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步入老年以后,我才知道血缘关系是自己寻根的根本,知道了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愈加怀念已故的亲人。所以,寻根这是自己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和担当。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2019年6月11日—17日,从上海到江西永新。</b> </h1><p class="ql-block"> 江西永新县位于江西西部、罗霄山脉中部,毗邻湘东,南接井冈山市,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大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当年在“三湾改编”、“龙源口大捷”中,永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县,中央苏区县。这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任弼时、王震、王恩茂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也是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贺子珍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是一种血缘,把我牵回到母亲的故乡。我13岁那年,母亲英年早逝,永远地离开了我和幼年的弟弟们,当年(1970年底)我就参军到部队。 </p><p class="ql-block"> 这么多年来,我无时无刻都在怀念着自己的母亲,随着岁月的增长,耳闻目睹,我才了解到母亲的家族原来有这么辉煌的历史。母亲名叫贺爱莲,是烈士的后代。回忆过往,这个贺姓家族在新中国的成立 以及中国革命史上都曾经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我的外公名叫贺秀海,是兄弟三人中的老大,老二贺劲南,老三贺振新。当年外公兄弟三人前后相继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永新、井冈山一带参加革命。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1931年,我的外公在永新县城不幸遇害,光荣牺牲,年仅33岁,被国家特追认为革命烈士。外公的两个弟弟贺劲南、贺振新一起参与并完成了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位都是国家的军事将领。 </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是烈士后代,而我外婆的两个弟弟(我的舅爷)也都参加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他们也都牺牲在了长征的征途上。 </p><p class="ql-block"> 我很感慨,到了这个年龄才知道追根溯源,寻根问祖!我心怀很多遗憾和愧疚......,这些都驱使着我完成了一件大事:在贺劲南外公的女儿(姨姨们)的倾情相助下,让外公贺秀海安息在江西永新革命烈士陵园,圆了我母亲的心愿。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告慰外公的在天之灵:外公,您的外孙女高凌要去寻找您的足迹,给您去扫墓! </p><p class="ql-block"> 2019年6月11日上午10点左右,我和贺振新外公的儿子贺中明(我的舅舅)、儿媳孙建英驾车从上海出发,去往江西永新。11日晚上,我们途经鹰潭市信江大桥,在附近宾馆住宿。12日上午9点多离开鹰潭市,下午3点左右到达永新。永新县委老干局接待了我们,当晚我们被安排在永新县委党校住宿。</p> <p class="ql-block"> 2019年6月13日一大早,我去了一趟县委党校马路对面的贺子珍小学。</p> <p class="ql-block"> 回来吃过早饭后,永新县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贺新平就和我们一同前往我的老家——永新县象形乡琥溪大队上车岑村(原永新象形乡江下大队)。到了村里,来到老宅门前。老宅是赣派马头墙式的房子,高大矗立,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历尽沧桑的老宅门头上还挂着“光荣烈属”的牌匾。斑驳的痕迹反映出老宅不知多少年都没人居住了,但从高大的墙头依稀能够看得出老宅当年的风采。就是这个贺家老宅,孕育了外公贺秀海、贺振新、贺劲南三兄弟,走出了三位中国革命的英烈红军。而此时此刻,沧桑的老宅被周围高大的新建房屋所淹没,孤零零的待在被人遗忘的的角落,不加注意甚至都很难找得到它。此情此景,一种心酸浮上心头,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次回老家我还看到,在村里的老房子中,也有很多家门上高挂着“光荣烈属”的牌匾,此时的心情除了激动以外,光荣崇敬之情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和贺中明舅舅老宅前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宅大门</p> <p class="ql-block">老宅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老宅门前的小路我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老宅门前的小路</p> <p class="ql-block"> 离开老宅以后,我们一行来到了贺氏宗祠。贺氏宗祠大院的外墙上写着“琥溪远流长”五个醒目的大字。琥溪村党支部书记贺艳春给我们打开了贺氏宗祠的大门,进入贺氏宗祠院内,贺氏宗祠是具有南方特色的明清古建筑,在宗祠内我们看到了墙上挂着的祖辈先人留下的家谱、家风和家训。看到了贺子珍挂像,也看到了贺振新外公、贺劲南外公的挂像。贺氏家族历代有名气、有贡献的人物的挂像都在宗祠里排列着。面对先祖的挂像,我肃然起敬,深感自豪和骄傲。由于时间紧迫,很遗憾没能仔细地参观,就匆匆地离开了老家。