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欧洲】法国小镇科尔马

程洁

<h3>序</h3><h3><br></h3><h3>在写游记之前习惯写个序,有时话题会跑得很远。这已经形成我的 style,哈哈……</h3><h3><br></h3><h3>看看自己的人生趋向,已经是不可挽回地直奔年龄的高地,我依然如一名战士勇敢地面对一切,那已然是一场鲜为人知的高地之战,可我相信顺其自然,内心真的无所畏惧。</h3><h3><br></h3><h3>然而,心头还是有放不下的东西,是每个母亲心头最脆弱的部分。母亲永远都无法放下自己复制的生命体,俗称“孩子”,我习惯称“娃”。当那个生命体降临的那一刻,就无时无刻牵动着母亲的心。</h3><h3><br></h3><h3>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还在美其名曰的坚守着一个母亲的责任时,娃已经悄然长大,一份显得多余的牵挂我却一直一直没有放下。</h3><h3><br></h3><h3>有时候我真的不明白人类为什么乐此不疲地繁衍生息?也许,也许就是一个自然现象,没有理由、毫无目的。</h3><h3><br></h3><h3>但是每一个小生命脱离母体的那一刻,都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感动。正是有了这样的生命奇迹,这个世界才会熠熠生辉、生生不息。</h3><h3><br></h3><h3>而每个生命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存轨迹,也许崎岖、也许波折,就像我们每个活过半生的人们都亲历的那样,并不是大路通天、一生坦途。</h3><h3><br></h3><h3>也许我现在对娃所能做的只是目送远行、全心祝福……</h3><h3><br></h3><h3>哈哈,这里好像不是谈人生的地方,可说说又有何妨?因为“游遍欧洲”这件事儿,确实和我的娃有关,如果不是娃在欧洲读书,就不会有长长的暑假带着娘去周游欧洲。</h3><h3><br></h3><h3>然而,“游遍欧洲”也只是我的一个梦想。经历了几个暑假,我们的足迹已经遍及了欧洲近二十个国家,几十个城市和小镇。这样的一个数字对于一个平头百姓来说已经足够庞大。不说别的,这对于一个正在读书的娃来说,牵扯的精力也过大。</h3><h3><br></h3><h3>也许为娘之人一颗躁动心需要平静下来……</h3><h3><br></h3><h3><br></h3><h3>现在已经是2019年的九月,秋天的脚步已经走来,这篇关于小镇科尔马的游记,要从盛夏的七月说起,那是七月30日:</h3><h3><br></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和娃从德国出发一路来到瑞士的日内瓦,停留两天后在8月1日又从日内瓦出发坐上了火车,领略了一路欧洲风景奔向科尔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科尔马火车站,很有历史感的建筑成了这里的地标。</font></h3> <h3>来之前就听说这里是个混血小镇,德法风情兼备。说到混血,科尔马美好的外表背后,其实有着沉甸甸的历史。</h3><h3><br></h3><h3>因为地理位置与历史的原因,科尔马在法德两国之间双方争夺、反复易手达17次之多,最后才归属法国。<br></h3> <h3><font color="#010101">在通往酒店的路上,幽幽窄巷、静谧安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个注重细节,功能齐全的公寓式酒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住在这样的公寓酒店中,有种家的感觉,如果不是一个洋面孔的女主人在入住前,布拉布拉地交代我们一系列公寓使用说明,我还真的直觉自己进错了家门:“哎哟?这是谁家呀!”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木筋房,木筋房!这里还真的是德法混血,在德国许多小城,还保留着数以千计的木筋房,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欣赏街边五彩的木筋房,让人感觉就好像置身于童话世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木筋房顾名思义就是用木头做的骨架建造的房屋。这一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欧洲地区主要应用在12世纪至19世纪期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娃看到这个场景,大呼太熟悉了,这不是宫崎骏大师动画的取景地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看看吧!宫崎骏笔下的动画场景。大师的动画《哈尔的移动城堡》在二维的世界里,完美重现了这个小镇。</font></h3> 普菲斯泰屋建于1537年,包括许多历史悠久的特色建筑及精致的店面,以其文艺复兴时代风格的前院,哥特式窗户和凸肚窗甚为著名。<br><br> <p>施文迪喷泉,上面是拉扎尔德·施文迪的铜像雕塑。<br></p><p><br></p><p>拉扎尔德·施文迪是帝国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统治下 1564 年至 1568 年间的战争首领,并且在匈牙利与土耳其人进行了战斗,并从那里带来了托卡伊的葡萄品种。 雕塑家受到启发,决定在拉扎尔德·施文迪手中放上葡萄的藤蔓。<br></p> 这是罗塞尔曼喷泉。<br><br>喷泉上的雕塑是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特勒迪,法国著名雕塑家,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就是由他设计的,而他正是出生在科尔玛。 <h3><font color="#010101">科尔马老街区的巴特勒迪故居现已变成博物馆,陈列着众多雕塑家的著名作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纽约自由女神像的大耳朵。</font></h3> <p>巴特勒迪博物馆,里面收藏着他的部分雕塑作品、模型和手稿。