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杨景芝:儿童艺术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启发”

美友3366506

<h3>2017年7月30日,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指导,北京文心兰青少年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承办的“首届'文心兰杯'少儿美术全国总展”在北京798艺术区展出,活动圆满落幕。</h3><h3><br></h3><h3>“儿童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不是强制性灌输,而是启发”——首都师范大学儿童文学艺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景芝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h3> <h3>儿童艺术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启发”</h3><h3><br></h3><h3><br></h3><h3>谈到儿童艺术教育方面,杨景芝教授表示:“目前儿童艺术教育仍存在很大问题,大部分还是以传授技能技巧为主。其实中小学生学习艺术课,目的不是为了考专业、去掌握一门技能,而是将它作为一个载体,帮助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学习艺术的目的,一个是审美,一个是人文素养培养,再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创新意识”</h3><h3><br></h3><h3><br></h3><h3><br></h3><h3>“儿童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不是强制性灌输,而是启发。目前美术材料、技法上虽然有很大的革新,但是很多老师在‘教’方面还是带着‘灌输性’,一种方法教给孩子,孩子做出来的大同小异,等于无形之后压抑了孩子,这不利于孩子的创造力发展。”</h3> <h3>美术教育意义在哪</h3><h3><br></h3><h3><br></h3><h3>谈到少儿学习美术的意义,杨景芝教授表示:“美术跟其他学科不一样,美术对发展人的智力、情感和人格素养等方面,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h3><h3><br></h3><h3><br></h3><h3><br></h3><h3>“在智力方面,学习美术,可以充分提高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力。”</h3><h3><br></h3><h3><br></h3><h3><br></h3><h3>“在情感方面,艺术本身就是一门情感的学科,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特别重视情感的表达,这对于孩子情商的塑造,起到很大的帮助性作用。”</h3><h3><br></h3><h3><br></h3><h3>“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们常常想方设法塑造孩子的优良品质。其实,学习美术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常常可以5个小时,甚至8个小时坐着,一动不动地画画,任由什么人干扰都没关系。在杂乱的环境下专注于一件事,这个能力是人人都应该有的。从小带着孩子吃苦,坚忍不拔地做事情,这都是很重要的品质”</h3> <h3>2017年全国文联举办“文心兰杯”绘画比赛14名同学获得“最佳创意”奖,其中两名学生作品入选全国美术总展并在“北京798艺术街”展览时得到杨景芝教授的颁奖和点评。</h3>

艺术

美术

景芝

孩子

灌输

儿童

学习

文心

启发

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