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示范高端领航,初语课堂百花齐放——暨国培计(2019)“送教到校”第一轮活动小结

陈丹

<h3>  清爽的九月,国培计划2019送教下乡活动开始了。9月17日,初中语文第二小组在四中陈志新主任的带领下,来到通榆县第四中学,开展初中语文诊断示范活动。活动在四中综合楼内举行。</h3> <h3>  陈志新老师是第四中学的教导主任,由于在本校开展活动,陈主任忙前忙后,热情细致,为第二专家小组分担了许多工作。</h3><h3></h3> <h3>  专家团队成员吴东雪老师也早早来到活动现场,组织学员签到,分发资料。</h3> <h3>  专家团队陈丹老师,家距县城较远,路况艰难,但也准时到赴,组织活动。<br></h3> <h3>  本次诊示的课题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h3><h3> 第一节是郭淑杰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彩呈现。 郭老师在本节课中以“美点寻踪”为线,贯穿课堂,牵引出月光的透明澄澈之美;闲人的悠闲、闲情雅致之美;文章情感的乐观豁达之美。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把握这篇小文的写作脉络;由浅入深,也遵循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而郭老师恬静、淡定、沉稳的气质、简练意丰的教学语言、小组合作与男女生对抗赛的课堂活动的创意,也都成了本节课的“美点”!</h3> <h3>  第二节是长者田志会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田老师不愧为语文教学中的老将,“变形”成了本节课的亮点!她将小文一段变三段,进而从记叙、描写、议论表达方式的角度解读文本。以记叙赏月缘由、描写庭下月景和点睛之笔的议论,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内心的悲凉与苦闷、豁达与乐观。而田老师优美的课堂语言、深厚的朗读功底、精准的知识要点,也都成为了本节课的亮点!</h3> <h3>  八零后美女教师李博,是本次课堂诊断中最年轻的一位。她以班得瑞的《月光曲》导入,话说苏轼为自己的男神,激起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按叙事、绘景、抒情的思路解读文本,条理清晰,学生很自然的被带到文字情景中。而作业要求以写颁奖词的形式评价苏轼,更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更加深了对苏轼的理解。</h3> <h3>  刘艳玲老师亲自演唱《水调歌头》,以此作为导入,震撼全场。刘老师语言时尚幽默,和学生很有默契。小小课本剧也成了本节课的亮点。</h3> <h3>  特别是将学生分成两组画月色图、写月色之妙成为本课的亮点。在教学设计上,刘老师以苏轼的情感变化:悲凉——喜悦——失落——惊喜——悠闲——自慰——乐观、豁达作为线索,进行层层解读,清晰明了。</h3> <h3>  下午专家团队成员陈丹老师作了一节同题示范课。由于下午第一节,学生略有困倦,陈老师临时决定带领学生齐唱儿歌《两只老虎》振奋精神,同时也意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课上陈老师以读促教,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和具体可操作的指导,使学生对朗读又有了新的认识。以至于有学生整节课都在饶有兴味的模仿老师。在教学设计上陈老师从理解“闲人”的角度出发,围绕“无事”、“入仕”、“处世”对文本展开深度解读,以此达到了短文厚教的目的。而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对个别学生的积极引导而体现出的教学机智,也起到了示范的作用。</h3> <h3>  9月18日,初语国培一组在通榆县教师进修学校王丽主任的带领下,携同专家团队成员罗秀艳、陈丹、赵岩老师来到第六中学,开展国培诊示活动。</h3> <h3>  六中董春苗老师的《诫子书》,板书设计别具匠心,以一颗大树的形式寓意听从教诲,成长为栋梁之才。</h3><h3><br></h3> <h3>  而来自新兴中学的刘立群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以文言翻译为重点,知识点落实到位,特别是刘老师在这一课中自创的《中秋小记》,不但彰显了才情,也为本课增色不少。</h3> <h3>  专家组成员陈丹老师在六中的同题示范课,为与会的所有人献上了一道绝美的教学大餐,陈老师激情投入的教学感染了每一个学生和老师,实实在在的起到了示范作用。</h3> <h3>  与此同时,初语国培二组在四中陈志新主任的带领下,携同专家团队成员陈爱利、吴东雪老师一行三人来到十花道中学,开展国培诊示活动。青年教师韩硕、准妈妈吴晓余分别讲授《湖心亭看雪》和《诫子书》。</h3> <h3>  青年教师韩硕的《湖心亭看雪》,抓住“痴”字,从痴景、痴行、痴情三个角度出发,引领学生解读文本。</h3> <h3>  “心形”板书的设计可见其创意和教学的用心。</h3> <h3>  准妈妈吴晓余老师的《诫子书》,教学设计新颖,文本解读到位,且能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既能理解文本的旨意,更理解了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管教与期盼。这对于步入语文教学队伍的年轻教师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而信封形的板书设计更是夺人眼球。</h3> <h3>  专家团队成员陈爱利老师带来的《诫子书》一课,成为了两位年轻教师文言文教学典范。</h3> <h3>  爱利老师从“静”字入手,旁征博引,知人论世,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加以朗读示范、指导,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父母之爱的感知,在四十分钟内呈现了一堂高效、厚重、情深意长的文言教学。</h3> <h3>  9月19日,在陈志新主任携同专家团队成员陈丹老师来到苏公坨乡中学。</h3> <h3>  两位九零后美女李林竹、刘珊珊老师分别讲授了《诫子书》和《湖心亭看雪》一课。</h3><h3><br></h3> <h3>  林竹老师以简笔画和篆文“父”字导入,别具新意。</h3><h3><br></h3><h3></h3> <h3>  而在本课所生发的情感教育中又引入了“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可见设计之用心。</h3> <h3>  珊珊老师的《湖心亭看雪》,抓住一“痴”字,从痴行、痴景、痴人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解读文本。</h3><h3></h3> <h3>  最后让学生把评价性词语写在“雪花”上,台前解读并张贴于黑板上,成为本节课的亮点。</h3><h3><br></h3> <h3>  陈丹老师带来的示范课《记承天寺夜游》,虽不同题,但就文言教学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h3> <h3>  三天的诊示活动异彩纷呈,学员与专家在课堂上各尽风采,初语的魅力彰显得酣畅淋漓!</h3> <h3>  而在评课过程中,专家们更是高屋建瓴、直言不讳,使各位授课教师真正意识到了教学中的得失。而各位学员教师的虚心向教,也使此次活动更具实效。</h3> <h3>  在第一轮为期三天的诊断示范中,语文专家团队得到通榆县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姜秀丽校长亲临四中,问询需要。与此同时专家团队也受到各学校领导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招待。</h3> <h3>  在第六中学,在苏公坨乡中学,在十花道中学 ,刘校长、夏校长、祝校长全程陪,亲临课堂并组织全校无课教师参与听课。</h3> <h3>  而初中语文专家团队在王丽主任的带领下也不负重任,为学员教师奉上了一节节精品、典范课例,真正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h3> <h3>  国培计划(2019)在金秋九月共同收获初语教学之食粮,不断丰盈着初中语文教学的餐盘,为通榆语文教师的教学补充营养,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保驾护航,借着国培的东风,唯愿在教育领导、各校领导的支持下,在王丽主任的高端引领下,在专家成员的努力下,携载着各学员教师的虚心向学,不断改进,让我们满载一船星辉,在语文的星辉斑斓里放歌,让通榆县的语文教学成为教育中最绚烂的云彩!</h3>

老师

教学

学生

专家

国培

文本

教师

团队

解读

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