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三门中学位于东海之滨三门湾畔,创建于1938年。校址为江南名刹三门广润寺的旧址,四面环山,占地458余亩。校园内古木参天,绿茵满地,更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环境清幽宜人,颇得古典书院的神韵。</h3><h3> 来到校园快一个月了,却从来没有好好欣赏过校园的美景,好不容易才挤出了时间在校园里游玩了一次。今天,我们伴着微风,一起游览了三门中学的美景。</h3><h3><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花溪春肥🌸️<br></h3><h3> 花溪,发源于禅月山,自西绕北折南,环绕广润寺后入海游港。相传宋代高僧慈云法帅讲经说法时,百鸟衔花堆积内外,故名为“花溪”。清代广润寺僧释路丕诗云:“三分雨歇空犹晌,数点红来春正肥。”</h3><h3> 看,大家都是这样朝气蓬勃,青春洋溢,和这美丽的景色是多么相得益彰啊!</h3> <h3>🌸️千佛楼🌸️</h3><h3>明朝建筑,以收藏“千佛”而闻名遐迩。“千佛”据说全部用名贵的檀香木雕刻而成,每尊约三四十公分高。后改楼为学校图书馆。2005年重新修葺,复其旧制。这优美的景色令人感到心旷神怡。</h3> <h3>🌸️舐犊情深🌸️</h3><h3> 一对铜铸的母子鹿站立在树下的一片草地中,母鹿俯着身似乎想对小鹿说些什么,小鹿仰着头依偎在母亲身边。是不是寄此表达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呢?这温馨的一幕,让我颇受感动。</h3> <h3>🌸️连理呈祥🌸️</h3><h3>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连理呈祥”,一个很有寓意的名字。这儿的两棵树年龄相差甚远(一棵约有300年,另一棵约有250年),却紧紧缠绕在一起,仿佛有种不解之缘。</h3> <h3>🌸️千佛楼碑🌸️</h3><h3> 千佛楼下的碑就是不一样,里面记载了许多历史,一段关于一位高僧的故事,真想跟随这个故事到那个时候去体验一次历史。</h3> <h3>🌸️晋樟回春🌸️</h3><h3> 传说,这棵树可是一位高僧亲手种的,故名为晋樟。三个人把手臂伸出来才能抱得过来呢。</h3> <h3>🌸️瑞云叠翠🌸️</h3><h3> “瑞云”为山名。在三门中学内。山中树木丛生,空气清爽,让人心旷神怡。相传敦煌高僧猷禅师乘风槎游溟渤,入南海至正屿西望一山瑞云凝顶,因而得名。现在是浙江省的自然保护区。</h3> <h3>🌸️博士林🌸️</h3><h3> 建校70年来,三门中学的毕业生考入高等学院有8000余人,学历到博士层次的也有近百人。学校为了激励像我们这样的后学者勤奋学习,于2004年在此植樟数百株,名日“博士林”。一棵树,一个故事,一个博士,一段传奇,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h3> <h3>🌸️科技之光🌸️</h3><h3> 诺贝尔、达尔文、牛顿、华罗庚、爱因斯坦……在科技之光的墙壁上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这在叙述着一个又一个有趣富有哲理的故事。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h3> <h3>🌸️广润晚钟🌸️</h3><h3> “广润”,寺庙名。兴建于东晋兴宁年</h3><h3>间,宋真宗曾钦赠“广润禅寺”匾额。广</h3><h3>润钟声颇有特色,快慢撞36下,不快不慢</h3><h3>36下,每日早晚两次。明曹学程有诗</h3><h3>云“清潭时止止,临去一钟声”。现为三</h3><h3>门中学校址。</h3> <h3>🌸紫藤花架🌸</h3><h3> 走在紫藤花架下,仿佛至身于仙镜。枝条自由地垂落在架子上,调皮的阳光钻过枝条的空隙,洒在地面的落叶上,轻轻一踩,便沙沙地响,像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h3> <h3>🌸️校史馆🌸️</h3><h3> 作为一名合格的三中学子,怎能不去校史馆了解学校的历史呢?看完了我们的校史,我不禁感叹,原来我们的学校还发生过许多大事呢!</h3> <h3>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从我们手头偷偷溜走了,下课的铃声在我们的耳畔回荡。经历了这次有趣的游园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三门中学的文化底蕴,和它独特的魅力。古色古香的红瓦建筑,古木参天的自然景观……我们拍了一张合影,愉快的结束了这次旅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