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之旅(1)麦积山、伏羲庙

高殿启

<h3>  一,麦积山石窟</h3><h3> 在北京乘Z75次列车,第二天早上6:51分抵达天水车站,早餐后随即乘大巴车前往【麦积山】。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是小陇山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及麦积山石窟)之一,属于AAAAA级景区。</h3> <h3>  我们从景区大门到麦积山石窟的入口处,有约两公里的路程,本可以乘坐景区的电瓶车,但不巧的是当天有公路自行车比赛,这一段路程只好步行了。</h3> <h3>  远观麦积山</h3> <h3>  地面上看山崖上的大型立佛雕像。</h3> <h3>  建于悬崖绝壁上的楼梯栈道以及石窟里的雕像。</h3> <h3>  走到“散花楼”的最中间处,牌匾上书“是无等等”。这是散花楼最有名的一块匾额,据说,牌匾的作者是一位名叫王了望的文学家,他一生跨越明清两朝,本来一直存在反清复明的抱负,但因种种原因,颠沛流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他无法兼济天下的窘困中,老先生选择了独善其身,回到故乡甘肃,来往于寺院之间,参禅礼佛。当他来到麦积山后,静立千年的佛像、壁画和秀美的风光打动了他,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是无等等”,以表达自己看透世间、心如止水的境界。</h3> <h3>  高达十几米的塑像</h3> <h3>  麦积山海拔1742米,山高142米,石窟就开凿在这峭壁上,有的石窟距离山基有20米,有的则高达80米,洞窟“密如蜂巢”,栈道“凌空穿云”,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杜甫有诗赞曰:“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麦积山石窟是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从十六国后秦(384—417年)时期开始营造。谚云:“砍尽南山柴,堆起麦积崖。” 可以想象,当初建造时工程的浩大与艰辛。</h3> <h3>  二,伏羲庙</h3><h3> 离开麦积山石窟,午餐后来到著名的伏羲庙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伏羲广场,这里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居民们自己可以组织起一个秦腔小剧团,很是热闹。伏羲庙是一处座北朝南的建筑群,正对着庙门是一座戏楼,庙门东西两侧各有一牌坊,西侧“开物成务” ,东侧“继天立极”。</h3> <h3>  “开物成务” 意思是指通晓万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h3> <h3>  “继天立极” 意为继承天子的皇位。</h3> <h3>  图中左侧是伏羲庙大门外的戏楼。</h3> <h3>  伏羲庙大门口有一座牌坊“开天明道” 。盘古开天,伏羲明道。伏羲勤于实践,观天察地,作河图,制洛书,创八卦,画太极,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被列为“三皇五帝” 之首。相传,伏羲出生于渭水上游的成纪,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市。</h3> <h3>  在伏羲庙大门上,悬挂着“与天地准”匾,此处“准”为等同之意,表达伏羲所阐述的道理,包络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h3> <h3>  走进伏羲庙大门,迎面是行制与大门相似的仪门,正中悬挂着著名书法家楚图南所题写的“伏羲庙”匾额。</h3> <h3>  从仪门穿堂而过,即可看见伏羲庙的主体建筑—先天殿。</h3> <h3>  先天殿位于宽阔的台基之上,先天殿面阔七间,一棵高大的侧柏倾倒在大殿前方,虽有石柱顶着,但其树的上部仍然压在大殿房子顶部。</h3> <h3>  大殿正面共有三个殿门,而且都各有楹联及门额。</h3> <h3>  大殿中门内,供奉着高约三米的伏羲圣像,手托八卦,正襟危坐。</h3><h3><br></h3><h3><br></h3> <h3>  伏羲圣像上方,屋子顶棚都是八卦图形</h3> <h3>  在伏羲圣像的右手侧,有一龙马雕像。据古书记载和民间传说,伏羲是受到龙马负图的启示创画了八卦。</h3> <h3>大殿内的大型壁画。</h3> <h3>  一,始画八卦,肇启文明。</h3> <h3>  二、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h3> <h3>  三、结网罟,以教佃渔。</h3> <h3>  四、豢养牺牲,以充庖厨。</h3> <h3>  五、造屋庐,改善居室。</h3> <h3>  六、制嫁娶,以俪皮为礼。</h3> <h3>  七、养蚕化布,改善衣著。</h3> <h3>  八、疏水造田,繁滋草木。</h3> <h3>  九、钻木取火,冶金成器。</h3> <h3>  十、制琴瑟,作乐曲。</h3> <h3>  十一、尝百草,制九针。</h3> <h3>十二、以龙纪宫,分部治理。</h3> <h3>  十三、创立占巫之法。</h3> <h3>  十四、作历度,定节气。</h3> <h3>  太极殿又叫退殿,或寝殿。“前宫后寝”,伏羲庙就是仿效这种制度而建的,其规模不及先天殿,但正面两侧的两幅雕刻确是值得欣赏一凡,一龙,一凤,寓意“龙凤呈祥”,又意味着一阴一阳,亦即“太极”。殿内依旧供奉伏羲神像。</h3><h3> 近七百年来,伏羲庙內香火不断,这不仅表示人们对伏羲这位先祖的深深纪念,也表达人们对劳动和创造所怀有的虔敬和热爱之情。</h3> <h3>  见易亭,其后有一石碑,系前江泽民主席1992年题写的“羲皇故里” 。伏羲出生于天水,一生在位称王一百一十一年,死于河南,葬于淮阳。淮阳建有伏羲的陵庙,即太昊陵。被称为“天下第一陵” 。199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参观太昊陵后,亲笔题写“羲皇故都” 四个大字。</h3> <h3>  精美雕刻“二龙戏珠”</h3> <h3>  西汉名将李广,陇西成纪(天水)人,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h3> <h3>  从伏羲庙出来,就去兰州市,当晚住宿兰州。</h3> <h3>河西走廊之旅四集之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