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绍兴

人在江湖

<h3>名城绍兴</h3><h3><br></h3><h3><br></h3> <h3><br></h3><h3>“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很多。但是如果撇去皇城气象而仍然能保持高品位的,就少而又少了。在这中间,如果进一步要求这种非宫廷的高品位文化能够密集聚合,那就只剩下两三座城市了。在这两三座城市之间,如果再进一步要求这种聚合一直延伸到近代,延伸到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那就只剩下一座城市了。那就是属于王羲之、陆游、徐渭、秋瑾和鲁迅的城市--绍兴。”</h3><h3>--------余秋雨</h3><h3>我是翻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小人书,读着鲁迅的杂文和散文,怀着对周恩来、蔡元培的仰慕长大的,对于这些名人的出生地--绍兴的印象,基本上是通过少年时光阅读先人的作品得来的,年长后又陆续从历史著作中知道王羲之、贺知章、陆游、秋瑾、蔡元培也都是绍兴人……</h3><h3>所以,当我这次决定回国时,第一个停留的城市就选择了绍兴。与其说是为了避开国内目前喧嚣不安的都市生活,不如说是为了寻找一个跌落千载的梦境:</h3><h3>在横跨太平洋的飞机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穿着一身如鲁迅那样的灰色长袍,行走在绵绵秋雨的古街上,在薄薄的雾气中,看到一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横联,飘荡在那个昔日的三味书屋门前,一个老迈的男人,驼着直不起的背,静静地打扫着偶然飘落下来的灰尘,然后望着不远处那大大的“当”字发呆……还梦到自己登上了一支乌篷船,在窄窄的水巷中缓缓而行,河道、舟楫、堤岸,以及远方的村落、册影,象幽灵一样漂浮在水上,如梭子般在编织绿色的锦缎,绵延不绝,一直伸展到水天极目之处……</h3><h3>越,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国名,绍兴曾是它的国都。要想知道一个城市的故事,必须从它的历史开始。</h3><h3>据史书记载,绍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若追溯到余姚的河姆渡文化,则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古代治平洪水的大禹曾经在此大会诸侯,死后葬身会稽山下,至今仍有禹陵、禹庙巍然矗立。春秋战国时期,绍兴成为越国的都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遗迹至今犹存。在两汉、两晋、隋唐五代,这里一直是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公元1130年,南渡苟安的宋高宗赵构返越,他决定大赦天下,并从建炎五年(1131年)起改元,以“绍万世之宏体,兴百王之绪”为志,改越洲为绍兴府,于是始有“绍兴”这个地域名称。</h3><h3>南宋时期,绍兴成为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已经相当繁荣。绍兴城内至今仍保持着完整的古城格局,有河道17条,桥梁近千座,小桥、流水、人家,厚重的历史和其百转千回的别致,让你叹史、叹人、叹水、叹桥……加之绍兴又是晋宋两代北方世族南迁之地,文化的丰富底蕴,中原文化和吴越文化的水乳交融,山川秀丽,鱼米富足;南部会稽山脉峰峦叠翠,溪涧溅珠;北濒碧波浩淼的钱塘江,境内河湖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山阴道上秆,如在镜中游”,素有“水乡泽国”之称。</h3><h3>今日的绍兴虽然开阔了许多,繁华了许多,但在空气中依然可以触摸到千年江南水乡所特有的迷人而忧伤的文化气息。烟雨里的绍兴,朦朦胧胧的,苍穹下,那灰灰的色调里透着一丝浓重、严肃和不苟言笑的庄严。太多的水,太多的桥,还有太多的乌篷船,无时无刻不让你深陷在古朴典雅、恬静清幽的气氛中。如同突然面对一部浩繁无比的民俗文化巨献,让人激动和手足无措。</h3><h3>  有人说,绍兴就象是一本飘在水上的书,从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漂流至今,所有的历史文脉,都徜徉于石间水畔和老街古巷中。只有翻开这本水上的书,才能真正领略到绍兴的别致情韵,感受其留连于古典与现代之间的独特风情……</h3><h3><br></h3><h3>一、名士</h3><h3><br></h3><h3>到绍兴时,天空开始下起了朦朦的小雨,空气中四处弥漫着潮湿的味道,水面上飘浮着薄薄的雾气,好似一幅烟雨江南的中国水墨画卷:微雨的天气恰好给这座小城笼上一层雾霭,草色烟光,楼台津渡,青山隐隐,绿水迢迢。隔着车窗,山在远处静默,水在眼前荡漾,柳丝如帘,细雨潺潺。浓郁的诗意蕴蓄在近水遥岑里,画面的色彩浓淡、笔调深浅都恰到好处。</h3><h3>到机场接我的是绍兴文理学院温文尔雅、聪明智慧的朱教授,他温文尔雅,他说绍兴整体给外人的感觉是柔媚的,柔媚如淡妆浅笑的女子,水为明眸,船为娥眉,桥为瑶鼻。因为绍兴是地道的水乡,城中水巷交错,郊外河道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潺潺的流水,过闹市,穿民居,入园登山……绍兴的景点就这样被水贯穿,犹如一位温柔的女子,明眸里盛满了柔媚的温情。</h3><h3>我吟着陆放翁的“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的诗句,欣然走进这柔媚的画中:雨幕的小巷是晕染开去的梦境,朦胧而缥渺。摇动的柳丝是水墨中疏疏朗朗的勾勒,参差披拂地给画面一点间隔。一条不宽的河道,垂柳依依,两边粉墙青瓦水墨画般的建筑,房顶平缓的斜出,与这细雨巧妙的衔接。一支渔船划来,将整个画卷舒展开来,让平静的水面泛起一股微微的温柔。我走到水边,将手伸进水里,感觉好似抚摸着江南女子圆润、净玉般剔透的脸庞。烟雨中,小桥,流水,石板路,一处,又一处……</h3><h3>踏着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走过一座座刻着熟悉名字的府第和古迹,令人感到应接不暇,兴趣盎然。绍兴的人杰与地灵是人所共知的,毛泽东的“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绝句,恰到好处地揭示了绍兴的文化底蕴。</h3><h3>在不大的城区里,你会在不经意间,便在绿树掩映处发现一座名人故居,而且它一定不会是寂寂无名,每一个名字都曾是一段响当当的历史。鲁迅、蔡元培、周恩来、秋瑾、王羲之、陆游……几乎所有的风景都有着名人的痕迹,兰亭有羲之、龙山有越王、沈园有陆游,更不用说鲁迅故里和三味书屋了。</h3><h3>从古代越国到晚清的两千多年中,这里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科学家。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和他的谋士范蠡,东汉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和学者严子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和诗人谢争运,唐代的诗人贺知章,南宋诗人陆游,明清时期的书画家徐渭、陈洪绶、赵之谦、任伯年和散文家张岱,理学家刘宗周,曲律王骥德,医学家张景岳,历史学家章学诚,晚清的革命志士秋瑾、徐锡麟、陶成章、蔡无际,都在这里生活过。据《 绍兴市志》记载,自春秋战国以来,绍兴代代有人杰。古代有勾践、王充、王羲之、贺知章、陆游、徐渭、王守仁、刘宗周、张岱、章学诚,近代有秋瑾、徐锡麟、陶成章、鲁迅、蔡元培、罗家伦,现代有范文澜、竺可祯、周恩来、周建人、马寅初、胡愈之、赵忠尧、钱三强等。</h3><h3>朱教授说,绍兴出名士,与其深厚的历史和秀美的山水有关,更与绍兴人的性格有关。他说绍兴人外表温顺平和,天资聪颖,思维绵密,好读书,爱钻研。处事从容淡静,定性十足,接人待物随和大方,恰到好处。如黄酒般晶莹剔透,芬芳内敛,味醇易入口,人人得而饮之。所谓天地造化,水土养人,江南水乡温润、宁静、平坦、开阔的地理特征与绍兴人的个性十分和谐吻合的。然而绍兴人的性格中又有豪放激越,坚韧不拔的一面,既能浅斟低吟,又会慷慨悲歌。勾践卧薪尝胆的城府之深,心气之长,让人不寒而栗,也让历代擅玩权谋之人相形见绌。被绍兴师爷们尊为鼻祖的范蠡,更是让后辈人丞幕僚望其项背,其阅人之彻,机谋之深,不仅能帮助勾践打败对手建立霸业,使自己名留青史。</h3><h3>绍兴自古以来就是个文风炽盛的地方,文人倍出,读书人甚多。因此,绍兴一地的科举竞争相当激烈,读书人要想在科举中出人头地非常不易。在这种情况下,科场不顺的绍兴读书人为数极多,这些人中的许多人就选择了当师爷这条路。绍兴师爷在中国古代活跃了数百年,明清时期,绍兴籍的师爷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有“无绍不成衙”之说。</h3><h3>因为绍兴人的这种特质,任何事情他们都能做到极致,上三流下九流,五行八作,绍兴人都能出类拔萃。