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我来了——青海甘肃大环线游记

心有玲兮

<h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似乎行万里路更容易完成,背上背包的路上,看过许多人、听到许多故事、见过别样风景,就这样,慢慢成长。我,愿与你讲述途径的风景,分享异国他乡的感受——</h3> <h3>八月最后一个星期里,历经青海甘肃两省,从祁连山脉的南端绕到北侧,感受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神奇,领略了丝绸之路历史的源远流长。全程横跨2900公里,这是一场“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旅行,也是一场心灵的旅行。</h3> <h3>第一天:拉脊山--青海湖--茶卡</h3> <h3>东方泛白,清雾弥漫,飞机准时开始滑行起飞,穿云拨雾的过程中,阳光霎时充满整个机舱,旅游的激情立马被点燃。<br></h3><h3>从广东的33℃到西宁的17℃再到拉脊山的11℃,五个多小时里,我便经历了夏-秋-冬三季。经过海拔3820千米的拉脊山,浓雾弥漫,仿佛置身于云里,因起早赶飞机略感高原反应,见到广阔的大草原和牛羊,也只能按捺住欣喜悠着玩耍。车子随着蜿蜒起伏的山路盘旋前行,两旁山坡绿草如茵,时不时入镜的还有悠闲吃草的牦牛与羊羔们,点缀着绿毯,和谐而美丽的画面,应了那句话“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h3> <h3>过了这里就是大晴天,简直就是分界线啊</h3> <h3>午后的行程便是环青海湖游,天气晴朗得紧,左边是祁连山脉草原风光,右边是蓝天白云碧水绿草。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为构造断陷湖,面积达4000多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湖水波光粼粼、清澈见底,远看烟波浩渺、碧波万顷,无边无际与天共一色,似乎比大海更蓝也更平静一点,买上一包鱼饲料,便可把成群结伴的二级保护动物鳇鱼吸引至跟前。湖周围种着许多油菜花,绿的黄的相映得彰,路边不少骑行者的身影,还有虔诚的朝拜者。</h3> <h3>天蓝蓝,水清清~</h3> <h3>还能认出我来吗?</h3> <h3>第一次骑马,天知道我有多害怕被掉进水里。</h3> <h3>傍晚七点半到达茶卡,太阳还未下山,金黄色的霞光透过浓厚的云层裂缝直射下来,仿是佛光倾泻,小马哥说这是耶稣光。到了美食广场,许多人拿着手机在拍照,这时的太阳还是金光灿烂,五分钟后变为温暖的黄光,之后光线愈暗,不到一分钟太阳便全部落下山的另一边,落日余晖也逐渐被黑暗包围吞噬。我就这么第一天就看到了日落,也是行程中唯一的一次。</h3> <h3>无意中抓拍到的场景,是我最喜欢的一张</h3> <h3>第二天:茶卡盐湖--翡翠湖</h3> <h3>茶卡盐湖,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一,享有“中国天空之境”“中国最美星空”等美誉。最靠外的盐湖区域没有水只有厚厚的盐粒,路也是盐砌的,还塑造了大型盐雕像;沿着小火车轨道两旁的路边再走进,盐湖便渐渐开始有积水,眼睛到达之处都是盐的各种分身,白净的盐面与湖水晃眼得厉害。走到湖心深处,清澈的盐面平坦得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的纯净,“天空之境”的感觉跃然心上。微风轻拂,湖面便起了涟漪,便有了那意境--风乍起,吹起一池春水!踩在凉凉的湖水里,不会觉得太冷,就是盐粒硌脚得生疼。</h3> <h3>镜头滴到盐水了</h3> <h3>羽绒服与短裙,居然在同一个地方和谐共存</h3> <h3>坐上小火车返回景区门口,车厢非常安静,伴着节奏般哐当哐当响,窗外是游客的热闹嬉戏和不断缩小的盐湖景色,渐行渐远,二十来分钟车程里,我居然生出了离别的伤感。</h3> <h3>离开茶卡前往大柴旦的路段属于柴达木盆地,左边是昆仑山脉,右边是祁连山脉,却是一黄一绿的草原风光。半路上突然下了一场大雨,小马哥说这里很少下雨,是我们带来的福雨,好吧,就让戈壁上的骆驼草长得再茂盛一点吧。