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我们一年级语文组听了鄢钰老师的公开课《对韵歌》。鄢钰老师温柔的嗓音、甜美的笑容、优美的手势,无不吸引着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和我们坐在课堂里的大朋友们。</h3><h3> 一年级入学初的识字课《对韵歌》,是根据儿童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学生在课堂上,不仅重点要识字,而且还要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h3><h3> 鄢钰老师利用音频播放《声律启蒙》片段入课,让孩子们对对韵这种形式有个初步的感知。学完生字和课文后,利用平仄教孩子们吟诵、配乐朗读等形式,更是将《对韵歌》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特点读了出来。</h3><h3> 听罢这堂课,我的感悟也不少,深觉教师还是要多学习、多听课、多反思,才能有总结和提升。先将我从这堂课中感受到老师做得好的地方和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记录如下:</h3><h3>一、 将识字和组织教学结合起来。</h3><h3> 鄢钰老师在教孩子认识“对韵歌”的“对”字时,问了孩子一个问题:“课堂上,我们怎样做才是对的呢?”由此引出课堂上要有认真听、仔细看、大声说、积极思考的好习惯,鄢钰老师相机把“听”“看”“说”“思考”作为副板书呈现在黑板上,再次强调课堂上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并将这些好习惯贯穿整堂课。这样,孩子们既记住了“对”这个字,明白了“对”的含义,还知道了课堂上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确的。</h3><h3>二、 在情境中组词。</h3><h3> 这个办法,很多老师都用得非常好。今天,鄢钰老师也同样用了这样的方法。例如,在给“雨”组词的时候,鄢钰老师让孩子们听声音。“哗啦哗啦”下的是什么雨;“滴答滴答”下的是什么雨等等。这样的方法,让低段的孩子很容易就能明白了词语的意思,也能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组词。</h3><h3>三、 帮助孩子构建简单的思维导图。</h3><h3> 鄢钰老师在教“花”这个字的时候,从草字头入手,让孩子指导草字头的字大多和植物有关。接着,让孩子说说他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花,孩子们七嘴八舌:“喇叭花、梅花、玫瑰花……”充分说了之后,鄢钰老师引导:“这些都是植物类的花。那生活中有没有不是真正的花,但是样子很像花的呢?”从而引出“浪花”“烟花”等等词语。这样长期训练,孩子们在以后组词中,就会在脑袋里有一个组词的几个方向,对于孩子们掌握字的多个含义也很有帮助。</h3><h3>四、 注重拓展和积累。</h3><h3> 我们很多老师非常注重拓展和积累。在鄢钰老师的课上,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影子。《对韵歌》里有一句是“山清对水秀”,学完课文后,鄢钰老师将这一句换成了一个成语“山清水秀”,教孩子读,并教孩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用这样的成语。照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就会逐渐提升。</h3><h3>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鄢钰老师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但我听这堂课,更多的是积累到了一些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于是赶紧记录下来,督促自己也有一个总结和提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