“山青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绍兴以这样的盛名为人称颂。古代的许多文人学士,如汉代的司马迁,唐代的李白、杜甫、元稹,都曾到这里游历过。他们登山临水,兴感抒怀,写下了许多歌颂越地人文风光的诗文……</h3><h3>就在这细密的雨中,我们不经意地走着,看着,聊着……不知不觉间走进了一个园子:沈园。只见入口处横卧着一块椭圆形的巨石,该石中间断开,依依然却不分离,上书“断云”。教授说“断云”谐音“断缘”,点明此园主题。他说此园原本乃南宋一私人园林,园内亭榭楼台,小桥流水,假山林荫,曾被誉为“越中名园”。据说该园主人为讨好城内父老,每年春季对外开放。由于园内的雅致,引得许多文人名流前去游玩。诗人陆游年轻时也常光顾此地,在里面吟诗读书。他20岁时和表妹唐婉结为夫妇,一个风流倜傥的才子,一个美貌多情的才女,这对婚姻堪称佳配。但因陆家在唐婉嫁过来后不久连续出了几件事,陆母将这些均归罪于唐婉,逼迫陆游休妻。陆游难违母命,表面将唐婉休回娘家,暗地里却在外面租房与唐婉相会,但不久让陆母发现,二人不得不忍痛分离。</h3><h3>后陆游又娶署郡王氏为妻,唐婉也再嫁给陆游的表弟赵士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陆游在27岁时再游沈园,竟与唐琬在沈园邂逅,而且唐琬还为旧日的亲人备好了酒宴。面对这无边的春色,面对容颜憔悴的恋人,面对那双含泪的眼睛,陆游伤感万分,提笔在沈园的墙上写下了一首《钗头凤》:</h3><h3>“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极言痛苦之情。</h3><h3>唐婉见后和作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h3><h3>书有诗词的照壁,在岁月的流逝中已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宋砖色彩班驳,树影落在残壁上,更显得幽暗。照壁周围有许多树木,鸟儿在上面筑巢。鸟儿的叫声,清脆悦耳,像跳动的音符,在幽暗中展示着生命的希望。我良久地伫立在这块断壁前,嗟叹不已。</h3><h3>一位是感叹“一怀愁绪,几年离索”。一位则诉说“欲笺心事,独语斜阑”。一个在埋怨“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一个却饮恨“怕人寻问,咽泪装欢”。一个是玲珑骰子镶红豆,一个是热肠冷面傲骨平心。两阙词道不尽缠绵的依恋、悱恻的相思、悲痛的离别和炽热的爱恋!那么美,如云之流痕、浪之柔波,那么真,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那么善,随时为细节牵动心灵,那么率性,甘愿以死为爱情铭志!命运却偏偏不遂人愿,难道果真应验了那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h3><h3>这一唱一和,成为千古绝唱。一对有情人,面对沈园、面对苍天,有情难诉、有意难托。他们这次见面后,唐婉忧郁成疾,不久就去世了。陆游听到后,一腔悲怨,抱恨终生。不思量、自难忘,他为唐婉写下了许多首诗,直到他83岁时,还为唐婉写下了最后一首诗:“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忧梦太匆匆。”不久,这位伟大的诗人便溘然长逝,往事如歌,只余下了他与唐婉的爱情绝唱。</h3><h3>沈园,一阕不堪重读的宋词,上片刻着别离,下片刻着相思。走进沈园,就走进了凄婉艾怨的宋词里。踏着高低有致的石径,仿佛踏着宋词的格律,一路平平仄仄折入园子去:假山、曲径、荷塘,青砖红瓦,雕檐画栏,亭台水榭错落有致。清澈碧绿的池塘,池中的浮萍和青菱尚未睡醒似的,静静的蜷缩在一角。沈园是怀旧的,沈园也是伤感的。就在这样的一个雨中的下午,四周是如此的洁净,一尘不染,我们小心翼翼地走在青石板小径上,生怕一不小心,就惊扰那对恋人短暂的相聚。就会触及历史上那阵阵的隐痛。</h3><h3>“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那细雨中摇曳的翠竹,莫不是那对恋人缠绵相依的身影?那叶片上淌落的雨水,莫不是红悒绞绡的眼泪。这山,该是他们倾心相诉的誓言吧,这水,多像是恋人那绵绵不尽的相思。我轻轻地抚摸着这亭台楼榭,感受着历史脉搏轻轻的跳动。那一咏三叹的诗句,颗颗如珠玉,扣击心版,发出阵阵的幽伤。</h3><h3>园子里到处是青石,石缝里长出的小草,开着一朵朵小小的黄花。轻轻的绕过去,很小心地不让自己踏坏了它们。间隔不到三米就有一株花,品种不一,花色繁多。或粉或紫、或浓或淡、或深或浅,夹杂在垂柳中间,很是好看。有些花开的早的,已经开始谢了。树下缥缈着一地粉红,一地浪漫。恰巧有一条状似石凳的山石躺在那儿,上面铺满了一层落英。园内有葫芦形的一汪池水,传说这是杜唐二人相见之处,池边有诗云:</h3><h3>可怜情种尽相思,千古伤心对此池。</h3><h3>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h3> <h3>葫芦池相隔不远就是“孤鹤轩”,是陆游自喻的“孤鹤哀鸣处”,因南宋朝廷昏庸,放翁在生活上痛失佳偶,事业上报国无门,孤掌难鸣、壮志难酬,看着孤鹤轩孤伶伶地竖在园内,形单影只,鹤立的亭子隐喻了放翁屡遭贬职坎坷的一生。“双桂堂”则是一片仿宋建筑的庭园,原是沈家堂屋。屋宇两楹,院内天井里有一“金”一“银”的两株桂树,双桂堂由此得名。</h3><h3>我驻足一小桥上,只见满园竹柳交错、花团似锦、石奇山秀、碧水清幽。面对此情此景,油然而生感慨:人这一生如果能遇见一位完全情投意合、心灵相犀的知音也真是不容易。如陆游与唐婉、赵明诚与李清照,蔡锷与小凤仙、徐志摩与陆小曼,它们的爱情佳话令人叹惋、艳羡。而大多市井之间红男绿女的“爱情”仅维持在具备好感并条件适宜的“基础”上,功利者居多,往往现实又理性。环顾四下真能达到生死相依境界的能有几人?据说陆游72岁时重游沈园,看到风景依旧、伊人已渺,即赋诗一首,流传给后人一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h3><h3>从古至今,流传过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如“孔雀东南飞”、“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但这些却都没有陆游与唐婉的故事有证可查,有迹可考。也正因为此,一曲《钗头凤》响彻几百年,感动过多少人。所以,与其说沈园以她婉约秀丽吸引了我,毋宁说是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吸引我来此凭吊。</h3><h3>蓦然,从那汪清清的水池里,游出了一对鸳鸯。在细雨里,缠绵相依。你梳理我的羽毛,我整理你的裙裾,多像那对依依不舍的恋人。</h3><h3>沈园经历八百年的兴衰,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射圃、问梅槛、琴台和广耜斋等景观,依据历史面貌或沈园文化内涵所需要,被有序地分布在沈园三大区内,形成了“断云悲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哀鸣”、“碧荷映日”、“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和“鹊桥传情”等景。</h3><h3>穿过茶寮内传出的铮铮古琴声,再往南走,有一凉亭,亭下卧一水井,据云是八百年前的原物,靠前一看,却是一口双眼水井,井口深不见底,幽幽晃荡着亭子顶上漏下的几缕光线,是谁的眼波在守望着往事?顿时,一连串相关的诗句蝴蝶一般纷纷飞了出来:“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原来,楼台可以荒废,日月可以变幻,江山可以替代,惟有那一缕芳香不可消散,惟有那一剪倩影不可磨灭。</h3><h3>对于诗人,哪怕是在“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征战厮杀里,哪怕是在“小楼一夜听春雨”的天涯落魄中,哪怕是在“僵卧孤村不自哀”的无限唏嘘间,那个人的身影也一直埋藏在心的最深处,像化石,像树根,像血液,时间改变不了,空间改变不了,甚至连死亡也改变不了。六十六年的相思,六十六年的哀愁,只有诗歌记得,只有沈园记得。亘古不变的斜阳呀,曾经照过双双侣影,如今只有画角隐隐,呜咽声声,总是离愁别绪。惟有追忆无尽,惟有伤感无尽,化作墨迹,化作鲜血,点点滴滴,染透了宋朝的诗篇,濡红了沈园的鲜花……</h3><h3>一阵软语飘来,回神一看,已经走到沈园的侧门了,只见对面戏台高张,衣袖飘舞,几个演员正载歌载舞咿咿呀呀的正闹得起劲。旁边的海报上,赫然大书:《游园惊梦》。</h3><h3>不知机缘巧合,还是上苍垂怜,离开沈园,天已放晴,阳光撒满大地,雨后初霁的绍兴显得格外清新和明快。沿着一条不宽的河道,伴着垂柳依依,一座白墙青瓦水墨画般的古式建筑群落和四个雕凿在黑色大理石上的鎏金大字映入我的眼帘:“鲁迅故居”。</h3><h3>鲁迅故居位于绍兴城区鲁迅路都昌坊口,是一所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的六进大宅院,建于清代乾嘉年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h3><h3>我是迈过鲁迅故居的门槛的,我不敢踩它,怕那像历史卷轴一样的门槛会被踏碎。