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读后感

大树

我打小读书少,一直没曾想过要读《四世同堂》,担心枯燥或看不懂,直到陪闺女看过话剧版之后。话剧很传神,但又略有意犹未尽,惶恐中拿起厚厚的原著。 老舍先生《四世同堂》里的北平,厚重、平和,井然有序而富有人情气息,老百姓朴实、有礼数,勤劳而安居乐业,直到这一切随着日本人入侵而发生了改变。 国家破碎,北平人成了亡国奴,有的人出离愤怒、誓死捍卫国家民族尊严,有的人忍辱负重、坚守内心正义底线,有的人逆来顺受,在敌人铁蹄下苟且偷生,有的人助纣为虐,投靠日本人大发亡国财……小羊圈儿胡同的故事,折射出日本人侵略8年中,北平城的辛酸史、屈辱史和抗争史! 祁氏家族是一个勤劳、富足的四世同堂之家,老一辈祁老人勤劳朴实一手挣下丰实的家业,颐养天年之际就盼个平安和睦,爷爷辈是本分守信的生意人,外面是个负责任的掌柜,家里是个忠厚孝顺的老实人,青年人兄弟三人,都接受了现代教育,尤其是瑞宣和瑞全,更是读了大学,坐拥北平厚重历史又知晓天下大事,是典型新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表(老二除外啊),孩子们小顺、妞子天真活泼可爱。家庭经济情况、道德水准、社会地位在那个时代的中国,绝对是中产以上的情况。瑞宣在战争中还有一份为英国使馆服务的工作,使家庭的避险能力大大提升。即使这样,他们在战争中也出现了家破人亡的情况。在残酷的日子里,全家人(还是老二除外啊)保持了最人性中的真善美,瑞全首先逃离北平进行积极的抗日活动,瑞宣在支撑一家老小的情况下,从自发的避免向敌人屈膝求全,到后来主动参与到抗日宣传中,爷爷承担了掌柜应有的良知,在受到日本人侮辱虐待时,以死抗争自己的清白,小顺子妈从最早的不闻天下事,到勇敢的表达出态度。甚至连小妞子,都用不吃“共和面”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最伤心的是小妞子饿死的那一段,不仅伤心,而且愤怒,而又屈辱。小妞子的死和抗日的胜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形成作品的高潮。 钱家是清心寡欲的中国知识分子代表,他们不擅交际,但是善良、清高,而有主见。钱诗人的儿子,舍身报国和一车日本兵同归于尽,钱诗人为这样的儿子自豪,不仅不躲避,而是勇敢的面对敌人,受尽日本人酷刑,毅然放下诗词歌赋,甚至不去见自己的孙子,投身到抗日宣传中,钱夫人在儿子去世后不肯苟活于世,一头撞死……钱先生起起伏伏的人生,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符合他诗人的特性,是书中的核心,也是抗战中民族的灵魂! 丑陋的冠晓荷一家人,也有很大的代表性,他们现实、势利而媚俗,对上卑躬屈膝,对下颐指气使,为了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灵魂。无论是老爷、夫人还是尊贵的小姐,都不如戏子出身、在家里最没有地位的二夫人桐芳更高尚。 小羊圈胡同的悲欢离合,描述了战争的苦难,四爷爷、四大妈、常二爷,小文夫妇,小崔,从环境描写、人物命运、心理变化,无不细腻、形象,仿佛身临其境。不过我知道,战争的苦难、绝望和恐怖会比读这本书严重无数倍。 中国人唯有自强才能不受人欺辱! 喜欢小羊圈胡同的大多数人,他们淳朴善良,虽然有时候没那么勇敢。对于最大的主角瑞宣,或许性格和自己有些相似之处,有些优柔寡断,谈不上太喜欢。喜欢瑞全、钱诗人、韵梅、小文夫妇、四爷爷等等,简单一点总是能获得直接的好感。 感谢老舍,让我们更加的热爱脚下的这一片土地、这座伟大的城市! 小插曲,虽然丁聪先生的插图很传神,但放在封面和作者并列,我觉得还是有点点太突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