</h3> <h3>茶卡盐湖的天气不够好,翡翠湖来补!驱车三个小时来到大柴旦的翡翠湖,这是一个与茶卡媲美的盐湖,由于矿物元素含量的不同,湖水呈现出绿、蓝、黄、褐等色彩,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犹如一块块美玉散落在人间。借用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来形容这一风景--湖水与蓝天共成一色,静止的湖面如光亮的镜子,星罗棋布的小湖恰似白盘里盛着青酒。夕阳温暖的照着这一片湖水,更加如翡翠般翠绿。</h3> <h3>回程半路上,又一次见到了耶稣光的神奇。太阳的光辉透过厚厚的云层撒向了唯一一片居住区,仿佛是神选的地方,果然是福地。</h3> <h3>第三天:水上雅丹--南八仙魔鬼城</h3> <h3>离开大柴旦前往水上雅丹,路上的景色由草原风光到凌乱长着骆驼草的戈壁,再进入到寸早不生的戈壁,平坦的戈壁渐渐隆起馒头般的土丘和各种形状的土墩,人迹罕至,手机信号全无,堪称无人区,孤寂的G315国道从中穿过,诠释着别样的荒凉美!</h3> <h3>在辽阔的大地上更觉得人类的渺小</h3> <h3>水上雅丹,据说是第三世纪晚期至第四世纪早期的湖泊沉积物,由于地壳运动被抬高脱离水体,期间的盐和沙凝结被西风侵蚀雕塑而成的风蚀地貌。四周是飞沙走石的戈壁沙漠,水上雅丹地处柴达木盆地的最低点,神秘的是无论周边下雨下雪它都是一副置身事外般的安宁。水是碧绿澄清的,水中的雅丹地貌被侵蚀成各种形状,还有明显的堆积分层线,比人工雕刻更令人着迷动魄,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乌素特(水上雅丹)景区2014年开发,2017年底才对外开放,因为盐沙还在受着风、水的侵蚀,时刻面临崩塌消失的宿命,想着它的美是有寿命的,心生一种美人迟暮的悲悯。</h3> <h3>雅丹地貌的最佳代表者--南八仙,更是把“荒漠苍凉”诠释得淋漓尽致。南八仙是纪念解放初期在此牺牲的八位女性地质勘探员,因夜幕降临大风吹过有时会听到鬼哭狼嚎的嘶叫声而取魔鬼之名,而我觉得它像行星表面,大自然的风长年累月拂过这片土地,留下了形形色色诡异的纹路印迹,近看寸草不生满目枯竭,起起伏伏的土丘鳞次栉比,似雨后春笋般隆起;从高处眺望千沟万壑,似乎西海舰队在这里蓄势待发。一路飞驰在戈壁地区,天空大片大片的云朵低矮得似乎可以追逐触及,大概是因为离天空很近很近的缘故吧。回程路上又邂逅了一场大雨,于是自嘲“雨神”,离开无人区,雨便戛然而止了,远处还可看见双彩虹。</h3> <h3>手机无法拍出“魔鬼”的感觉</h3> <h3>第四天:阳关--《又见敦煌》--沙洲夜市</h3> <h3>我问先生对敦煌有什么印象,他给了我两个关键词:丝绸之路、历史沉淀。</h3><h3>离开青海前往甘肃走的是另一条美丽的G215,夹着在祁连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笔直的公路,广袤的戈壁,又是个天然拍公路大片的摄影棚。</h3> <h3>戈壁景观</h3> <h3>动作很重要,摄影师更加重要,哈哈哈</h3> <h3>进入甘肃管辖路段,便来了个42KM连续下坡路段,一路盘旋而下,山上的植被慢慢增绿,进入酒泉市,远远左前方就是一大片沙漠,前往阳关便需从中穿过,两旁还时不时可见小型龙卷风在自娱自乐。</h3> <h3>风力发电机,风能--清洁可再生能源,根据风速自行调节转速发电。</h3> <h3>阳关,古代陆路对外的交通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上河西走廊的一个重要的城市,与玉门关南北呼应。诗人王维曾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倾尽杯中酒,道不尽离别情,挥手作别元二。诗词里的阳关是一个凄婉伤神的离别之地,乘坐电瓶车到达后,才发觉阳关只剩下一片废墟,曾经声名显赫的重要关隘,如今陪伴它的是经年的荒漠朔风,只有那块显目的石刻,还在诉说往年历史,不远处的汉代烽燧,在夕阳下如同一位垂暮的将军,高昂矗立在莽莽荒原上。置身广袤无垠的沙漠之中,体会着繁华落尽的荒凉美!