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追忆] 风云突变那个秋

迎风飘扬 🇨🇳

<h3>1971年7月,马汊河水位陡涨,军区司令部管理局所属马汊河农场千亩良田危在旦夕。</h3> <h3>7月20日,我们连奉命紧急赶赴马汊河,和兄弟部队一起抗洪保坝。但是由于滁河上游来水太多太急,经连续36小时顽强抵抗,马汊河农场大坝最终还是失守了,千亩良田一片汪洋。洪水夺走了夏熟的丰收,也夺走了秋种的稻秧。<br></h3> <h3>之后,根据上级的指示,营党委作出决定:动员起来,全力以赴,誓夺秋粮!于是,一场捍卫毛主席光辉五七指示的战斗,在马汊河农场打响了。</h3> <h3>那时,我们每天早晨从军区大院乘车去马汊河,晚上再乘车回军区大院。每天来回,我们都要经过南京长江大桥。</h3> <h3>8月中旬的一天,忽有消息传来,当年国庆节南京市要举行国庆大游行,还要举行阅兵,警卫一营和我们二营都要挑选一部分官兵参加集训,到时接受检阅。尤其是我们二营,当时有三个连在搞军农生产,所以挑选的人数可能要多一些。<br></h3><h3><br></h3><h3>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大家都非常兴奋,同时心里也都七上八下的,因为听说选拔的第一个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是身高,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条件。还有哪些条件呢?哪些战友能被选上呢?谁也没有把握。</h3><h3><br></h3><h3>大约第三天还是第四天吧,名单公布了,有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其他被选上的战友也一个个乐开了花,就好像我们要到北京去参加国庆阅兵,要去见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似的,心里充满了欢乐。😊</h3> <h3>据曹徐坤战友回忆,宣布名单参加集训是从8月20日开始的。</h3><h3><br></h3><h3>对,集训主要就是练正步,进行步兵方阵行进演练。10月1日,南京市举行国庆集会游行,届时,我们军区警卫营方队将与南京军区所属兄弟部队的各个方队组成气势浩荡的部队方阵序列,迈开整齐的步伐,通过南京市中心鼓楼广场,接受江苏省及华东地区时任党政军高级领导的检阅。</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当年的鼓楼广场</font></h3> <h3>训练还是非常辛苦的。每天我们都要起早带晚地练正步,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脚上也起了泡。伙食更比不上现在的受阅部队了。那时的我们不可能因为参训而增加营养,仍然是每天四毛五的标准,中午还是一个班一大瓷盆大白菜烧肉或萝卜烧肉之类的。没有肉块,只是一些肉片哟。但我们一点怨言也没有,经过严格的挑选才进入方阵集训序列的我们都特别的高兴和激动。</h3><h3><br></h3><h3>是呀,当兵第一年就被选上参加这样的集训,怎能不高兴呢?😊</h3> <h3><h3>记得当时练正步先是分班组训练。训练场所主要是在军区大礼堂广场以及毛主席雕像西侧的南北向道路上。</h3></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上面这张照片就是我们曾经集训的地方:军区大礼堂西边向南通往南大门的重要通道。近处法国梧桐边的红色人行道是后来改造的,当年都是草坪。</font></h3><h3><br></h3><h3>为什么没有选择东侧的南北向道路进行训练呢?</h3><h3>因为当时那里紧靠着军区通信总站,附近不能有太大动静。</h3> <h3><h3>组合方队行进演练记得是在中山东路的南京军区教练场(原称华东军区教练场)进行的。</h3></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上面这张照片是原二营四连南通籍战友王汉成在军区教练场的留影,背景就是当年教练场的阅兵观礼台。(照片由南通籍战友赵连斌提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我的一位网友珍藏的一张照片,拍摄于1978年。照片中的人都是原南京军区体工队的,教练场是他们当年的主要训练场所。</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可惜当年的教练场现在已经找不到了!</h3> <h3><font color="#167efb">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刘伯承、陈毅等同志即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征求明朝皇宫遗址保护意见。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明朝皇宫遗址应该予以保护,因此决定将中山东路北侧约60万平方米的地辟为南京军区教练场进行保护;并将当年被英国人法雷斯劫至下关扬子饭店的石雕运回遗址重加修整。1956年10月,明故宫遗址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初,南京军区教练场迁出明故宫遗址。1991年,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font><br></h3> <h3>2018年5月8日,原南京军区司令部警卫二营四连战友相聚南京。晚上,我与开准战友漫步珠江路,从军区大院门口,沿黄埔路(原解放路)向南,右拐到总医院南大门后再掉头向东,在中山东路原教练场南大门西边路北拍了两张照片。▲▼</h3> <h3><font color="#167efb">▲根据门柱上的标识,似乎还能寻到教练场演变的痕迹。</font></h3> <h3>当年,我们还到南京空军大校场机场进行了训练。</h3><h3><br></h3><h3>后来,所有参加南京市国庆游行的方队行进预演也是在大校场机场进行的。</h3><h3>记得那次预演进行了好长时间。<br></h3><h3>“提高警惕,保卫祖国!”</h3><h3>“祖国万岁!*****!万岁万岁万岁!”</h3><h3>这是当时部队方队行进演练时统一的口号。</h3><h3>我们都喊得非常起劲,一个个红光满面,意气风发,脖子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h3><h3>那时的我们多么年轻哟!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h3><h3>演练场上,只听见各个方队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蓝天。……</h3> <h3><font color="#167efb">▲南京大校场机场历史图片</font></h3><h3><br></h3><h3>当时听首长讲,第一次预演结束之后,准备离国庆节不远的时候还要再进行一次预演也就是最后一次预演的。