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堡有座金銮殿

杨进汉

<p> 深山有座金銮殿</p><p> 杨进汉 </p><p><br></p><p> 湘西南的仲秋,山岭依然葱绿,田畴满目金灿,与散落其间的苗家侗寨一起,发出清新朴素的自然芬芳,蕴含着宁静喜悦收获情结。</p><p> 上堡,绥宁县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域的一个不足五百人的侗寨。站在侗寨东北海拔1913米绥宁境内最高峰牛坡头,撞入镜头里的首先是极具神韵的梯田。500多亩梯田一丘连一丘,一排串一排,一级一级依次而上,随形就势蟠伏在山坡,呈现出曲折有致、温顺有情的流畅线条。9月中旬,梯田里的水稻已经成熟,在流云悠扬的天空下,舒展着悦目的色彩。突然几抹黑云掠过,秋雨在不知不觉中飘落,给山中岁月平添几分清新,山谷的雾霭岚烟汹涌,为山居生活陡增一丝飘逸。云开雾散,随着镜头的拉近,一个隐居群山之间朴素而古雅的侗寨落落大方绽现我眼前。寨门幽幽深深洞开着,门楣上的“上堡古国”,携着久远而古朴的原始气息,带着历史遗风遗韵的痕迹,秋高气爽地向世人展现尘封岁月。穿过风雨桥,一种血腥的悲壮,涌上“忠烈祠”的残垣断壁。夕阳生辉,我镜头里是一片破败但平整的石板,几只油光水亮的公鸡在空坪上嬉戏,一切那么平静,一切那么真实。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五百多年前一个苗民政权的“金銮殿”? </p><p> 《绥宁县志.形势》记载:“绥宁山多峻峭,水多湍急,人情轻躁,易动难安。勿论乡邻无里许之平壤,即城廓亦如箕形倾仄,古称飞凤徽城,况城虽弹丸,亦黔滇之便道,交广之门户,南控苗穴,北镇瑶巢,为全楚之上游乎。”绥宁自古苗疆要冲,是西南少数民族抗击朝廷渗透的前沿。在绥宁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为捍卫民族自治的武装斗争就有三十余次。唐末杨承磊捍卫“飞山峒”起事,北宋杨晟台复“封土”揭杆,元代杨留总反抗等级迫害聚众,明朝李添保抵御武力“征讨”举义,清代粟贤宇阻止野蛮“同化”起兵。其中李添保起义的大本营就在上堡。</p><p> 明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开始推行“改土归流”,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在改革实施过程中,朝廷倚仗军事实力,强行对西南各少数民族进行征讨,勒令土官归顺纳款,强迫民众造册输赋。正统元年(公元1439年),绥宁等地的苗民在首领蒙能、李添保率领下揭竿而起,一举攻下绥宁县城寨市,正统10年(公元1449年),起义扩大到广西、贵州边境。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蒙能牺牲,义军由李添保率领撤到绥宁县黄桑坪上堡一带,继续坚持斗争。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定年号为“武烈”(《辞海》“中国历史纪年表”有“李添保【武烈】 1”的记载),李添保称“武烈王”,建省、府、州、县政权。不久,义军遭朝廷残酷镇压,李添保被俘,押往京城遇害,历时二十四年的反“征讨”起义失败。李添保起义失败后,官府对起义地区进行了血腥清洗,上堡的土著苗民被屠杀殆尽,现在上堡所居村民,大多系数百年来从广西、贵州、绥宁周边县及本县东山等地的侗族移民。起义虽然失败,土居虽被杀尽,但“界溪省,巴流府,雪林州,赤板县,上堡有个金銮殿”民谣,至今仍在绥宁广为流传。</p><p> 为防止少数民族的反抗,明朝开始在绥宁建卫设哨,洪武四年(公元1370年)就在绥宁设哨堡12处。至清代更是派驻重兵,仅在以上堡为中心方圆不过百里的弹丸之地就建筑了黄桑营和长安营。在满汉统治者的重压之下,当地少数民族的款会制度及民族民俗活动被取缔和破坏,民族自主权被全部剥夺。直至上世纪80年代,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成立少数民族乡,落实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待遇,上堡的大部分村民还不敢公开自己本民族身份。</p><p> 上堡,一个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普通侗寨,却见证了泱泱华夏民族融合的艰难历程。民民族政策得到落实,压抑数百年的上堡人,从满目苍翠的山岭上随处流响的溪流里站立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先后自筹、争取财政投入近千万元资金,修筑了通往山外的水泥公路;进行了农村电网改造;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铺设了高标准污水处理清洁管网,安装了自来水,家家修建了沼气池,户户进行了无公害化厕所改造,村内道路全部铺设了青石板;近年来,结合侗寨申遗,恢复了鼓楼、风雨桥、款坪等民族文化设施;同时,纯朴的侗家儿女,在扶贫挂点单位和当地政府的指导下,种植延季节蔬菜,培育中药材,栽种青钱柳,开办“农家乐”,组建民俗歌舞队,采卖野生果实,生态旅游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如今的上堡,整个侗寨就是一座金銮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具雏形,建设成“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指日可待。上堡古国的新貌传到了北京,深山里的“金銮殿”上了中央电视台的“乡土”栏目;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3年,被住建部、财政部等单位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2月,被国家民委、财政部列入首批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2016年8月,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p><p> 上堡,因为有党的民族政策阳光的照耀,因为有国家财政扶持雨露的滋润,一个曾经狼烟四起、血流成河的穷乡僻壤,蜕变为绥宁乃至全国的“最美乡村”。</p><p> 太阳贴近西山。我把镜头瞄准上堡寨门前的两棵千年古树。我仿佛听到摇钱树上的串串铜钱,正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我似乎看见岩乜树全身被萤虫包围,闪烁着千万点绿色光芒。从高处鸟瞰上堡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我不由得生出许许多多山苍林莽、坚韧守望的遐想:有甜甜的山歌萦绕,有浅浅的水墨渲染,有历史的烟雨浸润,有现代的人文关怀,上堡古国,乘着新的希望出发,梦想的脉搏将更加铿锵,前行的脚步将更有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