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差 如何化解我们内心中的失望

郴州芊芊百合内衣谭方宜

落差 如何化解我们内心中的失望<br>摘要:有一些淡淡的忧郁,时常陪伴在我们左右。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趣味与意义。维克多?雨果很擅长描写这种抑郁:“悲伤是一种幸福”。<br>有一些淡淡的忧郁,时常陪伴在我们左右。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趣味与意义。维克多?雨果很擅长描写这种抑郁:“悲伤是一种幸福”。<br><br>但医学上的抑郁是一种疾病。它会消耗我们的精力、我们对生活的热情还有自信。<br><br>如果一位医生提到抑郁,他会想到这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而一位诗人则会联想到悲伤。<br><br>作家罗兰?巴特,认为抑郁和抑郁症没有丝毫的共同之处。<br><br>最严重的抑郁与“危险的抑郁没有任何关系,他们都源于荆棘的爱;与被抛弃者的恐惧,也无关,我不会萎靡不振,不会变得苛刻,这就像灾难一样显而易见,‘我这个人糟糕透了’”。<br><br>抑郁与抑郁症之间的一大不同在于持续的时间,需要在几个月(的悲伤和消极之后,才可以进行抑郁疾病的诊断。<br><br>抑郁是突发的,暂时的,虽然让人担忧,但不会长驻。<br><br>如果你担心自己的健康,说明你并没有抑郁。<br><br>因为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对自己没有任何怀疑,他们确信自己是可恨的,对自己的不幸及世界上的不幸都负有责任。<br><br>而抑郁的人,还不至于厌倦自己,他常常会有“还剩半杯水”的悲观想法,他也会思索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否正常。<br><br>但他应当知道,这种怀疑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如果他时常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生病,这就意味着他没病。<br><br>他内心的冲突、犹豫,都是健康的表现,这些正是那个没有被发掘、藏在她内心深处的健康的人在挣扎、防卫。<br><br>法国精神病学家让?德雷,对抑郁和抑郁症做出了区分,抑郁症才是疾病,是一种与身体痛苦相似的精神痛苦,他让人了无生趣的活着,等待死亡的来临。<br><br>而抑郁,则跟文学作品中的忧郁消沉相似,是一种忧郁的幸福。<br><br>所有的创作者、音乐家或平凡人都会经历不同的精神状态。他们在经历了沉寂期、质疑期之后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强有力的声音、创造性以及让自己渡过难关的能力。<br><br>对于那些讲不出话或不知如何开口的人,沉寂期让他们集中精力,获得灵感或体味痛苦。<br><br>当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陷入忧郁时,他卧床不起,丧失弹钢琴的能力。在1935年、1939年以及1953年期间,他完全停止了演奏。直到找回自己的天赋和好心情。<br><br>日常的抑郁完全没有那么严重。既然没有失去什么,当然也不需要找回什么。<br><br>我认为,只要记住我们所拥有的、我们的价值以及我们的目标就可以了。抑郁不是一种缺失,而是一种忘记,一种忽视。<br><br>这是一种判断失误,它让我们遗忘了三类事情:<br><br>忘记了自己的优点<br><br>抑郁让人忘记自己的身体和智力优势,忘记自己的魅力,忘记自己结交朋友以及恋爱的能力。<br><br>重度忧郁者会忽视他们的价值,甚至质疑自己是否值得获得相应的报酬。我确实见过一些重度忧郁者让他们的上司给自己减薪水,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值得获得那么多的报酬。<br><br>我可以告诉那些认为自己应该被加薪的人,这种合理的不满其实是健康的标志!<br><br>忘记了自己的欲望<br><br>最容易被忽视的是那些最简单、最有趣、最好笑的欲望,从休闲娱乐到性,从无意义的琐事到毫无缘由的傻笑。<br><br>但对于最为严重的忧郁或明显的抑郁症,就不只是忘记欲望这么简单了,患者会放弃生活必需的需求,如饥饿或睡眠。<br><br>忘记了自己的行动和精力<br><br>表面上看,忧郁会带来一种迟钝、懒惰、缺乏活力、疲惫的感觉。我们忘记了行动的积极作用。<br><br>忧郁或严重的抑郁只能让人们看到错误、没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取得进展和正在准备中的工作。每次遇到抑郁的人,我都会让他们质疑自己的错误,质疑身边人对他的看法。<br><br>他们会先告诉我自己缺少了什么,错过了什么,本该做而没做的事,后悔做过的事。他们的未来并不比过去有价值。他们开始犹豫不前。他们相信的或者他们尝试相信的是真的吗?<br><br>我观察他们,在他们身上找到他们没有发觉的优点。<br><br>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可以重新找回自认为已经逝去的才华、魅力、精力。他们身上其实蕴藏着更多的愉悦、希望和可能性,他们只是不敢承认罢了。<br><br>所以他们需要做出一点调整,改变思考方式,寻找其他的情绪。<br><br>压力面前除了逃避和死扛,你还有第三种选择<br><br>求学压力、求职压力、工作压力、升职压力。又或者房贷压力、逼婚压力、二胎压力、中年人的赡养和抚养压力。正所谓“独压力不如众压力”,这些压力掐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个关键节点,所以喘不过气,所以不堪重负。