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沧桑话营下

袁飞贤

<p class="ql-block">营下村委会所在乡镇——江西永丰古县镇</p> <p class="ql-block"> 风雨沧桑话营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江西省永丰二中 袁飞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山青水秀桑梓烟,风雨沧桑数百年。稻花十里清风过,幢幢小楼梦里甜。我们美丽的家乡营下村,即营下村委会,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古县镇西部,现辖18个自然村,其中,营下村为村委会办公驻地,离永丰县城约25 公里,与古县圩直线距离约8公里。本村委会东邻古县村委会等地,南与吉水县冠山乡接壤,西与本县八江乡交界,北与本镇龙陂、朱溪、新源等村委会为邻。这里山清水冽,风景秀丽,小桥流水,清溪环绕,稻田翠绿,一派田园风光;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民风淳朴,和谐安宁,宛若世外桃源;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耕读传家,文化兴盛,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 一、村史</p><p class="ql-block"> 这里历史比较悠久,从文字记载来看,六百多年前就有人居住,18个自然村中建村最早的是寨下村。下面我根据1985年编印的《江西省永丰县地名志》以及部分民间族谱和访问资料,大致按建村时间先后顺序将各自然村历史简要整理如下:</p> <p class="ql-block">  1、寨下。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1398年),罗姓由吉水县长岭村迁此拓基;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刘姓由邻村下园(曾废,现又有寨下村人居住)迁入。据民间传说,古时村后山有寨王立山寨于此,故名“寨下”。</p> <p class="ql-block">  2、营下。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年),李姓由附近贺家村迁此立基;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习姓由邑内鹿岗迁入;后又有数地李、郭、颜、童等姓迁入,现为多姓聚居地。南宋理宗年间(1225—1264年),临江总兵、万户侯、后来成为恩江镇水南背村开基祖的程层益曾屯兵扎营于此,故名“营下”。公元1998年1月,营下村一村民在村西北部因建房挖地基时挖出一大窟窿铜钱,覆盖土层较薄,仅一尺左右;据部分目击证人称,随便所看的少量钱币标明的年代为宋代。数量之多说明这笔钱很可能是军饷,土层较薄说明掩埋时较为匆忙,部分目击证人随便所看的少量钱币标明的年代与程层益屯兵扎营所处的宋代相符。由此我们可以猜测,很可能当时有一支强大的农民军即将追杀过来,为了不让这些军饷落入农民军之手,便匆忙挖坑掩埋,也许这支朝廷的军队后来全军覆没,所以没有返回来把钱取走。如果没有别的意外情况,如果所有挖出来的铜钱都是南宋理宗年间程层益屯兵营下之前铸造的,那这一大窟窿铜钱很可能就是当年总兵程层益的军队留下的,如果确实是这样,这些铜钱便为程层益屯兵扎营于此提供了物证。</p><p class="ql-block"> 据一些营下村民说,以前营下村前中间营下河石桥北端附近曾有一李姓牌坊(民间称“门楼”),大约有三层楼房那么高,很有气势!牌坊用麻条石(即红石)筑造,门楣中央刻有“进士及第”四个大字,显得古朴苍健!以前营下村民为了图个吉利,娶新娘轿子须从这里进村,嫁女须从这里出村。因为该牌坊为朝廷拨款建造,所以文官经过这里必须下轿,武官经过这里必须下马,以示对皇帝和朝廷的敬重!至于牌坊建于何时,现在无从考证;拆毁则应该在“文革”前期,有营下村民清楚地记得,20世纪60年代初期,牌坊还屹立在那里,70年代,笔者在营下小学读书时就没有看到牌坊了。</p> <p class="ql-block"> 营下村</p> <p class="ql-block">  3、高坪:明熹宗天启七年至思宗崇祯八年即后金(清朝前身)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年),刘姓由吉水县江口村迁此立基,后又有肖、吴、黄、李四姓迁入。</p> <p class="ql-block"> 4、黄竹坑。原名黄竹溪,因村下部名披公祠东南斜对面池溏边有一大丛黄竹而得名。