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原州府镇远古城及周边

木一君

<h3>  贵州省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镇远古镇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都穿境而过,距贵州铜仁、湖南芷江和贵州飞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县境东界湖南新晃,南临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均达700多年之久。<br></h3> <h3></h3><h3>  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 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称“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 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十一月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为镇远之名的开始。</h3><h3></h3> <h3></h3><h3></h3><h3>  镇远是座历史悠久的苗乡古城。西汉时属武陵郡。汉高祖五年始设沅阳县。隋、唐置梓姜县。宋高祖绍兴元年置镇远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司,后改为军民总管府。明洪武五年改置镇远州,隶属湖广。永乐十一年置镇远府,隶属贵州。清袭明制。民国初,置镇远道。</h3><h3> 1949年11月8日镇远解放,为镇远专员公署驻地。</h3><h3> 1956年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为自治州首府。</h3><h3> 1958年州府迁往凯里,改镇远为县。</h3><h3> 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h3><h3></h3><h3></h3> <h3>  这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众多,自然风光旖旎。仅镇远古城就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h3> <h3>  镇远自古为由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陆要冲,也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还的捷径和必经之地,有“南方丝绸之路”要津之美称。明太祖朱元璋兴师入黔,贵州水西宣慰使奢香夫人霭翠,派人献牛羊、粮米、毡等物,迎王师于镇远。正德三年,理学家王阳明由贵州书院奉诏调任江西庐陵,赴任时取道镇远,买舟由舞阳河下沅水出洞庭。清代缅甸大使直也托纪卸任回国时也是途经镇远。</h3> <h3>  这里既是黔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要冲,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明弘治初年,镇远太守周瑛有“欲通云贵,先守镇远”之说。《苗疆闻见录》上也有“欲据滇楚,必占镇远”的论述在中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吴敬梓不惜以三个回目的篇章,较翔实生动地描写了汤总兵与苗族首领别庄燕在镇远的攻进退和当时当地的风土民情。叱咤风云、虎门扬威的晚清爱国名将林则徐,曾三次路经镇远,他在《镇远道中》一诗对这里雄奇的山川和险要的地势描述:“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h3> <h3>  镇远古镇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长江水系上游和贵州东南部,处于云贵高原东部武陵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之处,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镇远的地貌特征就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地带,以贵州喀斯特为主。</h3> <h3>  镇远的气候特征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温煦。年平均气温为16.4℃。月平均气温以7月为最高,为26.6℃。元月最低,为5.2℃。</h3> <h3>  镇远古镇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春江渔火诗意盎然,有雄伟奇特、蜚声中外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古城垣等160余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俱高。其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古城垣建有战神庙、城墙、锋火台、堡屯、炮台等军事体系堡垒,镇远古镇是“山雄水美”之地。</h3> <h3>  境内的舞阳河横穿镇远城区,它以高峡平湖、瀑泉飞流、喀斯特为主体;山色水韵风光迷人。“破镜重圆”半含水中半露峥嵘;鸳鸯夫妻结队戏水,情深意浓;奇妙的三叠水、珠落玉盘直泻深潭;喊泉神灵有喊必应,呼之水出、止呼水隐;石峰神形如“孔雀开屏”、形态逼真;“大圣师徒”前往探幽,忙里偷闲,“面象山”浑然天成,鬼斧神工,整个景区一湾一画,一步一景。