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女士的日记35】撸一把胡同京味儿

芳菲时代

<h3><font color="#ed2308">  北京胡同,掀开冰山一角。我的眼睛就生生看累,脖子生生看歪。好奇害死猫啊,我被老北京人差点喷死,她们大嗓门“你没看到吗?谢绝参观,不许进来!出去!有閑功夫去看皇宫大院去……”喋喋不休,我差点被喷倒……自我检讨,确实我在侵犯人家私宅。有点好奇得不文明。下次不敢了。――芳菲时代</font></h3> <h3>2019.9.17 周二 晴 北京 心情指数4星</h3> <h3>  今天晚上准备离京去山东银滩大海边。那边真正的海在无数次召唤。在离京前,我决定狠狠看几眼胡同儿。</h3> <h3>  老北京城,老胡同,那是绝配。一色老灰的矮房子,要么庭院深深四合院,要么七拐八拐的小分隔迷你房排队。老树,古树,都高高长在房前屋后,大多是杨树、杨柳、槐树,还有臭椿等,柏树是皇族树在胡同里几乎不见。那高高的杨树,遮蔽天日,大都活过了几百年,俯视人间百态呢。垂柳依依,就像老夫子长长的胡须,很有故事感、历史感。</h3><h3> 难怪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对着老北京说过这么一句经典的话:“建筑都可以模仿,古董也可以仿制,唯独那些古树,却不能仿制。它需要时间沉淀。”</h3><h3> 胡同人家目前大都住着现代北京人,他们不是遗少也不是皇亲官宦后裔,大多都是出租金的老居民,坚守着京味儿,让自己的岁月在淡看风云中渐渐老去。所以,老者住胡同居多。</h3><h3> 这几天看胡同,看大栅栏、鲜鱼口,看南锣鼓巷,后海前海,眼睛看累,脖子望歪。</h3><h3> 就看图写话吧。茅盾故居看得最认真。荣禄府推开虚掩的门进去,被一胖女人呵斥出来。😓还有明清几个高官的府邸,都只是能看外围和文字说明。蒋介石行辕很大一片,从门缝里看有白色欧式建筑,有很多茂盛的大树。曹雪芹故居最寒碜,现住家还是第一次听我讲是曹作家故居,很是摇头,说在这里住了60年,还头一回听我说,肯定是被网络忽悠了。我央求进去看看,妈呀,进深很深,七弯八拐,一个蜗居连着一个蜗居,有很多岔路,都只能容一根人过身。走着走着,就走不出来了,折了几回,才生生把自己搬回现实,回到大街。难怪啊,人家曹雪芹,写出千古名著《红楼梦》,却是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凄苦日子。那样的窄胡同,那样的穷困潦倒状,却是《红楼梦》诞生之地,不禁令人唏嘘不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