名人的故居,最辛劳的要数门槛了。它要承载参观者或轻或重的步履,这脚印当然比不得落叶抚过来得温存,更比不得风儿漫过来得清爽。又何况,这老门槛迎来的并不是它旧日的主人,它听到的大抵是游人的感慨和照相机的快门跳动的“咔嚓”声。稍好一些的,也无非是怀着凭吊情怀的人发出的几声叹息。我想这门槛也许会为自己身上无端地沾染了陌生人脚上的尘土而感到难过,它也许会捂着被践踏得伤痕累累的脸,对着屋顶的残瓦或者天井中的老树哭泣。</h3><h3>跨入树荫掩翳的石库门,穿过台门斗,隔一小天井,便是一间普通的泥地平屋,往东走过侧门,绕过拐弯处的石栏水井,沿长廊进内就是当年鲁迅一家的住处。台门易主前后这里均为五间楼房,只是房基和格局稍有改变。1881年农历八月初三,鲁迅就出生在这进房子的西次间楼下,他回故乡任教期间也以西首第一间楼五为卧室。</h3><h3>楼房后有一天井,青石板铺面,天井里种着一株高大的桂树,每到深秋,桂香扑鼻,因而又称桂花明堂。过天井有两间南北向的楼房,前后楼披,花格门窗。东首楼下中间用板壁隔开,前半间称“小堂前”,后半间是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西首楼下前半间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房间,后半间是过道。小堂前里方桌、太师椅、条案、茶几仍照原样摆放着,鲁迅孩提时代常到此处看书、习字、画画,他写的《诗中画》就诞生在这里。一到夏天的晚上,鲁迅总爱躺在桂花树下的小板桌上缠着祖母给他讲“水漫金山”、“猫是老虎的师父”的故事。鲁迅13岁的时候,祖父科场案事发,家道由此中落,由小康附入贫困,他几乎每天从母亲手里接过首饰,跑到当铺把它递到比他高出一倍的柜台上,在侮蔑里接了钱,又到同样高的柜台给久病的父亲去买药,鲁迅在家庭的衰落中看透了世态的卑俗。</h3><h3>出过道往北经过走廊,与鲁瑞卧室相隔一个天井,就是鲁迅家的厨房。三眼大灶,一应炊具,仍保持着原样。厨房北首,隔一狭小天井有三间平屋,当年运水的父亲曾在此为周家做一些杂务,还为鲁迅做过竹器玩具。</h3><h3>老屋比我想像的要大很多,门是一重接着一重的,所有的房间都陈设着古旧的家具和器皿,它们就像老人们历经沧桑的眼睛一样,沉静而又略嫌冷淡地望着人们。屋子没有大窗口,那栗色的窗子又一律是木格的。木格很细碎,就仿佛是横在窗上的一把把剪刀一样,把进屋的阳光给凭空剪得零落而黯淡,所以几乎很难看到一间阳光充足的屋子。当年的迅哥流连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住在这样永远暮气沉沉的房子里,让他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就更为迫切了吧。</h3><h3>对于鲁迅我是景仰的,我尤其喜欢他的杂文,如同匕首和投枪,激励了一代人,也影响了几代人。我尊敬他不仅因为他的令人振聋发聩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因为他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气节。在故居里游走,时刻感觉到他的存在,他的生命气息扑面而来。</h3><h3>穿过青瓦粉墙的宅院,穿过喧嚣不绝的人群,一座小院在眼前豁然开朗,这就是被鲁迅称之为“百草园”的地方:“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丛间直窜上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吟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了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我读鲁迅这篇文章时,原以为百草园可以在园内玩斑蝥、捉蟋蟀、摘覆盆子、挖何首乌、采桑葚,定是个很大的地方。但是,真的到了这里,整个园子一览无余,鲁迅笔下的菜畦已是一片青草,看不出昔日的田垄了。说实在的,我怎么也无法将上段美丽的文字,与眼前这个普普通通的小菜园联系在一起。桑椹看不见了,鸣蝉听不到了,何首乌也不知隐身何处了,树阴低处,掩映着一块圆形石头,近前一看,是一口水井,青石围绕,苔痕全无,井口锃亮如磨刀石,烙下岁月的印记,这就是那口光滑的石井栏了吧?隔着一层铁丝网,幽幽荡漾的水光还是让我一怔,一时不知此身何在。</h3><h3>忽然间好象有些明白,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在漫漫长夜的寂寞中,为什么这园子竟会让一个惯于横眉冷目的人俯首怀念?美好的记忆原是不可复原的,只能存在于永远的怀念里。百草园也是如此,只能存在于鲁迅的散文里,存在于读他文章的读者的想象里。</h3><h3>鲁迅纪念馆是淡白色的建筑,有着中国风味的飞檐,大门上方镶嵌着郭沫若手书“绍兴鲁迅纪念馆”六个金色大字。里面藏品丰富得出人意料,有鲁迅用过的家具、衣物,有孩提时的玩具,还有闰土送给他的贝壳……大厅里有座鲁迅的塑像,“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我至今仍然感受到所读过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精神张力。两层的展厅里有大量的实物、图片、手稿、信札、模型,以及鲁迅作品最初发表的报纸、刊物和鲁迅著作的各种版本,还有他曾在文章中提到的自己画的《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我仔细看他所用毛笔描画的绣像,细条清晰、干净,难怪富家子弟要高价从他手里买去。</h3><h3>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我居然见到了闰土送给鲁迅的贝壳和几支漂亮的羽毛,不禁让我记起《故乡》里少年闰土的形象:</h3><h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十一、二岁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h3><h3>是啊,少年闰土寄托了鲁迅少年时多少彩色的梦幻啊,如今,世事沧桑,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只有那几只贝壳和几根彩色的羽毛依然在角落里,拨动着历史的琴弦……</h3><h3>出了故居,向东走不远就是三味书屋。走近三味书屋,马上就想到鲁迅笔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三味书屋的读书三味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这是间不大的私塾,旧时的桌椅还在,只是漆已脱落,斑斑驳驳。大门上悬挂的匾额上所书“三味书屋”这四个字,出自清代书法家梁同书之手。书房内摆有方桌、木椅。窗前壁下摆着几张学生自备的桌椅,书屋内的东北角摆放着鲁迅曾坐过的硬木书桌,书桌上有少年的鲁迅亲笔刻的一个的“早”字,这个字成了他一生的箴言。他从12岁开始,在这里度过了五年光阴。</h3><h3>鲁迅一生著作一千多万字,这在以毛笔书写文字的时代是罕见的。《鲁迅全集》曾是我中学时代最爱读的书之一,喜欢他的小说,喜欢他与许广平的《两地书》。鲁迅所出生的周家,在绍兴是名门旺族,他的祖父周福清曾中过进士,清朝作过翰林编修,这个职务相当于当今的院士。后来,由于祖父被参劾,他的家道也迅速败落,使鲁迅感受到世态炎凉,由此提供了他接触下层社会的机会,因此才写出了《阿Q》、《孔乙己》、《狂人日记》……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是后人把他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才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的现实和批判的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从他的故居中,我感受到的是栩栩如生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是能让人的想像力急遽飞翔的地方。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的浪漫: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腿时为自己的辩解,都体现了鲁迅在其身上倾注的浪漫主义的热情。还有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阿Q,他对革命的无知的游戏态度,他由调戏小尼姑而生发出的对爱情的向往,他自甘其辱的精神上的自我安慰,直至他为自己生命的终结而努力画上的那个圆圈时,都仿佛是神秘的、可爱的,让人憎恨而又同情。《奔月》里吃腻了乌鸦炸酱面的嫦娥,《出关》里骑着青牛的老子,还有《铸剑》里在滚烫的大金鼎里那颗如泣如诉的报仇的人头,不都是些有光彩、有魅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浪漫主义人物么!