</h3> <h3>远处是阿尔金雪山</h3> <h3>阳关景区附近的葡萄种植园</h3> <h3>晚上九点观看了王潮歌导演的实景情景剧《又见敦煌》,走着观看了前半部舞台剧,讲述了敦煌的历史与人物和莫高窟被发现以及文物被运走海外他国和飞天的故事。看得心揪揪的,不过听到讲解说被盗走的文物现在各国博物馆保存完好才觉安慰与心安。后半部则用高科技的舞台演绎莫高窟“千年一瞬”的历史故事,恢宏的场面,华丽的服饰,演绎着深入人心的悲壮。的确,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最终都是那么一瞬间,而莫高窟却是震撼的一瞬间。走出剧场,飞机发动机的轰隆声和满天星辰才把我拉回了现实中。</h3> <h3>剧场门口</h3> <h3>不容错过的一场大剧,观影总结——震撼!</h3><h3>不过场景舞台是不固定的,所以腿脚不好和小于五岁的宝宝不建议观看哦。</h3> <h3>晚上十一点去沙洲夜市,琳琅满目的西域物件显示着当地的风俗人情,穿过饰品区和水果区便是美食区,可能是近打烊时间,街市不算太吵杂。深夜走在灯火通明却安宁静谧的街头,脚下的街道石板上便雕刻着历史、人物介绍和诗词。与大漠的诗词均是带有哀怨与伤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h3> <h3>第五天:敦煌博物馆--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h3> <h3>因为预约的莫高窟是12:30的票,上午的空闲中便去了敦煌博物馆。博物馆分6个展厅,讲述了敦煌的史前文化的灿烂与陈列了部分丝绸之路文物。祁连山上融化的雪水汇成了潺潺流水,造就了敦煌这一戈壁沙漠中的绿洲。敦,大也;煌,盛也!这是一座悠久的历史古城,于是在敦煌历史文化标签上添上“厚重”这一形容词。</h3> <h3>莫高窟,俗称千佛洞,集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于一体,是现存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史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公元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凿壁建洞修禅讲佛,因为佛教文化的宣扬,石窟得到发展壮大,更在唐宋时期达到顶峰,之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便慢慢隐藏在沙漠之中,冥冥之中却得到了保存。直到1900年,道士王圆簶在一次清扫中无意发现,可惜当时的清朝政府无暇顾之,莫高窟的文物被以“保护修复”等借口被骗被盗走,遗失的文物文献资料近四万件,所以《又见敦煌》的舞台上如果有鸡蛋我一定会砸向王道士的。不过后来在观窟的过程中,有一个功德碑是王道士弟子为其建立的,是他将部分善款捐出修复莫高窟,正如讲解中说的也许他当时真的以为是“保护修复”的,只能哀叹惋惜!</h3> <h3>踏入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便看到“人类敦煌,千年莫高”八个大字,先是观影了莫高窟的历史片,后进入数球影厅,3D技术向我们展示了莫高窟里面几个大型洞窟。有了昨晚的《又见敦煌》和现在的介绍作铺垫,后面的观窟便更加深刻了,莫高窟共有735窟,其中300多个洞窟里面有雕像壁画的,不过开放的却不多,有的还正在修缮,我们随机参观了十个洞窟,分别是323/331/420/427/428/259/257/16/17/96。洞窟大小、结构各异,各种佛像雕刻得栩栩如生,壁画彩绘也是细致入微、精巧逼真,融入了中华民族甚至西方国家的各类元素。本着文物不可再生的宗旨,莫高窟的只是进行了加固修复保护措施,尽管色彩斑驳,氧化变黑,有的细节已经无法辨认,部分文物被盗,却依旧精美绝伦,丝毫不影响它的壮美与绚烂。之前的讲解中说到,我们每个人的每一次呼吸都将是对其的一次伤害,全程参观便是敬畏与惊叹共存!</h3> <h3>九层楼,96号洞窟外建筑,洞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为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h3> <h3>敦煌•莫高窟,千言万语无法及尽其意!