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武夷岩茶佛手在众多武夷岩茶品种中相对比较低调,然而它的口感和特征一直备受爱茶之人喜爱。</h3> <h3>它的高调在于其叶子叶大如掌(叶大长得像仙人的手掌)故称为“佛手”</h3><h3>茶品冲泡后,带有佛手柑所特有的奇香而得名,独特的茶香则称为“佛手韵”。由于价格名贵等同黄金,又有“金佛手”之称。</h3> <h3>武夷山茶人也称之为雪梨。原生长在樟堂涧一带(水濂洞——鹰咀岩——慧苑),经过武夷茶人的培育,“佛手”也有少量生产。</h3> <h3>岩茶佛手,又名香橼、雪梨。相传是由茶树枝嫁接在香橼上而得,其外观看起来色褐绿鲜嫩润泽,香味清爽,且有明显雪梨香,滋味浓厚甘醇,汤色深橙泛红色,叶底黄亮,红边鲜艳。佛手为引种,传入秀甲东南的武夷山后,独特的地理环境的栽培,使其独有的岩韵把佛手的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佛手这个茶在武夷山当地属于叶子非常大的茶品种。</h3> <h3>历史由来</h3><h3>佛手在中国宋朝时期就已有栽培,适用于居室案头欣赏。相传清康熙二十九年(0690年),安溪金榜骑虎岩的一位老和尚,用茶树枝条嫁接在香橼上,因叶大如掌,味香如橼而得茶名佛手。(见庄灿彰《安溪茶业调查》)。康熙四十三年(1705年),传入永春达埔狮峰村。制乌龙茶,茶条紧结肥壮,色泽砂绿乌润,香高味浓,叶底黄绿明亮,独具风格;又传于民国初年由安溪茶商引种于武夷山,制岩茶外形肥状,色褐绿乌润,有明显雪梨香,汤红味浓,叶底粗大。</h3> <h3>出汤,众人屏息凝神,轻嗅飘出来的茶香,清清淡淡,虽不及肉桂的香气那般高扬,奇兰的香气那样馥郁,但这种香,在岩茶中颇为少见,令人难忘。</h3><h3>入口甜润,润到心田,妙不可言!似冰糖炖雪梨,这种独有的“雪梨香”,清爽甘甜,汤感厚实,不输水仙。</h3> <h3>岩茶佛手作为武夷岩茶引进品种,以其独有的雪梨香和韵味在岩茶品种里面独树一帜,同时有一定的市场。</h3> <h3>尤其是正岩坑涧佛手,具有嘉木幽幽的雪梨香和正山茶的山场气息以及独特的韵味。因此受到岩茶爱好者的青睐,老茶鬼喝完一直流连忘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