</h3><h3>沿着鲁迅路往西大概三百米左右就是著名的咸亨酒店了,门口立着一个喝酒的“孔乙己”,在鲁迅眼里“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的孔乙己实际上并不高,由此可见鲁迅个子应该是很矮,有资料说这位中国近代文学的大师,身高只有一米五几……</h3><h3><br></h3> <h3>咸亨酒店原是清光绪甲午年间(1894年)鲁迅本家所开设,店名取自《易经·坤卦》中“品物咸亨”的句子,意为“少长咸集,群贤毕至,财运亨达”。因其特色卓然,更因鲁迅小说《孔乙己》而名扬天下。酒店前的招牌人物就是那尊立在门前的“孔乙己”塑像,“孔乙己”着一件玄色长衫,身子侧倚在柜台上,柜台上置放一只盛茴香豆的小碟子,他左臂抬至胸,右手握着一酒碗,一副潦倒又忧郁的神情。望着他,耳边仿佛又萦回着“多乎哉,不多也”的声音,直将人牵回到了百年前的场景。</h3><h3>面街是开放式的店堂,后面是二层上下的酒楼,前后有一天井分隔。青瓦粉墙,方桌条凳,古色古香。三开间的门面里有一个曲尺形的柜台,柜台上装有陈年花雕的大酒坛,后墙边还放着几个小酒坛,装满了绍兴名酒。分挂两壁的“太白遗风”匾额和充满水乡韵味的“江南春社”图,把个酒店的江南风味突显得淋漓尽致。</h3><h3>门口的右边是一幅竖式独立的巨形木质照牌,顶上飞檐翘宇、黑瓦镶嵌。照牌的外侧高悬一个大大的“酒”字,正面则书着“咸亨酒店”四个大字,非常有气势。店里的两副对联引人注目:“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满座;化三千,七十二,玉壶生香。”</h3><h3>店里除却那些纷至沓来的旅人满怀好奇之心慕名蜂拥之外,更有本地的各色人等长少咸集,三两闲坐,说着好听的吴调越语,绽放开怀的笑脸欢颜,怡然悠游,把盏畅饮,好不惬意。我掏出几个钢蹦也学着孔已己的样子,一枚一枚地摆在柜台上。老板笑着为我拿出了几个小菜、一碟茴香豆。只由于世事变迁,茴香豆早已没了当年的味道。不但非常咸,而且还特别硬,估计孔乙己活到现在也难以下咽。</h3><h3>也许是因为有陆游,也许是因为有鲁迅,绍兴四处都飘散着翰墨清香。我虽然行走过许多的城市,也见到过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却没有一处能像绍兴一样把生意做得这般风雅:一叶书签,印的是鲁迅横眉冷对的头像;一方镇纸,刻的是《兰亭序》的书法拓印,一纸折扇,题的是陆游《钗头凤》的千古伤心。在沈园、鲁迅故居、三味书屋……都可以看到有老翁端坐案前,极为虔诚地在折扇上题写蝇头小楷。当你伫足的时候,不禁油然而生起崇尚翰墨、敬重斯文之心。于是,走路的步子开始抑扬顿挫地押起了诗韵,轻摇折扇的翩然开始讲究起承转合。</h3><h3>当我在黄昏中轻柔诗步地走到一处叫古轩亭口的地方时,那轮红的要滴血的夕阳正斜斜的照着十字路口的一座纪念碑上,落日的余辉给青色的石碑镀上了一层金,让平凡的它显出一种雍容大度的圣洁光辉。就在这个车水马龙,行人如织的马路旁,它兀自的静静矗立着,与世无争却又我行我素。岁月在碑体上留下了明显的风化痕迹,但却无法改变它安详平和的仪态。我的心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它的笨拙、守旧,无不彰显着与周边繁华的,日新月异街景的格格不入。但此刻,在这夕阳下,在我的眼中,它的存在却是那么的华贵,与天地那么的和谐生辉,颇有种母仪大方的气度。我就这样和它在街边静默的对视着,就象在另一维度的空间,周围是肃穆的,不再有市井的喧嚣嘈杂。我能在这安宁中清晰的听到自己的心跳,同时也是历史的脉动。</h3><h3>这个石碑是为了纪念一位同样从绍兴走出的名人,一介看似文弱的江南女流,一个写下“秋风秋雨秋不尽”诗句的飒爽女子,一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烈性女子。</h3><h3>1906年初,这位身为同盟会浙江主盟人的绍兴女子从日本海归回国,在从事教育活动的同时,大力呼吁男女平等,提倡妇女解放,创办了《中国女报》,并担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她以大通学堂为中心据点积极地联络、组织和训练浙江各地会党、积聚革命力量,积极发展革命组织,直至被捕入狱。她在严刑拷打下挥笔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以此表达自己对革命失败的惋惜和对祖国命运的担忧。1907年7月15日凌晨,这位名叫秋瑾的刚烈女子,怀着“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的遗恨走向刑场,怀着对革命未成、壮志未酬的遗恨,结束了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年仅二十九岁。时隔百年,我的心依然被这发自生命深处的绝句所震痛、深深地震痛。</h3><h3>我怀着凭吊的心情,站在秋瑾烈士纪念碑前,扶栏仰望。碑座正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秋先烈纪念碑记》,碑身镌有张静江书“秋瑾烈士纪念碑”。文人辈出的绍兴、女儿般柔情似水的绍兴,却偏偏孕育了秋瑾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鉴湖女侠。柔弱的双肩,自觉地担负起民族的苦难;刚烈的傲骨,不让须眉半分。在《说文解字》中,“瑾”即“美玉”。而自古以来,就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说。不知为什么?此时我竟然想起《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的那首《秋窗风雨夕》来:</h3><h3>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h3><h3>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h3><h3>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续。</h3><h3>……</h3> <h3>二、名吃</h3><h3><br></h3><h3><br></h3><h3>再一天早晨,由于时差的关系,我很早就从住宿的地方出来,走到街上散步。小城很静,静得让你不由得放轻了脚步,每一个步履都是一声问候和呵护。信步前行,移步换景,一景一画,一画一桥:秦代都亭桥、汉代斗闸门桥,晋代光相桥,唐代纤道桥,宋代八字桥,……“垂虹玉带门前来,万古名桥出越州”,绍兴多河汊沟渠湖泊水塘,出入交通依赖舟楫桥梁之力,所谓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是名副其实的桥都。整个城市桥连街,接连桥,五步一登,十步一跨,上桥下桥,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桥梁规制形式庞杂不一,六成以上为百年以上的民间古桥梁。最简单的平板石桥,精致气派的石拱桥,雕梁画栋的廊桥。绍兴犹如一本用桥写成的书,信手一翻,就是一段文人墨客的雅闻轶事,这些五花八门的古桥酽然构成了中国古代桥梁博物馆。第二天早晨,由于时差的关系,我很早就从住宿的地方出来,走到街上散步。小城很静,静得让你不由得放轻了脚步,每一个步履都是一声问候和呵护。信步前行,移步换景,一景一画,一画一桥:秦代都亭桥、汉代斗闸门桥,晋代光相桥,唐代纤道桥,宋代八字桥,……“垂虹玉带门前来,万古名桥出越州”,绍兴多河汊沟渠湖泊水塘,出入交通依赖舟楫桥梁之力,所谓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是名副其实的桥都。</h3><h3>绍兴也是石乡,高楼大厦前,石狮石虎傲立吼啸;街衢巷道间,石亭石碑随时可见;天井院落中,石桌石椅默然无语;僻巷台门里,石砌的弄墙孑然而立。东湖、吼山、柯岩的石景更令人叹为观止:或直劈如壁,或尖削似峰,或孤岩兀立,千姿百态,鬼斧神工。其街面桥面皆以块块青石嵌成,千百年来,被岁月和行人磨得光滑发亮……</h3><h3>站在据说是中国最古老的立交桥--八字桥上,望着桥基石缝里生长的野草和藓苔,尘嚣黯淡,褪色如影,花依旧,香如故。在这“一湾画桥出林薄,两岸红蓼莲菰蒲”山水画中,领略着古桥的丰姿,欣赏着琴笛的遗韵,我甚至开始疑惑这是一个梦境……</h3><h3>在一家叫“屋里菜”的小店吃早餐时,立刻被它挂在墙上的菜单所吸引:白鲞扣鸡、霉干菜焖肉、霉菜梗蒸豆腐、茴香豆、霉毛豆蒸仔排、霉千张蒸肉饼、醉鸡……我问店家为什么这么多霉菜?老板给我端过来一碗豆浆和一盘臭豆腐说,我们绍兴人有吃霉的嗜好,因为天气的原因,也因为历史的原因……把东西放霉是先民极为有效的也是唯一的贮藏手段,这行为本身也透露出另一种信息:绍兴的先民也曾迭经苦难,饥饿的恐慌提醒他们储存食物有着十万分必要,为了生活的虞之需,霉是一种无奈的选择。</h3><h3>他说绍兴菜的用料大多是鸡、鸭、鱼、虾、蔬菜、竹笋等,讲究的是香酥绵糯,鲜咸入味,轻油忌辣,菜味醇和适中,但加霉菜则是必不可少的。“霉”其实是“腌”的派生词,绍兴人常吃的霉笋、霉毛豆、霉千张、霉豆腐、霉干菜等,又咸又香,最适于下饭、佐酒。你现在吃的“臭豆腐”是霉的另一种叫法,将豆腐经选料、配卤、浸泡、发酵、晾干、油炸后,色泽黄亮,外脆里松,香气浓郁,好看又好吃。</h3><h3>老板说,许多人分不清杭州菜和绍兴菜的区别,其实绍兴菜更田园、更乡土的原因,就是因为霉。