据《桐岗袁氏十四修族谱》第二卷第223和272页记载,明朝末年(即1630年前后),袁良诰携后四子即汝琏、汝瑢、汝璋、汝珪由乐安赖村迁此立基;据《江西省永丰县地名志》记载,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林氏由邑内狭里村(已废)迁入;后又有刘、张、严、涂四姓迁入。</p><p class="ql-block"> 黄竹坑还辟有新村区普庵场,其位于本村至白石下村之间,离老村一余里,属黄竹坑村。据传,古时此处有一佛寺叫普庵,而佛教认为一座寺庙就是一个道场,故名“普庵场”。公元1973年本村袁举豪(现健在)携妻子习招英(已故)最早在此立基建房,次年迁此定居;改革开放以后,本村又有部分村民先后迁入,现已达到十四五户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 黄竹坑村</p> <p class="ql-block"> 黄竹坑新村区——普庵场</p> <p class="ql-block"> 位于黄竹坑村东南面的宝华山</p> <p class="ql-block">  5、邓家源。又名杏家源。清初,有邓姓居住,故名。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邱姓迁入,后又有袁、张、何等姓迁入。</p> <p class="ql-block"> 6、犬眠形。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年),杨瑞凯由吉水县地迁此拓基,后又有张、曾、邱三姓迁入。村后山为犬眠状,故名“犬眠形”。</p> <p class="ql-block"> 犬眠形村</p> <p class="ql-block"> 7、苦槠巷。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年),李姓由邑内藤田老圩迁此,后有刘、肖、谢、袁等姓迁入。村南田垄形如长巷,巷内多苦槠树,故名“苦槠巷”。</p> <p class="ql-block"> 8、大井坑。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罗姓由兴国县迁此立基;清文宗咸丰年间(1851—1861年),又有刘、张、曾、杨、范等姓迁入,以村旁古井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9、塘边。据何氏族谱记载,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何姓由兴国县衣锦迁此立基,后又有巫、张、刘、郭等姓迁入。</p> <p class="ql-block"> 塘边村</p> <p class="ql-block">  10、仓下。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龚姓由乐安龚坊迁此立基。村位于古仓旧址旁,故名“仓下”,现从属于寨下村。</p> <p class="ql-block">  11、白石下。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应姓由兴国县,陈姓由乐安县罗陂村迁此立基;后又有温、张等姓迁入。村位于白石岭脚下,故名“白石下”。</p> <p class="ql-block">  12、炉前垴。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吴姓由邑内陶唐中石陂迁此立基。村建于炼铁炉前,故名“炉前垴”。</p> <p class="ql-block">  13、箩石下。此村位于炉前垴村北面附近,从属于炉前垴村,有吴、黄等姓居住。相传很久以前此村有一大户人家,因人口众多每天吃米一箩一石,故名“箩石下”。</p> <p class="ql-block"> 14、河山前。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吴姓由邑内陶唐中石陂迁此,继有郭、黄、邓、胥等姓迁入。村位于小河边山脚下,故名“河山前”。</p> <p class="ql-block">  15、彭家边。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彭姓迁此立基;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李姓由邑内瑶田迁入。</p> <p class="ql-block">  16、鱼鳍上。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郭姓由吉水县春坑迁此立基,后有袁姓迁入。村建于“鱼鳍”状山上,故名“鱼鳍上”。</p> <p class="ql-block"> 17、竹仔山。