</p><p class="ql-block">贺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贺氏宗祠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贺氏宗祠的门头</p> <p class="ql-block">琥溪贺氏总祠记</p> <p class="ql-block">贺氏家训</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贺氏总祠展示的贺振新事迹</p></font></h3>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我们一行返回永新县城,来到市中心的永新县三湾广场,参观贺子珍纪念馆和将军馆。纪念馆共分两层:第一层为贺子珍革命事迹陈列室,展出了贺子珍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期间的光辉历程和革命足迹;第二层为永新籍将军陈列室,展出了共和国众多将军的革命历史资料和图片。离开后我们在三湾广场观看了将军雕塑群。我在将军馆和雕塑群录下了宝贵的录像,也和我的外公贺振新将军雕塑合了影。</p> <p class="ql-block"> 此时,站在亲人的雕塑面前,我心潮澎湃,心情也很复杂!想想如果没有先辈们的浴血奋战,哪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的亲人、先辈们,你们是共和国的脊梁,是民族的骄傲,你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辉煌成就,国家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江西永新的将军馆、将军雕塑群和革命烈士陵园将让世代敬仰、不忘英烈,你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载史册,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山共存,我们永远敬慕和爱戴你们!</p> <p class="ql-block">永新县籍将军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将军园志</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外公贺振新将军雕塑像</p></font></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和贺中明舅舅在贺振新外公雕像前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题词:大力经营永新</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观贺子珍纪念馆</p></font></h3> <p class="ql-block">永远铭记贺子珍</p> <p class="ql-block">在贺子珍塑像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永新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毛泽东主席曾说:“看永新一县,要比一国还重要”。永新这块红土地上升起了一群璀璨的将星,先后诞生了多位共和国将军,在《中国元帅将军授衔全记录》记载中,永新籍将军共有41位,其中中将4位,少将37位,将军人数名列全国第四位。所以,永新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永新籍开国将军介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开国中将王恩茂,他把他的大半生献给了新疆各族人民。</p><p class="ql-block"><br></p> <h3> 王恩茂将军1913年5月出生于永新县禾川镇。1928年参加革命,17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党和军队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h3><h3> 新中国诞生不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王恩茂担任中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政委、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政协主席等多个职务。1960年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1966年离开新疆,一直到1981年中央决定王恩茂返回新疆主持工作。</h3><h3> 在新疆主政时间最长的封疆大吏非王恩茂将军莫属。他前后治理新疆长达近30多年,为新中国的解放、边疆稳定和发展以及各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新疆工作的经验和政策影响至今。<br></h3><h3> 开国中将王恩茂和我三个外公之间有很多革命故事,他们既是老乡,又是最亲密的革命战友,他们生在井冈山,将一生献给新疆革命事业和民族团结事业。</h3><h3> 他们与天山作伴,党和人民把他们的名字写在天山上的碑文里,这是最高的荣誉。新疆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国华中将</p></font></h3> <p class="ql-block"> 我很钦佩张国华将军,他是了不起的英雄。他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入党。中国革命的每一页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贡献。他在井冈山红军时期参加历次反围剿,又参加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和争取张学良东北军的工作,曾被中央军委授予三等红星奖章。从东渡黄河到抗日前线,创建鲁西抗日根据地,又开辟豫皖苏解放区,从淮海渡江战役到解放大西南,他一生战功累累。新中国成立后,张国华将军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党和军队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和领导者,是军队的高级将领,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50年,张国华将军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军长,奉命进军西藏,和平解放西藏。