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川西(一)——走进川藏线

巴萝

<h1>心之所向,素履以往</h1><h1>“内心所向往的地方,即使穿着草鞋也要奔向那里”</h1><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 font-size: 20px;">川藏线,号称中国最美国道,它起于成都,终于拉萨,有南北两条线路,是所有旅行者最初的梦想,亦是终极的梦想。很多人都曾把关于旅行的信仰洒在这条苍茫的道路上。</span></h1><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 font-size: 20px;">川藏线,</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在众多自驾旅行者的眼中,它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方,很多人也曾说:如果你没走过川藏线,就别说了解西藏。</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每一年,无数旅行者用各种方式踏上这条朝圣之路。</span></h1> <h1>2019年8月立秋后的四川,天气格外的炎热,几个发小同学相邀周末一起去成都的都江堰避暑,女同学秀,男同学勇哥和他的妻子玲,我们四人决定先去川西的新都桥、塔公草原游览后再返回到都江堰和其他同学会合</h1> <h1>周三一早,我和秀就踏上开往广汉的直达班车</h1> <h1>到达广汉和勇哥夫妇会合后,我们的川藏线之旅正式开启</h1> <h1>汽车飞驰在去往康定的路上,一路风光旖旎,高山峡谷,美不胜收!</h1> <h1>汽车驶出雅安,进天全县,公路开始变得蜿蜒曲折,两边的山也变得高峭,我心心念念的二郎山隧道终于出现在我的眼前。</h1><h3></h3> <h1>二郎山隧道全长4176m,开工建设时是我国最长,埋藏最深、海拔最高、地应力最大,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特长山岭公路隧道,穿透于高大的二郎山腹内。它的建成堪称川藏线上一个惊世杰作,因其地质复杂、时有暗河塌方,给此隧道的修建造成了很多困难。经过五年时间数千上万的工人、专家们夜以继日、不畏困难艰辛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当是全国最长的隧道。</h1> <h1>汽车行驶在长长的隧道,两边壁上的灯光泛出黄色的灯,让人刹那间感觉行走在夜幕下的街市,多了些朦胧与神秘。</h1> <h1>驶出隧道,极目四望,一山之隔两重天,山那边凉爽清幽,满山绿意浓,野花朵朵摇曳,而山这边遍山荒芜,少了几多生机,却多了几许苍凉。</h1><h1>岁月的风雨,谁知晓这高高巍峨的二郎山经历多少春秋,又沉淀下多少尘世的沧桑?风雨变迁无数,而它始终就似一位静静伫立的守望者,守候在川藏线上,迎来了多少路人,也送走了多少游者。</h1><h3></h3> <h1>汽车行驶在山间,转眼就进入泸定县地界了。山脚下一条长长的河流掠过视野,那就是大渡河</h1> <h1>汽车停留在泸定城内,于是大家下车向举世闻名的泸定铁索桥而去。城中立着一雕塑,那就是红军当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壮举的缩写。</h1> <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还记得课本里学到的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吗?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span></h1> <h1><font color="#010101">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的诗句使大渡河和泸定桥天险闻名,当年红军18勇士强渡大渡河,突破大渡河天险,红军取得了陕北会师的胜利,因而泸定铁索桥也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载入历史史册。</font></h1> <h1>泸定桥始建于康熙年间,位于中国四川省泸定县的大渡河上。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时至今日泸定桥依然以其独特的风景,以及特殊的历史价值而得到人们的重视。</h1> <h1>长长的铁索桥,由十三根粗大的铁链构成,两边各两根作为桥栏,下面九根作为桥面,铁索上铺上三道木板,两边及中间各一块,彼此之间相隔着缝隙,通过缝隙可以看见桥下咆哮奔腾的河水。</h1> <h1>行走在桥上,桥不停的晃荡着,让人感觉有些害怕,桥上有专门的人员守护着,他们帮助那些害怕的游客,桥下有汽船来回的游动,我猜测可能为了防备万一有人掉下可以随时急救吧。