</h3><h3><br></h3><h3>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们豪情满怀,意气风发,梦里都憧憬着国庆节那天的盛况时,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正在悄悄地向我们靠近,一场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正在形成之中。</h3> <h3><font color="#167efb">🍀 1971年9月13日凌晨,南京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肖永银在睡梦中被叫醒,值班秘书告诉他,许司令来电话,请他去一趟。</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许世友住在中山陵8号,这里原是孙中山之子孙科的府宅,房屋建筑巍峨临空,环境幽静。如今这里戒备森严,警卫战士们荷枪实弹,一个个神情庄重地守卫着这个南京军区一号人物的住宅。</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肖永银分管警卫部队,战士们都认识他。许世友给予他特殊的待遇,任何人到了门口,必须向许世友报告,经同意后方可放行,惟独他例外。</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见到肖永银,许世友没有客套:“刚才中央办公厅来电话,说中央有个大飞机跑了,向哪个方向跑了不清楚。中央命令我们严密监视,如果落在我们这里再不准起飞。我们所有的飞机不准上天,所有的舰船不得出航,不准跑掉一架飞机,不准跑掉一只船。”</font></h3> <h3>不久,我们连就接到了命令:全体指战员立即带枪集合,到马标路口上车,有重要任务!</h3><h3>马上,我们连的楼道里就吹起了紧急集合的哨子。</h3><h3><br></h3><h3>正在酣睡的我们被急促的哨声惊醒,一个激灵,我们就翻身下了床。<br></h3><h3>“要带枪吗?”</h3><h3>“带枪,要带枪!快点!快点!……”</h3><h3>不需多问,我们一边穿衣扣纽扣,一边就去枪库取枪,然后迅速到楼下集合。……</h3><h3>不一会儿,我们全连就跑步到达军区大院马标路口。<br></h3><h3><br></h3><h3>司令部汽车队的解放牌大卡车已经到了,夜色中看不清一共有多少辆车,都没有熄火。只听见有首长在喊:“快上车!快上车!动作快点!”……</h3><h3><br></h3><h3>我们都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更不知道要去执行什么任务。我们很快就从车子后边上了车,大家背着枪,一个靠着一个,紧紧地抓住车上的栏板和铁杆。</h3><h3><br></h3><h3>车子开得飞快,夜风吹在脸上飕飕的,……</h3><h3><br></h3><h3></h3><h3>没有多少时间,我们便到了南京空军大校场机场。</h3><h3>只见机场上照明管制,一片漆黑,跑道上黑压压的已经停满了汽车团的解放牌大卡车和军区其他直属部队的车子。</h3><h3>……</h3><h3><br></h3><h3>第二天天一放亮,机场附近的人们看见机场的跑道上,站满了端着枪的陆军士兵,一架架飞机整齐地停在停机坪上。</h3><h3><br></h3><h3>没有人知道真实情况,连首长营首长也不知道,大家都以为就是一场演习。</h3> <h3><font color="#167efb">🍀 肖永银处理完一系列紧急任务后,东方已经开始泛白,古城金陵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晨雾之中。他坐上吉普车,穿越中山门,再一次来到中山陵8号。远远的,肖永银就看见许世友正在专心致志地打着少林拳。许世友见肖永银进门,笑着说:“我教你打少林拳,你学不学?学了可以防身。”肖永银正欲答话,被急匆匆跑来的李文卿秘书打断:“许司令,北京长途,请你接电话。”许世友大步流星地赶到办公室,肖永银紧跟其后。许世友拿起保密电话,一边听一边点头。放下电话后,许世友对肖永银说:“走,我们去吃早饭。”</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炊事员老王端来饭菜,放在桌子上,转身离开了。许世友迅速关起房门,对肖永银说:“刚才是周总理的电话,说林彪从天上跑了。”……</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三天后的深夜,漆黑的夜空像涂上了一层厚厚的墨汁,伸手不见五指,毛毛雨随风飘着。南京火车站里,除了少数旅客有的在打瞌睡,有的来回走动着,一切是那么的宁静。这时,一声火车长鸣,从北方开来的一列火车靠站了,重重地喘着粗气。从后面包厢中走出两名军人,走在前面的正是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紧跟在后面的是李秘书。接他俩的吉普车就停在软卧车厢的门口,许世友一下火车,就跳上了吉普车。吉普车风驰电掣般地经太平门开往中山陵8号。到了门口,许世友关照李秘书说:“你坐我的车去,赶快把肖副司令接来。”</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半小时后,肖永银出现在许世友的面前。许世友说:“主席和周总理叫我到北京,交代了任务,秘密逮捕林彪的死党‘三国四方’,你马上出发,先到上海,后到杭州,再回南京抓南空的人,越快越好!”</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许世友,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肖永银,南京军区副司令兼南京军区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font></h3> <h3>16日凌晨三四点钟,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又在我们连部响起。</h3><h3><br></h3><h3>不一会儿,我们三排便被全部叫醒。</h3><h3>没有听到哨子声,黑暗中只听见有人压低嗓门传话说:“不准开灯,不要出声,动作快点,赶快带枪带子弹袋集合!”</h3> <h3>很快,我们便整装完毕,全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装备。<br></h3> <h3>子弹很快分发到每个人,一个桥夹10发子弹全部压进弹仓,还有几个实弹桥夹都装在子弹袋里。</h3> <h3>时任警卫二营四连指导员魏俊山简短说明情况后下达了出发命令,我们便在周爱民副连长的带领下急行军跑步前往西大门,出西大门穿过龙蟠路后迅速进入了对面的华东饭店第三招待所。</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军区大院西大门</font></h3> <h3>军区司令部的两位参谋和营首长已经到达。