</h3><h3>莫高窟观影和窟内不能拍照,更合适全心全意参观!</h3> <h3>离开莫高窟,前往另一个自然景观观赏地--鸣沙山景区。</h3><h3>鸣沙山的山体由流沙堆积而成,沙子细腻如丝如绸,山脊波纹线条却清晰分明,沙丘高低起伏,配上一个个沙坑,再夕阳照耀下蔚为壮观。据说微风轻拂,沙子发出丝竹管弦之音,大风起时便发出巨大的钟鼓轰鸣。踩着沙梯爬上山头,眼前一望无际,黄沙弥漫飞舞,回身看梯上络绎不绝的人群,还有耳边遥远梦幻般的驼铃声,竟有种穿越回丝绸之路上的错觉。</h3> <h3>月牙泉位于鸣沙山下,被沙丘环抱,弯曲如新月,泉水清澈历经千年而不干涸。“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月牙泉静静的躺在沙漠中,清澈的水面与漫天黄沙如此对立的景色,却也相得益彰,“沙漠第一泉”果真名不虚传。</h3> <h3>第六天:嘉峪关--张掖丹霞</h3> <h3>河西走廊,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也是丝绸之路的一交通要塞,阅尽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激烈碰撞,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与西方世界的交融汇通。</h3> <h3>张掖丹霞是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结合而成的自然景观,正如门票上写的“一眼七彩丹霞,天下群山无色”,数以千记的群山色彩斑斓,悬崖峭壁气势磅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一次尽显威力。从北门进入,依次经过2号七彩仙缘台-1号七彩云海台-5号七彩锦绣台-4号七彩虹霞台(3号观景台未开放),每个观景台都各有特色都值得停留观看,4号观景台则是最为壮观。群山叠嶂,似物似景,七彩斑斓,毫无雕饰,虽少有植被覆盖,但仍让人觉得它是生机勃勃的。张掖景区的管理和交通安排是我认为最好的,广东的丹霞可以好好学习一下。</h3> <h3>第七天:扁都口一祁连草原一东关清真大寺</h3> <h3>这一天才感觉到时间过得好快,不觉已经是行程的最后一天了。</h3><h3>转换到祁连山脉的另一侧,走在河西走廊地带,途径的不再是戈壁荒漠,这里地势平坦,光热水充足,不但有草原绿树,还有黄灿灿的青稞和各类水果。重返青藏高原,在达坂山观景台上眺望,没有了高原反应,有的是心旷神怡,不用“风吹草低”便可见满山坡的牛羊。</h3> <h3>一言不合就来个跳跳跳</h3> <h3>土拨鼠洞口和小蘑菇</h3> <h3>傍晚回到西宁城西区,小马哥很热情的推荐了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大寺庄严肃穆,及古典建筑与民族风格特点,尽显古朴典雅和浓郁的民族特色。</h3> <h3>晚上躺在床上,脑海里循环播放着这七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心里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想起这次旅游的成行初衷--帮着计划出游,看攻略问经验,不想就把自己陷进去了,于是在出行前的十天里,请年假订机票,联系导游司机,买好各种旅游神器。如今看来,当初的“冲动”竟成全了今天的完美。</h3> <h3>每一段旅行都有其目的或意义,或浏览名胜古迹、拓宽眼界,或寻找逝去的年华、重温岁月,或释放情绪、愉悦心情找回自我。旅行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的过程。在旅行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和每一个景色,都将成为一生中难忘的风景。</h3> <h3>词到用时方恨少,言语未能表达我所见所感的千万分之一。</h3><h3>大西北之美,请你亲自来一趟,一睹芳华,一探真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