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非暴力沟通系列

芝麻妈爱分享

<h3>今天我们故事小主与大家分享的是,非暴力沟通绘本5册中的《爱生气的乐队指挥》,这里面涉及情绪的处理。这本书用一个大猩猩展示了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处理方式处理发怒和生气。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h3> <h3>在前面书中介绍了主角儿长颈鹿,介绍了它的特征,有四条长长的腿,有很长的脖子。它已经出现在动物国/冷漠国,解决了小伙伴儿矛盾和冲突,今天呢,它到了大森林。图中长颈鹿身体的一半儿是隐藏在树丛里的,但是孩子通过特征可以认出来。</h3> <h3>然后它也把这个好消息传递给乐队成员,我已经做出全世界最美妙的音乐啦。但是我们看它接下来怎么做。</h3> <h3>在这么糟糕的时候,听到了长颈鹿吉拉在唱歌,它突然就开始安静起来。听了长颈鹿吉拉的歌,觉得这就是一直在找的音乐,它特别高兴。跟长颈鹿吉拉说,谢谢你,长颈鹿,你好棒。</h3> <h3>为什么会这样呢?</h3><h3>因为它老是生气。</h3><h3>可是它生气是为什么呢?</h3><h3>因为它想要做全世界最美妙的音乐。</h3> <h3>那第二个出现的就是另一个主角大猩猩,它好不一样啊,他的头发乱乱的,衣领也是脏脏的,完全不是作曲家,指挥家的样子。裤子也破洞了,领带也飞到了肩膀上面,嘴里面那个乐谱被撕咬的到处都是,而且琴键也弹飞了</h3> <h3>大猩猩:照我的意思演奏就可以得大奖,谁要是敢弹错一个音符,咱们就等着瞧。</h3><h3>这种就已经是在暴力沟通了,这是它惯用的方式。</h3><h3>我们可以看到这是直指奖惩。目标就是就是奖励,那要错了呢,那就惩罚,这就是暴力沟通一个很明显的特点。</h3> <h3>接下来,介绍其他三位乐队成员。它们三个面无表情,很呆的样子。大家心里面都在想:如果没有照它的意思演奏的话会有什么后果。</h3> <h3>那长颈鹿呢,跟他们一打招呼,吹了一段口哨。大家听到这个音乐,开始做白日梦(其实就是平时被压抑的那一部分):哎呀,我想要怎么样来演奏就怎么样演奏,会不会特别的过瘾?</h3> <h3>这个时候,我们看大猩猩的表情,张大嘴巴露出牙齿,这个表示什么呢?就是开始威胁了。表情背后的意思就是:按照我的演奏哦!</h3> <h3>三个乐队成员看着大猩猩。很紧张!心想:哦,表演千万别错了。它们又看了看台下的长颈鹿,想到了他的音乐,他的口哨。</h3> <h3>这个时候,每个人心里面就开始想表现自己,自由演奏多棒啊,真过瘾啊。然后都开始按着自己的方式,用力打鼓,用力吹号。它们各自玩得都很开心。</h3><h3>&nbsp;</h3><h3>但是这个时候,大猩猩生气了。</h3> <h3>这都是暴力沟通,它的态度和行为都是暴力沟通的一个辅助</h3> <h3>观众很生气,开始骂它们好丢脸。猴子把椰子丢到了台上,轰他们走。此刻,大猩猩终于发现,这一场仗打败了。它特别沮丧,灰溜溜地弯着腰,驼着背,慢慢走到了更衣室。</h3> <h3>结局就是搞砸了。</h3> <h3>队员们也开始生气了,说:我们也是伟大的音乐家呀,我们想怎么演奏,就怎么演奏。你不是跟我们有有冲突吗,那你按照你的,我们按照我们的做。</h3> <h3>我们看到,每页的这个故事,一边写一边会留一个悬念。</h3> <h3>我们可以去想象猩猩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它的愤怒还没有发泄完,又被观众激怒,很受伤很沮丧,此刻没有办法梳理自己的内心。无法关注:我的感受是什么,我的需要是什么。对它来说,此刻脑子很可能是空白的。</h3> <h3>把门打开发现,原来长颈鹿在里面等着他。长颈鹿开始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引导猩猩</h3> <h3>吉拉开始唱歌。</h3><h3>&nbsp;</h3><h3>吉拉:大猩猩,告诉我到底怎么啦?(观察,引导说出事实。)</h3> <h3>这个时候,吉拉一边帮它整理外形,同时也在帮它梳理内心。</h3><h3>&nbsp;</h3><h3>吉拉:因为音乐会被搞砸了(这是事实),所以你很沮丧(引导他说出他的感受)。</h3><h3>&nbsp;</h3><h3>大猩猩感觉到,吉拉理解它,所以眼泪扑簌扑簌往下掉。</h3><h3>&nbsp;</h3><h3>紧接着,长颈鹿吉拉带它去了另一个房间,继续唱。</h3> <h3>吉拉:你这么想当然会很生气啦(开始引导他说出这种感受背后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你是希望它们尊重你做的曲子,用心来演奏,对吗?</h3><h3>&nbsp;</h3><h3>大猩猩:对对,没错儿。可是我现在很怕上再上台呢,会被椰子砸到头(它里面除了愤怒,还有还有害怕)</h3> <h3>大猩猩:队员们不听我的指挥,把我做的曲子演奏得乱七八糟,它们好像被宠坏的小狗儿,在台上调皮捣蛋,他们太坏了,坏死了。</h3><h3>&nbsp;</h3><h3>这里面暴力沟通的很多方面都展示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它越说越气。长颈鹿吉拉在它说出现象之后继续唱。