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花故事之二:《诗经》里的萱草

善巽

<h3>“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诗经》里的萱草</h3><h3>(文中萱草花照片均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萱草育种专家张志国教授提供。)</h3> <h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500余年间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卫风· 伯兮》是目前已知最早描写以萱草为忘忧情物的一首诗歌: </h3><h3>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h3><h3> 漫想三千多年之前,萱草必定是民间常见植物,也必定或口口相传或文字承续,多而广,真切动人,才能被采风官纳入《诗经》。 </h3><h3> 诗中的萱草不仅仅是一株顽强的草花,初落人心的是妻子对丈夫的相爱相思,爱而不能相见,思而无法归来,这份痴情总会让人感动,爱着的人总比无爱的人要来的幸福。 </h3><h3>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战争也就不可避免。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战争史。从原始社会人类为了争夺猎物爆发的部落战争开始,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战争毁掉了很多,尤其是军人的家庭生活。不论年代,不分国籍,烽火连天里,谈情说爱真的是一件奢侈而又虚幻的事情。 </h3><h3>(最古老品种的萱草图片)</h3> <h3>  电影《魂断蓝桥》罗伊和玛拉的真挚爱情令人感动,终究没有逃过残酷战争的背景结局令人惋惜。可是,三千年之前的古卫国,有这样一个痴心多情而深明大义的女人,隔着万水千山也要为久役于外的丈夫吟一曲爱情的恋歌: 哥哥啊哥哥,你不但长得英武伟岸,还是最勇敢的猛士!手持兵器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看见你那如虎豹般的气魄,妻子为你倾倒,为你呐喊,为你自豪。发自肺腑的亲切呼唤,有赞扬,有隐忍,有自豪,多情而理智,闻者动容。 <br></h3><h3> 女为悦己者容,东征的哥哥远离家乡,就算自己美若天仙又如何,又会给谁看呢?我恨不能在战场上与哥哥并肩作战,共同杀敌。“首如飞蓬”,不仅仅是我无心装扮的慵懒倦怠,也不仅仅是我独守远望的寂寞相思,更多的还是我为你坚守忠贞的痴心,让你放心小家,保卫国家的决心。 </h3><h3> 我自恃坚强而明理,也为你的勇猛而骄傲自豪,却也无法掩饰来自心底最柔情的思念和企盼,就像久旱的苗儿渴望甘霖酣畅一样,“天若有情天亦老”,老天爷似乎就是这样不解风情,仿佛不了解我的心思,任凭我如何煎熬,也不让我达成所愿,让我内心纠结不已,痛苦不堪。 </h3><h3> 你是我生活的全部,咱们的家是我幸福的窝。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战争带给我深深的恐惧,我不敢想,不能说啊。传说萱草可以让人忘记忧愁和烦恼,你走的那天,我就在墙角的树荫下种满了一簇簇的萱草,我每天都把萱花佩戴在头上。可是为什么这样做,还排解不掉我对你的深深思念呢?我什么都不再求,只希望你能平安归来,哪怕相思成病,也是我心甘情愿的。 世有真情最动人,妻子希望绝世英雄的丈夫能征战沙场,报效祖国;又渴望夫妻长相厮守,静度时光。这充满矛盾的心情,饱含真诚的话语,质朴直白的方式,表达出多少的思念、骄傲、担忧与恐惧啊。 </h3> <h3>  世有真情最动人,妻子希望绝世英雄的丈夫能征战沙场,报效祖国;又渴望夫妻长相厮守,静度时光。这充满矛盾的心情,饱含真诚的话语,质朴直白的方式,表达出多少的思念、骄傲、担忧与恐惧啊。 </h3><h3> 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当时的人们已经赋予“谖”(萱草)忘忧之意,叫她忘忧草。爱,却又没有办法和爱人相见,只有寄托情思,忘掉忧愁,才能继续生的琐碎和无奈。院落里,屋檐下,一丛一丛的萱草,长长的叶子随风舒展,奔放的花形,多彩的颜色,在光影中的浮游,在烟尘中的弥漫,在日月中的淡薄,穿透几千年的爱意、忧郁和坚定,成就了周全、忘忧的爱的样子。 </h3> <h3>  学会放下,懂得爱,并将自然之坚韧、柔和宽博延伸、连接于神圣的母性,在中国的厚重文化里,在今日信息化的世界里,一个人,自豪地手捧萱花,深情地凝视这一片热土,这该是个多么温暖的爱的表达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