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偏爱,观鹿查角,冬夏之别,注说正史。

草祭

<h3>在我国古代人们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随着季节的变化,都会有不同的反应。于是编撰了一部专门记载每月月中气候、时令的《月令》。在《礼记•月令》篇记载说,“仲夏之月,鹿角解”;“仲冬之月,麋角解”。仲夏就是农历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仲冬就是农历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这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已经把麋鹿和其他鹿种严格区别开了。可是由于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对麋鹿的称谓不同,有的把它叫作麋,有的把它叫作麈(音主)。在我国北方,民间还把驼鹿、驯鹿,也俗称为麋或四不像。而驼鹿、驯鹿及其他鹿科动物都是在夏天脱角的。清代京南南海子养有麋鹿。</h3><h3>乾隆皇帝认为,驼鹿或驯鹿就是古人说的“麋”,而鹿和麋都是在夏天脱角的,不是在冬天。(原文“鹿与麋皆解角于夏,不于冬。”)于是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写了一篇《鹿角记》,辨明世上并没有在冬天解角的鹿,鹿和麋都是在夏天解角的。可是《月令》为什么记载说,麋是在冬天解角呢?对此,乾隆未能“究期所由”,一直耿耿于怀,“蓄疑者五六年”,百思不得其解。</h3> <h3>过了5年,也就是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冬季,乾隆从塞外承德避暑山庄回到北京,在冬至的第二天,忽然心血来潮,想起南苑海子里养着的那一群叫“麈”的大鹿,会不会在冬至解角呢?于是他立刻派御前侍卫五福赶快到南苑验视,看看那里的“麈”是不是正在解角。果然,南苑海子里的“麈”已经开始解角。五福等人并将已经脱落的15只“麈”角携带回宫,进呈御览。乾隆皇帝一看,“乃爽然自失”,感慨万端。他感叹道,古人把麈当做麋,而我却竟然不知道还有在冬天掉角的野兽,“天下之理不易穷,而物不易格者,有如是乎!”于是又写了一篇《麋角解说》,命人将其镌刻在从南苑海子里拣回来的麋角上,以记其事。</h3><h3>如今,这只麋鹿角就陈列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内。在那只麋角的主干腹面,用精细的楷书镌刻着一篇题为《麋角解说》的手记。下款署的是“乾隆三十二年岁在丁亥仲冬月上浣御制”(1767年农历十一月上旬)。这是清乾隆皇帝研究物候的一篇科学实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有关乾隆皇帝研究麋鹿即四不像的有趣故事。</h3> <h3>麋鹿只有雄麋鹿才长角。麋角不仅形状迷人,更为奇特的是,每年到仲冬时节,麋角即自行脱落。麋鹿是世界上鹿科动物中唯一在冬季掉角的鹿种。它还是所有鹿种中最早换角的鹿。麋鹿在冬季掉角后,茸角即开始生长。为了保护茸角不被严寒的冬季冻伤,麋角茸角上的茸毛比其它的鹿种茸毛长,而且浓密。<br></h3><h3>麋鹿的鹿角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将麋鹿角角尖朝下,倒立在平台上,麋鹿角的三个角尖保持在一个平面上,麋鹿角鼎立不倒。世界上的鹿科动物中,只有麋鹿角可以倒置在地上,角尖朝下,成“三足鼎立”之势。因此,在我国民间,这是一种根据鹿角来鉴定麋鹿,也就是四不像的一种简易而又准确的方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