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城记忆 "最高龄"绿皮慢火车记实2019.10.28

步兵

<h3>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理位置呈南北长条形状,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过去界定:银川以南称为"银南地区",银川以北称为"银北地区"。</h3><h3> 呵呵,实在不好意思,全国最小的一个省区!</h3> <h3>贺兰山是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中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h3><h3>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贺兰山还是中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h3> <h3>这里是1958年8月建设的宁夏最早最老最小的"银川火车站",地理位置:站房广场(极小)面向东方。三股轨道,每天旅客几百人左右…</h3> <h3>1988年7月,在铁道西边新建了银川"新火车站",站房面积6900平方米。位置:站房广场面向西边怀远路,具有当年代的民族风情!</h3> <h3>这里是建于20 11年12月,大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火车站全景。站房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是银川的新地标建筑!</h3><h3> 马兰花为银川市花</h3> <h3>上图:这里是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至银川市区跨黄河的高铁铁路桥。</h3><h3>中图:银川火车站的前世今生,华丽蝶变像是"浴火重生的凤凰涅槃"。车站造型犹如展翅的凤凰!</h3> <h3>宁夏银川火车站东大广场景致。2020年底,银西高铁(银川至西安)开通后这里将暂时为普/高混客站…</h3> <h3>  1975年前,石嘴山市委政府设立在惠农区。原"石嘴山站"(惠农区)是包兰铁路上的一个三等车站。1976年石嘴山市委市政府迁回大武口区后,现在的惠农火车站仍然是包兰铁路上的一个区间小站,叫"惠农火车站"!</h3> <h3>本篇摄影图片除历史旧照采用网络截图,其它均为作者手机拍摄。通过车旅,拍摄了沿途各种生态环境与地貌,虽然不美貌但也奇异,别样风景别样情。</h3><h3>谢谢亲朋好友欣赏!我用图片和话语讲述这段显为人知的滄桑岁月和现代文明的故事。毕竟,贺兰山下这块沃土是我工作生活了四十多年的情缘之地!!!</h3> <h3>  当年的石嘴山火车站设立在惠农区。</h3><h3>大武口火车站是平汝支线(平罗至汝箕沟)的一个车站,有部分客运和煤炭资源运输功能。 </h3><h3> 当年的平罗火车站才是石嘴山市在包兰铁路上的一个重量级客运火车站。距离大武口区15公里左右,是石嘴山市民出行北京/兰州方向的主要车站!</h3> <h3>这里是2015年新建的大武口区石嘴山火车站,包兰线上重要的客运车站,距大武口15公里,离沙湖景区很近。当年,石嘴山大武口没有客运站,民众乘火车去北京或兰州方向只能先到平罗车站上车。平罗车站也没有银川至上海的直达车,我们回上海探亲只能从罗车站先到北京,住上三二天买上火车票再从北京站直达上海站,多么可怜啊!</h3> <h3>现在的石嘴山火车站</h3> <h3>平罗火车站台剪影,七八十年代我们乘火车出行南(兰州方向)北(北京方向)都是从这个站上车的。现在只有银汝线列车在此停靠两分钟。</h3> <h3>六七十年代平罗车站售票窗口。我们出行北京/兰州方向,必须乘交通工具先到平罗县的平罗车站买票。</h3> <h3>本图是最新的"银汝支线"区间营运列车时刻表。</h3><h3>这趟火车是连通老旧矿区与外界的唯一“铁路公交”!