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件事无论太晚或者对于我来说太早,都不会阻拦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个过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要改变或者保留原状都无所谓,做事本不应该有所束缚,我们可以办好这件事却也可以把它搞砸,但我希望最终你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h3><h3> ——《返老还童》台词</h3> <h3>美国电影《返老还童》(或网络搜索《本杰明•巴顿》《本杰明•巴顿奇事》),讲述了主人公本杰明逆向生长的传奇人生,是一个富含人生哲理凄美动人的故事。</h3><h3></h3> <h3>在一战刚刚结束的一个晚上,经营纽扣生意的巴顿家诞生了一个男婴。妻子对丈夫说了一句“给他一个容身之处”后,便难产而死。但丈夫并没有遵守诺言,他将儿子遗弃到了一家养老院的台阶上。</h3><h3>养老院的女工奎尼发现了台阶上的小生命,她打开被子,看到了一张残忍的脸。这根本不是一张婴儿的脸,他满脸褶子,干瘪得沟沟壑壑。这是一个婴儿版的老得不能再老的老头。</h3><h3>她收留了他。给他取名本杰明。</h3><h3></h3> <h3>于是,这个叫本杰明的神奇生命开始了他倒着走的一生。当别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玩耍时,他坐在轮椅上,和养老院的老人待在一块儿。别的孩子最开始接触的东西,叫玩具。他最开始接触的东西,叫死亡。在养老院,死亡不是稀奇事,而是习以为常。喜欢唱瓦格纳歌剧的太太,唱着唱着就不唱了。于是,人们在她的墓前放了一个唱片机。教本杰明弹钢琴的奶奶,弹着弹着就睡着了。于是,本杰明知道了失去一个人的感觉是这样。所以,本杰明在很早的时候就明白,死亡根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它是最自然的事。它是一切的结束,却也是一切的开始。</h3><h3></h3> <h3>在他70多岁但实际上才11岁那年,他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黛西。并与她成为了朋友。黛西很喜欢和本杰明待在一起,觉得他很特别。像是冥冥之中注定一样,他们将在未来成为彼此一生的挚爱。</h3><h3></h3> <h3>在他60多岁但实际上只有17岁的这年,他扔了拐杖。行走自如的他离开养老院,出海做了一名水手。在远行的日子,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给黛西寄来一张明信片。而此时的黛西,已经来到了纽约,成为了一名舞者。</h3><h3></h3> <h3>在船上,本杰明经历了他人生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喝酒,第一次吃鱼子酱,第一次睡女人,第一次目睹战争。这个在一战结束时出生的人,被二战的炮火击中了船。再次回到家乡的他,见到了已从小女孩出落为窈窕淑女的黛西。此时26岁的本杰明,头发刚刚花白,而黛西则含苞待放。她在月色下给他跳了一支舞,她心中有隐隐的喜欢,她叫本杰明留下,而本杰明拒绝了。他知道,他太老,她太嫩,他与她都还太早。人的生命,因为各种各样的机遇而变得有意义,甚至那些我们错过的。</h3><h3></h3> <h3>本杰明就这样以倒退着的方式继续着他的人生。别人都在变老,而他,独自一人,越来越年轻。在他倒退回看起来四十多岁的这一年,他去纽约看黛西的演出。此时的黛西事业正好,春风得意。他看见她与身边的男人接吻。她珍视本杰明,但她说,这就是我的生活。那一次见面,不欢而散。彼时,她在生命的高点,她不知道,下一刻,等待着她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黛西的腿严重骨折,他赶来看她,她见到他越来越年轻的脸,而自己却如此狼狈模样。</h3><h3></h3> <h3>生命的钟,滴答滴答,你前进,我倒退。终于在1962年的这一天,交汇到一点上。这一年,本杰明终于倒退回外表与实际年龄差不多的年纪,他见到了重新站起来的黛西。这是他们彼此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h3> <h3>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不久,他们有了自己的女儿。但是面对女儿逐渐长大而本杰明却越活越小的时候,他选择了离开。</h3><h3>后来黛西已经年老,本杰明变得更年轻回来了,他还是想着她。最后黛西还是不忍他一个人独自面对死亡,陪伴他度过了生命最后的日子。</h3><h3>画外音说:他觉得我经历过很多事,但他什么都想不起来。他变成了七十多岁的婴儿模样,在爱人怀里闭上眼睛的时候,望着爱人的蓝眼睛,他想起来了。</h3> <h3>一个人,永远无法确定明天一定会发生什么,就如9.11双子座里忙碌的人们,每一个人都在为下一秒,下一刻,下一天,下一年,乃至更远的未来在做着美好畅想的时候,灭顶之灾从天而降!</h3><h3>一个人永远也无法确定下一刻将发生的,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就如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舞蹈姑娘,哪怕看似很多无关的人和事,其实关乎她的生与死!</h3><h3>然而,无论如何,每一个人都应该确信,这世界上一定有人在等着你,给你欢欣快乐,或者悲痛哀伤,也许那个人还在某个灯火不熄的城市或者哪座高楼窗边向你眺望,甚者着你奔跑而来。都很难说。</h3><h3>(2019.09.19凌晨记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