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那个年代的文化生活

贵贵

<h3>文字:贵贵</h3><h3>编辑:贵贵</h3><h3>摄影:贵贵</h3> <h3> </h3><h3> </h3><h3><br></h3><h3> 翻开我珍藏的第一本(70—80年代)工作相册,上面粘贴着我自己拍摄、冲洗、扩印的黑白照片。一张张已经发黄了的老照片,令我的思绪飞到了那清贫、寂寥的年代。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更没有手机……</h3><h3> 初中毕业我考上了湖南省戏剧学校舞台美术科,这是湖南省第一次在全省范围内招收女舞台美术生,一共只招收了11名。但好景不长,文革开始后戏校解散,我回到了街道待业。因为有绘画的特长,居委会常叫我出黑板报,每期的黑板报除了文字,我还画上精美的插图,板面生动活泼,很是吸引人。我的专长很快被街道办事处发现,70年元月我被招进长沙市北区(现开福区)清水塘街道办事处成了一名国家干部。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是最基层的政府部门,工作包罗万象,我在办事处担任宣传文化专干。</h3><h3> 从迈进办事处大门起,我就与群众文化工作结下了一辈子的不解之缘。近40年的职业生涯,我一直工作在基层群众文化战线直至退休。数十年的群众文化工作沉淀了我与基层群众文化难以割舍的、沉甸甸的情感。群众文化工作的辛苦与欢乐、汗水与泪水,点点滴滴编辑成了我岁月里最精美的相册!</h3><h3><br></h3><h3> (一)街道文艺宣传队</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br></h3> <h3>  60年代末我在街道待业时,就发现街道上还有不少与我一样的待业青年,他们是因身体或是独生子女等原因没有下乡。在这些待业青年中能歌善舞、会玩各种乐器的人不少。但在那个年代,人们物质生活清贫,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这些青年都默默地蜗居在家里。70年元月我到办事处工作后,兴许是受戏校环境的熏陶,我萌发了把这些有特长的青年组织起来,成立一支文艺宣传队的想法,这样尽可让他们绽放各自的才华,又活跃他们寂寞的生活。我的想法得到了街道领导的支持。70年上半年有20多名待业青年参加的文艺宣传队成立了。我把宣传队分成歌舞队和乐队,定时间组织训练和排练。每天清晨,歌舞队就到办事处办公楼的平台上练功,晚上和周末乐队、歌舞队都集中在办事处的小礼堂里排练。歌声、器乐声、队员们开心的笑声,让昔日冷清的办事处热闹起来了。为了支持宣传队的活动,办事处拿出经费给宣传队购买了二胡、扬琴、手风琴等乐器和演出服装,宣传队员们备受鼓舞。为使宣传队更好地为街道各项工作服务,我又组建了一个创作组,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街道的新人新事为题材,自编自导了不少的节目。如:宣传火化、移风易俗的长沙弹词《新风曲》;独幕话剧《同上战场》;配合《清水塘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周边旧房改建的女声表演唱《婆婆姥姥捶石头》;歌颂毛主席的歌舞《毛主席来到清水塘》;大合唱《清水塘颂》;粉碎四人帮的诗朗诵《十月的北京》等等。 文艺宣传队自编自导的、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节目经常参加市、区的文艺调演并屡屡获奖,赢得了区、街领导的一致好评。</h3><h3> 文艺宣传队丰富、活跃了街道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让待业青年各自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深受待业青年和群众的欢迎!</h3><h3> 77年全国恢复了高考,创作组两位青年分别考上了清华大学与湖南大学,乐队一位青年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70年代末,改革开放了,待业青年都逐步走上了工作岗位,文艺宣传队也停止了活动。</h3> <h3>  舞蹈队的队员清晨在办公楼平台上练功。</h3><h3> </h3> <h3>  乐队晚上在办事处的小礼堂排练。</h3> <h3>  歌舞队的队员在排练表演唱。