清宣宗道光年间(1821—1850年),邹姓由兴国县江背村迁此定居。</p> <p class="ql-block">  18、财坑。1939年谢姓由兴国县迁入,不久又有袁姓由兴国县长冈迁入;取“人财兴旺”之意而得名,据传,此地古时有佛教道场,故又名“道上”。</p> <p class="ql-block">  以上自然村明朝建村的有4个,即寨下、营下、高坪、黄竹坑;民国时期1个,即财坑;建村时间不明的1个,即箩石下;其中大部分是清朝建村,有12个,即邓家源、犬眠形、苦槠巷、大井坑、塘边、仓下、白石下、炉前垴、河山前、彭家边、鱼鳍上和竹仔山。这12个村又有7个(即大井坑、塘边、仓下、白石下、炉前垴、河山前、彭家边)是在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村。</p><p class="ql-block"> 另外,还有14个废村也在此作一介绍,让年轻人和后人对此也有一些了解。</p><p class="ql-block"> 1、月下村。位于营下村东面一余里处小山脚下那片稻田里,因村后小山有一段山脚走线呈半月状而得名,立废时间失考。关于此村如何走向没落,民间还有一段悲凉的传说。据传,很久以前,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这里住着一村刘姓人家,刘姓家族人丁兴旺,读书风气浓厚,出了一位让族人引以自豪的刘探花。刘探花在朝廷官越做越大,后来当上了军事统帅。有一年,朝廷扩大征兵,刘探花作为军事统帅,把自己村里的青壮年男人都征去当兵,一来为了完成征兵任务,二来也可以让家乡人日子过得更殷实些,毕竟当兵比在家里种地更强些。可是,没过多久,夷人大规模入侵边境地区,朝廷派了大量兵力前去抵抗,无奈,敌强我弱,朝廷派去的兵力大部分血洒疆场,来自月下村的兵士也全部壮烈殉国!这样一来,月下村只剩下一些老人、小孩和大量的寡妇,日子过得很不是滋味!不久,村里来了一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到村子周围察看地形地势,发现村子北面一条像猪腰一样的小山脉被修路人拦腰斩断(这个地方后人称之为“猪仔缺”),结果造成延往月下村后山的龙脉也给断了。最后,风水先生得出结论:这里不能住人了,否则会有灭顶之灾!风水先生这样一说,村里人有些惊慌失措,于是纷纷迁走,有的迁往西面的营下村,有的迁往别处,曾经盛极一时的月下村就这样烟消云散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很多东西不可信,但至少反映了月下村曾经存在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  2、下园村。位于寨下村西北一里处,原有刘姓居住,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迁居附近寨下村,旋即村废;今又有寨下村部分刘姓人家在此附近建房居住,仍属寨下村。</p> <p class="ql-block">  3、陂头坑村。位于白石下村西南一里处,立废时间失考。</p> <p class="ql-block"> 4、松树坑村。位于白石下村东面一余里处宝华山脚下,原有张姓居住,新中国建国前后迁居附近白石下村和黄竹坑村。</p> <p class="ql-block"> 5、虱婆塅村。位于白石下村东南二余里处宝华山脚下,此处有一大片农田,因白天上午背阳,阴暗潮湿,利于虱子繁衍,故名“虱婆塅”。清朝晚期即公元1888年之前有温姓居住,后外迁;1937年符姓由邑内中村乡迁入。改革开放后,全部迁往白石下村水库北岸建房定居,从属白石下村。</p> <p class="ql-block">  6、寮内村。位于黄竹坑村东南二余里处宝华山脚下,1920年涂廷明由吉水县土高坳村迁此搭寮棚暂居,取名寮内;后建房定居于此。改革开放后,全部迁居黄竹坑村。</p> <p class="ql-block"> 7、春坑村。位于高坪村附近山中,原有郭姓人家居住,建国初土地改革时期迁往营下村东南部店下村居住。</p> <p class="ql-block"> 8、店下村。位于营下村东南一里处小山脚下,有两幢青砖黛瓦马头墙大房,为民国时期绰号“二公子”鄢姓大地主所建,建国初土地改革时期,“二公子”长子鄢家仁被遣往苦槠巷村居住,次子鄢家义被遣往八江乡洲上长垅村居住。鄢家两幢大屋分给从高坪村附近春坑回营下的郭月伦、郭月仪、郭月保、郭月才等郭姓七户居住。改革开放后,郭姓人家全部迁居营下村。</p> <p class="ql-block">  9、螃蟹形村。位于犬眠形村斜对面矮山之上,本县瑶田镇沙湾村张姓于清末来此开基,20世纪80年代初期因迁至犬眠形村上部而废弃。此处因地形象螃蟹,故名“螃蟹形”;因螃蟹爬行时其背壳象一个移动的小盖子,所以,当地人形象地把螃蟹称之为“爬盖”,此村位于山岗之上,故而又名“爬盖垴”。