</h3> <h3>  镇远古城古巷道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有石牌坊巷、四方井享、复兴享、仁寿巷、冲子巷、米码头巷、紫宝阁巷、陈家井巷。这些交叉衔连、互相达通的巷子,组成了镇远古城生生相息的血脉。古井遍布全程、形状各异、有圆有方。有的形如猪槽,有清澈见地的自然浅井,也有深达余丈的吊井。较有名的四方井、猪槽井、琵琶井、陈家井、园觉井、南门沟味井等。古井春夏秋冬盛泽不涸。<br></h3> <h3>  镇远的古民居既有江南庭院的风貌,又有山地建筑的布局,这种江南与山的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民居建筑的布局,这种江南与山地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名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其中“歪门邪道”是镇远的民居建筑中独具特色之处。</h3> <h3>  镇远古城占地3.1平方公里,古城有八大会馆、四洞、八祠、九庙、十二码头与府卫古城洹,吴王洞、四宫殿、古全井、古戏楼等名胜古迹近200多处。主要历史名胜包括青龙洞,中元婵院,万寿宫,祝圣桥,香炉岩,天后宫,府卫古城洹,吴王洞,四宫殿(东方战神庙),和平村,周达文故居,古城中的寺庙、庵堂、馆祠、亭阁、宫阙、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等。镇远古城是一个完全由名胜古迹集成的“传统文化迷宫”。</h3> <h3>  镇远古城是一个多元化融合的古城,汉民族与侗族等20 多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闽粤文化、土著文化与城外文化的融汇,使镇远成为多民族、多宗教、多社会的博物馆,被专家称为“世界文化保护圈”。</h3> <h3>  镇远府城垣,位于镇远县城北石屏山山顶上,建于明代初期。府城垣北跨石屏山顶几个山头,东起于石屏山东段的悬崖之顶,顺山势起伏延伸向西直至天后宫西侧下石屏山西段南麓至水北岸。南临水,以水为天然屏障。人 称:“屏山为城,水为池,金汤之固,其无逾于斯乎”。专家考证后誉“南国苗疆的塞外长城”。</h3> <h3>  经过600多年风雨侵蚀,露出部分的石面全部呈青黑色,与城垣周围石质各异。据专家考证,砌筑城垣所用石料,全从山下采集,凿成料石,然后一块一块运上山,整个工程浩大。据镇远老人说以前府城垣平均高度9米,但是镇远人把府城垣的岩石拆下来用于围山造田,导致府城垣严重的毁坏,围山造田也导致镇远的泥土和钱财一样是镇远人重点看护的物品。</h3> <h3>  镇远古镇是一座充满崇尚山水、崇尚文明、崇尚文化、崇尚和谐精神基调的古城。长期以来,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包容性文化,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青龙洞留下的富有哲理的格言、对联等可佐证。当时地方京剧、花灯戏、河灯、社火的繁荣,商业与军事的格局合理,城外防御军事体系浑然天成,体现了“威镇远方军事的强驽之首”而“云南丽江之末”的军事演变过程。充分发挥了雄霸黔东大门军事堡垒和中国南丝绸之路作用。而今镇远人民仍保持着质朴、淳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h3> <h3>  每年举行各种民间传统活动,如:“三月三”、“九月九”等。其中源自明代的端阳龙舟文化节,以舞阳河为赛场,极具盛况,久负盛名,充分展示出“歌舞地”吴敬梓《儒林外史》语]的古朴绚丽风采。民间传统活动的兴盛,反映了镇远经济文化的繁荣。镇远是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发祥地。青溪铁厂,是张之洞、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产物,"天字第1号"钢锭现仍存放在镇远,造轮船下洞庭入长江,是近代工业传统古驿道,也是现代工业——贵州青酒集团所在地。镇远古城历经千载沧桑,至今城址未变,古韵悠然。</h3> <h3>  镇远古民居把中原四合院的原型,搬到山上改造成山屋,吊脚楼、回廊等多种形式的山庄式院落。既重现了江南庭院的风貌,又 体现出山地建筑的布局;即有堡垒式的森严,又兼有商贾大户的豪气。这些建筑是木石结构的完美结合,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花草鱼虫,大处则显出挥洒自如的豪放,它们是明清时代“西南都会”人们安居乐业的真实写照,又表现出商人财源通达的商业理念。</h3> <h3>  江南与山地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民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观。镇远的民居建筑中最绝的就是“歪门邪道”了。凡开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门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决不与大厅正对,而是有意地将门的朝向转一个角度,斜斜地对着街道,即所谓“邪”(斜)道。老住户们说这“歪”与“斜”是遵从风水先生的说法:“以南为尊”是一种富贵之相,又能“财不露白”。</h3> <h3>  贵州饮食酸辣为主,镇远美食种类非常丰富,特色美食有:陈年道菜、酸汤鱼、牛肉粉、油炸粑、烤鱼、红酸汤、腊肉火锅、豆花火锅、苗家炸辣蟹、肠旺面、糯米粑、袁家嫩豆腐 、 镇远特色火锅等。</h3> <h3>  陈年道菜系贵州省镇远县特产,深褐色,香味奇特,在腌菜中,别具一格。相传为镇远青龙洞中的道士所创,故称“道菜”,由于此菜储藏愈久,品质愈佳,味道愈美,因而又称“陈年道菜”。镇远劳动人民,每逢春季春菜旺盛时,有腌制长盐菜、干盐菜、寸寸盐菜的习惯,镇远古镇美食、镇远地方特色风味菜陈年道菜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演进而来。镇远是贵州东部的水陆码头和交通要道,又是许多商品的集散地。随着客商往来,陈年道菜的美名也享誉四方,到了清代,曾为进奉皇室的贡品。