</h3><h3>按照指令,我们悄悄抵达三所西北边毗邻南京空军司令部大院的一幢小楼内隐蔽,并立即派出几名尖兵到楼外西北角围墙处设法爬上去对南空司令部大院及大门外马路进行监视,只要有车辆进出或发现异常情况都要立即报告。</h3> <h3>记得最先派出去的战士中有一名个子稍稍矮一点或许因为所处位置客观条件差不能有效观察,便马上换了一名个子高一点的。围墙处,有的战士站在梯子上,有的站在临时找来的桌子上,有的趴在墙头上,还有爬到树上的。</h3><h3><br></h3> <h3>当时,副连长周爱民最担心的就是万一哪位战士的枪不小心走了火,因为战士们手中的枪已经装了子弹,而年初刚下到连队的新兵蛋子们只打过一两次实弹,此次荷枪实弹执行任务还是第一次,所以虽然周副连长多次强调没有命令绝不允许打开保险,但他始终提心吊胆,不能放心。</h3> <h3>还好,即使平时再调皮的战士此时也没这个胆量。那位后来全自动步枪实弹射击要求点射却由于紧张扣住扳机忘了松开结果10发子弹一下子全射出去了的战友当时也不在我们三排。<br></h3> <h3>清晨,连队炊事班(当时炊事班班长应是何宏亮)送来了一大桶鸡蛋面条。(此细节为周志刚战友留存记忆)</h3> <h3>大家吃的时候一点声音也没有,神情都有点紧张,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情况,大家都做好了随时提枪出击的准备。<br></h3><h3><br></h3><h3>在那一刻,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军人的自豪和神圣,一种说不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h3> <h3>我们一共轮流监视四十几个小时后,接到上级指示:任务完成,撤出三所。</h3><h3><br></h3><h3>直到这时候,我们还没有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究竟是在监视谁?我们只知道前几天去了空军机场,之后我们又到了空军司令部大院外围。这两者之间会有什么关联吗?对此,我们当时都私下议论猜测过,也多次问过连首长。连首长回答:已经问过上级了,上级叫我们尽管执行任务,不该知道的不要再问。</h3><h3><br></h3><h3>事实上,连首长营首长们比我们还想知道,但是都没能得到确切的消息,当时消息封锁得很严。</h3><h3><br></h3><h3>第二天起,我们又投入到了正常的集训中。</h3> <h3>可是不久,军区大院里的一些异常现象又引起了我们的疑问,种种迹象好像告诉我们,已经发生了什么大事。</h3><h3><br></h3><h3>首先,我们发现军区大礼堂正门东西两边竖立的八块红色大字标语牌“大海航行靠舵手!”被拆除了。</h3> <h3>接着,我们又发现司令部工程队派来的人在用铁凿、锤子凿大礼堂前面草坪上毛主席雕像基座南立面上的题词。</h3> <h3>“这不是林副主席的题词‘四个伟大’吗?为什么要凿掉呀?”</h3><h3><br></h3><h3>“我们也不知道,上面叫我们来凿的。我们只管执行命令。”……</h3> <h3><font color="#167efb">▲基座上原有的林彪题词“四个伟大”是浮雕。这是网上图片。</font></h3> <h3>此后没过几天,关于林彪的传闻就在部队中传开了。</h3><h3><br></h3><h3>当时军区大院里的气氛非常紧张,空气都好像凝固了似的。军区大院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均加强了警卫,军区司令部、作战部、情报部那边也都增加了岗哨。</h3><h3><br></h3><h3>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从13号夜里开始进出军区大院的“红旗”“上海”“伏尔加”为什么明显增多了,军区所属野战军司令部首长的车子也多次进了军区大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伏尔加”轿车</font></h3><h3><br></h3><h3>更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9月20日,我们接到了上级指示:方队集训中止,何时复训待命。</h3> <h3></h3><h3>然而非常遗憾!最终,我们没有等来复训的通知,我们最终得到的消息是:1971年10月1日北京不举行国庆集会游行,全国各地的国庆游行也全部取消。我们的阅兵训练也因南京的国庆游行取消而终止。</h3><h3><br></h3><h3>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非常懊丧,眼看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呀!😂</h3><h3><br></h3><h3>没有更多的解释,军人的天职就是执行命令。</h3><h3>于是,我们只好收拾起自己的行装,沮丧地返回各自的连队。<br></h3> <h3>后来,“林彪事件”在部队内部逐级通报,直到11月6日才正式传达到县团级。</h3> <h3>记得我们是在军区大礼堂听报告的。其中与我们最有关联的信息是:</h3><h3><br></h3><h3>“林彪事件”发生后,首先被抓的是南京军区空军原政委江腾蛟(在北京被捕)。空四军政委王维国,空五军政委陈励耘,空军付参谋长王飞、胡萍,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周建平等先后被隔离审查。</h3><h3><br></h3><h3>就在我们去华东饭店三所执行监控任务时,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肖永银已奉命带领军区保卫部部长等六名精锐(其中包括军区警卫一营营长)前往上海,设计逮捕上海的空四军政委王维国和杭州的空五军政委陈励耘。王维国、陈励耘被秘密押解回宁后,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周建平也在南京军区大院内束手就擒。至此,所谓“三国四方”首要人物均已落网。而我们那两天在三所执行任务的主要目的就是监视南空司令部动向,防止南京空军副司令周建平逃跑。</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又到三所(2018年5月9日)</font></h3> <h3>2018年5月9日,时隔47年之后,我们再次来到南京军区大礼堂广场,抚今追昔,思绪万千。</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毛泽东雕像基座南立面后来改成这样。