</h1> <h1>站在桥头的碉堡上,抚摸着经历风雨无数的堡壁,让人依稀的触摸到往昔岁月风云的温度与脉搏。</h1> <h1>风静静的拂过脸面,冰冷的铁链与肌肤相触及,让人心为之而颤动。河还是这条河,桥还是这座桥,可曾经的攀越过此桥的那些革命先烈们,他们永远把灵魂撒在了这河这桥,再也不能真实的重新踏走了。注视着从桥上经过的欢笑人们,我忽然暗自的想,当我们今天笑着安全的行走此桥时,又有多少人此刻回想起那段历史呢?又有多少人记住从此桥经过的先烈呢?</h1><h1> 风轻吹,江水奔腾,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什么?又仿佛向我们提醒着什么?</h1><h3></h3> <h1>印象中的泸定桥许是荒凉一片,桥下是湍急的大渡河,两岸悬崖峭壁,站在桥头就足以令人胆寒了。现在的泸定桥近看已是繁华一片,住满了居民,周围也有修建好的石桥。还有供当地人休闲的泸定广场。</h1> <h1>时过境迁,大渡河水依然奔腾不息,可眼前的泸定桥两岸早已不是当初的景象,唯有行色匆匆的游客和载歌载舞的群众,喧嚣浮躁,激烈的交战场景和记忆全都遗留在孩童时代的语文书中了。</h1> <h1>“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这首家喻户晓,甚至可以说声名远扬海外的情歌,让很多人知道了“康定”这个神秘美丽的地方。</h1><h1>康定市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康巴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全市幅员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羌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h1><h3></h3> <h1>离开泸定县城,穿过众多的隧道群,我们赶到康定时天色已晚。在入住宾馆对面的建筑上“让世界爱上这座城”的广告牌特别的耀眼。</h1> <h1>刚到康定,气温骤降,立马增添衣物,在宾馆小憩片刻后,我们决定到康定城中转一转。</h1><h1>出了宾馆沿着马路向市区走去,在众多的餐馆中居然<span style="line-height: 1.8;">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现有一家乡的餐馆开在康定城,感觉特别亲切。</span></h1> <h1>康定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横断山系东部的大雪山中段,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川藏茶马古道的重镇。古城三山环抱,二水夹流,折多河贯穿城中,富有民族风格的各式建筑错落有致地散布于河两岸,被汉藏民族称为“达折多”,藏语意思为“两河交汇的地方”</h1><h1>康定是一个热闹的地方,它的热闹不亚于内地的大城市,更比别处多了一份民族融合的奇异光彩。在这里,你看不到纯粹的汉人或藏人,所有人都养成了混有多民族特性的生活习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因差异和彼此接纳而显现出一种热烈的融洽。</h1> <h1>康定城不大,狭长,坐落在峡谷里,汹涌的折多河从城中咆哮而过。河的两岸是街道,往来靠河上架的几座桥。</h1> <h1>城市里这样的河可是第一次见到,印象里城中的河应该是平缓的。这条河,远远就能听到轰鸣声,河水湍急,正好到桥头处有个拐弯,巨浪打在石壁上,发出巨大的声音。向上游望去,一路都是如此湍急,后浪推着前浪翻滚,气势雄伟。</h1><h1>我在想,康定城里的老百姓一定习惯了枕着悦耳激昂的波涛声入眠吧。</h1><h3><br></h3> <h1>康定古称打箭炉,蜀汉时诸葛亮南征孟获,曾派遣一名叫“郭达”的将军,到今天的康定城一带为军队造箭。据说郭达将军一人每天能造箭数千支,当地百姓感到惊奇,将其视为神灵供奉,把康定城东北一座大山也取名郭达山,并将郭达造箭之地叫做“打箭炉”。</h1><h1>郭达山的山壁异样醒目,一山都绘有巨大的唐卡壁画。</h1> <h1>一阵欢快的音乐声把我们吸引到大礼堂的广场上,藏族同胞们在这里载歌载舞,他(她)们的舞蹈并非我们熟悉的广场舞,而是藏族的民间舞蹈,叫“锅庄”。锅庄是藏族的三大民间舞蹈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者们在广场上围成一个圆,按照队形顺时针转圈,特别的精彩。