人说是因为瘟疫,罗布人被迫迁徙到尉犁、轮台一带,现在的罗布人被认为是维吾尔族人的一支。他们在沙漠中的海子边打鱼狩猎,边种庄稼,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其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阿不旦在罗布人的方言中的意思是 “水草丰美、宜居的好地方”,是罗布人的“伊甸园”,罗布人最具代表的民间歌舞是狮子舞和做饭舞。<br></h3> <h3>神女湖。传说土匪闯入罗布人村寨,劫持了100个姑娘,被避免遭受凌辱,姑娘们集体跳入湖里,化作了美丽的精灵,一个凄美的故事。</h3><h3>用胡杨木制做的独木舟。</h3> <h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h3> <h3>沙山</h3> <h3>大漠孤烟直</h3> <h3>东沙山,沙子洁白细腻。</h3> <h3>沙梯</h3> <h3>罗布人的图腾</h3> <h3>骆驼🐫圏,罗布人早年也以狩猎为生。</h3> <h3>蜿蜒曲折的沙漠公路</h3> <h3>烽燧。烽:白日举烟,夜晚举火,传递信息。燧:驻军建据点,守护大营。公元前60年,大汉统一西域,中央政府为保护商旅安全,沿丝绸之路建立了军事防御系统,沿路有十几个烽燧,如今残存下来的烽燧,也只是这个了。</h3> <h3>西域第一大烤坑。2013年这里举行宴会,一次烤了116只全羊,也烤制过西域最大的馕。</h3> <h3>罗布人擅长制作烤鱼</h3> <h3>烤鱼</h3> <h3>硅化胡杨木</h3> <h3>草木版的亭台楼阁</h3> <h3>婚房前是井台。</h3> <h3>婚房,二层建筑。罗布男人可以娶七个妻子,新娘睡楼下,其她妻子睡楼上。</h3> <h3>罗布人的家。草木房舍,院落旁边有两个后门,“男门”和“女门”,是通向“权利”、“圣洁”和“神袛”的唯一关隘。</h3> <h3>新房</h3> <h3>枯木</h3> <h3>阴阳门</h3> <h3>九岁的姐姐在哄着三岁的妹妹。</h3> <h3>结婚时,新娘新郎要先乘船跨过塔里木河,再进入新房。</h3> <h3>房车</h3> <h3>硅化胡杨木</h3> <h3>胡杨林,活化石,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朽。</h3> <h3>塔里木河</h3> <h3>塔里木河</h3> <h3>沙漠植物红柳</h3> <h3>长亭</h3> <h3>胡杨木独木舟,罗布人捕鱼用的。</h3><h3><br></h3> <h3>和硕班禅敖包</h3> <h3>在托克逊的餐饮城吃了散伙饭。</h3> <h3>南疆之旅的所有行程结束了,正从库尔勒出发,奔向乌鲁木齐,各自去向下一段旅程,抑或是归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