</p><p><br></p><p>这里承载着法式前卫精神,更沉淀着法式浪漫艺术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p> <h3><font color="#010101">圣马丁大教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它已经屹立于科尔马七百年之久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科尔马的圣马丁大教堂是十一和十二两个年代相继的教堂的废墟基础上建造而成的。人们不禁惊叹它极简洁的歌特式建筑艺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教堂朴素与节俭,助于冥想和祈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科尔马的教堂,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信徒前来做祝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栋人头屋说是由105个卖艺人物的人面头像雕刻所装饰,每一个头像的身份、发型、表情都迥然不同,有滑稽可笑的小丑、头发微卷的牧师、满脸胡子的商人、气宇轩昂的大臣头像表情各异,生动有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人头屋的大门半开,我们走了进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如今这个著名的“人头屋”内部是一家餐厅,本想在这里享用一餐,我们去的时候还没有开餐,可是晚餐已经全部预订出去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找到一家很可爱的餐厅,光看外部就很有诱惑力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餐厅的菜单也是这栋房子做封面,我们有眼光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法式蜗牛是不可不尝的一道菜。因为先去了瑞士,所以感觉这里的法餐一点都不贵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法餐的甜点很香甜,做为东方人的我会觉得很甜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恩特林登博物馆。名字是德语“椴树下”的意思,绝对是科尔马不容错过的文化重镇。这座博物馆改建自中世纪道明会修道院,馆内展览的文物涵盖历史、艺术与设计三大主题,种类异常丰富,跨越从高卢-罗马时期到当代两千多年的历史,兼顾地方文化特质与世界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由于恩特林登博物馆是修道院改建而来的,馆内构造复杂,路盲的我总是找不到北。但是在娃的带领下,毫无遗漏地参观了全部内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科尔马的童趣与浪漫弥漫着整个小镇,好像家家户户窗口都摆放着各种好玩的装饰物与花花草草。</font></h3> <h3>我不能自拨的欢愉在小镇中……</h3> <h3>每个招牌都独具特色,个性鲜明。</h3> <p>被称世界最美小镇前五的就有科尔马。因为一条运河,它还有“小威尼斯”之称。</p><p><br></p><p>不过,前一阵有圈友在威尼斯游玩发图,说那里的人更多了、水更臭了、贡多拉还换造型了,瞬间击垮了我对威尼斯原有的美好印象。</p><p><br></p><p>所以,科尔马就是科尔马自己,它的颜值独一无二。比起“威尼斯”更多了一份五彩斑斓的魅力。</p> <h3><font color="#010101"><h3>水中船桨飘扬,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听着船夫讲着这座小城的故事,瞧着两岸明媚阳光下的鲜花与小房子,我和娃仿佛是童话里的主人公。</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岸上看着似乎不大的水域,坐在船中不仅可以穿过小城幽幽窄巷,还可以到达在陆地上无法发现的秘密水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一刻大家都十分的安静,这里没有惊飞鸟儿,也没有鱼跃水面,只能听到船浆划水的声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这隐秘的地方,坐在荡漾的小船上,可以看到好多我无法用相机镜头扑捉到的小蜻蜓,它们的翅膀像战斗机一样靠向身体的方向,绿色的身体发出雷射般的光芒。我的头脑中一下就闪过一个念头,它们会不会是来自外太空?哈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水中划船荡浆的游客们都特别开心,相遇时大家会打个招呼,还有一船大妈级的欧洲人,一边唱一边笑引得其它游客也跟着欢笑。大家都沉醉在充满浪漫与诗意的童话中……</font></h3> <h3>这是个值得一生至少来过一次的地方,而且要住上两、三天以上。</h3><h3><br></h3><h3>小镇不大,人口不多,但伊尔河支流酪赫河从科尔马静静淌过,清清的河水荡涤了浮躁的尘埃。</h3><h3><br></h3><h3>在这样美丽清新的小镇不枉住上几天,走一走、游一游、看一看,让心重温童年,让灵魂洗尽凡尘。也许这一刻仿佛长出一双洁白的翅膀,变成了传说中的小天使。</h3><h3><br></h3><h3>哈哈……</h3><h3>哈哈哈……</h3><h3>我自己都憋不住笑呐。</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和娃给马儿起了个别致的名字叫:“嘎嘚儿”,形像吧?每当马车来的时候都能听见"嘎嘚儿!嘎嘚儿!!"的声音,这时我们会说:“嘎嘚儿来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科尔马是个难忘的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娃说:“以后我爹退休了,找时间带我爹来这里哟!” 我认为这是个非常好的主意,这次我和娃就算打前站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火车又将我们载向何处呢?先卖个关子,下回分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一一一END一一一一</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