<br><br>更严重的是,在如此沉重的压力下,我们哪来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出压力点、调整计划、规划未来?这样下去,岂不是会陷入恶性压力的死循环?<br><br>“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的人。相反,他们是那些压力很大,但把压力看作朋友的人。这样的压力,是生活的动力,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br><br>迫不及待!我为大家整理了Kelly教授的演讲和相关心理研究。带着这层对「压力」的全新认知,你不仅不会害怕也不会逃避压力,反而会害怕:<br><br>“要是我的生活中没有压力,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br><br>那些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参与者,会经常失眠、内分泌失调,并且诱发癌症或心脏病,最终使得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3%,严重影响身心健康。<br><br>但是,如果承受极大压力的人,不认为压力有害,死亡的风险就不会升高,甚至比压力较小的参与者死亡风险更低。<br><br>是的,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认为“压力有害”的想法。也就是说,压力并不是导致死亡风险增加的决定因素,如何看待压力才是其决定因素。<br><br>研究人员还估计,在追踪死亡案例的8年中,有超过18.2万人过早离世的原因,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认为压力有害这个想法。<br><br>由此一来,大脑会更快分析感知到的事物,不再分心,不重要的事项不予考虑。压力还能够集中你的注意力,以获取周遭更多的信息。<br><br>以后,当我们再遇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时候,告诉自己:你的小宇宙正在积蓄能量,应对挑战呢!我们要学会善用压力,承担压力,追求生活的意义,达到个人更好的状态。在努力中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br><br>此外,当我们再看到需要帮助、处于压力中的人时,告诉自己:快去施以援手,释放更多催产素吧。<br><br>在心灵层面上的“未完成事件”和在工作层面上的“未完成事件”,是完全不同的,二者对生命的影响力也极为悬殊。“未完成事件”绝不可能真正使人感到满意,因为最根本的需求仍未得到满足。于是一再地努力尝试完成“未完成事件”,成了人们最基本的需求。但如果情况不允许,我们接下来能做的就只有压抑并努力遗忘。<br><br>完形治疗之父波而斯说:欲望受到挫折,要满足它就有危险存在,而挫折感造成的紧张也已经无法忍受。于是,人们便压抑欲望以及对这种欲望的察觉,以避免受苦,远离危险。用压抑和遗忘将“未完成事件”排除在察觉之外,至少比让它永远打开着,有一个隐隐作痛的需求带来的感觉好多了,并且也让我们有能力去满足下一个浮现的需求。<br><br>不幸的是,一旦个人想办法将这些“未完成事件”排除在他的察觉之外,他就丧失了对其的知觉,结果形成“解决-无效-再解决—无效”的恶性循环,就会带来疲劳、注意力分散、混乱、紧张、身体疾病等等身心病症。“未完成事件”的需求未满足,然而它却能成为生命里的支配性力量,它霸道地要在其他事情前被完成,即使我们长大成人,我们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再做出同样的努力。然而,我们以前就未能完成的,时过境迁,会变得愈来愈不可能完成。<br><br>这真是一个让人痛苦的恶性循环:“执著”于“未完成事件”的人,即使后来环境已经很不同了,仍然会停留在他童年时期的需求里。他沉溺在过去的行为模式中,但生命的障碍却持续存在于当下。他会一再地企图满足原初的需求,而这一需求却在他当下的背景中无法获得满足。每次,在接近那个未完成的需求时,他就会经验到“内心被电了一下”的惊慌与焦虑。<br><br>这种过电似的焦虑,是他被卡在“未完成事件”上的典型反应。想保持压抑、遗忘这一原初需求的状态,和想要打开它或者满足它的欲望,在这个点上交战。心理咨询和培训的艺术在于,帮助学员抵达并且感觉到这个被卡住的点和僵局,而后设法引导,帮助学员在其中探索、选择,以便使这一“未完成事件”真正完成,以成为一种可能的生命经验。<br><br>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们持续不断地帮助学员提升其“活在当下”和“保持察觉”的能力。惟其如此,“未完成事件”才会从被遗忘的深渊中浮现出来,使那个需求真正得到满足。<br><br>在解决心灵的痛苦时,我们往往力图到“有亮光”、有面子的地方,去解决那些隐藏在阴暗角落里的问题,就像刻舟求剑的愚人一样。因此,从“未完成事件”那里逃开,让自己视而不见,打算让时间或者别的什么“代替”解决,是愚蠢而徒劳的。对“未完成事件”的刻意回避与否认,让我们丧失了察觉,处在沉溺性行为中而不自知。这就造成了人生的种种痛苦。<br><br>自作聪明地让“时间”或者别的什么代替解决“未完成事件”,在一个专业治疗师看来,不过就是自我安慰而已。现实生活中,我遇到过很多人,他们总希望自己内心的问题,最好由自己的配偶代替解决。所以,他们认为,自己过得不好,根源在于自己的配偶。<br><br>他们还抱怨说,为了让配偶改变,自己做了种种努力。然后,他们就会向我讨教应该如何让配偶变好。我会反问:“你自己打算什么时候‘变好’?”为了改变其他人,我们使用了生命中的极大的能量,尝试了各种可能办法。为了让对方(往往是最亲密的人)感到罪过及羞愧,我们极尽责难、收买、诱惑、胁迫、疾病、怨恨、自我破坏等等手段。只有等这一切方法都失败之后,我们才开始想到自己改变,自己去亲自解决。但有很多人还是不愿意。<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