原来从平罗至汝箕沟称"平汝支线",后来什么时候连通银川站至汝箕沟站,称"银汝线",我就说不清了。</h3><h3>1972年6月1日,为解决煤矿工人及家属的出行需求,平汝支线上开运宁夏第一列也是唯一的普通客运列车7524/5次列车。全程143公里,连接13个站点,用时4小时06分。</h3><h3>48年过去,这次列车车头经历了蒸汽、内燃、电力机车三次换代,车型也由22型客车更换为25型客车,但其行程、站点及亲民的服务始终未变。</h3> <h3>绿皮慢火车穿越宁夏贺兰山脉,眼前青黄色叠加的褶皱山脉间,静默的平汝支线蜿蜒在巍巍大山中、穿行于淙淙流水间,两侧的色块大多以黑色为主——那是沿线昔日里红火的煤矿。山坡上点缀着绿色裸露的山体正在恢复植被,因煤炭资源而生的绿皮小火车正在蓄势待发,迎来化茧成蝶的时刻。</h3> <h3>历史档案,绿皮慢火车,穿越贺兰山脉,宁夏人抹不去的记忆!</h3><h3>2003年,生活在九江的大哥大嫂又幸来到宁夏,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他她们周游宁夏周边的湖光山色。大哥期待了解贺兰山纵深的地质地貌,因而选择了乘大武口绿皮小火车到汝箕沟之旅。慢火车沿着贺兰山脉蜿蜒而行,铁道沿途一路奇异风光。徐徐微风送来阵阵野沙枣的花香,丝丝缕缕,沁人心脾,至今留下了深刻印象!</h3><h3><br></h3> <h3>当年,在线银汝绿皮慢火车的模样</h3> <h3>记得这历史的定格吗?香烟洋火桂花糖…,列车上叫卖杂货零食的乘务女郎。</h3> <h3>绿皮火车沿途经过的矿区小村落。一趟绿皮慢火车,勾起了多少人的青春记忆;讲述了多少个难忘的故事!</h3><h3><br></h3> <h3>从宁夏的这里到宁夏的那里。旅程从银川站到大武口站,再到终点汝箕沟车站,一路“哐当哐当”的绿皮慢车;从现代化城市开往僻静的深山大沟,开往那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h3> <h3>时代的记忆,最美列车乘务员。在那社会物资匱乏的年代里,在那穷山僻壤的线路里,看她们幸福的眼神,纯情的风韵,这种满足感现在的女性真的无法从内心与她相比美!</h3> <h3>列车工作人员合张影,是一种责任和自慰,也是一种幸福的定格。他她们在想,为人民服务是一种职责,是神圣的!没有我们,火车能跑起来吗?</h3> <h3>银汝线沿途有些站是没有站房的,直接在站台上等车,车厢里买票。条件简陋,寒冬腊月人们都在等待,车呀,快点来吧!</h3> <h3>时速三四十公里,海拔1000多米的贺兰山高处有三四个隧道,最长的有2055米。想想没有公路的当年,开挖者有多么的辛苦!</h3><h3>这样的故事已经成为老一辈子大武口人的永恒的记忆!</h3> <h3>这样的慢火车也经常会人潮涌动,我们都曾经历过,不是吗……</h3> <h3>怀念在车上迫切回家的心情;怀念在车上与萍水相逢的人谈天说地;怀念那个年代淳朴的人情;怀念在车上嗑瓜子吃零食、打扑克牌和那份肆无忌惮的穷疯狂…。<br></h3> <h3>买张电影票,磕着瓜子,吃着糖果,集体看电影勾起我们多少稚嫩和可笑的往事…</h3> <h3>从银川驶来的绿皮火车穿行在贺兰山中,来一次"时光之旅",一种情怀,感受别样的风情!</h3> <h3>铁路沿线的历史产物,战天斗地,豪言壮语门标语牌到处可见…</h3> <h3>银汝支线终点站汝箕沟车站(榆树沟),这里有大型的露天煤矿(卫东矿)。神华宁煤集团的"大峰矿"在这里曾经有过好几万人口的辉煌岁月,人气蓬勃!</h3> <h3>当年的收费站还是有的,但收费没有现在那么狠</h3> <h3>铁路沿线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这些难得的镜头记录了多少平凡的人,唤醒了多少不平凡的故事!</h3> <h3>站台风貌:</h3><h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历史的西大滩,平罗,大武口,枣窝,呼鲁斯太,汝箕沟车站……</h3> <h3>西大滩/满处都是沙枣;大蹬沟/井炭井工业基地;枣窝/长满了小红枣;马莲滩/长满了马兰花;白芨沟/长满了"芨芨草";呼鲁斯太/长满了芦苇………<br></h3> <h3>到了大蹬沟车站,下去了很多手拿小国旗的旅客,他们是附近单位组织党员职工来石炭井老工业基地进行革命精神和传统教育的。