</h1><h3><br></h3> <h1>在大礼堂的旁边一座“康定情歌”歌谱雕像,深深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一座供游人休息的长廊,它的墙壁,天花板,梁柱上绘有色彩绚丽的壁画,构图别致,精美绝伦,画面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h1><h1>康定是情歌的故乡,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走进康定就会发现康定人的心里饱含着激情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自古以来,这里接纳着南来北往的各族人群,各种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在这里碰撞和交融,并衍生出一种混合而欣欣向荣的生活方式。繁华与幽僻在这里合而为一,正如矛盾和对立在这里都化为了玉帛一样。康定,值得你用心去体会。</h1> <h1>夜色下,折多河上五颜六色的灯光照射着河面,为康定城增添了许多色彩。</h1><h1><h1>康定让人着迷,在于她的山水相依,在于她的藏汉融和,在于她的名歌名山,还在于她的淳厚、宁静、自然。</h1></h1> <h1>水井子;曾经供康定全城吃水的一处泉水,现在成为一处景点</h1> <h1>夜渐浓,天空突然飘起了小雨,我们也准备回宾馆休息了,明天还要翻过折多山到塔公草原。<span style="line-height: 1.8;">偶然抬头,只见对面山上繁星点点、月儿弯弯。不对呀,这是雨天,哪来的星月?跑到路边细看,两边山上星光闪烁,是人造景观。峰顶挂着月亮的那座山就是跑马山。</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1>“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看来,为了营造“情歌之城”的浪漫氛围,地方政府下足了本钱。若是晴天呢,康定上空是否有两个月亮?也许,康定人原本就有两个月亮,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心上。</h1><h3><br></h3> <h1>第二天一早,我们启程驶向折多山方向,天空不作美,雨一直下个不停,但并不影响我们出发的决心。</h1> <h1>途经郭达山时,山上的唐卡壁画<span style="line-height: 1.8;">笼</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罩在一片烟雨蒙笼之中</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h3></h3> <h1>出康定城以后车开始行驶在曲折盘旋的318国道上。尽管天下着雨,著名的318国道上徒步和骑行进藏的依然络绎不绝,还有运送物资的军车也是一排一排地过去。阴雨天,能见度非常低,我们甚至已经不抱希望能看到什么风景,反正已经出来,开心不开心也改变不了天气。到折多山的一个停车区,我们准备下车休息一下,车门一开,冷风扑面而来,我们都有点舍不得离开开了暖气的车了。</h1><h3></h3> <h1>折多山最高峰4962米,垭口海拨4298米,与康定市的海拨落差达1800米,越住上走,海拨越高,我们目前已经处于高山寒漠带和高山草甸带了。</h1><h1>不得不说,翻越折多山真的是非常需要有好的驾驶技术!其实应该说,在川西开车,都好考司机的能力,各种九曲十八弯随处都是。这一路上我们的丰田越野车很给力!勇哥开车的技术也是棒棒哒!</h1><h1 style="line-height: 30.6px;"><br></h1> <h1>随着海泼的上升,温度是越来越低,到达娅口时,气温已经降至5度,对于着夏装出门的我们,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考验!</h1> <h1>折多山,垭口海拔4298米,一直以来号称“康巴第一关”。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经过康定,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也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折多山成为进入康巴藏区的第一道关隘,确实如此,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一弯接一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h1><h3><br></h3><h3><br></h3><h3><br></h3> <h1>在折多山垭口上还立着一块高3.8米,宽2.5米,重达36吨的石碑,据了解此石碑是来自折多山上当地采摘的天然巨石。另外石碑上还刻有“西出折多”四个大字。初到折多山的驴者都会好奇,此处是折多山,碑上为何不刻“折多山”而是“西出折多”呢。</h1><h1>因为折多山是有“康巴第一关”之称的关隘,是进入康巴藏区的第一关,因此在此立碑本身就存在着特殊的意义,</h1><h1>西:一路向西,地理位置指向318国道的远方。