</h3> <h3>  参加市、区文艺调演的演出剧照。</h3> <h3>  独幕话剧《同上战场》</h3> <h3>  诗朗诵《十月的北京》</h3><h3> 参加湖南省电视台直播演出。</h3> <h3>  长沙弹词《新风曲》参加长沙市曲艺调演演出剧照。</h3> <h3>  长沙弹词《新风曲》参加长沙市曲艺调演。</h3><h3> 演出后全体队员在照相馆合影留念。</h3> <h3>  70年代末,改革开放拉开了帷幕,中央文化部接连两次下达了乡镇、街道都要建立文化站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我与街道领导一起筹建文化站。那个年代,政府的办公设施都很简陋,当时的街道办事处仅一栋两层的办公楼、一个小礼堂和一间15、6平米的仓库。为建文化站,办事处将仓库腾出做图书室,小礼堂为文化站的活动室。我外出采购书籍、定制书柜、书架。80年元月文化站正式挂牌成立了。</h3><h3> 文化站成立了,但文化站的工作任务究竟是什么,我懵懵懂懂的。但在潜意识里我想文化站就是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吧。可当时的文化站设施简陋、场地狭小,要开展多种文体活动,谈何容易。俗话说“麻布袋绣花—底子太差”。在那个年代,真是只能在“麻布袋”上绣花。“有志者事竟成” ,我笃信“麻布袋”上同样可以秀出一朵朵绚丽的文化之花!</h3><h3><br></h3><h3> </h3><h3> (二)文化站中心图书室</h3><h3><br></h3><h3>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h3><h3> 为让居民群众有地方看书,文化站建站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建立了中心图书室。图书室由办事处的一间旧仓库改建而成,既是藏书室又是阅览室。藏书室有各类文艺书籍近千余册,还订阅了几十种报刊杂志。购书经费由办事处财政支出,每月还定时采购一定数量的新书。</h3><h3> 中心图书室对本街道的居民群众和街道工厂职工开放,凡在文化站办理了借书证,都可以到图书室免费借阅各类小说和杂志。</h3><h3><br></h3><h3> </h3><h3> </h3><h3><br></h3> <h3>  中、小学生在中心图书室借书。</h3> <h3>  街道工厂的职工在阅览室里看书。</h3> <h3> (三)街道居委会图书室</h3> <h3>  为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文化站协助街道各个居委会先后都建立了图书室 。</h3><h3> 居委会的图书室是以小人书和少儿杂志为主,小人书是小学生的最爱。</h3><h3> 当时居委会建图书室最大的问题就是房子,有的居委会利用五保户的房子做图书室,这样既解决了五保户的生活问题,又解决了图书室的场地。清水塘路居委会的主任很重视图书室的建设,特意将清水塘小学旁边的两间厂房改做了图书室和阅览室,方便了小学生看书。一到放学时间,小学生们就涌进图书室,或坐着、或站着静静地开始看书,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h3> <h3>  小学生在聚精会神的看书,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h3> <h3> (四)电视放映室</h3><h3><br></h3><h3>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一台彩色电视机不是什么稀奇事,大部分家庭还有2—3台,客厅一台,卧室里还有一台。</h3><h3> 可你知道吗?在80年代初,看电视还真是一种奢望!拥有黑白电视机的家庭尚且寥寥无几,更不要说是彩色电视机了!</h3><h3> 80年4月文化站在区文化科的帮助下,从珠海购进了一台26寸的彩色电视机(走私货),放置在办事处的小礼堂为居民群众开放。附近的居民听说有彩色电视看了,奔走相告,尤其是小孩、老人们高兴得像过年似的,每天晚上不到7点,就争先恐后地来到办事处的小礼堂,占个前面的好座位等着看电视。仅能坐百人的小礼堂常常是座无虚席。有时播放电视连续剧,小礼堂里更是人满为患,恨不得墙上也能站人。那场景令我感叹,居民群众对文化生活如饥似渴啊!我顿感文化站的工作任重而道远……</h3><h3> 后来为了控制观众人数,凡看电视需购票入场。</h3> <h3>  前来看电视的群众在买电视票。