石嘴山,石炭井过去因煤而辉煌,现在也因记忆而成为红火打卡地。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这里还真有温度和风骨!</h3> <h3>现在乘客明显少了,更多的是城市和煤矿间往返的乘客,人流情况今非昔比,从过去各车厢满员,逢雨雪天气连过道里都站满旅客的“盛况”到如今各车厢寥寥几人,亏损运营,也是历史的必然。国庆70周年前后,不少单位组织党员登上绿皮小火车来一场"党的生活日": 歌唱"我爱我的祖国",忆苦思甜的怀旧之旅,成为新风尚,别提多热闹了!</h3> <h3>在大武口火车站,偶遇平罗县司法局组织的党员、职工户外活动!一件轻松愉快且有意义的活动一定深受青睐!</h3> <h3>这里是石嘴山市大武口火车站。主要运输煤炭物流,兼运行银川至汝箕沟的绿皮小火车…</h3> <h3>煤,时代缩影,更是见证石嘴山工业发展的瑰丽华章,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与梦想,驶向更美的风景。</h3><h3>作为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石嘴山本土里有一大批老矿区、老工厂等工业遗迹,绿皮慢火车便是其中最“文艺”的一个事例。</h3> <h3>现在的大武口火车站,外地的朋友看了会掉泪吧。但它确实给本篇所有的往昔记忆和现况实惠带来了方便!坐一趟银川至大武口火车只要四块大洋!</h3> <h3>大武口火车站站台,只承接银汝专线慢火车,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h3> <h3>横跨大武口区的公铁高架桥,从这里开车过桥后穿过石嘴山惠农区,通达内蒙古的乌海,乌达乃至包头…</h3> <h3>石嘴山市区去大武口火车站必经之路,历史的遗迹有点破烂﹉</h3> <h3>石嘴山市区去大武口火车站的必经之路,一个简易的铁路桥涵洞</h3> <h3>大武口发电厂就在火车站的附近</h3> <h3>2019.10.22再次出发,探寻绿皮小火车穿越贺兰山脉的怀旧之旅!!!</h3> <h3>再次出发,与雄浑的贺兰山来个时光穿越与人文邂逅…</h3> <h3>这样一个三等小车站也会有高潮的时候</h3> <h3>今年,因为905厂职工家属老旧小区"三供一业"改造施工原因,多次乘坐往返银川至大武口的绿皮慢小火车。</h3><h3> 时隔17年,10月22日,我携老伴从大武口再次蹬上这趟火车出发去汝箕沟,去看看沿线的变化,去寻觅过往的记忆…</h3> <h3>重走一趟这条线路感悟:</h3><h3>绿皮火车途经之处皆为风景,</h3><h3>每一处的风景都是</h3><h3>那样的干净、纯粹,触动心灵。</h3><h3>每一次与绿皮火车的相遇<br></h3><h3>都是一次与美景的邂逅</h3><h3>愿我不再匆匆赶时间</h3><h3>不错过倾心旅途的每一次。</h3><h3><br></h3><h3>这些我记录的画面,这里的故事,让我无限回忆,让我难以释怀!</h3><h3><br></h3><h3><br></h3> <h3>趴在绿皮车能够被打开的车窗前,静静注视着外面这样滄桑的地貌,也是一种特别美好的体验。</h3><h3>窗外的大山轮廓格外清晰,烟雾缭绕,偶尔能看到牛羊马儿在吃草,心也静了。</h3><h3>被时光遗忘的原始风景,虽然让人有点窒息,但有时候荒凉也是一种美,审美观而已……</h3> <h3>柳树沟,一个神奇的地方小车站</h3> <h3>山道路漫漫,矿区作业走廊,荒凉与业态共存</h3> <h3>贺兰山脉深景,气势不差五岳</h3><h3>贺兰石,贺兰砚,宁夏五宝之一!</h3> <h3>原始的贺兰山地质,奇异风情不约而来</h3> <h3>道,是荒野之路,是嗖嗖之情</h3> <h3>天高地厚,天灵灵地灵灵!</h3> <h3>无限广阔的煤矿地貌,露天矿!