绍兴菜烹制上有焐、霉、酱、腌、煮、蒸、炒等多种方式,而霉则是最重要的手段。比如最常用的霉干菜,是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和油菜等腌制后晒干而成。此菜味道鲜美、吃了开胃,与肉相伍则解腻增鲜,与鱼同烧则去腥增香。另外一种“霉苋菜梗”,还有一个故事:相传越国兵败,越王勾践入吴为奴,国穷民贫,百姓只得采野菜度日。有一农夫采得野苋菜一把,先食其叶,将菜梗切段置于酱罐中备日后再吃。岂料数日后罐内香气阵阵,农人取而蒸之,其味鲜美无比,因而“霉苋菜梗”相传至今。虽然像“宋嫂鱼羹”、“宋代东坡肉”、“秦朝清汤鱼圆”、“西湖醋鱼”都带有浓郁的绍兴当地特色,但只有霉菜系列才是最正宗的绍兴老菜。</h3><h3>比如这霉干菜焖肉,看似简单,做起来还很费功夫。我问老板为何?他说这菜要做好必须要一大方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用菜刀浅浅地切若干道口子,入锅,用小火炖,时间约为半天;上桌前,肉切下一小方,底上铺鲜嫩的霉干菜,再炖。老板看我听得入神,便嘎然而止,说只能告诉这么多了,再多就不肯讲了。</h3><h3>中午,绍兴的一伙朋友在一家叫“兰香馆”的百年老店为我接风时,我把早晨在那家小饭馆里现学的“霉菜理论”在餐桌上贩卖,没想到竟遭到众人的一致“攻击”:他们说绍兴菜最大的特征是精制细腻,色求本色、香求纯正,味求清淡,形求灵气。其特点是许多菜肴都是用绍兴黄酒烹制,因而其菜有一种独特的品性。绍兴菜中最知名也不是什么“霉干菜焖肉”,而是“清汤越鸡”,人称“绍菜皇后”。因为绍兴自古为越国都城,除了出美姬,也出美鸡,农家散养的越鸡,个头小,肉质嫩,汤鲜无比。绍兴人逢年过节,一款“清汤越鸡”是万万少不了的。一位自称“家庭煮夫”的当地官员说,烹制“清汤越鸡”很有讲究,最好是童子鸡,加香菇、火腿、笋干等辅料,文火清炖,要煮好长时间。端上桌后,色泽诱人,汤醇味美,鸡肉细嫩,鸡骨松脆,是大补的菜,特别是这家的“清汤越鸡”做得最为地道,不可不尝!</h3><h3>绍兴菜源远流长,有其特有的田园气息,菜肴又与绍酒相辅相成。据说每到冬酿季节,旧时农家总要自酿老酒。酒糟是酿酒的副产品,香味醇和,用酒糟制菜,也是绍兴菜的传统特色。一碗“糟溜虾仁”不知“醉”倒过多少吃客,除了糟虾,还有糟鸡、糟鸭。糟鸡烹制方法颇为独特,清代《随园食单》是这样说的:“越鸡煮熟,飞盐略擦。布包入糟坛,三日可用。”成菜后肉质鲜嫩,酒香扑鼻,为绍兴名肴。据老饕介绍,现在这道菜做得最出名的是沈园旁的沈永和酒家。</h3><h3>说话间,服务员开始上菜,很快就摆了满满一桌:清蒸鳜鱼、虾油卤菜、鲞冻肉、东坡肉、干菜焖肉、糟鸡、霉豆腐卤烧肉、醉蟹酱鸭、清汤越鸡、白鲞扣鸡、清蒸鳜鱼、清汤鱼圆、鱼烧豆腐、绍式虾球、绍式小扣、霉千张、干菜虾汤……朋友见我拿着录像机在不停地照着,干脆让经理将大厨叫了出来,一盘盘地给我解释:这兰香馆的看家菜除了清汤越鸡之外,还有一道菜叫绍式小扣,是用五花猪肉,经煮、炸、蒸等多道工序烹制而成。其色泽红亮,肉质酥而不烂,油而不腻。绍兴俗语云:“饼子是冬米,扣肉吃张皮”,前者指绍兴大肉饼子,后者就是指这绍式小扣,意即扣肉的皮经油炸,特别好吃。</h3><h3>清蒸鳜鱼也是绍兴名菜之一,历史上曾作贡品。此菜选用鉴湖产的鳜鱼清蒸,以黄酒调味,色泽淡雅悦目,食后清新爽口,南宋诗人陆游在田园诗中曾赞它“别饶风味胜一筹”。 绍式虾球又名蓑衣虾球,已有1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此菜源于开设在绍兴丁家弄福禄桥境的雅堂酒店,由其“虾肉打蛋”看家菜改良而成。制作关键在于掌握火候,蛋糊经油炸后形成细如蓑衣丝的蛋丝,包裹住虾仁,形似蓑衣,色泽金黄,香酥松脆,配以葱白、甜面酱蘸吃,味道颇佳。</h3><h3>鲁迅喜食的霉豆腐卤烧肉,是将夹心肉加红霉豆腐卤汁及黄酒、葱段等调料烧至烂熟,入口油而不腻,鲜美无比。难怪鲁迅文章里总是有它。</h3><h3>……</h3><h3>在大厨的认真介绍下,众人将这顿午餐吃了将近三个小时。</h3><h3>饭后有人提出去茶馆看戏,我虽然对各种戏剧都不是爱好者,但客随主便是人在他乡的机本准则。绍兴人喜喝茶,因此茶馆遍及城乡。朋友说绍兴茶馆的格局大同小异,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放有两张桌子,俗称“马头桌”。那些声望高、说话算数的高辈分或有背景的人,才有资格坐马头桌,普通茶客是不会去坐的,茶店中间是一条通路,板桌、板凳放置在两旁,一端紧靠墙壁,这种茶馆、茶客多是处于生活底层的人,有城内的苦力、脚夫,有上城的农民,也有空闲在家的老头,当然,在绍兴城内,也有一些档次上规模的茶馆,如清末民初的“适庐”、“镜花缘”、“第一楼”等,就是比较高雅的场所。绍兴的茶店,主要是喝茶的场所,人们一边喝茶、抽烟,一边海阔天空地谈山海经。为了吸引茶客,茶店便请来了说书和唱莲花落的人,特别是晚上,各个茶店几乎都有艺人的演出,空闲的人,便整天泡在茶馆里。旧时绍兴城乡的茶店,不仅是老百姓吃茶听书的娱乐场所,还是民间议事、调解纠纷的地方,乡间或街坊如果发生房屋、土地、水利、山林、婚姻方面的纠纷,由于事情不大,双方都不想上衙门打官司,就来到茶店寻求解决方法。</h3><h3>我们去的那家茶馆位于河边,双开间门面,一只只八仙桌,干净而整齐。每只桌子四边四只长凳,一桌共可坐八个人。堂内有柱子,上面梁枋,料细长而不甚挺直,杉木,比较简陋,刚造好时刷一层桐油,但时间长了,被烟灰熏成深褐色了。地面多为砖铺地。白粉墙已发黄,有些地方还露出砖头。店堂后面是茶房,里面有炉子烧水。茶壶一字排开,放在房门口,茶店伙计和老板穿流在店堂中,为茶客冲茶水。</h3><h3>茶馆对面是一个戏台,只见几个剧迷在那里操曲。他们自己架了琴器,在台上轮流唱,戏台周围和茶馆里都是戏迷,有老者,也有中年人,听得如痴似醉。</h3><h3>绍兴的戏曲传统绵长,剧种、曲种多样,声腔、唱腔丰富,是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陆游诗中就有“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郎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的描述。春秋时,西施被越王遣送到吴前,曾于此地练习歌舞仪容。六朝时,会稽成为江南大郡,越地歌舞盛极一时:“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唐保应年间,越州观察使皇甫政在保林寺“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且看参军换苍鹘,京都新禁舞斋郎。”写的就是宋杂剧和社戏的演出。</h3><h3>清中叶以后,绍兴戏曲开始出现乱弹(后为绍剧),继以落地唱书(后为越剧)。特别是这发源于绍兴嵊州乡村的落地唱书,逐渐从站在人家门口演唱变为在厅堂、茶楼、剧院内演唱的越剧,并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成为全国性的第二大剧种。</h3><h3>越剧是以女性表演为主体的剧种,水乡的柔风细雨,不仅造就了绍兴女儿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容颜,也造就了她们如水如歌的情感。她们纤细多情、她们婉约敏感、她们明眸皓齿、她们衣袂飘飞,一如这委婉动人的越曲,芳馨醉人。</h3><h3>朋友说以前绍兴有一家很高档的觉民舞台,在布业会馆的“适庐”茶馆里面,清末民初颇兴隆,建筑典雅,设备讲究。喝茶的人多为大老板、绅士、社会名流,除了喝茶聊天,吃点心,看戏是最主要的。绍兴民谣有:“大衫马褂子,秋帽红滴子,喝茶磕瓜子,适庐坐位子。”后来逐渐衰落,1950年夏天,被一场大火烧为废墟。</h3><h3>众人边喝着茶,边谈起哪种茶是绍兴最好的茶,最后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平水珠茶是绍兴最拿得出手的茶平水珠茶,理由是平水珠茶品香味浓,经久耐泡。另一派则认为日铸茶才是绍兴的名茶,理由是该茶宋代就已经被列为贡品,并搬出宋欧阳修《归田录》:“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第一。”和宋吴处厚的《青箱记》:越州日铸茶,为江南第一。” 我因为对茶素无研究,只能闷头品茶。面对两杯不同的茶水,我的观察是:平水珠茶外形浑圆紧结,色泽绿润,身骨重实,茶汤清澈。日铸茶外形条索细紧,形似鹰爪,银毫显露,滋味鲜醇,清香持久,汤色澄黄明亮,别有风韵。对我来说,都不如咖啡更对口味……</h3><h3>当然,来绍兴千万不能不尝绍兴酒,绍兴不但是个桥乡、水乡,也是一个酒乡。</h3><h3>在绍兴文理学院讲完课后,晚上我和几位朋友走进了老城小巷深处的一家小酒店。店虽不大,但处处体现主人的精细,古香古色的桌椅,简单、雅致的小摆设,墙上挂着具有江南风格的纨扇。扇面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几个小菜摆上后,老板娘款款而来。端来了一瓶绍兴的佳酿“女儿红”。开启瓶子后,一股馥郁的米酒的清香扑面而来。琥珀色的酒水盛在深褐色的木质小碗里,青色的茴香豆浅浅地铺在蓝花边的白瓷盘里。看来绍兴的吃喝更多也是在文化上、情调上。浅尝一口,有点象日本青酒的散淡气质,温柔、清冽,有一种雨天的味道,让人想起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我问起了“女儿红”名字的来由,老板娘说,在绍兴这里,谁家生了女儿,都要存起一瓶当地酿造的甘醇的美酒。