</h3><h3> 5分钱一张的电视票,不贵吧?<br></h3> <h3>  凭票入场看电视。</h3> <h3>  小礼堂里座无虚席。</h3> <h3>  文化站每天在小礼堂外挂上当晚的电视节目预告牌,不少人围着观看。</h3><h3> </h3> <h3>  各个居民委员会也相应建立了文化室,并购买了黑白电视机免费为居民放映。</h3><h3> </h3> <h3>  20世纪初,《长沙晚报》曾对清水塘街道的电视室给予了报道。</h3> <h3> (五)新建文化站的活动</h3> <h3>  1983年办事处新建办公大楼,街道领导将文化站的场地建设纳入了规划中,把办公大楼一楼全作为文化站。建成后的文化站有近百平米的活动室、60多平米的藏书室和20多平米的阅览室。文化站有了完全独立的活动场地,我被任命为文化站副站长(主管文化工作的副书记任站长)。面对新建的文化站我深感重任在肩,于是报考了北京人文函大群众文化管理系专业,系统地学习群文工作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完成文化站的工作任务。</h3><h3> 在新建的文化站里,我充分利用场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有“法制教育讲座”、“故事会”、“书法比赛”、“读书心得会”、以及“有奖游艺”等活动。还成立了“老年人俱乐部”,文化站又是老年人的活动场所。针对老年人的特点,经常举办“老年人运动会”、书画、棋类比赛等活动。后在群众的建议下又开办交谊舞培训班,接着又举办舞会。举办舞会的消息不胫而走,每天晚上不少中老年朋友从四面八方来到文化站跳舞,活动室常常是人头攒动,舞会成了中老年人的最爱。</h3><h3> 文化站举办舞会在长沙市是首开先河,不到半年的时间,长沙市的大小舞厅如雨后春笋般地开了起来。</h3><h3> 文化站阵地活动不断,还在街道所属的单位礼堂、街头广场举办大型演出及“长沙之夏消暑游艺晚会”等等。</h3><h3>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烂漫山花竞相开放!</h3> <h3>  新建的文化站。</h3> <h3>  在文化站阅览室里看书的小学生。</h3> <h3>  中、小学生的书法比赛。</h3> <h3>  读书心得比赛。</h3> <h3>  法制教育讲座。</h3> <h3>   “故事会”。</h3> <h3>  “趣味有奖游艺”。</h3> <h3>  炎炎盛夏举办大型的“长沙之夏”游艺晚会。</h3> <h3>  街头大型文艺演出。</h3> <h3>  群众歌咏比赛。</h3> <h3>  “计划生育文艺专场演出”。</h3><h3> 区文化馆的老师演出的小品节目。</h3><h3> 照片右一为湖南省著名小品演员—杨志淳(艺名:杨五六),80年代是北区文化馆的音乐老师;</h3><h3> 照片右二为湖南省著名小品演员—周卫星,80年代是伍家岭街道文化站文化专干。他们俩从80年代初就开始合作演出小品了。</h3> <h3>  方言小品令观众笑得合不拢嘴!</h3> <h3>  文化站也是老年人的活动场所。</h3> <h3>  老年人运动会。</h3> <h3>  琴棋书画,自娱自乐。</h3> <h3>  老人们翩翩起舞。</h3> <h3>  交谊舞比赛。</h3> <h3>  给获奖者颁奖。</h3> <h3>  观看交谊舞比赛的观众个个喜笑颜开!</h3> <h3> 后 记</h3><h3>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h3><h3> 当年的文艺宣传队队员已两鬓斑白,当年在图书室全神贯注看小人书的小学生也为人父母,他们的儿孙、子女不是看小人书了,而是看动漫图书,彩色电视,玩电脑、手机和电游,无忧无虑的在网络世界里遨游……</h3><h3>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改变了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如今物质丰富,生活富裕,日子不再清贫。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处处莺歌燕舞,歌舞升平,令人眼花缭乱!</h3><h3> 时代真的不同了!</h3><h3> 黑白老照片,是那个年代留下的痕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