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新学期第一次社团活动开始了。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将我班的社团活动改为“群文阅读”。因为前期经过多次培训和学习,我越来越意识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想让孩子从小就喜欢阅读,想让孩子拓展阅读视野,想提升孩子的思维品质和认知水平,想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及文化涵养……总之,想通过群文阅读,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这,便是我的初衷。</h3> <h3> 快开课了!小干部们从图书馆借来了二年级上册的“群文阅读——语文新课程1+X读本”发给了大家。看着崭新的图书,孩子们眼中流露出欣喜之情,都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于是,我和孩子们开启了今天的群文阅读之旅。</h3> 第一站:认识整本书 <h3> “孩子们,拿到一本新书,我们应该先看什么?”</h3><h3> “看封面、封底和目录。”</h3><h3> “还要看序言。”孩子们抢着说道。</h3><h3> “是的,现在就用你们亮亮的小眼睛把这本书封面和封底上所有大大小小的字儿都看个遍,然后再和同桌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信息。”</h3><h3> 话音刚落,孩子们便展开了交流。因为在前面“快乐读书吧”的学习中,我已经教给了孩子们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现在,他们学以致用了。</h3><h3> 引导孩子们看完封面和封底,我请他们自由读“前言——我们为什么要开展群文阅读”。之后,孩子们通读了目录。</h3> 第二站:走进群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藏在童话里的科学知识</font></b></h3><h3> “孩子们,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第一组群文——藏在童话里的科学知识。在这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第一单元所学的课文,看看这些课文中藏了哪些科学小秘密。” </h3><h3> 一说“小秘密”,孩子们兴奋起来了,和我一起快速回忆了三篇课文。</h3> <h3> “《小蝌蚪找妈妈》中藏着的科学小秘密是小蝌蚪能变成小青蛙。” </h3><h3>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了,变成了青蛙。”</h3><h3> “那《我是什么》呢?”我继续引导。</h3><h3> “我是水。”</h3><h3> “老师,水可以变成云、雨、冰雹、雪。”</h3><h3> “是啊,这就是藏在文中的科学小知识,你记住了,真厉害!那么,《植物妈妈有办法》呢?” </h3><h3> “老师,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很多。”</h3><h3> “能具体说说吗?”我追问道。</h3><h3> “比如,蒲公英妈妈靠风来传播种子,苍耳妈妈靠动物来传播种子,豌豆妈妈靠太阳晒传播种子。”</h3><h3> “真好,孩子们!你们说出了每篇课文中藏着的科学小秘密。其实,你们知道吗?还有好多文章中也藏着许多科学小秘密,想去一探究竟吗?”</h3><h3> “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道。</h3><h3> “那就让我们赶快去读一读这些童话吧! 不过……”</h3><h3> 孩子们刚要读书,我又故弄玄虚,他们便又仰起了小脑袋,仔细听我说了:“不过,读书要边读边想。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读,才更有味道。” </h3><h3> “老师,什么问题呀?”</h3><h3> “你在这组童话里发现了哪些科学知识?你觉得哪个童话里的科学知识藏得最巧妙?说说你的理由。”我边说边出示了这两个问题。孩子们听懂了问题,便带着问题“出发”了。</h3> <h3>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孩子都举起了小手,示意我他们读完了。因为这几篇童话故事都很短,所以我相信他们的阅读速度。</h3><h3> “读完了?”</h3><h3> “读完了。”</h3><h3> “真的吗?”</h3><h3> “真的!”</h3><h3> 两句常态化的师生激趣问答结束后,我们展开了交流。</h3><h3> “先说说看,你们在每篇童话里发现了哪些科学小秘密?”</h3><h3> 我用“小秘密”一词而不用“知识”一词,是因为我知道孩子们的心理:他们一定会为能把自己发现的小秘密告诉别人而感到自豪的,一定会积极发言的。果然,好多孩子都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想与大家分享。</h3><h3> “《小猫刮胡子》这篇童话中藏着的科学小秘密是:小猫的胡子是把尺子,如果剪了,小猫就不知道洞口的大小了,就会碰得头破血流。”李泳绮笑眯眯地说。</h3><h3> “你们同意吗?”</h3><h3> “同意!”</h3><h3> 之后,还有几个孩子也分享了他们认为的这篇童话中藏着的科学小秘密,都有道理。</h3><h3> “老师,我从《大海不都是蓝色的》一文中知道了:大海不光有蓝色,还有黑色、红色、黄色、白色……”</h3><h3> “哦,真奇妙!”