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低调收藏家惊现顶级汝官窑花口刻花洗

张世乾(冷雁)

<h3>  宋代的社会可以说是文人掌权的社会,文人的审美品位也由上而下地影响了整个民间,尤其宋徽宗本身就是个艺术家,在他领导、监督之下制作的御用瓷器,由白瓷转为天青色的青瓷,即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汝窑"青瓷。</h3><h3>一般而言,北宋的汝窑是很少有纹饰的,有纹饰的就显得特别珍贵,清凉寺汝窑遗址曾经发掘出一件暗刻花纹的鹅颈瓶轰动全世界,因为在当时的美学观念里,单纯、典雅、含蓄是审美的最高标准。这次福建藏家出现的这件花口刻花龙凤纹花口洗,器型规整,大气非大宋皇帝御用不可。</h3><h3><br /></h3> <h3>  岁月的风霜一定会在物体表面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它是物理和化学因素产生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就拿瓷器来说,时间会在瓷器表面形成一层光泽,时间越久这种光泽越晶莹,越显得温润。这种特有的光泽对外行人来说不会有任何感觉的,但在己开眼的内行高手的眼里就会产生如脂如玉般养眼的美感。它与新仿品充满火气的贼光是绝然不一样的。它就是包浆,有这层光泽(包浆)的瓷器一定是老东西。专事制假的人也是用物理和化学的手段来制造物体表面的痕迹,与岁月留下的痕迹相混淆以蒙骗他人。但是,如果你见的真品多了,已经开眼了,那么即使仿制手段再高,短时间内制造的痕迹和岁月留下的痕迹一定是不一样的。这件汝瓷花口洗器型规整,包浆厚重,是一件非常开门的顶级珍品。不是玉胜似玉,抚之如几个月的婴儿的肌肤,非常润滑,釉面温润如玉,</h3> <h3>因此可说,汝窑是专属于中国的艺术品,它呈现了中国人对于空灵、自然、简约、纯朴的追求,看似平淡无奇的东西,却蕴含了无限、细腻的变化。宋徽宗在位期间,烧制的汝窑为数并不多,而且金国灭北宋后,汝窑便不复见。如今全世界已公开的,全世界认可的,大概不足百件,主要收藏于各大博物馆中。即便是拥有最多汝窑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也只有21件。第二多的收藏地点是故宫博物院,一共有17件,此外,英国的大维德基金会7件,其他约10件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根据统计,全世界只有不到10家博物馆收藏汝窑瓷器。但真正很顶级的汝窑很多没有被统计在内,一些低调的收藏大家不愿意亮宝,同时这三十多年来,中国各地出土的汝窑也有不少。远远不如文博界所说的几十上佰件。这次福建一个藏家所珍藏的花口刻花洗就是一件极其罕见的珍品。口径达二十八厘米之大,无疑为宋徽宗御前品之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