</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2018年5月9日摄)</font></h3> <h3>▲基座北立面依旧镌刻着毛泽东诗词《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诗词下面刻着:</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中国人民解放军</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军事学院全体革命同志</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一九六七年七月一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是呀!因为“九一三事件”,我们的正步集训中止了,没有能够参加当年的国庆游行接受首长检阅,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但是,我们的血管里早已融入了永不能磨灭的军人色素,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军人的气质,脚下都会不由自主地踏出当年正步走的节奏和气势!</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因为我们虽然已经退役了,但我们永远是一个兵!我们随时准备接受党和人民的再检阅!若有战,召必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哦, 秋风又起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一段历史,一场风云,</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而今都已远去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唯有我们的脑海深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还珍藏着那段难忘的记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久久不愿离我们而去。</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因为我们曾经亲历其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因为当年我们奉命执行任务,</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参与了“九一三事件”之后的秘密行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保卫了毛主席无产阶级司令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也是“参战”老兵!</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共和国的历史上有我们书写的篇章!!</font></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南京军区司令部警卫二营四连三排花名册</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 (1971年9月)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三排长 张明国</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七班长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七班副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杨秀文(南京特招)</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陈桂兴(江苏沙洲)</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储开准(江苏海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周志刚(江苏海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张家兵(江西特招)</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钱学义(江苏南通)</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八班长 崔长南(山东昌乐)</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八班副 聂永勤(江苏沙洲)</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何永才(安徽舒城)</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陆振宝(江苏沙洲)</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吕广富(江苏海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陈十俊(江苏海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开明德(江苏南通)</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王金荣(江苏南通)</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曹长明(江苏南通)</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九班长 陈士忠(江苏沙洲)</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九班副 徐网清(江苏沙洲)</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薛永斌(江苏南通)</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陆 云(江苏南通)</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吴声明(江苏南通)</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陈同一(江苏南通)</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曹立枢(江苏南通)</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秦玉洲(江苏南通)</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值此新中国建国七十大庆,特辑此篇,以志纪念,并谨以此篇祝愿当年的首长和战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