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了更好的开展科室业务,并对住院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更进一步的评估及了解,2019年9月18日下午内二、内儿科利用业余时间由住院医师郝伟莹针对六分钟步行试验为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培训。</h3> <h3>六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对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功能状态的运动试验。</h3><h3>适应证</h3><h3>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主要用于评价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对治疗干预的疗效,测量患者的功能状态,可作为临床试验的重点观察指标之一,也是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指标之一。</h3><h3>禁忌证</h3><h3>1.绝对禁忌证 近1个月内出现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h3><h3>2.相对禁忌证 静息心率>120/min,收缩压>180mmHg和舒张压>100mmHg。</h3> <h3>实验准备</h3><h3>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h3><h3>2.试验前应复习患者近6个月的静息心电图。</h3><h3>3.有症状的患者应准备好相关抢救药物以便随时应用。</h3><h3>4.试验场地准备</h3><h3>(1)室内封闭走廊(气候适宜可在户外),应少有人走动。</h3><h3>(2)地面平直坚硬,路长应达50m,若无条件可用20或30m,过短会降低步行距离。</h3><h3>(3)折返处置锥形标记,起始的地板上有鲜艳的彩带,标记每圈的起始。</h3><h3>5.设备准备</h3><h3>(1)计时器和圈数计数器;</h3><h3>(2)氧气源(如需要);</h3><h3>(3)血压计;</h3><h3>(4)除颤器;</h3><h3>(5)记录表;</h3><h3>(6)便于推动的椅子;</h3><h3>(7)标记折返点的标记物。</h3><h3>6.患者准备</h3><h3>(1)穿舒适的衣服和合适的鞋子;</h3><h3>(2)晨间和午后进行试验的患者试验前可少量进餐;</h3><h3>(3)试验前2h内患者不要做剧烈运动,试验前不应进行热身活动;</h3><h3>(4)患者应继续应用原有的治疗;</h3><h3>(5)可以使用日常的行走工具(如拐杖等)。</h3> <h3><br></h3><h3>方法步骤</h3><h3>(1)对每一患者的每次试验应在一天中的相同时间进行。</h3><h3>(2)试验前患者在起点旁坐椅子休息至少10min,核查有无禁忌证,测量脉搏和血压,(有条件时测血氧饱和饱和度),填写记录表,向患者介绍试验过程。</h3><h3>(3)让患者站起,用Borg分级评价患者运动前呼吸困难和全身疲劳情况(表1)。</h3><h3>(4)计时器设定到6min。</h3><h3>(5)请患者站在起步线上,一旦开始行走,立即起动计时器。患者在区间内尽自己体能往返行走。行走中不要说话,不能跑跳,折返处不能犹豫,医务人员不能伴随患者行走。允许患者必要时放慢速度,停下休息,但监测人员要鼓励患者尽量继续行走。监测人员每分钟报时一次。用规范的语言告知和鼓励患者:在患者行走中,需每分钟重复说:“您做得很好,坚持走下去,您还有几分钟”。如患者中途需要休息,可以说:“如果需要,您可以靠在墙上休息一会,但一旦感觉可以走了就请继续行走”。</h3><h3>(6)6min时试验结束,提前15s告知患者:“试验即将结束,听到停止后请原地站住。”结束时标记好停止的地点。如提前终止,则要患者立即休息并记录提前终止的地点、时间和原因。祝贺患者完成了试验。试验结束后用Borg分级评价患者的呼吸困难和全身疲劳情况,并询问患者感觉不能走得更远的最主要原因。</h3><h3>(7)记下计数器纪录的圈数。统计患者总步行距离,四舍五入精确到米。监测并记录患者血压、心率,有条件者测血氧饱和饱和度,认真填写记录表。</h3><h3>(8)不过6分钟步行试验会受到监测场地以及受试者的个人意愿所影响,通过数字心肺步行试验DCW来弥补传统6分钟步行试验的不足,来让心肺疾病患者功能状态评估更加智能、安全,监测指标全面、精确,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h3> <h3>注意事项<br></h3><h3>1.医生要具备心肺复苏术的能力,需要时应保证相关的抢救人员到场。</h3><h3>2.长期吸氧者应按照原先速率吸氧,或按照医嘱、试验方案给氧。</h3> <h3>内二、内儿科自3月1日建科以来,就树立了积极学习,提高医疗水平,努力服务好广大患者为目标的发展方向,科室规定所有医护人员每月进行科内专业知识学习讲座!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在科室带头人的正确领导下,各项条件逐步完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学科建设不断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