他为新中国革命特别是西藏的革命建设事业建功卓著。</p><p class="ql-block"> 1960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他带兵抵近前线亲自指挥、决胜疆场,中国边防部队捷报频传,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扬我国威军威,赢得了中印边境的长期稳定,在新中国对外作战历史上书写了辉煌一页。</p><p class="ql-block"> 我的外公曾向我说起过张国华将军的事迹,在我当兵的时候就知道他很了不起,很钦佩他。他是能文能武、才华双全、德才兼备的优秀高级军政领导人。还记得在前些年有电视剧专门介绍部队进藏事迹,西藏要比新疆还要艰苦得多,因为青藏高原缺氧,军人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张国华将军3岁的大女儿难难是18军进藏部队中的第一个牺牲者,小小年纪就牺牲在解放西藏的路上,真的让人唏嘘不已。这次回老家参观将军馆才知道他是我外婆老家怀忠镇出去的红军,我感到光荣也很自豪。想想他们为了国家事业,真的太不容易,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他们,有他们的牺牲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臂将军左齐</p></font></h3> <h3>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左齐将军的名字,没有想到这次回老家才知道他也是我外婆家怀忠镇人,和我两个外公贺劲南和贺振新是老乡,一起参加红军,是亲密的革命战友。也才知道他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身负重伤,白求恩大夫以高超的技术为他做了截肢手术,成了独臂将军。</h3><h3> 1955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授勋的1614位开国将帅中,共有10位独臂将军,其中就有少将左齐。</h3><h3> 左齐将军和我外公率队进疆,为了解放新疆、建设新疆作出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左齐被任命为新疆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他在新疆工作、生活、战斗了20多年。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曾被下放到新疆军区监狱进行劳动改造,将军得知这一情况后将他调到南疆军区当音乐教员。王洛宾对此念念不忘,经常对人说:“我的音乐生命是左政委给的,没有左政委就没有我王洛宾。”左齐将军作为高级将领,爱护每一位士兵,关爱人才,是一面光辉的旗帜。</h3><h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左齐被调任济南军区副政委,后任济南军区顾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贺劲南外公和左齐将军两位老战友在北京合影</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贺振新将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和贺中明舅舅在贺振新外公塑像前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贺振新将军</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8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哈军工与贺振新外公握手</p></font></h3> <h3>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任命贺振新外公为炮兵工程学院副院长的任命书</h3> <p class="ql-block"> 2019年6月14日一早天空晴朗,我们到永新县城花店买了鲜花写好字,去往永新才丰乡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建于2016年12月21日,占地262亩。主要提供红色传统爱国教育基地,缅怀先烈丰功伟绩和弘扬革命传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民政局局长和老干部局尹局长早已在烈士陵园门前等我们 。</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山坡走到贺振新将军墓前,将他用过的衣物等下葬,供奉上鲜花并三鞠躬。</p><p class="ql-block"> 贺振新外公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1938年9月359旅在山西省广灵县与灵丘县之间对日军的伏击战中贺振新外公身负重伤,经白求恩大夫的全力抢救后才脱险。战斗结束王震旅长亲自到临时医院探望并勉励他好好养伤,争取早日康复重返前线。1944年秋,参加了王震将军率领的南下支队,历时一年多,完成了艰苦卓绝的南下建立新的抗日根据地和北返延安的战斗任务。1947年3月,任359旅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保卫延安的战斗任务。建国后任25师政委。后在北京中央马列学院学习了5年,毕业后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后调任南京炮兵工程学院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6年奉命调回新疆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p> <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14日一早来到永新县革命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革命烈士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贺振新将军之墓</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一行来到我外公贺秀海墓碑前。路很不好走,整个陵园还正在修建当中。