等到女儿出嫁的那一天才开启,所以叫女儿红。</h3><h3>一位历史系的教授说,越地的酿酒历史可上溯到二千五百年前的吴越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出师伐吴,越国父老向他敬献带糟浊酒,勾践把酒倒进河的上游,与军民迎流同饮,于是士气感奋,战气百倍,历史上称之为“箪醪劳师”。《国语·越语》载:“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佐证春秋时期绍酒已经盛行。从老百姓的角度看,酒使绍兴的各色人等的生活多了许多的生趣,滋润和慰籍了众生疲惫不堪的灵魂。绍兴民间酒俗极多,如婚嫁酒、生丧酒、岁时酒、时节酒、生活酒等等。</h3> <h3>绍兴酒属黄酒类,采用传统独特工艺,以得天独厚之鉴湖水,选用上等精白糯米、优良黄皮小麦为原料,呈琥珀色,芳香馥郁,醇厚甘鲜,集饮料、药用和调味于一身,为中国黄酒之冠。《调鼎集》说“味甘、色清、气香、力醇之上品唯陈绍兴酒为第一。”又说“像天下酒,有灰者甚多,饮之令人体中满闷,而绍酒之性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嗜之者为上品,非私评也。”目前人们常喝的有:元红、加饭、善酿、香雪和花雕。</h3><h3>他说,老绍兴人家家做酒,年年做酒,几乎人人都是酿酒高手。在每年的酿酒季节,人就将大筐蒸好的糯米从蒸架上抬下来,摊在干净的竹席上降温,这叫“摊饭”。然后,米饭被倒进了一口大缸里,人们用磨得油光锃亮的大竹杠奋力把米饭捣散开,同时洒上黄色的酒曲和乳白色的酒母,再次捣匀后,盖上稻草编成的缸盖。正规的酿造要经过浸米、蒸饭、摊饭、落缸、发酵、开耙、灌坛、压榨、煎酒这几道工序。</h3><h3>绍酒之所以晶莹澄澈,馥郁芳香,关键在于绍兴独有的鉴湖水。鉴湖水具有清澈透明、水色低、透明度高、溶解氧高、耗氧量少等优点,又因为上游集雨面积较大,雨量充沛,山水补给量较多,故水体全年更换频繁。更奇特的是,湖区还广泛埋藏着上下两层泥煤。这些泥煤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能吸附湖水中的金属离子和有害污染物。这是特殊地质条件所形成的,是其他湖泊所没有的。因此,才有了绍兴黄酒香飘海内外的传奇,才有“汲鉴湖三十六涧源头活水来,色如琥珀;融古越两千余年酿造秘诀,味如琼浆”的溢美之词。</h3><h3>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诗人陆游称绍兴“城中酒垆千百所”“一杯放手已醺然”,读这样的诗句,让你到了这座小城,会禁不住到沿河深巷去寻寻觅觅……漫步在绍兴街头,常可闻到陌生小巷中四溢的酒香。而一些临街或是临河的小酒店,虽然只有一个小小的柜台,却总是高朋满座。一壶温热的小酒,一碟茴香豆、一碟青鱼干、一碟盐水笋、一碟卤水花生、两只咸鸭蛋、几块臭豆腐……口福好的时候还会有醉蟹、醉螺吃。据说绍兴的黄酒是一定要温热了才能喝的,黄酒加温后饮用,气味更加芬芳。</h3><h3>在绍兴,你也可以看到王徽之酒后雪夜访戴的潇洒,也可以看到贺知章金龟换酒的豪情;有秋瑾千金买宝刀、貂裘换美酒的轰轰烈烈,也有鲁迅破帽遮颜、漏船载酒的孤傲执着……绍酒是越人的个性抒发和才情释放最好的催化剂。</h3><h3>从酒馆出来已是子夜时分,只见街上的大排档正在高潮。那排档很长很长,随意、世俗、甚至有些浪漫。走了几步,才发现地上都是湿漉漉的,刚开始以为是刚刚下过雨,后来才发现那是摊主洗菜时泼出的水。摊位一座连着一座,各种颜色的塑料棚顶,每个棚子大约放四五张圆桌,每张桌都能容七八个人。摊前的煤火通红通红的,炒菜的声音和着摊主招徕客人的声音,让人觉得亲切和温暖。有人突然说刚才酒没有喝尽性,要在街上接着喝。这个提议立刻获得了大多数人的响应,于是我们“冲”进一个棚子,要了茴香豆、臭豆腐干、咸蛋黄炒南瓜丝、爆炒黄泥螺等菜,又叫了一壶酒。这时,半醒半醉的我好象嗅到了一股古越生活的气息,我仿佛看到了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情形,看到了诗人陆游在酒楼上挥笔吟诗的神情:“船头一束书,船后一壶酒。新钓紫鳜鱼,旋洗白莲藕”。</h3><h3>坐在陆游笔下的古街上,品一碗温热的绍酒,尝一碟清香绵韧的茴香豆,从前的时光在拱月形的石桥下汩汩流淌……</h3><h3>夜越来越深了,这时忽然来了一个瘦弱的孩子,胸前斜挎的吉他比他还要高。他手里拿着一个用小学生的练习本写就的歌本,老练地请求我们点歌。他眼睛很大,但却少了少年那种天真之气。在这个鲁镇少年身上,我看不到少年闰土身上的天真、朝气和童趣,反而感觉相遇的是成年的闰土,那个被沉重生活压迫得几近麻木的闰土。没等他唱完一首歌,我便付了他五十元钱,打发他走了。他挎着吉他离去的背影有些摇晃,倒像那吉他是一头蛮力十足的怪兽,死死地拖着他走,在黑夜里把这卖唱的少年的瘦小身形拖得支离破碎……</h3><h3><br></h3> <h3>三、名胜</h3><h3><br></h3><h3><br></h3><h3>又一个早晨起来,拉开窗帘一看,又下雨了……烟雨里的绍兴,蒙蒙的,露出苍穹下灰灰的矮房的轮廓线条,好似古城泱泱的历史文化底蕴所洇染而成的,那灰灰的色调里透着一丝浓重、严肃、不苟言笑的庄严,如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站在悬崖上看天,你无法打破这其中的氛围。</h3><h3>这样的梦中景色,这样的山水如画,多少往事,都藏在这江南烟雨中……白墙、熏瓦、流水、石桥,错落相映,画意悠然,令人陶醉,令人感慨。</h3><h3>我离开学校后所住的地方在府山上,这里曾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国之地,如今少了战争的血腥味,满山葱茏的翠色和掩映其间的雕梁画栋让人感到一种宁静的美丽,也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更是情人们必到之地。它的边上有一条极幽静的小路被称作情人路,绿阴葱葱,干净的柏油路蜿蜒的依山而行,空气中有花儿淡淡的气息,耳边常能传来鸟的悠鸣,走在其间,浪漫的气氛已不必刻意去营造了。</h3><h3>山脚下便是绍兴的中心城市广场,它的热闹和现代正好与山的静谧与古典交相辉映。现代的大剧院和展览馆以及随乐起舞的喷泉迎接着前来的人们,而远处的大善塔以及潺潺流过的河水和水岸边古意浓浓的茶楼酒肆又会在晨光中传递古老的韵律。</h3><h3>凡是“老绍兴”都知道,民间历来盛传绍兴古城是一艘水上浮船,船头在北,船尾在南,而城内大善塔、应天塔则是两支撑篙,在南北两头将浮船牢牢泊定。若无此两篙,或两篙缺一,则绍兴古城将浮船无定甚或遭覆舟灭顶之灾。这自然是不经之谈,但关于浮船与撑篙,之说实在是绝妙的想象。大善塔在绍兴古城之北,建于南朝梁天监三年(504年),道光二十四年(1884年)重修,塔龄近一千五百年,不可谓不古。大善塔为六面七层砖木结构,高40米,曾经是绍兴城内最高建筑物。民间传说塔顶产藏有定风宝珠一枚,大如龙眼,可保绍兴免受巨风之灾。如今大善塔周围已被高楼重宇所困,昔时船头“撑篙”屹立之势已不复存在。</h3><h3>应天古塔则在城南飞来山之巅,与大善塔恰同处于绍兴古城的纵轴线上。塔始建于晋末,原为古越宝林禅寺的镇寺宝塔,唐乾符元年(874年)改名应天塔。后屡废屡修,其中宋乾德年间(963年—967年)重建,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塔呈六角,共七层,高30米,塔顶盖以铸铁覆盆,塔身内壁原设有缘梯,可盘旋而上,直登顶层。应天塔曾有过相当风光的时期,宋王安石在此有《登飞来峰》一诗,被传为千古名唱。诗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诗中所谓“飞来山”曾被后人误传是杭州灵隐之飞来峰,其实不然,这飞来峰就是绍兴的飞来山。因为灵隐飞来峰根本不存在“千古塔”,也就不可能有“身在最高层”的境界。塔内今尚存明嘉靖年间重修时所用砖雕数十方,上有文字,也有佛像等图案,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史和明代砖雕艺术都很具价值。</h3><h3>其实,单从景观角度看,绍兴的风景名胜在五千年历史的大中国中并不算出类拔萃,但其一山一木、一砖一瓦都记载了众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从人文意义上讲,它的分量远远超越了任何一个江南古城:大禹治水死后归葬会稽山,勾践越王台上卧薪尝胆,西施溪边浣纱,王羲之兰亭曲水流觞,曹娥女投江觅父泣鬼神,徐渭青藤屋里醉酒人生,陆游沈园题诗一声叹息,以及恩来祖宅,周氏兄弟故居,哪一处都让你徘徊不前。</h3><h3>所以,在绍兴山水间漫游的每一刻,你都可能被耳闻目睹的某一种事物所感动,那山、那水更能让你对这里绮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产生出许多新的联想,新的回味,新的感悟,以致从中获得新的启迪。</h3><h3>于是,我不想因为雨而阻断我与绍兴的深度接触,甚至连雨伞都没有带,就再次直奔念念不忘的“兰亭”,虽然朱教授已经陪我去过一次。</h3><h3>地处绍兴郊外的兰亭原本是建于汉代的一个驿亭,由于越王勾践曾在此种兰,兰亭由此得名。