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是我们1964年毕业的学校“沈阳二中”,今天它变得更漂亮了,还是市里的重点高中。</h3> <h3>运动场所功能、设施齐全,和我们那时比起来真是变化的让人羡慕</h3> <h3>这是九九年校庆时,大家留下的照片</h3> <h3>今年二零一九年九月六日至十月六日是我们庆祝学校建校七十年周年活动日。我们班同学商量 ,我们班提前聚会庆祝,筹备组为此做了大量工作。</h3><h3>7月31号早上7点半,我和我老伴从北京来到沈阳,两位同学沈文波和刘树君去车站接我们,七十多岁的人了,开那么远的车到他们度假的地方,让我们感到暖暖的情谊。从这时起,忙碌的时刻开始了。你看中午的饭局。</h3> <h3>青年小伙早已两鬓斑白,但是同学情谊如陈年老酒,浓郁芳香。</h3> <h3>每个人都积淀了各自的精华,老了也照样优雅从容。</h3> <h3>聊不完的话……</h3> <h3>下午去沈阳赵本山建造的影视城看看。人迹稀少,看来很不景气,很久都没维修了,木质建筑漆皮都褪色、脱皮,一派衰落的景象。</h3> <h3>我给来到的三位老同学留个影</h3> <h3>世态炎凉 ,变化是永远的,看这曾经的辉煌,转眼间已然凋零。只有我们的不老心态,让我们谈笑风生,看花开花落,行走于春夏秋冬。</h3> <h3>8月1日早上我见到了自从中学毕业五十五年没见面的女同学刘玛梅。我从沈阳到北京,她从上海到太原。我和刘玛梅是高中毕业后五十五年后第一次回沈阳见面,经历了多少 人间沧桑?</h3> <h3>刘玛梅和李嘉丽到华人酒店我的住处,看到她们身体都还不错,心情很是欣慰。</h3> <h3>少小离家老大回,三个老太太聚在一起,好似美丽当年的小姑娘,笑容满面,感念活着真好</h3> <h3>我们夫妇和刘玛梅在一起留影</h3> <h3>一号上午刘延新和李嘉丽来到华人酒店,我和刘玛梅去订宴会的酒菜,刘延新去挂宴会厅的横幅。</h3><h3>中午赵斌非要请我们吃饭,也是我们呆不了两天就要回京,同学见面真的很不容易,赶在一起的几位同学又来一次对酒当歌!</h3> <h3>一号晚上老班长张惠阳和朱玉华夫妇也要请我们夫妇吃晚饭,我们很过意不去,因为他近来身体有些不适。请客吃饭是很耗体力的事 ,可是又多了好几位同学见面,这是难得的机会,也是情谊使然。</h3> <h3>二号是我们聚会的正日子。</h3><h3>早上身体比较好的同学来到母校,大家都在刻有沈阳二中的石碑前留个影。纪念我们在这里度过的三年美好时光。</h3> <h3>教学楼大厅,后任的校长写的校训“大气成就大器”</h3> <h3>参观教学楼</h3> <h3>校庆筹办处的巩老师赠送我们一面锦旗。我们在这个教室里 穿越时空开了一个班会,当年的团支部书记刘玛梅致辞,学习委员郝元初,写了一首长诗,由他和邓素芳领诵,大家合诵,像当年一样齐声合唱“回到从前”重温我们风华正茂的高中时代。</h3> <h3>二十二位同学于2019年8月2日上午11点40齐聚在沈阳华人大酒店,举行高三甲班毕业五十五周年纪念酒会。</h3><h3>由郭利民致贺词,为同学们成家立业,奋斗至今的生命价值喝彩,为我们逝去的青春年华不悔。</h3> <h3>每位同学都简短的说说自己的经历和感想,我们这个班的同学毕业后仍像从前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延续了纯洁的友谊,友谊的故事像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田。愿友谊与我们的生命同在。</h3> <h3>宫秋苓和我是同桌,我们度过了芳华岁月 ,沉淀了人生的精华,让我们仍像从前一样“朝气蓬勃”</h3> <h3>全体女同学合个影,但愿我们在变化的生活中,不断调整好心态,让未来的生活愉快。</h3> <h3>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暂短的相会又要分离,但是同学的友谊在延续,不管我们走到哪里,同学这两个字就是我们割舍不断的纽带,尽管我们都已年逾古稀,但是初心不改。</h3><h3>我们 不求太阳不下山,但愿红霞满山巅。愿我们各自保重,相约两年后再相见!</h3>