</p> <p class="ql-block">  10、上岭坑村。位于塘边村南面高山脚下,原有塘边村何姓人家居住,20世纪90年代末因迁回塘边村而废弃。</p> <p class="ql-block"> 11、梨树坑村。当地方言谐音为“丢物坑”,位于寨下村东面偏北约一里处即寨下村前往塘边村石坡路段右侧。据塘边村巫姓族谱记载,巫姓最早从兴国县某乡镇梨树坑迁往此地开基,为了纪念原居住地,故将此地命名为“梨树坑”。该村鼎盛时期有十多户巫姓人家居住,1949年前后陆续迁往隔壁的何姓开基地塘边村,大致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巫朝仁(于2010年前几年去世)一家最后离开梨树坑迁往塘边村。现在塘边村还健在的巫姓最高年长者巫朝义在梨树坑村出生并于十一二岁时才迁至塘边村。</p> <p class="ql-block">  12、鹅颈村。位于邓家源村西南村口不远处,大致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无人居住而废弃。</p> <p class="ql-block"> 13、荒冈排村。位于普庵场下部对面山脚下,因斜对面小河边有一属黄竹坑村的油榨坊,故又名“油榨下”。此处原有黄竹坑村袁姓人家居住,20世纪90年代初因迁回黄竹坑村而废弃。</p> <p class="ql-block"> 14、湖田村。位于营下村西北二余里处即营下至瑶前村公路左侧山脚下。原有钟姓人家居住,改革开放后迁至营下村而废弃。</p> <p class="ql-block">   二、地域历史</p><p class="ql-block"> 关于营下村委会地域的历史沿革、行政归属和机构设置、历史事件等情况,历史上记载的很少,下面根据永丰县志等资料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作一简单介绍。</p><p class="ql-block"> (一)古代</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今江西境域属吴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先属越国,后属楚国。营下作为今江西永丰县地的一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先后属吴国、越国和楚国。秦朝时营下属九江郡庐陵县管辖;西汉时期属豫章郡庐陵县吉阳乡;王莽新朝时属九江郡桓亭县吉阳乡;东汉时期,营下又属豫章郡庐陵县吉阳乡,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析豫章郡置庐陵郡,又析庐陵县地置阳城、兴平二县(二县范围基本相当于今永丰县地),营下属阳城县(县城在今古县圩,西晋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改称阳丰县)管辖;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阳丰、兴平二县撤销,并入庐陵县,营下属吉州庐陵县管辖;五代南唐李璟保大八年(950年),析庐陵县水东11乡置吉水县,今永丰县地属之,营下属吉州吉水县永丰乡;北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析吉水县五乡一镇置永丰县,营下属江南西路吉州庐陵郡永丰县永丰乡;元代先后属江西行中书省吉州路、吉州路总管府、吉安路永丰县永丰乡;明代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永丰县永丰乡;清代,县下设乡、里、都(县城设坊)、图,以乡统里,以里辖都,都下辖图,营下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永丰县永丰乡古县里二十七都范围。</p><p class="ql-block"> 营下古代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由于缺乏资料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件事确有记载。据《光绪吉安府志》记载,永丰县石马乡层山村明代进士,太常卿,外交家,中国第一部外交专著《使琉球录》的作者郭汝霖(1510—1580年)曾葬于营下,后来即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迁至永丰三十四都蝦塘(属上永丰),屈指算来,郭汝霖葬于营下的时间达60余年。</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件事虽然没有文献记载,但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从古代至近代有一条吉安地域的重要商道即吉藤古道经过并贯穿营下地域东西。