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年两季的鸟类迁徙开始了,已有迁鸟如约而至,平静了一个夏天的深圳湾又要欢腾起来了!爱鸟人都在期盼和观望着。最先到达的迁鸟主要是小型涉禽,羽毛正在从夏羽向冬羽过渡,是很难辩识的小鸟。接受以往的拍鸟教训,趁着鸟种不多,赶紧做好记录整理。</h3> <h3>涨潮时小鸟们会来到地势较高的人才公园,它们前辈流连的滩涂早已建成高逼格的公园,造型现代的钢结构桥,漂亮的花圃和精致的雕塑,还有晚上璀璨的灯光秀。留给它们的地方相当逼仄,显得那样微不足道!路过这里你会注意到它们吗?</h3> <h3>让我们先认识一下鸻科的鸟吧!</h3><h3>鸻形目鸻科的鸟类共有11属67种,分布遍于全世界。在高纬度繁殖的种为候鸟,其中有些种能迁徙到很远的地方。中国有13种,常见的有灰斑鸻、金眶鸻、蒙古沙鸻等。</h3><h3>它们的识别共性:体型中小,嘴、颈短,头大、眼大。生活在潮间带、沼泽、小池塘等湿地环境,常急速奔跑然后迅速停止觅食。雌、雄体差异不大,但有夏羽、冬羽明显差异。通过特殊羽色、颈环、眉线、体型、嘴型等识别。</h3> <h3>金眶鸻。</h3><h3>涂着金色眼线戴着白色围脖,有钱,再加一条黑色领环,身长虽然只有16厘米,可腿细头圆眼睛大,又萌又漂亮!</h3><h3><br></h3> <h3>金眶鸻(英文名:Little Ringed Plover,学名:Charadrius dubius),冬候鸟,秋冬南迁越冬,无危。是比较容易辩识的小鸟。</h3> <h3>蒙古沙鸻。</h3><h3>很幸运在人才公园收获本季第一只戴环志的小鸟—蒙古沙鸻。环的颜色上白下黄代表是中国香港环志,R4是小鸟编号。多谢鸟会老师指导!该信息已由鸟友上传香港鸟会论坛,希望对该鸟有更多了解,祈愿小鸟旅途平安!</h3><h3><br></h3><h3><br></h3> <h3>蒙古沙鸻(英文名:Lesser Sand Plover,学名:Charadrius mongolus),体长只有20厘米的小型涉禽,别看小,人家可是迁徙的鸟!繁殖于中亚至东北亚,南移可至非洲沿海、印度、东南亚、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少量在中国南部沿海越冬。</h3> <h3>可爱的小模样</h3> <h3>铁嘴沙鸻。</h3><h3>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外形与蒙古沙鸻极为相似的铁嘴沙鸻也常常与蒙古沙鸻聚在一起,两者相比铁嘴体型略大,嘴稍长和粗,腿偏黄。放在一起区别明显,分开看还真是难以区分。</h3><h3>左蒙古沙鸻,右铁嘴沙鸻。</h3> <h3>铁嘴沙鸻(英文名:Greater Sand Plover,学名:Charadrius leschenaultii),全长约21cm,外形与蒙古沙鸻相似,略大。与所有其他越冬鸻类的区别在缺少胸横纹或领环。繁殖由土耳其至中东、中亚至蒙古;越冬在非洲沿海、印度、东南亚、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数量较少。在中国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及内蒙古中部地区,部分个体在台湾及东南沿海地区越冬。</h3> <h3>这里有蒙古沙鸻也有铁嘴沙鸻,能区别吗?</h3> <h3>金斑鸻。属于金鸻属的鸟类,繁殖在俄罗斯北部、西伯利亚北部及阿拉斯加西北部;越冬在非洲东部、印度、东南亚及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并太平洋岛屿。迁徙时经中国全境。</h3><h3>初秋到达的金斑鸻身上还有黑色的繁殖羽,金色的羽毛怎么看都土豪,你家开煤矿的吧?<br></h3><h3></h3> <h3>小金同学果然底气足!不怕人,更不怕鸟。见识过它欺负比它体型大的青脚鹬。没事召集小鸟开个会。上课啦上课啦!</h3> <h3>吃饱睡足约个架!打不打不要紧,架势要足。</h3> <h3>安静下来也是美美哒!</h3> <h3>就要换冬装了。</h3> <h3>适逢中秋佳节,小金也会思念遥远的家乡,学学古人,对影成三鸟?</h3> <h3>大白说过深圳欢迎你,来了就是深圳鸟!希望你们在深圳湾吃饱喝足,下段旅程平安顺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