但那时的兰亭默默无闻,如果没有东晋时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兰亭也会与古道上的其他驿亭一样销蚀在历史的长河中。</h3><h3>永和九年,时任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好友41人,在兰亭引流行觞、饮酒赋诗,以修禊事。他们列坐在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飘流至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这次聚会中,有26人作诗37首。王羲之乘着酒兴方酣当场作了一篇序文,通篇28行,324字,精美绝伦。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书法代表作《兰亭序》,由于此序为书圣墨宝,兰亭也由此成为书法圣地,成为历代文人墨客觞咏游览、尽兴吟诗之所。</h3><h3>进入兰亭园区,只见布局疏密相间,建筑错落有致,小巧而不失恢宏之势,典雅而更具豪放之气。青屋粉墙,竹林婆娑,白鹅引颈,一池净水。浮动着淡黄的花叶,引得人不禁想系上蓑衣,头戴斗笠,手撑竹蒿,缓缓地在兰池里撑筏漫游。那种怡和的气氛使人留连忘返。</h3><h3>从幽静的石板路向里面走,有一块上书“鹅池”的石碑,它竖立在一泓清水边的三角形碑亭里。水池不大,真有几只白鹅在那里嬉戏,因为它们已经见多识广了,丝毫不理会游人的到来,这让我一下想起洛宾王的名句:“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h3><h3>这“鹅池”碑还有个故事:传说王羲之当时刚把“鹅”字写好,闻皇帝诏至,即出接诏。这时他八岁的儿子王献之看父离去,提笔续写一“池”字,故后人又称此碑为父子碑。我上前仔细观察,果然两字风格不太一样,“鹅”瘦“池”肥。</h3><h3>过鹅池沿着林荫覆盖的小路继续前行,越过三曲桥,便可见康熙手书的“兰亭”碑。此碑在文化大革命时被砸成三截,抛入水中,到八十年代才被打捞出来,重新粘合到一起,但“兰”字无尾,“亭”字无头,可明显看到粘合的痕迹。据说当年曾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补写这残缺的部分,但书法家说历史的痕迹是无法弥补的,还不如保留这一残缺的美。于是,这块碑就成了兰亭经历时代风雨的一个历史见证。</h3><h3>兰亭内还有一块写着“太”字的碑,漆黑的碑上,大大地刻着一个白色的“太”字,煞是醒目。这字也缘自一个典故: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自幼聪慧,随父学书,书法颇有乃父之风,他在众人的赞誉面前,自恃骄傲。一天,他将写好的几张“大”字拿给王羲之看,满以为能得到父亲表扬,但王羲之看后,却什么都没说,只在一张纸上的“大”字下点了一点,献之又拿去给其母看,其母说,这几个字,就是这一点写得最好,献之羞愧而出。从此发奋,竟然写完了18缸水,成为一代书法家。</h3><h3>在“兰亭”碑北面,是一座八角重檐气势宏敞的古亭,因内设康熙和乾隆的“祖孙碑”而被称之为御碑亭。这是一座幽雅别致的江南风格亭榭,内置一巨碑,碑高近七米,正面是康熙手书的《兰亭序》全文,字体秀美华贵,显出帝王之气:“……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竹修林,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背面则是乾隆游兰亭时写的七律《兰亭即事》诗:“向慕山阳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成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竹重春烟偏澹荡,花迟禊日尚毅荣。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秋不易评。”乾隆风流倜傥,曾六下江南,演绎了多少或正史或戏说的故事?他的字也同他的人一样潇洒飘逸。据说,在中国历代所保存下来的碑文墨海中,不仅因为这块碑的高大厚重,而且更因祖孙两个皇帝在一块碑石上作文,使得这块碑绝无仅有。</h3><h3>流觞亭是兰亭的中心,也就是当年曲水流觞之处。亭内有“曲水邀观处”一匾,正下悬唐名画家李公麟的《兰亭修禊图》。亭前有一开阔地,叠石为凳,插柳成荫,一条“之”字形小溪穿行而过,水不很深,水底的石头清晰可见。在这样清澈的流水、雅致的环境中,怎能不流觞咏饮?</h3><h3>相传王羲之的《兰亭序》一直为王家的传家之宝。到了王羲之的七世孙僧人智永手中,他将此墨宝传给他的弟子辩才,唐太宗酷爱王的书法,尤其想得到《兰亭序》,但辩才却深藏不露。后来,御史萧翼设计将墨宝骗到手,献给唐太宗。辩才得知真相后气死。唐太宗对墨宝爱不忍释,临死时竟命人用它来殉葬,后人所传的《兰亭序》,都是历代摹本。</h3><h3>从御碑亭北行,为兰亭江。隔水相望的是“兰亭书法博物馆”。再往北就是“王右军祠”,是纪念王羲之的祠堂。王羲之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祠内有许多碑刻,正中悬挂王羲之画像,和我心目中的想象有些距离。但画像两边的楹联“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则很贴切地总结了这位大书法家的一生。祠前清泉流动,祠内环以回廊,正中有一长方形“墨池”,池中建“墨华亭”。相传王羲之临池学书,常在池中洗笔,日久池水变黑,因此得名。池旁有一位老者正在埋头雕刻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在一块不大的砚石上刻《兰亭序》,我觉得刀法很好,就买了一块,老者在背面刻上我的名字,很有纪念意义。</h3><h3>细雨中的兰亭,峰峦叠翠,竹木葱郁,湖水清澈。置身其中,更觉得如入仙境。实际上,在兰亭的每一处,都可闻到浓浓的墨香,都可以感受到《兰亭序》中所描述的的迷人景色。坐在一块石头上看这景色,不会做诗的心中也开始了中国文人式的吟哦。欣赏着墨华亭的行草隶篆,感受着历朝历代的中国人对书圣和他的书法绝品的膜拜,从没有写过书法的我,也手舞足蹈地拿起笔来,蘸足了清水开始挥毫,附庸起曲水流觞的风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h3><h3>从兰亭出来,夹着墨香的味道找寻一个书香浓重的地方--青藤书屋。这是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的诞生地与读书处,也是绘画史上青藤画派的发祥地……小巷很寻常,窄窄的,墙高近一丈。在巷子深处抬头望天,云霭茫茫,我不敢相信这里真会孕育出那种气势豪纵的大写意。四尺之内,转身也难,如何能破壁成一方天地?推开一扇式样普通的小门后,从几竿疏竹的缝隙中透出了青藤书屋的黑瓦白墙。</h3><h3>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青藤道人。他的一生很不得意,尤其是晚年,贫困交加,生活十分悲惨,曾经九次自杀,七次下狱,73岁时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他虽然一生穷苦潦倒,但艺术成就非常巨大,书法、绘画、诗文、戏曲,无不精通。徐渭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但后人对他的绘画艺术评价最高,称他为中国写意画派的创始人,绘画史上青藤画派的鼻祖。他不仅以卓绝的艺术才华,被当时的文学大师们称之为“旷世奇才 ”,而且以其诙谐多智的言行和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成为绍兴老百姓传诵最多,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清代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曾说过:愿做青藤门下一走狗。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并刻了一方印文曰:“青藤门下牛马走狗郑燮。”可见徐渭知名度影响之深远。</h3><h3>青藤书屋连同庭园在内不足两亩,但内部庭园错落有致,房屋前还有小池点缀,环境闹中取静,不失幽雅,是一处不多见的明代民居。庭园内侧的平屋是青藤园内的主体建筑,不大的平屋中间有一简易墙壁相隔,组成了前后两室。一进入平屋就是前室,此室正中上方悬挂的是徐渭画像,及明末清初绍兴另一著名书画家陈洪绶手书的“青藤书屋”匾额。画像两边的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是徐渭生前以诙谐的手法对书屋状况及自身特点的写照,反映了徐渭的幽默性格。书屋的南面是天池,天池东侧的门额上有“天汉分源”四字,是徐渭亲笔。天池中有一石柱,上书“砥柱中流”四字,也为徐渭亲书。</h3><h3>我很小就读过一些关于他的逸闻趣事,所以怀着朝圣的心态走进书屋,蓊郁的青藤,在幽静的小院里坚韧地生长着,传说这还是徐渭亲手所栽。光线穿透了历史疑问的雨幕折进庭院,数杆修竹青翠可人,小小院落丝毫没有逼仄之感,反倒有些许逍遥的放逸精神。曲径通幽处,书房花木深,遍植徐渭喜欢的石榴、兰花、萱草等植物,不知名的红花树开得正盛,几点零碎的落英,撒在整齐的小石板路上,宽大的芭蕉叶展露着碧绿的生机。