吉藤古道始于今吉安市区,经吉水县境进入永丰八江,往东入古县营下,在犬眠形村斜对面螃蟹形村向东入亭子坑,然后翻越宝华山北段亭子岭,到达古县圩,经瑶田镇后最终到达永丰中部重镇藤田。这是1933年11月永藤(永丰县城至藤田)公路开通之前吉安连接藤田的一条重要商道。不论是古代还是近代,藤田都是永丰中上部的一个重要商品集散地,在整个吉安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这就决定吉藤古道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此道乃当时永丰中部乃至上部地区联系外界的一条重要通道。永丰中上部地区许多商品尤其是特产如毛边纸、笋干、夏布、藤田薯粉和粉丝等汇集藤田圩,然后通过吉藤古道源源不断地输往外地,当然外地的许多商品也通过此道进入永丰中部乃至上部。</p><p class="ql-block"> 据老辈人讲,古道亭子坑段石板路中间那条深深的凹槽就是当年众多商贩运货的单轮小推车碾压出来的。由于亭子坑段和亭子岭西坡段比较狭长,路两边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林木葱茏,绿荫如盖,整条坑道一直到山顶休息亭显得阴森恐怖,这样的环境为土匪山贼的出没提供了方便。因此此路段匪贼抢劫过往行人财物甚至杀人越货的事时有发生。为安全起见,人们过此路段往往是多人结伴而行。尤其让人称奇的是,古商道的繁忙还催生了营下与八江乡藕内村交界处桥场新街(属营下范围)的兴盛。当时桥场新街人头攒动,小商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街上各种店铺林立,为吉藤古道过往商人和行人食宿买卖提供了方便。据说,那时营下人、八江人以及龙陂贺家一带的人都是去桥场当圩,比现在去古县、永丰县城和吉水冠山当圩还要近得多。20世纪30年代,随着永藤公路的开通,吉藤古道和道上的桥场新街也逐渐走向衰败和没落。</p> <p class="ql-block"> 桥场新街遗址</p> <p class="ql-block"> 亭子坑荒凉的古道</p> <p class="ql-block"> 亭子坑清凉的小溪</p> <p class="ql-block"> 亭子岭山顶古亭遗址</p> <p class="ql-block"> 亭子岭(东坡)</p> <p class="ql-block"> (二)近代</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1912—1949年),营下先后属江西省庐陵道永丰县、平赤县,江西省第九行政区永丰藤田特别区政治局,江西省第三行政区永丰县管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永丰县曾一度(1930—1934年)为苏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1933年,永丰县苏维埃达到全盛,辖有17区141乡,营下属其中的古县区,属红色区域游击区范围;1933年8月永丰县以瑶岭为界,分为永丰、龙冈两县。分县后,永丰县苏维埃辖10个区苏维埃,71个乡苏维埃,营下属其中的古县区营下乡苏维埃。1934年10月,永丰、龙冈两县合并为永龙县苏维埃政府,12月因红军北上抗日,苏区被国民党政府军队占领,县、区、乡苏维埃包括营下乡苏维埃被迫解体。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国民党政府将永丰县划分为6区39乡2镇,营下属第四区古县乡。</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时期,营下也曾有不少人参加红军,涌现过2位革命烈士,即黎昌富和邱述福,他们都是1930年参加红军;黎昌富1932年在古县作战时英勇牺牲,牺牲时年仅17岁,邱述福(犬眠形村人)牺牲时才24岁,他们为中国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我们营下人争了光! 我们作为后人和他们的家乡人应该永远牢记他们的名字,牢记他们的功绩,永远怀念他们!作为中央苏区游击区的一部分和吉藤古道的一个重要路段,营下的确发生过一些斗争事件,但基本缺乏记载。不过,有一些战争留下的遗迹和民间传闻,再结合一些书本记录的背景资料,还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p><p class="ql-block"> 据有关专家研究,1930年12月国民党张辉瓒十八师从吉安东固前往永丰龙冈地区围剿红军,一路是从东固经南垄进入龙冈的,路程很近;还有一路就是绕道经过古县境内先到藤田,然后到达龙冈。