</h3> <h3>有时候,对于处于愤怒当中的人来讲,环境的转换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心境。</h3> <h3>长颈鹿继续引导。</h3><h3>&nbsp;</h3><h3>吉拉:现在告诉我,你有什么愿望?</h3><h3>&nbsp;</h3><h3>大猩猩:我的愿望就是和我的乐队再演奏一次,这一次我们要演奏发自内心的音乐,能够感动人的音乐。</h3> <h3>大猩猩:对,我很确定。</h3><h3>&nbsp;</h3><h3>长颈鹿又给它整理外形,它变好看了,表情从刚才的狰狞/愤怒变现在的笑脸。</h3> <h3>继续引导,去想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是因为自己的曲子太美妙了,观众一定会喜欢的,大猩猩想要给观众展现出来这个最好的曲子,让大家快乐。</h3> <h3>吉拉:你为什么那么难过,你确定自己做的曲子令人着迷,能够打动观众的心,可以给他们欢乐,是吗?</h3> <h3>你变了!</h3> <h3>伙伴们一看他,首先看到的不是刚才那个龇牙咧嘴,头发都炸起来的,那个威胁他们命令它们的指挥。</h3> <h3>有了一套新的衣服,这个时候又帅气又高雅,长颈鹿就带它又到了另一扇门里面,这一扇门背后,原来是那些正在整理行李,准备要走的那些乐队伙伴。</h3> <h3>大猩猩:我想跟你们一起回到台上,再演奏一次。这次我们要演奏出感人的音乐。</h3><h3>&nbsp;</h3><h3>这里,用一个非常清晰的语言来告诉对方,我想要什么,这是请求,非常明确,非常具体,可操作的请求。所以,犀牛,豹子和鳄鱼,小伙伴这回都听到了,它们放下了行李。因为你的请求非常清晰,所以心愿现在是共同的。</h3> <h3>这一次就不是为了不能弹错了,而是为了大猩猩这个非常好的愿望,我们要开心,用心地演奏。</h3> <h3>再回到台上的时候,大家就欢欢喜喜地去演奏发自内心的音乐的时候,观众都特别着迷,这一次非常成功。</h3><h3>&nbsp;</h3><h3>这个时候给了它们四个一个集体的特写,大猩猩笑得很开心,三个伙伴儿也露出满意的笑容,因为刚刚是共同合作,演奏出了全世界最美妙的音乐。</h3> <h3>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种非暴力沟通的引导,然后让它们都从内心开始,解了感受,满足了,需要,达到了满足,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是平和的,都是快乐的,都是满足的,那达到的效果呢?</h3> <h3>长颈鹿去哪儿了呢?长颈鹿吉拉到其他地方继续旅游了。</h3> <h3>第二天,所有的媒体/报纸/然后电台,都是它们音乐会成功的消息,这个时候呢,它们都特别开心,就想把昨天演奏的曲子献给长颈鹿吉拉,因为长颈鹿吉拉帮助了它们。</h3> <h3>一方面,可以回顾这这本书的故事场景和内容。</h3> <h3>每本书的最后都有一个练习。</h3> <h3>大猩猩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h3><h3>乐队成员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h3><h3>中间长颈鹿是怎样去引导的?</h3><h3>最后有了很好的结果。</h3> <h3>另一方面,孩子一边回顾,一边可以在后面画出自己的状态。比如说:自己生气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有没有通过非暴力沟通来解决,解决了之后变得怎么样?孩子都可以在上面画出来。</h3> <h3>这套书文本作者是全球知名的故事大王。夫妻两人到全世界各地,透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学习非暴力沟通的精髓。</h3> <h3>套绘本的绘画作者本身是学艺术的。在小学、图书馆,他教孩子儿童美术,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动物还是环境场景都非常适合模仿。绘画不是非常写实的风格,绘者把特征勾勒出来,包括树、树杈,树叶等,都非常容易模仿,包括很大片的色块。</h3> <h3>1. 《动物国变得其乐融融啦》</h3> <h3>2.&nbsp;《冷漠国是怎么火热起来的》</h3> <h3>3.&nbsp;《爱生气的乐队指挥》</h3> <h3>4.&nbsp;《根本就不存在的“我命令你”国王》</h3> <h3>在每一次沟通当中需要不断观察,不断去体会、表达、感受,不断去寻找自我的需要和对方的需要,然后再一次一次去提出清晰明确的请求,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说非暴力沟通是过程语言。</h3> <h3>5.&nbsp;《名叫皮若的树和他的花》</h3> <h3>这一套《非暴力沟通绘本》正好选择了长颈鹿作为主角,它与非暴力沟通理念里的长颈鹿语言”(又称“爱的语言”)有一个非常好的契合点。</h3>

长颈鹿

吉拉

大猩猩

演奏

沟通

非暴力

生气

乐队

音乐

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