</h1><h1>出:以折多山为起点,走出平原,正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青藏高原。</h1><h1>折多:既是地名“折多山”,又饱含艰险之意,“折多”在藏语里是弯多的意思,弯弯曲曲的山路不仅代表着折多山,也象征着318国道的建设历经艰险。</h1><h3><br></h3> <h1>垭口的周围有不同的风景,经幡和白塔簇拥的山头,折多山口成为318国道著名的观景地!五彩斑斓的祈愿墙。九层祈福墙全部由一块块黑色石头搭建而成,上书金黄色的大字:川藏第一关,祈愿墙。祈愿墙上面摆放着“扎西德勒、一路顺风、吉祥如意”等字样的祈愿石。</h1><h3></h3><h1><br></h1><h3><br></h3> <h1>五色经幡沿着山势和台阶延伸向山顶最高处,天高云低,绿色的草地连绵起伏。白塔、金顶、五彩的经幡,高原的寥廓和宗教的肃穆,组成了这次川西行的底色。</h1> <h1>在折多山上作短暂的停留后,我们不得不离开,山上的风和雨让只添加了一件外套的我们,不足以抵抗这样寒冷的天气。<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span></h1><h1>离开折多山垭口,回望山隘处,白塔矗立,经幡起舞,真正的汉藏分界线,康巴第一关,也即将随着折多山隧道的贯通而记入史册。</h1> <h1>新都桥——翻过折多山垭口,一路开始下坡,景色也开始出现新的色彩,这里就是被称为摄影家天堂的新都桥。新都桥是令人神往的“摄影天堂”,地处在公路318国道南、北线分叉路口,是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h1> <h1>汽车在一片开阔的“川道”里穿行,公路顺着河流延伸。路边陆陆续续的出现了一些零星的民居,房子很具有藏族民居的特色。</h1><h1>方形的建筑,红色的屋顶,就地取材用石料垒砌的墙体,既有地方特色,又有点儿异域风情,既有着一种古朴的美,又带着厚重和坚毅。窗户普遍比较小,以适应这里高寒的气候。窗户及屋檐下勾勒出醒目的白色线条,是青藏高原建筑特有的风格,也给这建筑增添了另一种美。</h1> <h1>在薄薄的雨雾笼罩下,又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在广袤的天地间展开,我们惊呼着停下车,忙不迭地拍照。远处的村舍掩映在零星的大树旁,成片的黄灿灿的成熟的庄稼更引人注目。近处悠闲吃草的牦牛和那如玉带般蜿蜒而过的河流,使画面显得那么完美,完全就是我们脑海中无数次闪现的欧洲田园风景油画。更有远处那几个起伏的小山包,圆润饱满,俨然就是这村庄的屏障和守护,比我们想象的画面更多出了层次感,比欧洲的油画更叫绝!</h1> <h1>远处的青山,如同穿上了绿丝绒的衣服,在烟雨迷蒙中呈现出清新的绿色,是那么柔美,在薄薄的烟雾笼罩中又有了些神秘的色彩。近处的小河潺潺流过,给画面增添了亮色和灵气,也给这寂静的山川以律动和活力。被细密的绒毯过滤过的雨水变得纯净了许多,并在绿草甸的掩盖下悄悄地汇集,涓涓细流,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汇聚,最后在奔流中呼朋引伴,势力逐渐壮大。</h1> <h1>雨越下越大。远山笼罩起一层白雾,而且有一种蒸腾的云雾缭绕的感觉。河滩上的绿草坪更显青翠欲滴,如刚刚洗过一样,焕发出一层新鲜的绿色,绿地毯还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h1> <h1>道路继续向前延伸,在出了新都桥镇后,我们沿着215省道向北行驶约34公里就到达塔公草原,沿途风景让我们如同在画廊中行走。一路伴随我们的河流,时缓时急。这<span style="line-height: 1.8;">34公里沿途风景确实很美,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刻在河里、山上的经文,经文被刻在山上与河间的大小石头上,密密麻麻的经文看上去非常的壮观。</span></h1> <h1><h1>“塔公”,藏语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h1></h1><h1>进入塔公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碧辉煌的塔公寺,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萨迦派(花教)寺庙,寺里供有萨迦派大师、莲花生大师、千手观音等佛像,据说店内还供奉了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与拉萨大昭寺里供奉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一模一样,所以塔公寺也有着“小大昭寺”之称,是康巴地区藏民朝拜的圣地之一。