当我走到了外公的墓碑前时,我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既激动又高兴,我终于看到了亲人的墓碑,泪水一下流了出来,可能是血缘的关系吧,我有很多心里话要对外公说!外公:我代表我的母亲贺爱莲和我的俩个弟弟来给您扫墓了,您为中国革命光荣牺牲,连尸骨都没有。88年后的今天,国家和永新政府没有忘记您。安息吧,外公,我的祖辈亲人,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献上鲜花、写上我们的思念后,我深深地三鞠躬!我在墓碑周围拔了草,在外公墓碑前留了影。随后,我们就继续下山。</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外公:我和您合影</p></font></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烈士证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来到了外公贺劲南的墓碑前,大家三鞠躬,留了影。贺劲南外公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任王震的警卫员,解放战争时期任359旅717团副政委,建国后任第一野战军二军五师十三团政委兼库车、沙雅、新和三县中心县委书记,后被任命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政委,中共阿克苏地委第一书记兼阿克苏军分区司令、政委。1966年任自治区商业厅厅长兼党委书记,后调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兼任兵团政法委书记,2005年12月12日逝世。享年88岁。 </p><p class="ql-block"> 这次扫墓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寄托,是一种追忆和追思,亦是一种对祖辈的缅怀。每到一处,我都轻轻地抚摸着墓碑,默默地三鞠躬。可以说,这一座座墓碑,就是一座座丰碑,静静地讲述着革命中种种感人的事迹和故事。它们将永远矗立在我的心中!安息吧,我的三位外公,我还会来看你们的。再见了,我的祖辈英烈,作为你们的后代,我深深地感到骄傲、自豪、感动和震撼。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p><p class="ql-block"> 衷心感谢永新县政府!扫墓仪式结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永新革命烈士陵园与贺中明舅舅、文清忠(左一)、文敏忠(左三)兄弟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永新革命烈士陵园与贺中明舅舅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半,顾不上天气的炎热,我在文清忠兄弟(贺振新的侄孙子)的陪伴下,马不停蹄地赶去禾川中学。因为经常听贺劲南外公、舅舅和姨姨等人讲外公革命的故事,所以,这次我一定要亲自走走看看,了解外公贺秀海在禾川中学读书时参加革命的历史资料。</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永新二中,现在永新二中是原禾川中学原址。禾川中学创建1920年,历史悠久,在县域南郊素有永新小庐山之称的东华岭上,禾水河犹如一条玉带在旁边蜿蜒流过。我站在外公曾经读书、闹革命的地方,心情久久难以平静。88年前,外公在那样偏远的地方,为革命吃了那么多的苦,太不容易了,我想多寻觅一些外公在这里的足迹,但很遗憾,收获甚少。曾听贺劲南外公亲口给我讲起,外公贺秀海当年和袁文才、贺敏学、贺子珍、王恩茂都在这个学校里读过书,有文化、有知识。当时贺劲南外公曾给我写过一张纸说过贺秀海外公曾在禾川中学读书,参加革命的事迹。但是,我当时太不懂事,没有保存好丢掉了,太遗憾。我也听贺中明舅舅(他妈妈肖平讲的)讲,外公当年是禾川学校校长,也是王恩茂的入党介绍人。 </p><p class="ql-block"> 对我外公了解最多的人是江西省委第一书记刘俊秀,<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俊秀书记于1985年去世。</span>他也是永新象形乡人,1926年和我外公一起参加革命,参加红军,他是我外公革命历史的见证者。1988年,我到江西看望舅舅贺继荣时,贺继荣舅舅曾带我一同去刘俊秀书记家里看望过刘书记爱人孙亚衡老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孙亚衡老人1937年参加革命,解放后任江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江西省档案局书记和局长。至今我还记得老人很和蔼,亲切招呼我坐下。贺继荣</span>舅舅和老人说:“贺秀海的外孙女高凌从上海来看你了”,当时老人既激动又热情,和我亲切的拉起了家常,拉着我的手说了很多话,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细节还一直记在我的心里。逝去的先祖亲人们:你们虽然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但是,你们为中国革命事业浴血奋战,你们的光辉事迹已成为永不磨灭的丰碑,高高地矗立在我们后世人的心中。外公放心吧,作为您的后代,我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都很优秀。如今,我们也都享受着退休的美好生活。我会教育我们的后代,不忘初心,世世代代讲红军和您的革命故事,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这是贺秀海外公早期的相关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校园内古木参天,浓荫匝地,鸟语花香风景宜人</p><p class="ql-block"><br></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离开老禾川中学前拍照留念</p></font></h3>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左右,文清忠兄弟带我去我的外婆家。我的外婆名叫王富妹,家住永新县怀忠镇下官坡村。在村里,我们边走边看,听文清忠兄弟讲了很多关于外婆家的故事,收获很大。 </p><p class="ql-block"> 寻根是我梦寐以求的大事。第一次见到清忠兄弟,我就感觉到了老家亲人的朴实与忠厚。