</h3> <h3>沿途穷乡僻壤,但也不乏一幅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h3> <h3>贺兰山脉深处,有一道秀色的田园风光</h3> <h3>地质结构,峭壁荒滩</h3> <h3>再次乘坐绿皮慢火车时刻,开心了,高歌一曲解解闷</h3> <h3>铁路沿途石嘴山地区景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h3> <h3>贺兰情怀</h3> <h3>历史留下的革命文化墙,那个年代随处可见墙上的豪言壮语!</h3> <h3>滩途,铁路抢险救援大队作业之见闻</h3> <h3>贺兰山脉桥隧之见</h3> <h3>广袤大地,人烟稀少,这里是宁蒙交界地…</h3> <h3>"地质博物馆",也许话说过头了,但地貌确实让人不爽。这里是西北宁夏境内的荒野之地</h3> <h3>湿地,灵性的大地之美!</h3> <h3>铁路沿途少不了的维护工区</h3> <h3>风景如画</h3> <h3>横断崖层,金沙遗址</h3> <h3>魏魏贺兰山下有一处矿业作坊,生机是它们坚守的信念</h3> <h3>"洗精煤"生产工艺的洗煤平台建筑楼</h3> <h3>冲刷的地质层,若隐若现它的风雨滄桑</h3> <h3>冲击平原,一样生机勃勃</h3> <h3>荒山野岭,但银丝带依然从贺兰山脉飘飘而来…</h3> <h3>大漠遗迹</h3> <h3>铁路沿线就能遇见露天煤矿</h3> <h3>荒野风光,无限想象…</h3> <h3>山沟里的运输线</h3> <h3>与本篇有关的石嘴山煤矿,石炭井煤矿,白芨沟煤矿(卫东、大峰矿)等矿区的地理地图。</h3> <h3>到达白芨沟小站,一个没有站房的小车站,旅客上下车就凭记住到站准确时间,提前在站台上等待侯车,可能是全国铁路站台之独家!</h3> <h3>壮观的铁路线道股场景</h3> <h3>白芨沟矿,一个在海拔千米高的铁路网沿线景观</h3> <h3>白芨沟煤矿家属院前世今生。二十年前,这里可是有好几万人口,人气旺旺的!</h3><h3>现在大部分人都搬迁到石嘴山城区生活了!</h3> <h3>我们找白芨沟矿"一条街"走了近一小时的大坡道,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好累呵!</h3> <h3>白芨沟矿区公共生活服务行政区,他们说的一条街。这里有矿区行政,邮局,学校,小商店,职工食堂和基本生活设施,还是有点依靠性服务性的福利社区.</h3> <h3>白芨沟矿货运铁路线</h3> <h3>白芨沟采区行政楼</h3> <h3>白芨沟采区职工大食堂,我们享受了物美价廉的午餐,印象深刻!</h3><h3>有福之人不用愁。在大食堂用餐时正犯愁吃完饭如何爬一大截上坡路返回车站呢?食堂间巧遇好朋友高鉴,非常惊讶。没有相约确相见恨晚,双方绝对不会想到在白芨沟相见,正是十足的缘分啊!!!</h3> <h3>十元的午餐,老伴吃后非常满意,表示味道很好,还要再来吃一餐!</h3> <h3>中午在朋友高鉴办公室休息,吃苹果送左旗自挖的锁阳,热情无比。最后用他的车送我们回到了铁路站口,省去了我们爬坡的劳累,幸运之旅!!!</h3> <h3>铁道卫士,铁路机务段作业装备车!</h3> <h3>小火车13:45分到白芨沟站,我们回程大武口车站。列车再次路过大武口发电厂,说明905厂的家就快到了…</h3> <h3>那个年代火车上是没有空调的,取暖是用煤炉烧的,降温消暑是用摇头电风扇解决的!</h3><h3> 永不落幕的绿皮火车代表的是一种情怀。为了追寻这种久违的情怀,带上一颗走走停停的心,踏上一列陈旧的绿皮火车,去邂逅一路的风景,聆听温暖的故事!!!<br></h3> <h3>宁夏的绿皮小火车,承载着众多故事,琐碎的小事,让人难以忘怀,让人感确颇深!<br></h3> <h3>作者感言:</h3><h3> 记忆岁月,释怀印象,给生活在银汝支线周围的宁夏朋友讲一个真实难忘的故事,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谢谢围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