</h3> <h3>  镇远的酸汤鱼最美味的当属《古城红酸汤》,很有历史的老店了。来到镇远必须到的一处去处,虽然不豪华,但是小镇百姓家常餐的朴素简单感正是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但是要认准古城红酸汤五个字,因为前面用古城二字的餐馆太多了.在当地人口中了解到,这家餐馆建立于1998年澳门回归时期,距今已经有18年之久,在镇远是一家家喻户晓的餐馆曾经辉煌时期,每天爆满,吃饭的人为了吃饭,餐桌都添加到了马路边上,据当地人介绍古城红酸汤,是镇远人下馆子必须去过的一家餐馆,数十年载,味道从未改变,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工艺,无任何添加物,纯天然健康的美食。</h3> <h3>  目前在镇远就一个门店在新大桥头亭子旁的商业街进入中段勿走河边因为在河边没有门面进入,到了镇远旅游,强烈推荐美味,在镇远县城无人不晓此店,经营数十几年,风雨洗刷,历史变迁, 它依旧保持着它曾经的风格与方式,接纳着每位到此开怀品味美食的食客,一直坚持着用最好的美味,感谢来自四方朋友的信任,在镇远许多家餐馆都改变了自己的标价,只有这家,10多年前如此,10年后依然如此,没有为镇远的快速发展,改变任何地方,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特点,耐心,细心的接待每一位前来光临的食客。</h3> <h3>  凯里蝴蝶谷文化广场以苗族古老的传说“蝴蝶妈妈”为设计理念,由十家国际知名设计建设单位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联合打造,融入黔东南秀美的山水、田园以及苗乡侗寨中的银饰、刺绣、服饰、建筑等元素,利用现代建筑景观与灯光,在诠释和弘扬苗侗文化的同时,建成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城市地标与城市客厅,实现民族、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h3> <h3>  凯里苗侗文化广场建筑风格蕴含黔东南地区的秀美山河和风土人情,退台式的梯田布局,弧线型的商业动线,结合现代美学空间设计,让顾客在休闲购物之余,在花坛、台阶、浮雕、植被、喷泉、流水、廊庭中流连忘返,在苗侗传说和神话故事中体验历史的变迁,启幕生态情景商业掘金新纪元。</h3> <h3>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还有个龙里县,并有一个庞大的龙头工程,真的是“龙头”工程。 在龙里县夏蓉高速出口处,一个龙头雕塑景观悬置在悬崖峭壁之上,从莲花河抽出的清水自龙口向外喷出,大气磅礴,吸人眼球。仔细望去,龙头造型雕塑细致精巧,栩栩如生。喷水拍打在岩石周围,穿过两旁树木,让人如同沐浴在山间溪水中,轻快自然。而龙头浑身金黄的颜色更是与四周景色融为一体,同时象征着丰收和风调雨顺。</h3> <h3>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中部,东邻天柱、锦屏县,南连黎平、榕江县,西接雷山、台江县,北靠施秉、镇远、三穗县。距省城贵阳294公里,距州府凯里98公里。总面积2176平方公里,辖1街道11镇1乡。县人民政府原驻柳川镇,2005年迁移至革东镇。现驻仰阿莎街道办事处。</h3> <h3></h3><h3>  仰阿莎,苗民族传说中的美神。 她是一部发源于贵州省剑河县为苗族同胞世代传颂的悲壮史诗; 她是一个关于一位热情奔放的苗族姑娘凄美而优雅的爱情故事。 它是贵州版的“刘三姐”; 也是苗族款的“阿诗玛”。</h3><h3></h3> <h3>  中国国家级贫困县贵州剑河县去年7月斥资数千万元,用不锈钢打造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仰阿莎”整座雕像高88米,其中底座高22米,雕像身高66米。据当地媒体早前报道,去年12月16日,仰阿莎雕塑颁经世界记录认证(WRCA)现场测量核实,被确认为世界上最大的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h3> <h3>  古镇的荣誉可有很多。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祁顺:镇远“多佳山水士大夫南边多游焉,或不得游则有为恨者矣。”民国年间镇远专员战斗英雄华光也称:镇远“有胜水名山,令人盘桓而不忍离去。”大自然为镇远造就了舞水清、山峰秀、峡谷幽、溶洞奇、瀑布美。<br></h3> <h3>  1986年镇远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把镇远舞阳河风景区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镇远是一幅画”,是一幅“朴素中见珍奇,淡雅中显神韵”的水墨画,一点不过誉。 2009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最终揭晓。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2009年3月6日荣获“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称号,位居第五。 2009年3月6日荣获“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称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镇位居第五。</h3> <h3>  这是我们在镇远下榻住宿的宾馆,终究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连宾馆也具有几分文化气氛。</h3> <h3>  到了镇远古镇,多少还得给家人携带点主要的土特产品,这里有镇远青酒、陈年道菜、霉豆腐、苗乡腊肉、天印贡茶、姜糖、木锤酥、弥猴桃片、苗银、苗绣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