这次多亏了清忠兄弟,没有他帮我忙前忙后、翻译永新的土话,我真的两眼一抹黑。他帮我找到了曾外祖母、外婆、外公和母亲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我很感谢家乡的亲人,谢谢清忠兄弟,你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外婆家门前的池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忠兄弟带我到外婆家找到了两位老人,这两位老人应该是母亲的童年发小,他们都很瘦很精干,朴实又慈祥,有一位耳朵不好。我听他们讲了很多关于我曾外祖母、外婆和我母亲的故事,收获很大。当我拿出母亲当兵的黑白照片给老人家看时,老人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当时我眼泪都流了下来,见到了母亲童年的发小,又激动又高兴。老人说我的外曾祖母叫王秋里,也是这个村的,他们把我带到曾外祖母最早的老房子住址,老房子现在没有了,是一块草地。曾外祖母当年也是很能干的女人,还在吉安城开过饭店,供外公在禾川中学读书,掩护红军搞地下工作。我外婆有俩弟弟:王兴珠和王武兴(我叫舅爷爷),也都参加了红军,但是都牺牲在了长征的路上。老人还说,老区参加红军长征牺牲的战士很多很多,这中间也包括清忠兄弟的爷爷。清忠兄弟的爷爷文士生,1932年由赤卫队参加红军,1933年在保卫苏区的反围剿战斗中英勇牺牲,牺牲时年仅37岁。建国后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 今年(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国家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各大广播、电视都在传播着正能量。革命先烈们: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国家的万里长城,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烈,没有革命先烈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缅怀先烈,继承他们的遗志。</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曾外祖母最早的房子</h3> <p class="ql-block">外婆家的老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外婆家怀忠镇下官坡村,母亲在这里长大的地方,我和母亲儿时发小兄弟合影</p> <p class="ql-block">外婆家永新怀忠镇下官坡,母亲在这长大,贺振新外公带她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走上了革命道路。</p> <p class="ql-block">老宅的边门</p> <h3>这老屋是我外婆王富妹的家,也是母亲长大、出去参军的地方</h3> <p class="ql-block">历尽沧桑的老宅</p> <p class="ql-block"> 外婆王富妹就是从这里嫁到象形村贺家的,我第一次见到外婆是在1968年8月,是由关羽叔叔从永新老家,途经南昌、上海、送到新疆乌鲁木齐市我家的(关羽叔叔是我父亲在部队的部下,1958年在甘肃入伍,是部队的业务骨干,能文善武,退休前任白银市公安局局长,记忆中我每次回乌市看我父亲,我父亲都会提到他)。这一路上走7—8天时间,很辛苦。外婆高个子、大脚丫、很精瘦,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那个时候,我和弟弟都在母亲单位八一中学上学,生活条件很艰苦,就一间房子,母亲要上班,还要给三个孩子烧饭、做家务,爸爸在部队很少回家。记忆中母亲对外婆很好,很想留外婆在我家安度晚年,因为老家没有什么亲人。印象中外婆每天坐小板凳低个头也不说话,脸很难看。因为外婆受传统观念影响,重男轻女,母亲一出生外婆就不喜欢。外婆生了两个女孩,大女儿贺贵里(我姨妈),二女儿贺爱莲,加上外公牺牲得早,我很理解解放前农村女人守寡、生活艰难、受歧视。母亲从小就一直在外婆家长大,可想而知生活的艰辛和可怜。 </p><p class="ql-block"> 1951年1月30日,贺振新外公带着肖平外婆回到阔别20年的红色故乡永新,招收一批学生去建设新疆,与永新人武部联系后,招收挑选了121个有文化知识的青年,其中就有我母亲(贺振新外公的侄女),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贺政委的影响下,这批青年在新疆开发和建设中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不少人都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并把青春和一身都献给了新疆。四十年后这批当年的永新藉学生兵聚会重逢,许多人提起这件事都很感谢贺政委,说是贺政委把他们领上了革命的道路。并特意请肖平外婆为他们进疆四十年题词纪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年贺振新将军招收的永新籍学生兵四十年后重逢留影</p> <p class="ql-block"> 贺振新外公1952年离开新疆时将母亲托付给贺劲南外公,贺劲南外公任十三团团长时,母亲就在十三团当宣传员。1953年6月,步兵第五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母亲也调到了农一师师部医院工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母亲贺爱莲入伍通知书</p><p class="ql-block"><br></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永远怀念</p></font></h3> <p class="ql-block">1955年3月阿克苏农一师医院外科全体同志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5年11月 母亲与同事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直在五师十三团电台工作,1954年6月,因工作需要,我的父亲被调到乌鲁木齐市新疆军区司令部通信处,主要负责电台工作。</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母亲合影</p></font></h3> <p class="ql-block"> 母亲也在1956年调到乌鲁木齐新疆军区司令部门诊部,1957年调到新疆军区八一中学卫生所,直到1970年9月因病去世。 </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她热爱学校医务工作,对家庭任劳任怨,我们的家庭是很和睦幸福的,父母亲感情很好,一辈子没有吵过架、红过脸。母亲离开我们快50年了,我和弟弟们一直都非常思念着亲爱的母亲,都很想和母亲说说心里话,母亲离开时我们都太小,现在我们都已长大了,真想好好孝敬母亲,但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了我和我弟弟们心中永远的痛。这一辈子都很羡慕有妈的孩子,母亲你放心吧,虽然我们过早的失去了你,但是我们有一位宽厚慈祥的老父亲。我敬佩我的老父亲,他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一辈子用他的身躯为我们几个孩子遮风挡雨,他给我们几个孩子一生的父爱。在他的影响下,我们追随他的脚步进入了部队这所大学,我们努力、积极、向上、入党,为部队发光发热。母亲放心吧,老爸为我们几个孩子做了一辈子的老黄牛。在此祝福我的老父亲,就像刘和刚唱的“父亲”歌词:祝福我的老父亲健康、幸福、长寿!我亲爱的老父亲,我们永远爱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疆军区八一中学期间的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母亲、毛毛弟(高强)和我合影</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8年9月和大弟高强(左一)、二弟高江(右一)合影</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老父亲</p></font></h3> <h3>2019年国庆前夕已90岁高龄的老父亲荣获国家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功勋章”。祝福老父亲健康长寿!</h3> <p class="ql-block">建国七十周年纪念勋章</p> <p class="ql-block">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公贺振新的冤案得到了彻底平反昭雪,1987年9月,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党委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礼堂为贺振新隆重召开追悼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总理王震以及生前好友3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当时、我代表我们全家、贺江伟(姨)代表伯伯全家参加追悼会。在追悼仪式之前,王震到我们家属厅和我们一一握手,和肖平(外婆)交谈了很长时间。获得平反的张仲翰-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对因病住院未能参加追悼会,深感歉疚,特给肖平外婆写来感情真挚的书信。读后使人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 贺振新外公的悼词里写着:“贺振新身经百战,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一大损失,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一生,光荣的一生,光明磊落的一生……”,评价颇高。 </p><p class="ql-block"> 1978年12月,新疆军区追认贺振新外公为革命烈士。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敬爱的外公离开我们已50多年了,党和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永新家乡的人民为了纪念他,将这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雕像,展示在了县城三湾广场的纪念墙里。同时在南昌江西省烈士纪念堂,永新将军馆都也有记载贺振新的革命事迹。 </p><p class="ql-block"> 这次让我最感动的是,江西永新在建造革命烈士陵园时,将我们贺家三位英烈(三兄弟)都安放在这里,这都是国家和人民对你们的纪念,你们的丰功伟绩将永垂青史。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87年9月国家副总理王震和肖平外婆握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忆我的外公贺劲南</p><p class="ql-block"> 在我8岁时贺劲南外公全家从阿克苏调到新疆自治区商业厅任党委书记兼厅长。母亲经常带我们去他家。老人对母亲和我们几个孩子特别好,是可亲可爱的好外公。新疆我们家一直没有什么亲戚,至今两家走的很近很亲。</p><p class="ql-block"> 贺劲南外公曾和我说过在WG中受到错误的对待,躲避在我家八一中学的房子里的往事。母亲和贺劲南外公的感情是很深的,在那些特殊的日子里,给了贺劲南外公生活上很大的照顾。母亲英年早逝后,外公一直很伤心,每年清明都亲自到母亲墓前、王恩茂书记的父亲墓前和王恩茂书记的儿子墓前祭奠。所以贺劲南外公是很重感情的。肖平外婆曾和我说过:在长征时,由于贺振新外公经常帮伤病员扛枪和将仅剩的一点干粮给伤病员,体力消耗过大和饿的体力不支,过雪山时坐在山顶实在走不动了,贺劲南外公听说后,立即返回山顶,用辣椒水把贺振新外公弄醒,然后艰难的把他拖到了雪山下。我听了后甚为感动,这不仅是兄弟情,更是战友情。</p><p class="ql-block"> 贺劲南外公最大的优点是爱学习,坚持读书看报和听新闻广播。在他晚年离休之后还写了两本书,书写成发行之后,外公特意题上字后赠与我两本。我觉得这两本书不是一般的书,书中详细讲述老人家在革命军队中成长的往事,他是革命传统教育的书,是外公留给我的无形资产,也是留给我永远的精神财富。贺劲南外公爱生活、爱亲人,没有一点官架子。记得我每次去看他,他总是送我一些现在想想很珍贵的照片和书,还有亲自写的东西,这些宝贵物件我要世世代代传下去,不忘初心、不忘先烈、增强自身的历史责任感。让我们牢记历史,努力工作,为国家兴盛多做贡献。