</h1> <h1>在塔公寺围墙外还有一排转经筒,转经筒起源于古象雄王国的雍仲本教,他们将经文装入经筒内,用手每转动一次就等于是念诵经文一次,所以在藏区你到处都能够看到这样的转经筒。</h1> <h1>离塔公寺不远的地方便是塔公草原的停车场,在停车场周围都是商户小贩,销售牦牛肉干、牦牛酸奶等各种当地特产。塔公草原海拔3750米</h1> <h1>顺着塔公草原木栈道拾阶而上,站在山顶瞭望,寺院的大殿如一顶高高的官帽,明亮的河水在草地上蜿蜒扭曲,山下灰色的公路随山脚盘绕,一座座白塔点缀在山坡上,山峦一层层,远处的山脉绵延起伏,显得灰暗,近处的山脉一片青翠,环抱着寺院、河流、草地、牛羊。</h1> <h1>塔公的雅拉神山,从草原拔地而起,巍峨壮观,终年银装披挂,群云缭绕,与广袤的绿色草原和金碧辉煌的塔公寺相衬托,展示了一幅秀丽的高原风光。</h1> <h1>雨渐渐停了,天空也变得明亮起来,红墙边的马儿静静的等待着游客。</h1><h1>塔公寺,全名“一见如意解脱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著名寺庙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康巴地区藏民族朝拜的圣地之一,每年10多万来朝拜。每年藏历6月中下旬,寺庙会举行盛大的佛事和跳神活动,场面隆重盛大。7月中旬到8月初,塔公草原上则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耍坝子活动,其间会有民间赛马活动和歌舞等节目,草原上一片五颜六色的帐篷,热闹非凡。</h1><h3><br></h3> <h1>108斤黄金贴顶的木雅金塔,宏伟壮观。充满了宗教中的神圣和庄严。</h1> <h1>在青藏高原这片净土上的寺庙不尽其数,也正是因为这里是最接近天空的地方,成为了历代虔诚笃定的信徒想要朝圣的地方。走出塔公寺的时候,我看到寺庙上空遍布的云朵中投射出的阳光,播撒在塔公寺的上方,就像宗教中常常描述的佛祖现身时候的光芒与希冀。我们且不论宗教的科学性,就在高原的这方净土上感受宗教带来的神圣和庄严,看雅拉神山上映衬着塔公寺的山花烂漫和碧草蓝天,也是不枉此行。</h1> <h1>雨后天晴的塔公草原展现出来了无敌的美景,阳光透过天上漂浮的朵朵白云照耀在草原上,斑驳的光线令人沉醉,近处雅拉雪山的壮美一览无遗!远方的草原,河流,雪山,牦牛更是融汇成一副安静祥和的画面,太美了!</h1><h1>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美丽的塔公草原,原路返回去成都的路上</h1><h3></h3> <h1>继续驱车前行在回成都的318川藏线上,出了塔公草原,新都桥道路两旁豁然开朗。一点雨的痕迹也没有了,有的只是无尽的绿色与绚丽。远山,流水,河滩,和谐构图,两岸青黄相接,层次连贯,好一副风光。</h1> <h1>汽车行驶中,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好美的格桑花。格桑花,虽然现在对我们来说并不稀奇,在内地也经常能看见。但青藏高原上的格桑花才是正宗的格桑花,在这里看到它,自然觉得格外的美。</h1><h1>格桑花常见,但像这样盛放的格桑花簇拥着庙宇、小桥、房舍,在青山的环抱下铺天盖地的生长却不常见。雨后的格桑花更显艳丽,五颜六色地开放,给新都桥这一河川单调的绿色以最斑斓的点缀,也反衬得这里的绿色更明艳了。</h1><h3><br></h3> <h1>此时此刻正值夏季,新都桥的美是让人想象不到的绿,一望无际的青稞郁郁葱葱,山坡上野花争相绽放,一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h1><h1>牧场上也是百花齐放,像美丽的地毯铺满整个草原,与蓝色的天空、绿色的山峦、以及变幻莫测的光影,构成了清新自然的美丽画卷。</h1><h1>青稞茫茫绿色之中,点缀着漫山遍野的各色野花,牧民的成群牛羊,马儿在开满野花的草原上奔腾着……</h1><h1>看着这蔚蓝的天空,看着这长满了青稞的村落看着这绿色的海洋随风起舞,此时静静的坐在这田野边,是何等的惬意!</h1><h3><br></h3> <h1>静静的欣赏着,时间也静静的溜走,美丽的新都桥,美丽的塔公草原,又岂是一句美丽所能形容的,一眼望不到边的青绿,星繁点缀的各色花儿,成群的牦牛如洒落在宽广原野中的黑珍珠。和喧嚣的城市相比,这里是净化心灵的天堂,这里是洗去铅华的世外桃源,好想就此停下匆匆的脚步,就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淡度余生。</h1><h1>太仓促还来不及拥抱你的草原,还来不及好好吸吮你芳香的空气,还来不及停下脚步认真的审视你美丽的容颜,再见了,塔公草原!再见了,新都桥!下次吧,下次让我好好亲吻你……</h1> <h1>醉美川西第一部已完成,敬请期待我的第二部,感谢朋友们欣赏😊🌺🌺🍺🍺</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