我也惊叹道。</h3><h3> “我从《灰尘旅行记》知道了:灰尘灰灰和黑黑一开始在地上不受欢迎,后来去空中旅行,变成了小雨滴,浇灌了小花小草,可受欢迎了!”一向爱动脑筋、爱回答问题的张家宝快活地说道。</h3><h3> 我一直欣赏他很强的概括能力,今日也不例外,所以未等我说“表扬表扬他”,孩子们已自发地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h3><h3> “学会欣赏别人,听到精彩处,要把真诚而热烈的掌声送给他。”这是我在课堂上一直有意教导孩子们做的一件事,如今,他们已将我的指点内化于心了。每次,只要我一范读课文,他们总会自发地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我。正如他们今天送给家宝和其他优秀孩子掌声一样。所以,平日里,老师点点滴滴的用心教育,终有一天,会有幸福的回报。</h3><h3> 哈哈……思想“走神”了,还是继续与孩子们的交流之旅吧!</h3><h3> “《小河》这篇童话中藏着的科学小秘密是:小河里照出的是小动物们的倒影,是洗不出真正的照片的。”</h3><h3> “《地球是个大力士》中藏着的科学知识是:地球有很强的吸引力,火星是偷不上水的。”</h3><h3> ……</h3><h3> 孩子们的发言各个精彩、到位,是我没有想到的。</h3> <h3> “那现在咱们来聊一聊哪个童话里的科学知识藏得最巧妙。” </h3><h3> “我觉得《大海不都是蓝色的》这篇童话中的科学知识藏得最巧妙。” </h3><h3> “为什么呀?”我笑着追问。 </h3><h3> “因为大海本来是蓝色的,可它还藏了黑色、黄色、红色……读了今天的童话我才知道了这些。”小女孩崔萧文很真诚地说。 </h3><h3> “我觉得《小猫刮胡子》中的科学知识藏得最巧妙,因为读到后面我才知道小猫的胡子有大用处。”</h3><h3> …… </h3><h3> 我陆续叫了五个孩子来回答,他们居然每人说到了一篇童话。回答问题不重复,这是令我特别欣喜的。为此,我郑重地表扬了他们:“你们真厉害,不但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还会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别人说过的话不再重复,有自己的主见。”此番话,其实也是我在课中的常态语。虽是一两句简单的表扬,但其中蕴含着对孩子说话、听话甚至为人处事习惯与能力的培养。</h3> <h3> 我出示的问题交流完了,按说已经达到了今天群文阅读的目的,但我还想再尝试引导孩子们进行深度思考,那就是“自己提问”。“学问学问,既要会学,还要会问。”这也是我在课堂中经常倡导的。</h3><h3> “孩子们,你们刚才和我交流分享了两个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你们自己有什么想要问的吗?”孩子们便纷纷举手。</h3><h3> “为什么大海是黄色的呢?”</h3><h3> “为什么地球会有吸引力呢?”</h3><h3> “为什么猫会长胡子呢?”</h3><h3> ……</h3><h3> 哇塞!这么多的为什么!其实,有些问题,我真不知如何科学而合理地讲给他们听,但我身为人师,又不能胡编乱造,只能实实在在地告诉他们有些问题我也不会,我完了查好后再与他们分享,而孩子们也表示回家问家长、查网络。你看,师生双方如此态度,岂不很好?!</h3> 第三站:再读群文,推荐阅读 <h3> 眼看下课的时间就要到了,该结束了,我便巧妙地打断了他们的“十万个为什么”。</h3><h3> “孩子们,今天咱们读了五篇童话,愿意把你的收获回家分享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吗?”</h3><h3> “愿意!”</h3><h3> “那就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再读一读,要不一会儿老师要收书了,看谁记得最牢。”</h3><h3> 一听这话,他们便又兴奋地读起来了。他们读,我巡视,可几个孩子对刚才的发问意犹未尽,竟在半道上抢着跟我单独交流:</h3><h3> “薛老师,我知道静静的小河能照出我们的影子,如果我们用手轻轻一点,小河就会泛起波纹,我们的影子也就散开了。”小班长秦嘉慧忽闪着大眼睛对我说道。</h3><h3> “老师,其实火星没那么简单,我从书中知道火星中只有几滴水,所以它根本吸不走地球上的水。”胆大心细的胡紫萱看着我一口气说完了这些。</h3><h3> 我刚准备上讲台,坐在最前排的、声音略有些唦哑的石志远说:“老师,我知道为什么大海有黄色的。因为海中有寄生虫……”</h3><h3> 唉……这些孩子,这节课快成“话唠”了。不过,我心中窃喜:这才是真正属于孩子的课堂。群文阅读的课堂就应该是探究的课堂。</h3> <h3> “孩子们,想去探究更多的科学知识吗?” </h3><h3> “想!”</h3><h3> “那就让我们通过一个个可爱的童话,走进奇妙的大自然吧!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自然科学童话》,有兴趣的可以买来读一读。”</h3><h3> “好!”孩子们依旧兴味盎然。</h3><h3> 从有兴趣读一组群文,过渡到有兴趣读这样的整本书,这才是群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我期待着孩子们读起来。</h3> <h3> 今天的社团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依旧高涨!我期盼着:在我的坚持和努力下,群文阅读之花能在孩子们心中静静绽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