</p> <p class="ql-block"> 贺劲南外公自传体书《跟随王震将军长征》</p> <p class="ql-block">书的封面</p> <p class="ql-block">书的扉页</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本书</p></font></h3> <p class="ql-block">贺劲南外公给与我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第二本书的扉页</p> <p class="ql-block">1938年经过长征后,与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时年21岁,在旅直机关当特派员。</p> <p class="ql-block">1956年8月,贺劲南授衔后与夫人(外婆李自更)合影。</p> <h3>从左至右前排:周建生(13团副团长),贺劲南(13团政委),蒋玉和(15团团长);后排:胡政(13团团长),何家产(5师副师长)。</h3> <p class="ql-block"> 外公赠与我的照片:这是1937年8月红军长征胜利后,改编为八路军,贺劲南与战友贺坚良(左)在陕西富平县流曲镇合影。时任王震旅长警卫员。</p> <h3>1944年10月,毛主席、朱总司令在王震旅长的陪同下,在延安机场检阅三五九旅南下支队。</h3> <h3> 1958年9月,朱德委员长到新疆阿克苏视察。</h3><h3> 前排左起第五:贺劲南,第八:朱德委员长,第九:王恩茂,第十一:左齐,第十二:康克清(朱德夫人永新红军)</h3> <p class="ql-block">前排左一李自更外婆(贺劲南外公的夫人)、左二肖平外婆(贺振新外公的夫人)、前右一贺劲南外公</p><p class="ql-block">后排左一贺岩姨、后左二高凌、后左三贺成舅舅、后右一张忠英舅母</p> <p class="ql-block">外公在照片背后的说明,外公是做事很认真的人。</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1年我和贺劲南外公在北京颐和园合影</p></font></h3>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回老家和扫墓,让我最感动的是我的两位外公,“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他们是战功卓著的革命军人。他们响应王震总理的号召,解放新疆、建设新疆、扎根新疆,誓把忠骨埋在天山,骨灰撒在渭干河,表现出了老红军战士的共产主义精神。他们为新疆的发展和军垦戎边的伟大事业竭尽心血。</p><p class="ql-block"> 老一辈革命军人的崇高精神和风范成为一代代的传家宝,他们的功绩将载入中国革命史册。</p> <p class="ql-block"> 2019年6月15日一早,我们一行去参观永新三湾改编旧址。“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了军队内的民主制度,塑造了人民军队的军魂。“三湾改编”是把工农革命军建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是我党政治建军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永新县三湾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p><p class="ql-block"> 群峰环峙、风光秀丽的三湾村坐落于永新县西部的九陇州北麓。</p> <p class="ql-block">永新三湾红双井</p> <p class="ql-block">红军三湾改编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红军三湾改编纪念馆前言</p> <p class="ql-block">红军三湾改编旧址,当年毛主席就站在树下给战士们讲话。</p> <p class="ql-block">士兵委员会旧址</p> <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16日,我们一行与永新老干部局王局长、尹局长合影,感谢这次回老家扫墓安排接待支持。</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到了吉安市,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里。2019年6月17日早上我们回到上海。</p> <p class="ql-block"> 睹物思人,这次寻根、扫墓的全过程,我一直怀着崇敬之情,深切缅怀三位外公,他们那一幕幕悲壮的历史情境,为革命英勇战斗的身影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外公贺秀海,在恶劣的环境下,带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奉献出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外公贺振新、贺劲南,跟随毛主席,出生入死,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血与火的考验。他们身为共和国将领,身经百战,为共和国的成立做出了卓越贡献。敬爱的外公:你们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你们的革命精神将万古长青,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行程,让我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我一定要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教育好后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先辈遗志,为国家繁荣昌盛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最后,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得到了大学同学孙彩贤、刘建民、和战友李约维、唐振友的很多帮助並提出了很多建议,老家的亲人也给我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尤其是永新县政府的领导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在此一并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