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年》

阿振

<h1>  一九七六年我在东平四中六级一班完成高中学业,抱着“铁心务农”的信念回到自己村庄从事农业生产。一九七七年高考制度恢复,我非常幸运的考入高等学府深造,四年后分配到新泰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工作,成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一名采矿工程高级技术专业人员,现已光荣退休。这一切我要感谢关心关爱我成长的母校东平四中和老师们,尤其是杨永慎老师,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在班级管理、教书育人等方面,他理念超前、思维巧妙、见解独特,令我们各级校友所折服。特别是在我高考经历中得到杨老师的帮助指导让我永远难忘。</h1> <h1>  <b>及时传递高考信息</b>。高中毕业后,面临择业,到底能干点什么,毫无目标,一片迷茫。只得从各种农活入手,一九七七年初担任了生产队会计。除记分、记账外,还负责棉花的种植及田间管理,还兼任村里的通讯报道员,开会多,杂务多,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也饱尝了农业生产生活的辛苦。大约深秋之季,杨老师派人捎信来,中央已作出决定,停止十多年的高考制度要恢复了,要抓紧复习功课,参加升学考试,抓紧时间到校参加复习班。</h1><h1><br></h1><h1>这一消息像春风、似甘泉,使我眼前一亮,美好的远景似乎在向我们招手。但对于毫无升学理念的我,头脑却一片空白,在校学的那点东西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考试升学谈何容易。为了不负杨老师的关心,我还是迫不及待地赶到学校,经过老师的劝说和鼓励,从而坚定了信心,接着便投入紧张的补习复习中。后来听说不知有多少人因消息闭塞或信心不足而失去了这次难得的机会。</h1> <h1>  <b>关心复习体贴入微</b>。在班主任杨老师的直接关怀下,制订了详尽的复习计划,学、吃、住、行尽在其中,无微不至。在四中补习功课时,由于离家较远,又无代步工具,也无可投靠的亲友,只能住校复习,杨老师把自己的宿舍及床铺腾出来,买上饭菜票,供我和另一个校友使用,他却找同事的宿舍凑合。正当顺利补习功课时间不足一周时,村里便以耽误工作为由派人把我叫回。</h1><h1><br></h1><h1>在村会计会议上,工作组组长对我参加学习班的行为不满并提出了严厉批评,要求收心做好会计工作。一瓢冷水,让我心灰意冷,只得面对现实,一度放弃了考试的念头。杨老师得知情况后,又多方搜集复习资料捎给我,并一再鼓励我不要灰心、不要放弃,尽可能抽出时间复习。我佩服杨老师的耐心,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变压力为动力,起早贪黑,对学过的知识尽可能的多做复习练习。</h1> <h1>  <b>精心选择升学志愿</b>。高考之前先填报升学志愿,教学经验丰富、信息面广量大的杨老师根据我的学习成绩,他汇集了解了有关院校招生状况,对我量身定做,帮我选择了三所高等院校的三个专业。那时我才弄明白,考试还区分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和中专,还区分文科和理科。如早明白,就选择最低的中专报考,哪敢报考大学?志愿报过后,既成事实,只能赶鸭子上架,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态进入考场。</h1><h1><br></h1><h1>意想不到的是竟然考中了,如愿以偿的被第一志愿所录取。简单准备后便兴高采烈的踏进了山东矿业学院已改名为山东科技大学的大门,经过四年的系统培养和努力,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为后来自身发展成长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奠定了坚实基础。</h1> <h1>  <b>因势利导因人施教</b>。反思七七年高考,我们班有七人录取为大中专生,在当时来讲考取率是比较高的,貌似机缘巧合,实则确有扎实的文化基础。最主要得益于四中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培养,得益于班主任杨老师的精心管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在那“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年代,两年的高中学制,去掉一个学期的专业课,</h1><h1><br></h1><h1>还要学工、学农、支农,整大寨田时仅半天上课,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少得可怜。然而杨老师审时度势,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因人施教,一人一策,从而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向上的因素,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文化课的成绩上,而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在班里先后担任过物理课代表、小组长、数学课代表、学习委员,出板报、办专栏、刻讲义、批改作业等,无不激励着我奋发向上,学习成绩巩固提升。我的同班同学都会有同感。</h1> <h1>  高考已过四十多年,每每回忆那段经历,我的心情难以平复。如果不是在东平四中遇到各位诚心实意的授课老师和杨老师这样优秀的班主任,就不会实现我的大学梦,就不会有我的工作和成就。感谢我的母校东平四中,感谢四中的领导和老师们!特别让我感谢的是我的班主任杨永慎老师,他把教育热情、把文化知识无私的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和他的学生。他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把爱送到每个同学的身边,用光明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杨老师对我的关心关爱之情让我永远铭记!</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