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重塑工业———参观21届工博会

田丁

<h3>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昨天在 国家会展中心举行。设在上海青浦区的国家会展中心硕大无比,我们的汽车围绕它转起码半个小时,方才进入指定的大门。这次展会的主题为智能,互联网,赋能产业新发展。共有九馆,每馆约2万多平方米,共计20万平方米,约3000—4000亩地的面积(算上服务区共有30多万平方米,约4000—5000平方米面积)。馆内连二层均有马路,有路牌,开汽车。自然这次参观要抓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毕竟自己年岁大了。<br></h3> <h3>  参加展览的有我国许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以及像新松,硌石等许多具有创新成果的企业,还有国际上有名的库卡,ABB,发那科等国际巨头,但是俄罗斯展台似乎冷冷清清,不由得使我想起小时在中苏友好大厦举办的苏联工业展览会人山人海的盛况。参会的单位共有2610家,规模真不小。 </h3> <h3>  智能化,互联网与制造融合一起,生产全过程可以完全智能化,智能化正在重塑工业。互联网可以在计算机上寻找客户,沟通和下单。大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对过去生产过程分析,立刻寻找出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企业不需要偌大的仓库,通过互联网立刻使你找到需要的价廉物美的零配件。汽车制造等正在逐渐智能化。这里展示的芯片生产和炒菜锅的全智能化生产,不需要人,很值得一看。</h3> <h3>  由于美篇只能放入5个视频,前面原来我放入的视频,只能退出改为截屏放入。以下放入几个视频,除了芯片和锅子流水线外。还有机器人弹钢琴下棋等视频(可惜机器人倒牛奶咖啡,机器人临摹书法,机器人装配汽车等视频不能放入)。</h3> <h3>  我是工博会的老观众。今年参观的兴奋点在哪里?我感到在两个外字上。一个外字是过去尖端技术外国人唱主角,我们国人只是虚心的观众而已,这次展会国内有不少企业有许多与他们相比并不逊色的技术,而且这次老外也不只是展出者,在观众群中我看到有许多兴冲冲的外国观众。一个外字是外地人。过去国内尖端技术的主角是上海,这次展会上的主角是江浙沪和深圳。其中上海也不见得很突出。展出者以及与展出者讨论十分投机的不少是外地口音者,不像以前大多是江浙沪口音者。此事当然首先是很好,但对上海来说是不是也有那么一点忧患呢?<br><br><br><br><br><br><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