穿过斑驳的“天汉分源”月门,在方不盈丈清可见底的天池旁,一个石柱牢牢地支撑着书屋,‘砥柱’二字清晰可见。几尾红红的金鱼慢吞吞地在里面游动,倔强孤傲的青藤下壁间可辨出董所书之“漱藤阿”三字。临窗沐风,读书琅琅,少年徐文长的洒脱形象恍然在前。让我恨不能成为青藤门下客,恨不能回到三百年前为那个狂生磨墨理纸以示虔诚。</h3><h3>风儿轻轻地吹,不远处的人家,房顶上开满了蔷薇,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摆。这是一个安静到可以将所有东西都深深埋藏的地方。</h3><h3><br></h3> <h3>看屋的老人是个风雅之人,而这时只有我一个访客,听他用夹杂着绍兴口音的普通话吟诵: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他见我面对一幅对联发呆,便指着书屋两侧的抱柱说:这是徐文长留下的一幅警联,含义深远:“读不如行使废读将何以行,蹶方长知然屡蹶讵云能知”,字体遒劲中见奇幻,语意从惕,这应是徐渭对多舛命运发出的一声叹息吧。恃才多半傲物,就算知道自己的孤傲性格容易处处碰壁,徐渭似乎到老也不想改正,因此,在屡屡失意后,他认为自己不是个“能知”之人。老人长叹,徐先生那么聪明,却那么执著,可见聪明也误人。我一时沉默,“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现实中的窘迫并没有拘束住徐渭那支纵横汪恣的笔,他从随意中入手,率性而为,以水墨浇胸中块垒,开创出意象空阔的奔放大写意。“短檐侧目处,天际看鸿飞”,在老人那奇异的声调中,我仿佛明白了一点什么,也许正是徐的遭遇成全了他的画,困境中的鸟儿对自由更充满了渴望,用这样一股意气泼墨,自然别有一番天地。</h3><h3>告别了热心的老人,我也把青藤书屋抛在了属于它的时空里。信步走进了书屋对面的一扇门,这里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天井,内种花草,自来水畅快地响着,家家屋前晾有咸鱼咸肉,里面的人守着煤球生的炉子,安静地过着日子。</h3><h3>小巷很清静,青石板的路只回响着我孤独的脚步声,抬头一看,一块街牌映入眼帘:仓桥直街--这是绍兴城内保存最好的老街,街面有进有退,宽狭不一,最窄处两三米,最宽处也不过四五米,一色的旧石板路,透着一种古朴、静谧、悠远的气氛。沿街还有不少保存完好的“台门”,据说大多建于清代,粉墙乌瓦,砖木结构,如今还有居民居住,但也向游客开放。随便走进一家,黑漆门窗、石板天井、青砖地坪、木雕漏窗、纹饰瓦当……外观朴素平实,内质典雅含秀,散发着绍兴民居特有的那种“书卷气”和生活味。</h3><h3>除了古旧的民居外,老街两旁鳞次栉比的还有酒店、茶楼、客栈、古玩以及乡土特产之类的店铺、通常都是一两间店面,木板排门,帘旗招展,依然当年景象。在街首,我还看到了一家名叫“恒济典当”的当铺,据说就是鲁迅少年时为父亲治病常常光顾过的。</h3><h3>烟雨朦朦中,踩着湿漉的青石板路,撑着伞走在仓桥直街上,人也恍如走进了百年前的历史,很有几分戴望舒《雨巷》中的意境。“青”、“灰”、“白”、“黑”四色组合成这条街的主色调,深沉而内敛。没有强烈的视觉刺激,却给人“水墨写意”般绵长的回味,一如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斑驳的老墙、褪色的木门、简化到只由几块石板拼接的古桥……老式的煤饼炉里飘出了淡淡的青烟,废弃的驳船半沉在河道里,四周满是碧绿的浮萍,完全沉浸在一种庸懒、平淡而又与世无争的氛围里。</h3><h3>空气里依旧浸润着的醇浓的黄酒气息,坐在自家的小火炉边悠闲的炸着臭豆腐的老妪,还有她身旁那缠满了牛皮筋的老式收音机里,断断续续唱着的越剧,都真真切切地表达了这个小街的生活趣致。</h3><h3>你还会嗅到一股散发着隐隐腥气的潮味,仿佛这房子是放置已久的鱼,因离河太久而伤感得落泪,而那气息或许就从它的眼泪而来。如果不是有现代的人闪现在房子里,我会误以为回到了百年前的鲁镇,那里有单四嫂子在空虚寂静的夜晚呼唤宝儿的哭声,有华老拴买来的人血馒头被火焰舔舐过所发出的奇怪的香味,有在祝福声中被主人呵斥凄凉地放下烛台的祥林嫂。这就是鲁迅笔下那个永远的古镇。</h3><h3>绍兴的文化气息,都集中体现在这种小街上,八字桥、鲁迅故里、越子城、西小河、书圣故里等历史街区,那一排排明清建筑群,那一幢幢依河而建的民居,那一面面飘扬的酒旗,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久远的、流淌着酒一样芳香的古老的传说。</h3><h3>此时,只见沿街的水面上漂着一叶叶乌篷扁舟,如一条条乌鱼在冉冉游动。而驾船的船家,坐在船尾,背倚一块直竖的木板,左臂腋下夹着一支划桨,劈水稳操方向,两脚一弯一伸地蹬着“踏桨”。在极窄的船舷上,有的放着一碟回香豆之类的下酒菜,右手握一把小酒壶,呷一口加饭酒,嚼一粒筒香豆,清风白云,悠然自得,踏水行进。</h3><h3>这种乌篷船是绍兴的独特交通工具,船篷用竹编成,中间夹着竹箬,呈半圆形,并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船由此而得名。其船身狭小,船底铺以木板,即使有渗漏,船舱也不会沾湿。船板上铺以草席,或坐或卧,可以随便,但不能直立。划船的人坐在后梢,一手扶着夹在腋下的划楫,两脚踏在桨柄末端,两腿一伸一缩,桨就一上一下地击水推进。船的航向是用手桨来控制的,船行进时,船工脚手并用,背景是水乡泽国的自然景色,“占断萍洲烟雨”勾勒了这唯独绍兴才会有的画面。坐在乌蓬船上,两岸的河道或宽或窄,堤岸或远或近,山野和村落时隐时显。看两岸行人如织,白墙灰瓦,交相映衬;观水中蓬船往来,岸芷汀蓝,倒影绰约。偶尔搁桨,船便轻悠颤动,犹如弹筝,拨动着旅人的心弦。</h3><h3>时值阴雨,一切都是朦胧的,更觉身浮云间,梦绕枕边,忽然想起了周作人当年返乡,乘坐乌篷船穿城出乡,在船行之中顿生感悟,于是留下了那脍炙人口的《乌篷船》。忆读着那文中的名句,不由恍惚……</h3><h3>《越绝书》记载“越,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悠悠的乌蓬船,载着左右顾盼的我,穿过一座座拱桥,两边的小街,向我展开的是一副话剧般的生活场景:一个妇人,提着个拖把,迈下临水的台阶,在水里哗哗的洗着;小孩子撵着只猫,飞一样的窜过小桥,跑到街的那边去了;半米高的堤岸上,围着个小圈,圈养着两只肥鹅,冲着游人不断的伸脖子……梢公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有一搭没一搭的用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和我这个外乡人聊起来。我怂恿他来段越剧,他便哼哼叽叽的来了一段《桑园访妻》,实难想象,这位看起来像鲁迅笔下的成年闰土的梢公,唱起越剧来,那一颦眉,一抬手,也有舞台上花旦的味道。</h3><h3>离船上岸,依着临水小街,边上店铺林立,一般均为居住房兼做店房,有卖绍兴腊肠的,有卖手工制的布鞋,小竹杯的。我抬脚进了一家小店,光线黯淡,三排老旧的桌子,泛着幽幽的光泽,想是有相当年头了,客人不多,看到我进来,老板迎了上来。他的行头是:一身长袍,留着山羊小胡子,头发已有一定长度,想是要蓄出一根辫子来,与银幕土的孔已己倒真有几分相像。我要了一碗茶,便在条凳子上坐下,老板主动与我搭讪,聊他的茶馆,聊他在上大学的儿子,还指着墙上挂着的镜框给我介绍他们茶馆曾经拍过某某电视剧,镜框里还有专门报道老板下岗再创业的。热情的店家,替我续了茶,便笑吟吟的去接待刚到的客人了。心里叹到“现如今的孔已己果然不同凡响,不但自己不用再为无钱买酒而苦,反到是开起茶馆来了。”</h3><h3>微雨飘渺,清茶一杯,茶虽非名品,味微涩而有回甘,清香萦绕,喝着,喝着,忽然就有了醉意……</h3><h3>有些城市可以走马观花的看,在都市中克隆了相似的繁华;有些城市却必须细细的品,如同绍兴。绍兴在历经沧桑的岁月里,依然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弯弯曲曲的小巷,潺潺流水的小河,大大小小的石桥,错落有致的台门,几乎每一个院落都隐含着一段故事,都在历史中述说着。</h3><h3>如果把绍兴比作一个女子,那么她虽出身名门却是小家碧玉的风情,温婉羞赧,门前水面如镜映着最是那一低头的秀气。绍兴于我来说,古朴典雅而又不失活泼、恬淡清幽而又不缺热情。那婉转缠绵的越剧,那吱吱咯咯,晃晃悠悠的乌蓬船,那香远十里的绍兴老酒,那霉干菜、茴香豆……这么一个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地方,似乎空气中都流动着古老的味道。虽古,但不陈腐,一种悠远,一种亲和力,就像偶然回了一次乡间的老家一样,舒坦自在。</h3><h3>实际上,绍兴是一部史书,象是一叠被墨浸染了的宣纸,我们只看到了表面上的墨汁,至于洇过去的部分,需要时间一张一张地揭开,慢慢地察看感受。</h3><h3>正因为如此,绍兴于我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绪,好似诸如美丽乡愁般的情怀。我是个用心体会一座城市韵致和文化积淀的过客,虽然匆匆,但其风采、情态和悠扬的韵调,却已然深深地将其馨香几缕沁入心底,让我受之甘饴,竟成了我梦里一个萦绕不去的墨影……</h3><h3><br></h3><h3><br></h3><h3>少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