笔者曾听祖父袁欲财(1930年已16岁)讲述,他亲眼看到张辉瓒部队经过营下境内,沿着吉藤古道向古县圩方向进发。</p> <p class="ql-block"> 黄竹坑东南面宝华山那块高而巨大的投金石上至今还留有用砖块砌成的带有射击孔的防御工事;据民间传闻,这个防御工事是红军用来打仗的。据营下村民讲,营下村附近不少山岭上,比如:湖田岭、褚子排、高顶洲、炮子岭、侧脑坑矮岭等处都挖有打仗的壕沟,解放后,有不少营下村民上山砍柴时还捡到了子弹壳。有不少老辈人讲,营下自然村、高坪村和箩石下村等村庄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曾驻扎过红军,特别是营下村的砖墙老屋上大都刷有标语。例如李后福老屋,前面有石灰水写的红军标语:“欢迎白军士兵来当红军”,后面墙上的赭色标语还有“剿匪部队”四个字清晰可见;习姓老屋墙壁上至今还留有两副红军标语,即“扩大红军一百万”和“反对德国进攻苏联”,根据标语内容,结合背景资料可推测,这两副标语应该写于1933年。据一则罗炳辉传记资料显示,1933年7月著名红军将领罗炳辉指挥的一支部队沿着吉藤古道经爬盖垴村(即螃蟹形村)进入营下村,然后从营下向八江槎口进军。1933年8月林彪和聂荣臻带领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二、三团和第二师第四、五、六团前往吉水乌江参加战斗,当时指挥部设在槎口村;据八江槎口村一位老人讲,他当年亲眼目睹这支军队沿着吉藤古道从营下方向来到槎口。</p> <p class="ql-block"> 宝华山投金石(远景)</p> <p class="ql-block"> 宝华山投金石(近景)</p> <p class="ql-block">  宝华山投金石上的红军防御战斗工事</p> <p class="ql-block">   (三)现代</p><p class="ql-block"> 1949年7月13日永丰县城解放后成立了永丰县人民政府。随后,县人民政府将全县划分为7区21乡镇,营下属属其中的古县区古县乡。1949年10月古县区改称第三区,1950年11月营下设乡,辖今八江乡龙洲、马源,今古县镇龙陂(含原贺家村委会)、石井、营下,今吉水县冠山乡谷源、分湖等七个村委会,乡政府办公场所位于营下村习家宗祠西南方向附近。当时,营下属永丰县第三区营下乡;1953年永丰县设9区109个乡镇,营下仍属第三区营下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建制,乡镇改为公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大队,全县原有的31个乡镇转为31个人民公社;1959年将全县31个人民公社改划调整为27个,分辖267个大队,营下大队为其中之一,属古县人民公社。1961年古县分为古县、龙陂两个公社,营下大队分为营下、塘边两个大队,皆属龙陂人民公社。1968年古县、龙陂、遇元公社合并为古县人民公社,营下、塘边两大队合并为营下大队,又属古县人民公社;1972年古县分为古县、遇元两个公社,营下大队仍属古县人民公社。</p><p class="ql-block"> 1984年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改变“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村政权,改公社为乡镇,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1985年全县划分为25个乡1个镇3个场,分辖267个村民委员会,2个街道居民委员会,营下村委会为其中之一,属古县乡。2000年古县撤乡设镇,2001年古县镇与遇元乡合并,营下村委会属古县镇。</p><p class="ql-block"> 由于缺乏资料,考证不详,所参考的某些资料本身就存在错误,加上本人学识肤浅,故本文所述纰漏和谬误在所难免,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乡亲们和广大读者、有识之士、学者专家多多指出错误,提出批评和和修改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最后祝家乡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祝家乡人民幸福安康,富贵有余,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本文主要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1、清《同治永丰县志》(1874年刘绎主编)。</p><p class="ql-block">2、《永丰县志》(1993年新华出版社出版)。</p><p class="ql-block">3、《江西省永丰县地名志》(永丰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1985年1月编印)。</p><p class="ql-block">4、清《光绪吉安府志》(刘绎主纂)。</p><p class="ql-block">5、《桐岗袁氏十四修族谱》(1918年编)。</p><p class="ql-block">6、部分民间访问和传闻资料。</p><p class="ql-block"> (说明:本文初稿撰于2019年9月,2020年3月和4月以及2022年9月,根据新的资料作了少量补充和修改。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刘光清、张先佐、何元龙、曾庆彬、颜东中、肖满松,李云波等家乡人热情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口头资料,在此鸣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录:</p><p class="ql-block"> 重修营下黑下桥捐资功德碑文</p><p class="ql-block"> 黑下之桥,始(1968年)为木构;历越十载,改筑石拱;甲午之秋(2014年),桥面重修;庚子(2020年)仲夏,洪水肆虐,桥损隐危,出入受阻;十月廿八(公历),拆毁重建,风雨历程,三月有半;钢混结构,前所未有,共耗元币,六六余万。</p><p class="ql-block"> 公元2021年2月9日,春阳普照,紫气东来,村民雀跃,桥通告竣,可歌可乐,可喜可贺!然饮水思源,有恩必谢!首谢永丰交通局古县镇政府分别惠供立项(40万元)补助(4万5千元)资金之恩!次报善举义士捐资尽力之情!</p><p class="ql-block"> 山水营下,风和物美,山健体魄,水养人心,人善道厚,民风淳朴。数月以来,刘光清、颜东中等同志热情倡导,鼎力支助,众士踊跃慷慨,倾情奉献,共捐资廿八万余元以补资金之不足。其懿行善举,惠泽后世,高德情怀,令人敬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今芳名刊碑,万古流芳!立碑以志,弘德扬善,光明德行,昭示后人!良风永续,百世昌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永丰县古县镇营下村委会立</p><p class="ql-block"> 公元2021年2月9日袁飞贤敬撰!</p> <p class="ql-block"> 作者近照</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袁飞贤,男,民盟盟员,1991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入永丰二中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教学之余,爱好教育教学、永丰地方史和党史研究以及诗词楹联创作,在各级刊物和书籍先后发表论文文章70余篇,在互联网和公众号发表30余篇,还有12篇论文获省市级奖项,另外在各级诗词刊物和公众号等媒体发表诗词180余首、楹联60副;2013年以来先后应邀参与永丰地方教材《多彩永丰》和欧公故里西阳宫、永丰博物馆陈展大纲以及贯岭生态园红色文化广场建设策划书的编撰(或撰写)等10余项永丰文化建设工作,还先后3次应邀担任永丰电视台地方历史文化节目解说工作;2021年1月,应邀为永丰二中新校园六幢教学楼分别命名为元启楼、文雄楼、兴贤楼、文伯楼、贤关楼、文岳楼,经县级主要领导审核批准,均被采用;2021年上半年又完成了江西永丰龙冈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陈列馆第二次布展陈展大纲的主撰工作;同年5月先后接受中央电视台和《井冈山报》社记者的专题采访,2022年4月作为特邀嘉宾参与吉安电视台《吉祥安泰话地名(永丰篇)》节目的录制工作;2021至2022年,多次应邀为永丰县党政机关、企事业、民盟总支、民间团体等单位作党史和欧阳修文化专题讲座。从教以来,曾评为永丰县高中历史学科带头人、永丰县高中骨干教师(2007年)、吉安市高中骨干教师。现为永丰县党史研究学会副会长、吉安市党史学会会员、永丰县诗词楹联学会理事、庐陵诗词学会和庐陵文化研究会会员、江西诗词学会会员、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和江西省中学历史骨干教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